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社区支持的问题与对策

2022-11-30 12:36李雯雯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社区儿童家长

李雯雯 刘 岩

(鞍山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辽宁 鞍山 114007)

社区支持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日益得到社会及国家的重视。2015年颁布的《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构建家庭教育社区支持体系,将街道、社区(村)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社区教育体系”[1]。2016 年颁布的《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 年)》明确提出了“依托城乡社区公共服务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通过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引导家长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职责,进一步提高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专业性,建立健全的家庭教育公共服务网络,完善工作机制”[2]。2021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要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可以依托城乡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立社区家长学校等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配合家庭教育指导机构组织面向居民、村民的家庭教育知识宣传,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3]。可见,社区在家庭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虽然我国已将家庭教育指导纳入公共服务体系,但仍然存在诸多不足。本文以辽宁省A市为调查对象,对社区支持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社区支持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本研究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对辽宁省A市幼儿家长进行了调研。调研主要围绕以下六个方面进行:社区的物质环境支持、身体健康支持、教育学习支持、文化娱乐支持、人际关系支持和安全保护支持。共发放问卷640份,回收问卷640份,其中,有效问卷60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达到93.75%。具体调查结果见表1所示。

表1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社区支持各领域得分、等级及满意度

由表1可知,辽宁省A市社区支持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总体评价平均值为4.009分,支持等级一般;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社区支持各维度得分由低到高依次为文化娱乐支持(1.307分)、身体健康支持(2.556分)、教育学习支持(3.081分)、人际关系支持(4.095分)、安全保护支持(5.198分)、物质环境支持(7.799分),支持的等级依次为很差、差、差、一般、一般、良;幼儿家长的满意度总体为不太满意,只有人际关系领域为一般。调查结果意味着辽宁省A市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社区支持情况令人担忧,社区亟须采取措施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通过调查发现,社区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支持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一)物质环境支持较为充分,但缺少幼儿户外活动场地

物质环境支持得分最高,为7.799分,支持等级为良,表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在物质环境方面得到社区较大的支持。社区是基层居民自治组织,拥有物质资源、地域空间、社交网络等多种优势,在家庭教育公共服务中承担着日益重要的功能[4]。调查显示幼儿家长对其支持程度并不十分满意。究其原因,封闭化的居住环境使得大部分生活在城市中的幼儿用来户外活动的空间甚少,同时也折射出社区的环境设计存在诸多问题,在社区的户外空间规划中幼儿常常被忽视。幼儿在缺少户外活动场地的情况下,不得不长时间置身于室内,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幼儿活动量不足,影响其身心的发展、动作语言的发展和适应能力的培养。调查发现,超过50%的幼儿家长提出社区中缺少可供幼儿游戏的场地。

(二)幼儿身体健康支持不足,医疗服务和健康教育有待完善

身体健康支持得分较低,为2.556分,支持等级为差,满意度为不太满意,表明社区为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在身体健康方面提供的支持甚少。学前儿童作为特殊群体,其自身发育不够成熟,机能也不够完善,抵御疾病的能力相对较弱。同时,幼儿期又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及快速期,需对幼儿提供充足的医疗服务支持,这不仅关系到幼儿当前的健康,而且对其未来的身体发展也有重要影响。根据调查,40.67%的家长表示社区未提供任何关于幼儿健康教育的知识宣传。可见,社区作为最便捷、最有效的健康支持机构未能发挥自身作用。同时,10.67%的家长表示社区未提供任何形式的医疗服务,社区中少有幼儿医疗机构,导致幼儿家长在对幼儿实施健康保护时缺少了有利的支撑。

(三)家长育儿教育支持匮乏,支持形式与内容过于单一

教育学习支持得分为3.081分,支持等级为差,满意度为不太满意,表明社区为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在教育学习方面提供的支持甚少。2011年,《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1—2015年)》提出“充分发挥托幼园所的专业资源优势,面向社区、家庭,开展形式多样的早期教育指导服务,提高家长科学育儿的能力”[5]。但是,2018年两会期间,全国妇联报告阐明了当前家庭教育“50%的家长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教育孩子”的现状,说明家庭教育指导的实施总体状况不容乐观。调查显示,89%的幼儿家长表示社区从未提供过面向家长的教育活动。同时,在需求调查中,高达74.01%的幼儿家长表示更需要社区提供亲子教育方面的支持。

(四)文化娱乐支持最为欠缺,社区精神文化氛围建设不足

文化娱乐支持得分最低,为1.307分,支持等级为很差,满意度为非常不满意,表明社区为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在文化娱乐方面提供的支持甚少。社区作为家庭外部的重要系统,理应为学前儿童家庭提供相应的文化娱乐支持。但在调查中发现,社区的文化娱乐支持得分最低,有关精神环境支持较差,73%的幼儿家长表示社区从未组织过文化娱乐活动来传播社区文化。他们很希望社区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形成良好的社区人文环境。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不仅可以促进社区性格的形成与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丰富幼儿的精神世界,使其形成良好品质,乃至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幼儿的社区归属感。

(五)社区人际关系较为淡薄,亲子关系与同伴关系支持不足

人际关系支持得分为4.095分,支持等级为一般,满意度为一般,表明社区为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在人际关系方面提供的支持有待提升。社区内良好的人际关系、亲子关系的建立对幼儿的健康快乐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调查显示,77.17%的幼儿家长表示和社区其他人交往的形式仅仅为见面问候,由此可以看出,社区人际关系仅仅停留在表面,未能深入人际交往的内部。此外,55%的幼儿家长表示子女和社区内其他孩子玩耍的频率仅能达到每周1~2次,这种幼儿间低频率的交往不仅不利于幼儿间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也不利于其社会性的发展。同时,91%的家长表示社区从未组织开展过亲子活动。

(六)幼儿安全教育支持不足,缺少幼儿安全宣传与安全活动

安全保护支持得分为5.198分,支持等级为一般,满意度为不太满意,表明社区为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在安全保护方面提供的支持有待提升。社区作为家庭最密切的生活系统,其环境安全与否对幼儿健康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安全教育支持方面,社区仅仅以设置宣传栏作为主要的宣传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方式不免出现程度不够深入、缺乏针对性等问题。调查发现,81.83%的幼儿家长表示社区未开展过任何针对学前儿童的安全教育活动。安全宣传和安全活动的缺乏不利于幼儿自我保护意识的形成,不利于养成幼儿自我保护的能力,幼儿的生命安全可能受到威胁。

二、社区支持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建议

(一)积极完善社区物质环境,丰富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资源

良好的社区物质环境能为家庭教育提供更为良好的外部教育环境支持,保证家庭教育得以高效开展,也能为儿童的社会化提供良好的载体,促进儿童的社会化向积极的方向发展[6]。然而,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的居住环境逐渐呈现封闭化的特点,这使得大部分生活在城市中的幼儿用来户外活动的空间更少。在缺少户外活动场地的情况下,幼儿不得不长时间置身于室内,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幼儿活动量不足,影响其身心发展。首先,社区内具有丰富的物质文化资源,是开展社区家庭教育活动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如社区内的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体育馆、电影院、公园、文化广场、宣传栏等,都可以作为进行社区家庭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和载体。其中,图书馆需求最多,其设立可以促进亲子阅读习惯的养成,从而促进家庭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此外,社区还可以通过组织幼儿参观社区内各种文化场馆的方式,帮助幼儿了解民族文化、风土人情、科普知识等,既促进幼儿社区归属感的形成,又可以促进幼儿间良好伙伴关系的建立,形成良好的品德。同时,社区教育活动可以把社区内的卫生保健、文化娱乐、社会服务等相关部门及工作有机联系起来,开展适合社区学前儿童需要的多种形式的教育服务,满足家长的教育需求。

(二)实施多渠道财政投入,不断完善社区支持体系

制度是根本,是保障,是工作开展的依据。目前,国家对社区家庭教育支持工作中有关管理的制度、教育资源的配置、支持的内容与形式均未做出明确的指示与安排,尚未形成科学的管理体系,致使社区在支持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方面的功能未能得到全面释放。因此,要做好社区家庭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必须切实做好横纵向的管理规划,在形成科学合理体系的同时,明确各级各类部门的分工情况。

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参与为辅的多渠道财政投入模式,形成1+1>2的协同效应,以缓解社区支持经费不足的问题。实施评价与督导的方式,将评价作为促进社区支持家庭发展的工具,有助于在掌握该社区支持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上所取得的成就,以及需要改进的不足之处的同时,起到推进社区支持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体系不断完善的作用。

(三)加强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促进社区与家庭的紧密合作

丰富多样的社区指导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形式,不仅可以帮助幼儿家长获取更全面的育儿知识,同时还可以加强社区与学前儿童家庭的联系,建立良好的家社合作关系。首先,丰富家庭教育指导的形式。社区可以多采用双向互动的指导形式,如开展辨析评论会、主题座谈会、亲子比赛等方式进行指导,在活动中家长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主体优势。同时,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媒体技术已深入社会各领域,加之学前儿童家长大多较为年轻,能够灵活运用网络并且喜欢使用网络,社区可以抓住这一契机,通过视频直播的方式组织开展线上互动交流讲座,聘请专家或幼儿教师,围绕“提升亲子关系”“幼儿入园焦虑”等热点话题展开交流。此外,可以通过创建社区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微信群的方式进行育儿理念与经验分享,促进家长间的相互学习。针对社区中的特殊家庭,如家长行动不便,社区还可采取个别入户指导的形式。丰富多样的指导形式既可以调动学前儿童家庭参与社区教育工作的积极性,也可以提升指导的水平,确保指导的全面性。其次,要增加指导的频次,促进家社合作关系紧密发展。家庭教育指导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的、持续的工作系统,需要社区与幼儿园密切合作,增进家社间的联系,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四)不断开发社区文化资源,积极建设社区良好人文环境

社区家庭教育的文化资源主要包括社区居民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生活方法、道德品质、网络文化等,这些资源在无形中起到了为社区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创造浓厚学习文化氛围的作用,也逐渐成为社区支持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宝贵资源。首先,社区可以经常组织开展各类精神文化活动,形成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可利用传统节日开展社区文化活动,活动形式可以是文艺汇演、知识竞猜等,以家庭为单位参与活动,在弘扬传统文化、形成社区良好人文环境的同时,还可增强社区家庭间人际关系,有助于和谐社区氛围的构建。其次,社区还可结合自身地域特色打造专属的社区文化。如北方地区可以利用冰雪资源,开展社区文化冰雪节、雪雕竞赛等活动,既在活动中让幼儿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又可培养幼儿不畏严寒、勤于动手的宝贵品质。

(五)了解学前儿童家长家庭教育诉求,全方位满足不同家长的育儿需求

随着我国社区发展日益壮大,越来越多的家庭生活在社区里,社区自然成为家庭教育影响范围最广的场所,家庭教育指导的社区支持就显得尤为必要[7]。社区在进行家庭教育指导时应充分考虑不同幼儿家长的需求。首先,可采取问卷调查、电话咨询、家访、微信聊天等形式深入了解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诉求。其次,针对不同的家庭需求,采取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方式。如:对于新生儿的父母,应侧重喂养知识方面的指导;对于幼儿处于入园阶段的家长,应更加侧重缓解入园焦虑、建立家园社合作关系等;对于幼儿处于入学阶段的家长,应注重帮助家长学习有关幼小衔接、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幼儿学习品质、学习习惯以及自理自立能力等方面的知识。

(六)积极搭建社区教育网络学习平台,实现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资源共享

随着网络化进程的发展,社区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推动“互联网 + 教育”发展,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使幼儿家长可以足不出户便能了解最新最全面的家庭教育信息,拓宽教育视野。首先,利用微信平台实现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资源共享。有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微信用户已经超过10亿,可见微信已经成为我们工作与生活的必备工具,它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可设立社区有关家庭教育的微信公众号,定期发表知识性及实践性文章,向学前儿童家长普及育儿知识,同时可添加问答环节,形成有问有答的良性互动,切实发挥微信公众号的价值。其次,建设专门的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资源网站。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资源网站要注重教育信息的时效性,教育内容要实时更新,更新频率要有一定的系统性。社区家庭教育网络平台的组建应与妇联、幼儿园、教育机构取得联系,由学前教育专家进行理论引领,一线教师进行经验指导。同时,还要加强对网站的维护,以确保教育平台的良性运转,实现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

猜你喜欢
社区儿童家长
社区大作战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影像社区
留守儿童
家长请吃药Ⅱ
影像社区
六一儿童
犯错误找家长
微妙的家长QQ群,引无数家长竞折腰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