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安徽质检院第一时间开辟绿色通道,出台了“质检惠企行动”十条措施,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整合优化检测资源,提供个性服务、满足定制需求、实行随送随检。对安徽省内生产企业送检的疫情防控物资一律免收检验检测费用,所有复工复产企业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收费降低50%,对特别困难的中小微企业检测收费“一事一议”,并实行了网上业务受理,推行服务“网上办”。
该院组建了质量服务小组主动对接行业企业,通过远程视频为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强制性认证的生产企业提供政策和技术咨询指导,主动办好“云课堂”,提供“一站式”远程服务。通过电话、微信、邮件、视频连线等形式,积极与省内外企业客户、产业园区、相关行业协会、主管部门以及政府市场质量监管部门沟通联系,指导制定合理有效的技术服务措施。充分利用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数据信息资源,加大产品质量风险监控与预警分析研究,缺陷产品召回技术管理研究,精准抓取市场质量监管数据,支撑和服务政府市场质量监管决策,保障社会总体质量安全。继续做好“质量诊断、对标提升、监督抽查后处理”等技术支撑工作。
积极落实安徽省相关政策规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直接减免企业委托检验、生产许可证发证检验、CCC强制性认证检测收费,减免幅度高达30%,年均减费达1600余万元。
建立和保持了澳大利亚Water Mark、法国必维、英国NQA、美国IAPMO授权UPC、ICC、加拿大 CSA、CUPC、澳洲船级社 DNV GL Australia、澳洲Approval Mark International、 德国TUV莱茵Rheinland授权检测等国际互认,部分项目是国内唯一授权实验室,为企业出口产品和设备提供国(境)外地方政府备案检测服务。2019年取得德国TUV莱茵国际互认,填补了合肥市烟感温感探测器国标和欧标全项检测及出口认证的空白,并推动德国TUV莱茵在省质检院设立合肥办事处,使得合肥市的消防电子企业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的检测认证服务,有效缩短以往两个月的检测周期为一个月。
积极推动检验检测互联网+政务服务“一张网”建设,实现了委托检验服务进驻安徽省政务服务网,构筑了以“政务服务网”和单位门户网以及样品二维码动态管理信息系统为集成的一体信息化服务。
积极响应生产许可证改革,承担了工业产品和特殊食品生产许可技术评审工作,针对电动自行车生产许可证发证检验调整为CCC强制性认证,积极促成国家认监委、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在安徽开展相关工作,并快速建立完善电动自行车检验检测技术能力,高效承接改革后的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技术服务。
为切实守护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获取了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合格证书(CATL),入选市场监管总局食品复检机构、特殊食品备案检验机构,承担安徽省食品营养与安全研究中心工作,成为国家和省级食品安全抽检检验机构库采购项目入库机构。
为合肥市(含各区县)、马鞍山市、铜陵市、芜湖市等市县(区)食品安全抽检等市场监管部门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为燕之坊、洽洽、统一、蒙牛、伊利、联合利华等大型企业提供成品质量诊断、研发测试分析服务,为合家福、苏宁易购等大型商超提供进场验货把关服务,联合安徽省高校后勤集团开展了校服及学生公寓床上用品质量检测服务,切实严守食品和重要消费品质量安全底线。
突出平台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建设有4个国家级质检中心和9个省级质检中心,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合肥学院、安徽建筑大学等高校院所合作,合力打造人工智能和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平台和4个博士团队,并获批设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创新合作模式,服务县域经济。与滁州市来安县共建的安徽省轨道交通产品质检中心已建成运营,标志着安徽省级综合性质检技术机构首个精准服务县域经济的公共技术平台正式启用,把服务县域主导产业的省级综合性质量技术服务平台建在园区内、设在企业旁,打通了检验检测技术服务“最后一公里”,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减收或免收企业检测费用,年均减免收费600万元。先后与有关县区合建或帮扶建设质检中心10余家,涵盖铝基新材料、电机、人造板、钢结构产品、有机绿色食品、食品用塑料包材、盐化工等县域特色产业。
精准施策,服务行业质量提升。针对老百姓关注的质量热点问题和安徽重点产业,开展了智能家电、智能健康家居、智能坐便器、净水器、食品接触材料、童车童床、农资、校服、家具、汽车内饰件、电线电缆、电动自行车及充电器、防火门等社会广泛关注、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质量提升行动”,把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流动诊所”、“空中课堂”办到企业门口、政府身边,为促进行业企业质量提升、推进行业质量自律提供解决方案。
坚持标准引领,促进产业升级。安徽省质检院是1个国家级标委会秘书处承担单位、1个国家级标委会副主任委员单位、4个省级标委会秘书处和1个省级标委会联合秘书处承担单位。主导或参与10多项国家强制性标准和部分推荐性国家标准,20余项行业标准和60余项地方标准的制定。持续推进实施“标准化+”行动,支持县域产业园区企业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向技术标准集成转化,实现标准、质量同步提升、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