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程明今 绘图 | 汤蓉 编辑 | 王旭辉
南京一角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老子》有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正如古人所述,我们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水的参与。
你是否会为了接一杯热水,而白白放掉许多冷水?你是否在洗漱时,让水一直流着?你是否从点滴做起,如主动使用节水器具……如果以上几点,你在平日里都注意到了。那么接下来的这篇文章,将刷新你的认知,让你在厉行节水的道路上发现新的着眼点。
现有的水科普大多聚焦眼前可见的“真实水”的节约,而剩余更多的是“虚拟水”。比如我们所喝的矿泉水,其中能饮用的部分就是真实水,而矿泉水瓶在生产、加工、运输等过程中的耗水,就是虚拟水。显然,这部分水数量更大、涉及范围更广、节水潜力更佳,却未在水科普中体现出来,使得我们缺乏有效的水消费行为指导。
很显然,“真实水”和“虚拟水”的总和,更能反映日常消费中使用的水资源,也能更好地帮助我们节约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水科学研究者采用“水足迹”这个概念表示以上含义。
荷兰学者阿尔杰恩·胡克斯特拉在2002 年最早提出水足迹(water footprint)的科学完整的概念:它是指日常生活中公众消费产品和服务过程中所消耗的水资源总数。有了水足迹的帮助,我们可以更好地挖掘消费背后隐藏的水资源消耗和水环境污染,也拥有了更科学的节水用水视角。
民以食为天,饮食自古至今都是中国人关心的重点。熟人之间打招呼问“饭吃了没”;逢年过节“吃团圆饭”;婚丧嫁娶“办酒席”。饮食文化早已深深烙印在中国文化中。
“水”是饮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人体每天通过饮食的方式摄取的水分只有约1000 毫升,然而制作佳肴所需要的水远不止1000 毫升。制作佳肴时,清洗食材、烹饪食材的过程中需要大量饮用水,这些仍然是看得见的“真实水”;制作佳肴前,食材的生长、加工、运输也需要更多的水,这些过程所消耗的是看不见的“虚拟水”。可以说,饮食中不仅有我们所见的原料成本,还包含了“水成本”。那么,一道菜的诞生究竟需要消耗多少“水成本”?不同的菜耗水有何不同?我们的饮食与节水又有什么关联?接下来,让我们走入南京名菜的“水足迹”。
计算南京名菜水足迹的第一步是了解食材生命周期的耗水量。以食材猪为例,一只猪从哺乳期成长至超大猪需要6 个月的时间。一只120 千克的超大猪整个生命周期用水量约53.256吨,平均每千克猪肉水足迹4438 升。
盐水鸭是南京著名菜式。制作一份盐水鸭,需要用到鸭肉、盐、八角、桂皮、小茴、草豆蔻、丁香、生姜、大葱、绍酒、冰糖、白醋、精炼油、鲜汤等14 味原材料,包括烹调、冲洗在内的至少12 道传统工序。依次对所有食材生长、加工以及制作盐水鸭的全过程需水量进行详细统计后,计算一盘盐水鸭的生命周期用水达到了约13280 升,也就是13 吨,其水足迹是一个成年人一天饮水量(约2.5 升)的5280 倍。
再如,南京特色名吃里,一碗鸭血粉丝汤的水足迹约2019 升,一碗酒酿赤豆元宵的水足迹是571 升,一个鸭油酥烧饼的水足迹是314 升。对比发现,一盘日常菜肴的平均水足迹为2000升左右,其中荤菜的水足迹远远高于素菜,且不同肉类的水足迹也有明显差异:例如鸡肉的水足迹远小于牛肉。而且,往往使用调味品越多的菜,消耗的水越多。这提醒我们,清淡的饮食习惯不仅利于身体健康,而且能够节省大量的水资源。
总的来说,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食物浪费,能够减少水资源压力,避免水资源无效使用,是一种消费层面的“源头节水”行为。
食物浪费带来的后果不仅在于食物自身的损失,还意味着生产和制造这些食物过程中所投入的各种资源(水、土地等)的无效消耗。而在大快朵颐之后,如何做到科学处理吃剩的饭菜、果皮果核、骨头等餐厨垃圾,实现固体废物资源再利用,同样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
餐厨垃圾根据来源不同,主要分为餐饮垃圾和厨余垃圾。餐饮垃圾指餐馆、饭店、单位食堂等的饮食剩余物以及后厨的果蔬、肉食、油脂、面点等加工过程产生的废弃物;厨余垃圾指家庭日常生活中丢弃的果蔬及食物下脚料、剩菜剩饭、瓜果皮等易腐有机垃圾。〔资料来源:南京大学(溧水)生态环境研究院〕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进行厨余垃圾分类,是最方便有效的手段。
首先,厨余垃圾不分类将产生极大的资源和环境负面影响。混合垃圾焚烧发电处理造成二次水资源消耗,不分类地进行燃烧增加能耗降低产能。厨余垃圾收集和运输环节由人工完成,厨余垃圾腐烂易滋生细菌、病毒,常常伴有恶臭,对人体健康威胁很大。
其次,厨余垃圾分类后,具有很好的资源化潜力。进行厨余垃圾分类处理,同类垃圾的同质化程度高,在收集、运输、处理过程可以施行保护措施,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厨余垃圾无害化处理的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各地政府积极推进建立无害化处理点,将厨余垃圾转化为肥料。
作为厨余垃圾的生产者,厨余垃圾分类丢弃同样是一种“节水”行为,并且会促进废物资源化利用,推动可持续发展。
水是生命之源。饮食是一个地区地理、历史、文化的反映,也是水科学、水文化、水生活的统一。在建设生态文明的新时代,除了前人创造的灿烂饮食文化,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发展一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饮食新风尚呢?
只要简单地约束和改变自己的饮食、食物垃圾丢弃行为,就能够达到节水护水、促进资源化的效果,从源头保护我们生态环境,何乐而不为?希望我们能从“食”做起,用自己的双手助力家园重回“绿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