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肌骨超声表现及误诊情况分析*

2022-11-30 13:33吴菲刘哲麻继红张春东刘凤飞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22年22期
关键词:肌骨腰椎病灶

吴菲,刘哲,麻继红,张春东,刘凤飞

(1.河北省中医院 功能科,河北 石家庄 050011;2.开滦总医院林西医院超声诊断科,河北 唐山 063001)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临床较为常见的骨科疾病之一,临床上又将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称为第三腰椎横突过长畸形[1]。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常见于青壮年体力劳动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腰部疼痛、瘢痕黏连、出血、筋膜增厚挛缩等,从而导致病灶部位的血管神经束受到摩擦或刺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随着疾病进一步进展,患者可表现为坐立不安、行走障碍等[3]。目前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有研究认为与久坐、缺乏运动有关[4]。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对机体的损伤主要集中在肌肉,对骨骼影响较小,所以在临床治疗中,单纯依赖X 射线对患者进行诊断存在一定局限性[5]。肌骨超声可准确地报告病灶部位肌肉损伤情况,指导临床及时干预[6]。本研究主要分析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的肌骨超声表现及误诊情况,为临床诊断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5 月—2020 年12 月河北省中医院收治的120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性67例,女性53例;年龄20~53 岁,平均(33.11±1.09)岁;平均病程(2.01±0.12)年。另取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12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所有研究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120)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①符合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诊断标准[7];②年龄20~55 岁;③多裂肌损伤。

1.2.2 排除标准①腰椎骨折史;②严重骨质疏松;③骨骼肿瘤;④严重内脏疾病。

1.3 方法

采用肌骨超声仪(美国GE 公司E20 型)检查患者病灶部位,探头频率设定为7~14 MHz。检查前嘱患者俯卧位,采用高频探头测量患者L3、L4、L5病灶部位的多裂肌厚度和横断面积,测量3 次,取平均值。

1.3.1 评价肌骨超声检查的可重复性对照组患者采用双盲法测量3 次L3、L4、L5部位的多裂肌厚度和横断面积,每个部位均重复多次测量以评价其可重复性。

1.3.2 肌骨超声检查两组患者的多裂肌厚度和横断面积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L3、L4、L5部位的多裂肌厚度和横断面积。

1.3.3 观察组患者误诊情况分析观察组患者本次诊断前的诊断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19.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构成比或率(%)表示,比较用χ2检验;采用Cronbach α 信度系数对重复测量时所得结果的一致性进行分析。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肌骨超声检查可重复性好

对照组患者L3、L4、L5部位多裂肌厚度和横断面积的可重复性信度系数均>0.8,表明肌骨超声的可重复性好。见表2。

表2 超声检查指标的可重复性分析(n=120,)

表2 超声检查指标的可重复性分析(n=120,)

2.2 两组患者的超声检查指标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L3、L4、L5部位的多裂肌厚度、横截面积比较,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3、L4、L5部位的多裂肌厚度、横截面积小于对照组。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超声检查指标比较(n=120,)

表3 两组患者的超声检查指标比较(n=120,)

2.3 观察组患者的误诊情况

观察组患者肌骨超声诊断前的误诊主要以腰肌劳损、肾结石为主,其次为股外侧皮神经炎和肾绞痛,分别有5例(4.17%)、4例(3.33%)、3例(2.50%)和2例(1.67%)。

3 讨论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临床较为常见的骨科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腰腿疼痛[8]。在解剖学中,第三腰椎的横突较长,水平突出明显,周边有血管及神经束穿过,并附着大量的肌筋膜;正常生理作用下,第三腰椎主要位于腰椎生理前凸弧度的定点,是力学承受的重要支点[9],也是外力作用的重要部位,极易造成局部肌肉撕裂及出血。随着局部炎症反应不断增强,患者病灶部位的黏连随之加重,筋膜增厚、挛缩,在该部位进行穿支的神经血管束受到摩擦与刺激,进一步加重临床症状[10]。腰椎的稳定性主要受椎体本身的骨性结构和中枢神经调控机制的影响,同时脊柱周边的韧带和肌肉控制系统也是维护腰椎稳定性的重要因素[11]。深层部位的多裂肌对于脊柱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病灶部位肌肉主动收缩控制系统的调控,可进一步维持脊柱小关节的稳定性[12]。病灶部位维持脊柱稳定性的肌肉群可以分为整体肌群和局部肌群,整体肌群主要包括腹直肌、背脊肌及腹内外斜肌;局部肌群则主要为多裂肌,所以分析病灶部位的多裂肌,对疾病的诊断具有积极意义。

本研究对对照组L3、L4、L5部位的多裂肌厚度和横截面积进行可重复性分析,其信度均>0.8,提示肌骨超声分析患者的相关指标可重复性较好,具有诊断价值。目前多裂肌的影像学研究与日俱增,国外学者通过CT 分析慢性腰痛患者脊柱两侧的多裂肌形态,患者多裂肌明显萎缩[13]。核磁共振结果表明,慢性腰痛患者的多裂肌脂肪含量显著增多[14]。同时研究也指出,随着年龄增加,患者多裂肌明显萎缩,信号由不均匀逐步向增强转变,肌肉间隙从不间隔逐步向羽毛状或网格化改变[14]。虽然核磁共振、CT 检查可以对患者局部病灶部位的多裂肌进行分析,但是操作繁琐,费用昂贵,缺乏临床推广价值。肌骨超声是临床较为常见的超声检查,相较CT和核磁共振检查,其创伤性较小,操作便利,辐射较小。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多裂肌厚度、横截面积显著小于对照组,提示肌骨超声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有诊断价值。但是在临床实践中,受操作者经验、患者体位及超声影像选择差异性的影响,其推广仍然受一定限制。临床对于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误诊主要以腰肌劳损和肾结石为主,建议在诊断以上疾病时,采用肌骨超声进行鉴别诊断[15]。

综上所述,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肌骨超声病检查病变为多裂肌厚度、横截面积的差异。其误诊以腰肌劳损和肾结石为主,建议临床进行鉴别诊断。

猜你喜欢
肌骨腰椎病灶
肌骨超声检查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治中的应用进展
肌骨超声引导针刀进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腰椎
肌骨超声检查在风湿性膝关节炎患者中检出率及与膝关节功能的相关性
数字化断层融合(DBT)与全视野数字X线摄影(FFDM)引导乳腺病灶定位对比
CT及MRI在腰椎管狭窄症诊断中的应用
腰椎滑脱可以靠按摩恢复吗
舒适护理在肌骨超声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能谱CT 成像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分析
AP—4、EZH2基因表达量与子宫内膜癌病灶中细胞凋亡、上皮间质转化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