杨再学,雷强,邵昌余,谈孝凤
(1.贵州省余庆县植保植检站,贵州 余庆 564400;2.贵州省植保植检站,贵州 贵阳 550001)
农民田间学校(FFS)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提出和倡导对农民的培训方法[1],也是目前各地广泛推广的一种新型培训模式。农民田间学校的培训教师主要来源于农民田间学校辅导员培训班培训合格的学员,学员由各级植保机构的植保技术干部组成。贵州省鼠害防治农民田间学校辅导员培训班(TOT)目前已举办2期,第1期培训班为2018年4—6月在余庆县举办的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贵州鼠害控制项目农民田间学校辅导员培训班(TOT),培训23 d,培训辅导员30名[2];第2期培训班为2020年9月在余庆县举办的贵州省农区鼠害绿色防控农民田间学校辅导员培训班(TOT),培训7 d,培训辅导员30名[3]。2018—2020年在贵州省余庆县、息烽县、三都县、都匀市、瓮安县、岑巩县、播州区、安龙县、关岭县共举办鼠害防治农民田间学校(FFS)35间,培训农民学员1 051人,鼠害防治农民田间学校得到广大农民学员的充分认可和欢迎[4-10]。为进一步加强鼠害防治人才培养和农民田间学校辅导员培养,推广贵州省农民田间学校辅导员培训经验,2021年5月下旬,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贵州省植保植检站、贵州省农田鼠害研究协作组在贵州省余庆县举办了全国农区鼠害绿色防控农民田间学校辅导员培训班(TOT),分析此次培训效果,以期为加大鼠害防治农民田间学校(FFS)推广力度,加强鼠害防治人才培养和辅导员培养,搭建全国学员交流学习平台,促进农区鼠害监测防治技术交流,提高鼠害防治培训效果提供经验参考。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贵州省植保植检站、贵州省农田鼠害研究协作组于2021年5月26日至6月1日(共计7 d),在贵州省余庆县植保植检站和余庆县白泥镇下里社区开展第3期鼠害防治农民田间学校辅导员培训班(TOT)培训工作。
1.2.1 培训学员培训班学员共30人(表1),其中,贵州省学员18人,山东、甘肃、四川、云南、海南和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学员12人,省外学员占40.00%;学员平均年龄38岁,24~30岁11人、31~40岁4人、41~50岁15人;男学员12人、女学员18人,女学员占60.00%;6名学员参加过第2期贵州省鼠害防治辅导员培训班,24名为新学员,新学员占80.00%;硕士研究生1人、本科26人、大专3人;正高职称1人、副高职称13人、中级职称7人、初级职称9人;汉族20人、少数民族10人,其中,布依族4人、苗族3人、侗族2人、彝族1人,少数民族学员占33.33%;省级单位2人、市(县、区)级单位28人。
表1 学员结构组成
1.2.2 培训专家 培训班邀请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贵州鼠害控制项目培训专家、中国农业大学王登副教授,贵州省农田鼠害研究协作组主持人、项目负责人、余庆县植保植检站站长杨再学研究员共2名专家全程负责培训讲授。邀请中国科学院亚热带生态农业研究所王勇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刘晓辉研究员、四川大学郭聪教授、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冯志勇研究员、云南省植保植检站马庭矗高级农艺师共5名专家作专题报告。邀请余庆县中等职业学校李俊一级教师负责室外团队协作能力拓展活动培训。
1.2.3 高级辅导员 培训班聘请贵州省植保植检站农药科科长邵昌余研究员及余庆县植保植检站、余庆县中等职业学校有关人员共6名高级辅导员,具体负责培训班学员签到及管理工作,田间操作实践现场和材料准备工作,食宿安排、照相、后勤服务保障工作,技能竞赛现场准备和管理服务工作,培训经费管理、展版、培训证书制作设计及奖品发放等工作。
培训班采取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倡导的参与式、互动式培训方式,培训班实行学员自我学习、互相学习、自我管理的方式,培训时所有活动均以小组为单位、以学员为中心进行。学员分为6个小组,每小组5名学员,设组长、旗手、记录员各1名,组员2名,学员分组采取随机抽签方式确定,每小组有1名兼职驾驶员,每组省外学员2名、贵州省学员3名;女学员3名、男学员2名。相同省县学员不在同一小组。培训班组建班委会,由班委会全权负责班级管理,班委会由班长、副班长兼生活委员、学习委员、劳动委员、文体委员、宣传委员6人组成,负责培训班培训管理工作。
鼠类基础知识,鼠害调查方法和鼠情监测方法,鼠害防控策略和绿色防控技术,农民田间学校(FFS)理论及举办方法,农田生态系统调查与分析,灭鼠技能操作实习及灭鼠技能竞赛等。同时,组织开展签名活动、学员自我介绍、学员分组、授旗、定组名组标、悄悄话(信息链)游戏、团队协作运水游戏、心有灵犀竞猜、灭鼠知识竞赛、团队建设拓展活动及培训班晚会等,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室内与室外相结合,既培训鼠害防治知识,又培训学员的交流、表达、计划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由图1可知,学员培训前测试成绩为25~87分,平均成绩为66.93分,及格率为60.00%;学员培训后测试成绩为61.5~92.5分,平均成绩为81.67分,及格率为100%,平均成绩提升率为22.01%。
图1 学员培训前后的测试成绩
由表2可知,省外学员训前平均成绩为59.75分,低于省内学员训前平均成绩(71.72分),省外学员训后成绩提升率为37.87%,高于省内学员训后成绩提升率(13.21%)。曾参加2020年贵州省鼠害防治培训班学员(老学员)6人,训前平均成绩为79.33分,明显高于新学员24人训前平均成绩(63.33分),新学员训后成绩提升率为26.47%,高于曾参加2020年贵州省鼠害防治培训班学员训后成绩提升率(7.67%)。
表2 省内外学员及新学员培训前后的测试成绩
培训班各小组学员成绩(表3)显示,各小组训前平均成绩为50.80~77.20分,训后平均成绩为73.40~86.10分,训后平均成绩提升率为8.91%~50.00%,各小组训前平均成绩、训后平均成绩明显提升。
表3 各小组学员培训前后的测试成绩
培训时采取学员制定工作计划、学员讲解工作计划、专家点评工作计划等创新培训方式,把学员重在参与的意识贯穿于整个培训学习过程中,由过去传统的专家讲、学员听,转变为学员讲、专家指导,学员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参与的培训方式,让学员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吸收知识,提高了培训效果,参与式、互动式培训方式得到学员的充分认可和欢迎,学员培训理念得到明显转变。
通过培训,学员系统掌握了鼠类基础知识、鼠类调查及测量解剖方法、毒饵站灭鼠技术、TBS灭鼠技术、农田生态系统知识、农民田间学校(FFS)理论及举办方法;通过组织开展专家报告、田间现场操作实践和技能竞赛活动,学员的鼠类测量解剖技能、毒饵站制作技能、工作计划制定实施能力、工作回顾总结能力、交流技能及表达能力、农民田间学校模拟训练能力、学员制作剪影PPT能力、团队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等得到充分体现,学员个人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得到明显增强,30名学员成为合格的农民田间学校(FFS)辅导员,由贵州省植保植检站、贵州省农田鼠害研究协作组颁发56学时培训结业证书。
为加强辅导员培训班培训活动宣传,充分展示学员风采,凝聚集体力量和智慧,发扬团队协作精神,不断提升学员灭鼠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培训期间,培训班组织开展了培训宣传活动和团队灭鼠技能竞赛活动,各位学员积极参与,精诚协作,取得了明显效果。培训宣传活动学员朋友圈激情满满、点赞无数,30名学员3 d培训宣传活动朋友圈点赞人数合计达4 845人次,学员朋友圈最高点赞人数376人次,平均点赞人数162人次,评选培训班宣传活动一等奖3人、二等奖5人、三等奖10人、参与奖12人。组织开展鼠夹计数、鼠夹安装、鼠类形态特征测量、毒饵站制作及安装、灭鼠知识等10项团队灭鼠技能竞赛和游戏活动,各位学员相互配合,同舟共济,争分夺秒,第1组至第6组技能竞赛成绩 分 别 为85.37分、88.77分、92.01分、92.54分、90.67分、88.54分,由贵州省农田鼠害研究协作组颁发优秀团队奖证书一等奖5人、二等奖10人、三等奖15人。
培训结束时,按照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3个等级,30名学员对培训班举办工作进行满意度测评,各项测评内容的非常满意率平均为99.44%,其中,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专家、高级辅导员、组织情况非常满意率均为100.00%,班委会非常满意率为96.67%,学员对培训班举办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认可(表4)。此外,通过7 d的培训学习和实践,学员受益匪浅。特别是对参与式、互动式、体验式培训方式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学员参与性强,互动性广,培训内容易于牢记,易于掌握。学员们认为,专家报告精彩,培训方式创新,培训内容丰富,培训气氛活跃,培训效果明显,不仅学到了灭鼠知识,还提升了灭鼠技能、提升了个人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此次培训班搭建了省内外学员交流学习平台,分享了各地的灭鼠工作经验,丰富了鼠害防治知识,增强了对鼠害防治事业的荣誉感和敬业精神。
表4 学员满意度测评情况
目前我国农业技术和鼠害防治技术培训推广模式多为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本期辅导员培训班(TOT)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参与式、互动式、成人非正规培训模式进行培训,在我国创新构建了以参与式、互动式培训方式为核心的鼠害防治人才培养和技术推广培训体系,探索出了一套效果显著的全国鼠害防治人才培训经验和模式,这对于推动我国农区鼠害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7 d的培训实践证明,培训班周密的组织模式、创新的培训方式、丰富的培训内容、积累的培训经验,前景可期,值得持续推广。主要有以下几点经验与启示。
一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亲临指导,各位专家大力支持、精心授课,是成功举办辅导员培训班(TOT)的关键所在。
二是转变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内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室内与室外相结合,增加技能竞赛活动,增强团队协作意识,是提高学员参与度和培训效果的创新举措。
三是超前谋划,精心准备。制定培训实施方案、落实专项培训经费、聘请高级辅导员是确保辅导员培训班(TOT)有序开展的组织保障。
四是持续举办辅导员培训班(TOT),持续邀请省外学员参加,搭建交流学习平台,分享灭鼠工作经验,是扩大辅导员培训班(TOT)影响力和探索全国鼠害防治人才培训经验的首要条件。
为期7 d的第3期全国农区鼠害绿色防控农民田间学校辅导员培训班(TOT),由于培训内容较多,培训时间较短,且培训期间阴雨连绵,故培训时间及培训内容安排较紧,学员学习任务重、休息时间较少。学员们建议将辅导员培训班(TOT)长期坚持办下去,可考虑适当增加外省学员名额;在今后举办培训班时,进一步丰富培训活动内容,增加更多的实操动手活动;多安排学员外出时间和休息时间,做到劳逸结合。
通过总结此次培训效果,将继续发挥培训班搭建的交流平台,加强沟通联系,加强交流学习,用行动和实践把培训成果应用到今后的鼠害防治和植保工作中,为“鼠口夺粮”保丰收、保障粮食安全、服务乡村振兴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