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养老服务产业现状与问题

2022-11-30 10:06:00史兆雯陈泓傅桂元蔡雨阳王韬
智慧健康 2022年14期
关键词:脆弱性医养养老

史兆雯,陈泓,傅桂元,蔡雨阳,王韬

(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上海 201203;2.上海市工程管理学会大健康工程管理专委会,上海 200093;3.上海友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 201112;4.上海财经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上海 200433;5.上海交通大学,上海 200240;6.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医院发展研究院卫生应急管理研究所,上海 200025)

0 引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我国首次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也表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今后人口长期发展的主要任务[1]。老年人一方面面临着随着年龄增长的疾病愈加高发的现象,另一面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带来的慢病常见与管理困难,总体呈现出老龄化、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四化叠加”的趋势[2]。现代养老产业进入“精准发力、多措并举”新阶段[3],更凸显大健康产业发展及系统性大健康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及必要性[4]。相关政策法规高度明确了应对老龄化的发展目标为健康养老,并指明了健康养老发展方向为建设友好环境。也正是巨大的养老需求激发了新型健康养老理念的不断涌现,但差异化的背景仍然是老年人对健康养老的需求及选择的主导因素[5]。

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中,家庭、社区和机构是三个核心的角色。在2019年至2020年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上,明确了我国养老社会服务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建设目标将不仅仅局限于居家社区机构,或是简单于医疗养老,更要协调于“医养康养相结合”,成立新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6]。

1 健康养老的相关概念

1.1 老年脆弱性

有学者认为:老龄化可带来脆弱性、易感性、健康状况恶化,包括生理及心理疾病的上升,越是虚弱越是伴随着高龄化带来的不健康结果[7]。需要明确的是虚弱不完全等同于脆弱,虚弱往往由脆弱导致,引起身心机能的衰退。笔者认为老年脆弱性并不只是指躯体的虚弱,更是既往社会角色和生活节奏的易破碎性,意味着一点点改变都会随时打破平衡。生理维度上的脆弱性度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需求,更需要多维度评价,包括了客观与主观两方面。作为有效的老年人健康干预,社区养老服务将有助于培养老年人抵御脆弱的能力,减轻健康脆弱性程度。简而言之,健康养老目标涵盖了全面社区养老服务,建立反脆弱能力,断绝生理健康脆弱性,最终打破心理健康脆弱性这些过程[7]。

1.2 医养融合

医养融合强调将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相结合,实现最大化利用社会资源。作为社会养老模式之一,“医养融合”集医疗、康复、护理、养生、养老为一体[8],将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相结合,既能满足老年人对医疗健康服务的需求,也能满足其对生活照料和关怀服务的需求[9]。

1.3 智慧健康养老

智慧健康养老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硬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品,能够实现个人、家庭、社区、机构与健康养老资源的有效对接和优化配置,推动健康养老服务智慧化升级,提升健康养老服务质量效率水平[10]。目前现代智慧健康养老的形式基本体现为“系统(平台)+服务+老人+终端”。智慧健康养老主要模式:①智慧居家健康养老模式;②智慧社区健康养老模式;③智慧机构健康养老模式;④智慧虚拟健康养老模式[11][12]。

1.4 “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或“传统养生体育”

该模式立足于我国传统养生文化精髓,基于中医药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原创的科技资源、优势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13]。常见养生体育包括五禽戏、太极拳、八段锦等等。这些中国传统文化瑰宝提倡运用自身的运动锻炼,调整体态动作,训练呼吸吐纳,并开启冥思意念。这些中医药及传统养生可以提高人体机能,诱发内在潜力提升,达到有病治病、无病防身、益寿延年的效果[14]。

2 健康养老模式的国内外探索

健康养老模式如果从发展的角度看,其体系建设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从系统的角度来理解,构建的关键是明确内部结构功能关系;而从矛盾的角度来理解,养老工作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抓住重难点问题。

2020年上海市发布了《关于印发<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社区居家和养老机构护理服务规程>(试行)的通知》中提出[10]:技术升级使智慧养老服务更方便快捷;民间资本推动智慧养老产业发展,各地政府搭建平台;推动智慧养老产业发展:政府简化养老机构资格审批程序,政府推出公共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包括养老金发放、养老服务政策查询、老年人生活照料等;智慧养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这些内容基于养老社区的经济水平、服务能力、技术层次、互联网络、人文关怀等方面综合考虑,提出了一些实操意见。

2020年4月江苏省出台了《江苏省贯彻〈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实施方案》,江苏省政府提出建立包括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及安宁疗护的综合连续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该体系覆盖城乡。着力健全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健康服务体系、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老年银发经济、推进老年人和为老服务资源开发利用、提高老年服务科技化水平、加强养老权益保障、完善社区家庭支持、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15]。例如南京市鼓楼区养老服务“心贴心”项目,通过四个核心途径(助老服务卡、服务一体机、移动健康监测和手机应用软件)进行信息查询、数据传输,提供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医疗健康辅助、日常生活服务预订等)。

放眼全国乃至全世界,诸多不同养老模式也都在持续探索和进步中:远至美国太阳城的持续照料退休社区形式[16],近至以国内养生养老、健康医疗及休闲度假为主题的乌镇及雅园;高端会籍制养老机构的亲和源;居家养老的国寿颐康之家,全龄化康养社区模式的宜兴雅达阳羡溪山、国寿嘉园锦瑭等;CCRC持续退休社区模式的广州阳光人家、天津国寿嘉园乐境等;养老公寓模式的南京新城心颐荟、苏州星健长者公寓等[3]。

3 健康养老服务产业存在的问题

3.1 智慧健康养老问题

有人将问题简单归结为[17]关键核心技术相对落后,其实行业数据资源共享受阻也是现实之一。公共服务平台支撑不足,求助无门,民众对此是深有体会的。严肃来说,各级政府与市场作用仍较模糊。特别是对于未来大智慧健康养老模式的概念普及率及可操作性仍非常之低[17]。

3.2 健康养老服务问题

健康养老服务制度体系不完善。相关管理部门的职责不明,养老服务的政策制度不够完善,市场的监督管理不到位,养老资金的保障供应不透明,养老场所配备不全面,养老护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养老人才的培训制度缺失。

健康养老服务供给不足。养老服务内容过于形式化,有研究者提出目前养老社区医疗服务大多只能达到家政服务水平,不仅服务水平不高,服务内容也缺乏新意,缺乏如上门服务、即时帮助服务、跟踪监测服务等。

健康养老服务层次底。应着重提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匹配专业化的养老运营保障。

健康资源供给不足。我国社区养老的硬件设施没有完全满足老年人的需求,特别是康复锻炼。

另外,我国的健康资源分布不均衡,并且在城乡表现出较大的差异。

3.3 “医养融合”问题

“医养融合”问题根本在于定位偏颇、服务偏差等。“医养融合”服务提供机构如果只侧重“以医代养”,就会出现明明处于康复期的老年人长期占用床位资源的现象,影响床位的有效周转,更加剧了医疗资源紧张。“医养融合”还面临着政策制度体系不健全,发展合力不足,“医养融合”养老服务意识淡薄,服务宣传程度低,专业人才资源短缺等困境[18]。

4 健康养老服务产业矛盾的解决途径探索

健康养老服务产业的矛盾仍是客观存在,不同研究者都提出过各自角度的解决途径,有人建议提高战略定位,从战略高度认识和谋划康养结合问题,或是以需求管理为基础,建立养老和健康需求监测机制。不断推动供给侧改革,促进养老服务体系和健康服务体系联动与融合。更重要的是尽快出台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促进供需双侧有效匹配[19]。

4.1 充分协同并发挥家庭、社区、社会、政府等各方作用

①评估模式:形成个人-社区-工程的模式,对老年脆弱性进行早期评估。②评估制度:完善老年人能力及需求评估,科学合理进行精准管理,特别是“脆弱筛查”。③整合统筹:优化健康养老服务供给结构,通过社区养老缓解不同维度的健康脆弱性。④功能链接:规范化、标准化养老服务建设,补齐养老工程的服务质量短板,促进资源要素的均衡配置与有机衔接[7]。

4.2 构建健康养老服务体系

坚持公正和可持续的健康养老服务平台;搭建高效的健康和养老响应团队及支持体系;聚焦和促进健康与养老服务产业多层次、多元化发展;优化城市居住空间和设施配置[20]。

4.3 支持与促进养老产业加速发展

优化制度环境,建立健全养老产业的统筹推进机制以及各类产业服务平台,为养老产业发展夯实基础;加快释放养老产业动能,增加多层次养老服务和多元化养老产品的供给;发展多层次养老保险与养老普惠金融,激发潜在的消费需求等等。

4.4 加强老龄化健康保障的推广

可将长期护理保险纳入社会保险体系;倡导社会参与,以激励非正式护理;增加老年人健康养老多元选择模式;完善智慧养老体系,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可民间与政府同步进行;培养智慧养老专业人才[21]。

4.5 推进解决健康养老产业供给侧若干前沿问题

例如创建老年全健康周期产教枢纽,制订健康养老资历框架标准,形成健康养老职业护照制度,打造健康养老职业教育品牌等。

猜你喜欢
脆弱性医养养老
医养当兴
养生不是养老
基层中医药(2018年2期)2018-05-31 08:45:06
养老更无忧了
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15:47:39
煤矿电网脆弱性评估
电子制作(2017年10期)2017-04-18 07:23:09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华人时刊(2017年19期)2017-02-03 02:51:37
杀毒软件中指令虚拟机的脆弱性分析
电信科学(2016年10期)2016-11-23 05:11:56
医养结合 我们这么做
中国卫生(2016年3期)2016-11-12 13:23:22
养老之要在于“安”
大社会(2016年5期)2016-05-04 03:41:44
基于攻击图的工控系统脆弱性量化方法
自动化学报(2016年5期)2016-04-16 03:38:47
医养结合真的难操作?
中国卫生(2015年9期)2015-11-10 03: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