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瑶,段恒耀
(平顶山学院, 河南 平顶山 467000)
在教育变革的时代浪潮下,世界各国积极推行课程改革,关注学生主体地位的综合实践活动类课程成为改革的一大趋势,主要发达国家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陆续开设相应课程,我国从20世纪末开始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探索。《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颁布于2001年,文件明确指出,要注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践能力的培育,营造多元化的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切实实现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同时,还要将实践素质纳入学生终身教育体系中,鼓励学生探索、创新。[1]《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颁布于2017年,进一步强调综合实践活动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并构建了指导体系,建议从职业体验、社会服务、考察探究、设计制作四个层面开展具体实践探索活动。[2]综合实践活动被纳入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是我国教育改革的迫切需求,更是教育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政策的落实,可以有效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教育改革是新时代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内容,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新的发展阶段,教育课程日趋优化,逐渐从分科向综合演变,内容从理论知识向社会实践活动转变,课程评价从甄别选拔走向促进发展,课程管理从过于集中走向三级管理。[3]通过这些具体目标,以期纠正应试教育的弊端,真正培养出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综合实践活动是现代化教学的重要模式,在推动教学改革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经历了20余年的改革,在此背景下需要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重新审视,并对课程开发展开系统研究,以破解改革难题,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增强国际竞争力。
现代课程理论将“课程”理解为“教育经验的总体”,组织经验的方式各种各样,一般将其分为学科取向、社会问题取向等不同的版本。关于课程类型,分类众多,既有显性与隐性、必修与选修课程之分,又有综合与分开、经验与学科课程之分等,其中最具根本性意义的一对是“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之分。[4]但是长久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的设置一直以学科课程为主,经验课程和综合课程所占比重相对较少。在理论建构上,已有研究更多偏重于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涵解读和课程开发的个别或局部问题的研究,缺少从系统论视域下构建完整课程体系的相关研究。因此,构建一套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建构体系,是我国目前课程理论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持续加大了教育的投入力度,通过教育改革致力于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探究方面,教育部在2017年颁布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随后,我国中小学开始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面的实践探索,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当然,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起步晚,缺乏经验,面临困境较多,如课程目标不清晰、成效虚无等;各地区、各校之间的实施方式呈现多元发展,开发状况参差不齐;部分地区“开而不设,设而不开”等。[5]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我国学校课程的“另一半”,具有时代内涵,课程实践性、生活性等特征较强。这些特点导致学校和教师对该课程理解不深、实施不当的情况多有发生。另一方面是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缺乏完整性、标准化、统一性,缺乏传统课程的规范化理论体系,缺少专职教师,在推行实施中难度极大。《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颁布对我国义务教育课程教学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确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构的重要性,对于中小学而言,需要在纲要引领下创新教学理念,深化教学目标,以此满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需求,而这无疑对学校和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所以,建构综合实践课程开发体系迫在眉睫,关系着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构质量。
关于系统论的概念,最早源自于亚里士多德的“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观点。冯·贝塔朗菲是系统理论的奠基人,为系统理论的推动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开放系统理论”是他在1932年所提出的观点,“一般系统论原理”则是在此基础上所提出。关于系统含义,他解释为,在相对环境中与环境关联的部分总和。系统属于有机整体,并非部分的简单组合,而部分之间相互协调组合形成的有机统一体。[6]钱学森认为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且这个系统本身又是它从属的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构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呈现出整体性、层次性、开放性的特点,而这些特点与系统论的核心思想不谋而合。
整体性是系统论的核心理念。该理论认为,系统的形成是各要素相互关联,有效组合而共同构建的统一整体。[7]从这个角度来看,系统中整体性特征最为显著。综合实践课程活动具有整体性特征,在进行课程开发时要坚持整体性的思维方式,通过学生日常行为活动的引导,使其充分参与到实践教学活动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统一,将各个领域的知识融会贯通,使学生有一个整体性的认知。
层次性是系统论的又一显著特征。它主要是指各要素在排列组合中具有一定层次性,并非以杂乱无章的形态存在。系统论指出各要素自身存在组织结构差异,在系统中的功能、地位各不相同,具有差异性和多元性,系统包含诸多子系统,而系统也属于其他系统的子系统,两者对立统一。[8]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要坚持层次性的思维方式。一方面,在课程开发建构中要协调好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例如课程评价、内容、目标、实施等。另一方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又是课程改革的子系统,课程开发建构时需要提升外部系统动力,提高要素关联性,发挥整体性作用。
开放性是系统的重要特征,通过开放性系统可以实现与不同环境之间的相互交融,并实现系统元素之间的融合交流,例如信息流、物流之间的结合,最终实现系统之间各部分的平衡。[9]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没有教科书的动态开放性课程,在进行课程建构时要坚持开放性的思维方式,通过跨学科、跨领域等途径提升课程实践活动的多元性,从而营造良好的科学的实践活动空间。与此同时,还要做好参与主体之间的有效互动,实现学校、家庭、社区之间的融合与衔接。总之,不仅要注意课程目标的开放,还要注意课程实施的开放,学生时间和空间的开放,各种机构和人员的开放。
以系统论为基础,本研究设计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建构模型,该模型主要分为两个层次:内部子系统和外部系统动力。其中,内部子系统主要为课程内容、目标、评价、实施等内容。外部子系统则包括师资动力和制度保障。系统认识和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建构,需要厘清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实现系统效能的最优化。
首先,目标整体性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构的前提和依据。综合实践活动目标以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核心素养构建为主,所以在课程体系建构中要遵循目标建构原则。一方面要关注素质教育的整体性目标,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深度整合作为该课程新的生长点。另一方面注重学生创新精神、责任感、团队意识的培育。
其次,内容的综合性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构的核心。世界各国在进行教育改革时都十分注重整合学科内容,如美国的STEAM教育、英国的设计与技术课程、日本的综合活动实践等,都旨在为学生提供合理的知识结构,实现学生实践运用能力的提升。我国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构时应打破长久以来分科课程的桎梏,通过主题活动和项目式学习的方式构建跨学科、跨领域的课程内容体系。与此同时要厘清学科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二者的关系,避免走向“学科化”和“去知识化”两种极端。一方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是建立在课程体系基础之上的,不能脱离课程而单独存在,只有理论支撑才能确保实践的价值性、目标性;另一方面,学科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相辅相成,前者能够为后者提供理论支撑,后者能够为前者提供实践素材,二者相互促进,对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再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依托实施开放性。部分学者认为特定环境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前提,需要将实践学习场馆化、场所化和场景化,因此有必要在充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基础上,建构开放的课程实施系统,从而建立起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有机联系。目前国内外均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如美国的“服务性学习”将学习目标与社区服务相结合,目的是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培养公民责任,给学生提供一种务实渐进的学习体验。《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离不开物质保障,需要以配套资源为依托,积极构建资源共享机制,提高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效率。馆校合作是常见模式,也是一种较为有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模式,具体则是将课程实施与图书馆、博物馆、海洋馆等公共类场馆相结合,这样不仅有利于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也有利于提升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最后,评价的多样性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构建的关键。评价是对课程目标设置是否合理、内容是否科学、实施是否有效的评估过程,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审慎确定评价方式、人员构成和评价内容。第一是评价方式的确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一般不建议采用分数制的评价方式,而应采用成长档案或调查报告等质性评价方式,以创新性的作品来更科学地衡量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结果。第二是评价人员的构成方面,因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建构主体包括学校、教师、学生等,所以,在评价时需要体现多主体性,如编制调查表或问卷,分别考察师生对这类课程的感想和建议,从而构建全方位的评价体系。第三是评价内容的构成,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育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构的本质要求,因此,评价内容的确定应该以核心素养为理论指导,将社会参与、自助发展、文化基础等内容有效融合。此外,为避免课程评价过于笼统,各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明确的评价指标,使评价有标可依。
(1)师资动力系统。师资动力系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构的源头活水,是助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长久以来,作为课程开发主体的学校和教师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只是副课或简单的活动课,这些认识上的淡化和异化给课程开发带来了很大阻碍。此外,课程开发者多为一些有精力或有特长的教师,学校层面并未有效统筹教师资源,导致课程开发的师资动力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足。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加强教师培养,深化理念和理论认识。具体来说,一方面中小学可以和高校形成合作关系,从而获得理论和资源方面的指导。另一方面政府可派出研究人员,对相关教师进行培训,学校内部多开展相关教研活动,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构与校本课程开发相结合,形成跨学科综合教师团队,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构有足够的动力。
(2)制度保障系统。制度保障系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构起着规范促进作用,是确保其正确发展的保障。长期以来,我国多采用分科课程,这种在课程建构上的思维定式使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推广存在较大难度。目前,国内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面的理论研究比较有限,理论体系并不健全,与其他学科相比就更需要更新管理方式,以提升课程开发的质量,加快课程开发的速度。如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经被纳入基础教育体系,因此各级政府要建立相应制度以考察课程的开设情况,确保其能真正落地实施。另外,地方政府和学校还要制定相应的经费保障制度、安全保障制度等配套制度,确保其能常态化实施,从而全面提升课程开发的有效性和持久性。
本研究在系统论视域下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建构进行探讨,在理论层面上有利于推进系统论的发展和完善,深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理论研究。在实践层面上,研究有利于学校和教师课程开发行为的改进,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已进入深化综合改革时期,要想完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的目标,培育创新性、复合型人才,就必须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理论框架和实践路径展开深入研究,以发挥该课程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