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韩建波 杨钦(山东省寿光市畜牧业发展中心)
近年来,随着我国养殖业的发展,由此引发的畜禽疾病问题也成为养殖户重点关注的事项。对于家畜家禽的疾病治疗是决定食品安全与否的关键,畜禽疾病直接关系食品安全。随社会发展,居民对于物质生活的要求大幅度提升,对于食品的安全生产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实际的工作开展过程中,由于市场对于家畜家禽的需要较多,在工作开展过程中经常遇到治理混乱的问题。笔者从畜禽防疫工作中常见问题为出发点,对疫病防控对策进行研究,最大限度降低养殖业损失。
目前,禽流感的暴发确实是由于家禽导致的,但是要想从本质上预防和阻止这类事情的发生,必须让所有的工作人员提高疫病防控意识。在多年的养殖发展过程中,农村自给自足的养殖方式使得农村的养殖形成“种养结合”的这样一种模式。大多数的农村个体户的管理观念是很传统的,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培训和管理学习,对于科学管理的方法并不是很了解,选择“种养结合”的方式也是最为稳妥的养殖方式,这种养殖模式大大降低了管理成本。从这个方面来看,确实是不错的养殖方式,但是散养的方式生物安全防控困难。而且目前“疫”的传播主要在动物身上最常见,散养家禽被感染的风险大大增加。
当前,畜牧业发展出现新的高潮,以此带动的食品领域发展也更加能够满足社会的多样化需求。但是,在满足需求的同时,市场的大规模拓展也存在生物安全风险,这给农户养殖带来的疫情防控压力是空前的。如果没有很好的疫情防控预案,那么畜禽养殖将面临严重的损失。由此,相关部门对于家畜家禽的安全养殖和风险防控也做出了新的要求。如果发生疫病,对于养殖户的检疫和监管是非常严格的,这样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
1.卫生问题。卫生问题一直是畜禽饲养的一大问题,在很多农村地区,卫生条件相对较差,很容易引发病毒、细菌的滋生和疫病的传播。在这种饲养环境内畜禽很容易感染、传播疫病,对全球生物安全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由此可见,家禽家畜的卫生环境整治是保障养殖业顺利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可最大限度降低病原的滋生和重大疫病的大范围传播。
2.药物剂量。为了提高畜禽本身的抵抗能力,在疫病预防工作开展阶段,需要给予畜禽预防性药物,严格控制药物使用的剂量。根据相关调查和研究,预防疫病药物的剂量必须做到严格控制,避免由于用量过高或者过低引起新的问题。药物剂量过小,会使得由于药物使用不够,导致预防效果不佳;剂量使用过大则会影响家禽的健康生长,也为之后的食品加工埋下隐患。
3.用药方式。免疫药品的使用方式主要有注射和口服两种,在使用预防药物的时候更加需要注意是哪种用药方式。对于这个问题,在各大养殖户药物使用的时候会由于用药方式的错误导致问题的发生,盲目使用只会导致更加严重的问题出现。
4.盲目用药。在很多农村畜禽养殖户的认知里,他们对于科学饲养方式、疫病的了解或者药物副作用都没有很明确的了解。大多数养殖户都只依靠以往的养殖经验和口口相传的用药须知来使用药物,这对家禽家畜的健康是有严重威胁的。
很多畜禽养殖管理人员认为养殖区的环境卫生无关紧要。他们对于现代养殖技术的发展是不关注的,认为畜禽养殖只需要做好饲料喂养就好,但是脏乱差的饲养环境很容易导致病原滋生,这无形中增加了畜禽患病的概率。
另外,很多农民饲养管理者认为疫苗接种无所谓,会忽视疫苗的接种。但是疫苗接种在科学饲养步骤中是必须的。疫病的暴发会使得小型养殖户陷入危机。由此可见,很多家畜家禽的防疫应该做到居安思危、有备无患。对于其疫苗的接种应该作为疫病防控最为基础、最为关键的一步,首先能够降低病死率,减少由于疫病暴发带来的养殖风险。做好养殖场的卫生管理是降低疾病传染率的一种有效手段,对于有疾病感染的群体,要进行隔离,并且对饲养区域进行全范围的消毒,避免更大范围感染。
1.建立良好的卫生环境。解决家禽家畜养殖的疫病防治问题要将卫生环境的改善作为首要任务,因为在脏乱的卫生环境下,家禽家畜传染病的突发,严重影响养殖业的发展。
2.熟悉用药剂量和方式。从长远的疫病防治角度来看,畜禽的免疫能力提升必须聘请专业的兽医对药物使用的剂量和方式进行指导,规范药物的使用。免疫计划需要根据家禽家畜的生长环境、生长速度、生长相关指标和习性来进行制订。有些免疫药物通过消化道进行吸收,还有一些药物通过注射的方式,通过血液在家禽体内的流动运送到各个部位,使机体抵抗能力也会随之增强。
3.常见疾病的预防。对于疫病的防治宣传很多养殖单位并不重视,对于流行疫病的预防宣传,比如口蹄疫疾病就是非常典型的一种。通过对家禽家畜的检疫能够发现很多潜在的疾病。比如,在每年的春秋季节对养殖区进行封锁消毒,或者在春秋季节对家禽家畜进行疫苗注射,增强家畜家禽的抵抗力。而对于简单的家畜感冒,虽然说感冒并不是非常严重的疾病,但是如果不引起重视,则易导致大范围的流感出现,这时候再进行控制所耗费的时间和成本就翻倍了。因此,在一些室外天气状况较差的环境下,更加要重视对家禽家畜的保暖措施,避免由于温度的突变而引起大范围感冒 。
4.增大监督力度。在对养殖区域进行管理和监督的过程中,养殖管理员要肩负起职责,各个农村地区的干部和领导也应该要加强监督和管理意识。作为支撑农村发展一个重要的环节,党中央和政府对于养殖业管理的监督力度也需要加强。如果有必要,政府需要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引进专门的技术,对农村地区的养殖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要对农村地区养殖户的监管责任和意识进行明确的规划和清晰的划分,着重宣传防疫工作开展的重要性,和随之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规模较大的养殖场来说,负责人员要做好定期大范围的排查和监督管理,这样才能够引起大家的重视。另外,在养殖区域的整个产业中,形成上下联动和积极配合的监督管理是非常有帮助的。
5.技术人员操作规范化。引领养殖业发展最为长远的规划是高新技术的支撑。随着人们防疫意识逐渐提升,就需要对传统的养殖人员进行操作规范化培训。首先来说,对于农村地区养殖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升是基础性的人才培养工作。比如,可以通过联合当地的兽医医院进行动物的健康检测和疫苗接种。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证书,这样才能够使农村养殖业走上专业化发展的轨道。
综上所述,考虑到食品安全和养殖业持续发展的问题,对于家禽家畜的防疫工作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整顿,一旦发现有疫病发生的风险必须予以重视和解决。从专业化发展的角度来看,养殖业工作人员本身的素质提升、专业意识加强是维持农村长远发展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