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安存
(广东省水文地质大队,广东 广州 510000)
南沙区位于珠江入海口,属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几何中心,广州市南端。西与顺德、中山相接,北连番禺区,东与东莞虎门镇隔江相望,南面为珠江口。随着南沙区各类工程建设和社会经济持续不断发展,以及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作用的加剧,加之地质环境条件在空间上的差异和气象条件在时空方面的变化,由此而导致各类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局部地区的地质灾害已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较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全区地质灾害情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地质灾害在类型、数量、分布、危害程度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为进一步加强南沙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建立高效科学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充分发挥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对保障地质环境安全、服务城市发展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护公共利益的基础支撑作用,文章系统地分析了南沙区地质灾害现状、发展趋势与防治工作进展,为全区各级政府部门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南沙区地貌属于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区[1],整体地势低洼,平坦开阔,河网如织。随着河道上游筑坝,河道径流作用减弱,造成三角洲河道出现淤积和咸潮上溯。除三角洲平原以外,仅在局部有丘陵或残丘分布(图1)。南沙区主要地质灾害有崩塌、滑坡和地面沉降。地貌上冲积平原与丘陵、残丘相间出现,夏秋季多台风暴雨,局部断裂构造较发育,区内人类破坏地质环境程度较强烈,部分山体已发生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存在地质灾害隐患风险;在软土和可液化砂土等不良地质因素发育地段,地面沉降较发育。南沙区地质灾害主要特点:(1)软土发育且分布广泛,以工程建设引发的地面沉降为主;(2)自然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类型为崩塌,规模以微或小型为主;(3)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4-6月“龙舟水”及7-9月台风、暴雨期间,突发性强。截至2020年底,全区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29处,潜在威胁人口约1 114人,潜在经济损失约4 600万元。其中崩塌28处,滑坡1处;威胁人数100人以上的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点1处,威胁10人至100人的中型地质灾害隐患点21处,威胁10人以下的小型地质灾害隐患点7处(表1)。
从各镇(街)地质灾害隐患点点数及所占比例、灾害类型、险情级别、威胁人数和潜在经济损失来看,南沙街道和大岗镇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数量较高,各镇(街)地质灾害隐患点灾害类型均以崩塌为主,险情级别方面多为中型为主,受威胁人数最多及潜在经济损失最大的是大岗镇,主要因为大岗镇有较多处险情级别为大型的隐患点。
图1 南沙区地貌图
从地质灾害时空分布看,地貌和岩性是决定地质灾害分布的主导因素,强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是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诱发因素。在地貌上,丘陵山地和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分布的地质灾害类型并不相同。在大岗十八罗汉山、佛岗山、黄阁镇大山乸、南沙街黄山鲁、日本仔山、大角山以及龙穴岛铜鼓山一带等丘陵山地区,受地貌、强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综合作用下,常常诱发崩塌、滑坡等突发性地质灾害;而在其周边和南部为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区,由于大面积的软土分布,人类工程活动对自然地质环境的影响日趋加剧,由此引发的地面沉降现象也日益增多。局部地区的地质灾害已经给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交通与水利设施造成了较大损失。
南沙区的地质灾害分布具有不均一性特征,崩塌、滑坡主要分布于大岗镇、南沙街道、黄阁镇、龙穴街道;地面沉降主要分布于横沥镇、珠江街道、万顷沙镇和龙穴街道。
表1 2020年南沙区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统计表
1.1.1 崩塌、滑坡
崩塌、滑坡主要分布于大岗十八罗汉山、佛岗山、黄阁镇大山乸、南沙街黄山鲁、日本仔山、大角山以及龙穴岛铜鼓山等丘陵山地一带。截至2020年底,南沙区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共29处,其中崩塌28处,滑坡1处;已排查非在册自然斜坡风险点6处、非居民削坡建房风险点19处、削坡建房风险点66处、道路边坡风险点9处,均属崩塌。其成因和规模,以人为和自然因素诱发为主,岩土质混合或岩质小型崩塌为主。
全区崩塌、滑坡多发生在削坡建房居民点、公路边坡、废弃采石场及建筑施工场地,崩塌的突然发生,常破坏房屋、农田、道路等,威胁坡脚居民、行人安全,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削坡建房或建厂引发或加剧崩塌发生:居民削坡建房或削坡建厂,绝大部份未采取护坡和地表排水措施,坡面裸露,破坏山体的支撑部分,失去平衡,导致崩塌的发生;
2)影响道路安全崩塌:公路沿线由于人工开挖边坡较陡,护坡与排水设施不配套,边坡土层受降雨影响易于饱和,在重力作用下,易失稳产生崩塌;
3)前期复绿采石场崩塌仍时有发生:前期复绿的部分石场,由于忽略了对边坡本身地质灾害隐患的治理,在石场复绿后在暴雨的冲刷下局部地方仍出现不同程度的崩塌、水土流失。
1.1.2 地面沉降
南沙区发育多层软土,除山地丘陵等剥蚀区外,其余区域均分布有全新统桂洲组(Qg)淤泥、淤泥质土,而更新统礼乐组(Ql)淤泥、淤泥质土则位于黄阁、万顷沙和龙穴岛的部分区域。总体上,区内软土发育,厚度在平面上表现出越靠近海岸厚度越大的规律。
根据现场调查及近期南沙区地面沉降调查的资料,区内已发地面沉降灾害87处,无地质灾害隐患点。主要分布于黄阁、横沥、珠江街道、万顷沙和龙穴岛一带,其空间分布与区内的软土分布基本一致。
经过调查分析,地面沉降的发育程度除与软土的特性有关外,也与其上部荷载的类型、建筑物基础有关,根据发生地面沉降对象不同可分以下四类:
(1)建筑区地面沉降。房屋建筑受到软土地面整体不均匀沉降影响,造成建筑物发生倾斜、开裂破坏;
(2)道路软基地面沉降。南沙区公路网发达,工程建设频繁,人类活动强烈,区内道路行驶大量的载重货车,路面在汽车动荷载影响下,出现起伏不平,水平裂缝横亘,因此道路多见有沉降现象;
(3)工程施工场地地面沉降。随着南沙区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迅猛发展,施工场地甚多,其中大部分均涉及地下空间的开发建设,而地下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需进行基坑降水,造成水位频繁升降,引起地面沉降;
(4)欠固结软土人工排水加速固结引发地面沉降。淤泥类软土分布区,在自重固结沉降未完成区域内进行厚度较大的填土,人为加速了软土的排水固结-压缩沉降进程,由于排水,软土体积收缩而形成地面下沉。
根据南沙区现有29处地质灾害隐患点、100处非在册风险点(自然斜坡风险点6处、非居民削坡建房风险点19处、削坡建房风险点66处、道路边坡风险点9处)和87处地面沉降调查点统计,南沙区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的发生时间与强降雨出现时间显示有密切关系,而地面沉降则无明显关联。根据多年气象资料统计,本区每年4-9月份为雨季,强降雨和暴雨发生时间多在4-9月份,这六个月的降雨量占全年总降雨量80%以上。根据南沙区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发生时间特征,4-9月这6个月是突发性地质灾害的高发期。由此可见,规划内滑坡、崩塌等突发性地质灾害发生时间与灾害性暴雨产发时间基本相一致。
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与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岩组和人类工程活动有密切的关系。
1.3.1 地形地貌
根据南沙区现有29处地质灾害隐患点、100处非在册风险点以及87处地面沉降调查点统计,区内地质灾害点在丘陵、平原区均有分布,人口众多。平原区主要是软土引起的地面沉降,丘陵区则主要为削坡建房、建厂、公路建设、遗留采石场引起的崩塌、滑坡等。
1.3.2 工程地质岩组
南沙区地质灾害点的分布与工程地质岩组有关,崩塌、滑坡点主要分布在层状较软碎屑岩组(Ⅲ)、块状较硬~坚硬变质岩组(Ⅳ)和块状较硬~坚硬侵入岩组(Ⅴ)组成的残坡积层较厚的低山丘陵区;地面沉降点则主要分布在砂、淤泥、粘土多层土体(Ⅰ)中。
1.3.3 人类工程活动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进,大规模的工程建设正在兴起与发展。南沙区目前正处于经济大发展时期,区内工地林立,衍生的人类工程活动强烈。
居民建房和修建公路等人类工程活动产生的人工切坡是南沙区地质灾害的主要致灾因素之一,南沙区人工削坡大部分未采取工程处理措施,易失稳而诱发崩塌、滑坡地质灾害。
对于软土发育地段,地下工程建设过程中,大量抽排地下水导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造成孔隙水压力降低;另一方面工程建设所需的车辆、工程施工、建筑物引起的动静荷载的增加也使得土体所受总应力增大,因此在这两方面共同作用下,有效应力相应升高,引起土层变形压缩,发生地面沉降。
地质灾害的产生不是因单一因素造成,而是由多种因素综合造成,其中自然因素中的地形地貌和工程地质岩组是地质灾害形成的内在条件,而人类工程活动和强降雨是外在诱发的主要因素[2]。
2.1.1 地质条件
是地质灾害形成的主要因素,也是产生地质灾害内因[3],它与南沙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和岩土体特征有关。
(1)地形地貌:地面坡度越大,高差越大,产生地质灾害的机会就越大,下陡中缓上陡的山坡、或山坡上部成马蹄形的环状地形,且汇水面积较大时,易产生地质灾害;
(2)地质构造:构造越发育,岩石完整性越差,其稳定性越差,因而产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越大;
(3)岩土体特征:岩土体类型及其化学成分是决定其稳定性的因素,岩石结构越完整,抗风化能力越强,风化程度就弱,就越不易发生地质灾害,若岩石强度低,抗风化能力越弱,发生地质灾害可能性大,特别是软弱夹层的地层,其产生滑坡的可能性就较大。
2.1.2 气候、径流条件
降雨和地表水径流条件是产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诱发因素,是产生地质灾害的外因,崩塌、滑坡的形成均与降雨(暴雨)有关,雨水降到地表、或径流、或下渗,均会冲刷或潜蚀坡脚导致山体失稳,形成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
(1)人工切坡:无论城镇、乡村、公路、铁路的修建常有切坡,由于切坡不当引起崩塌、滑坡地质灾害;
(2)抽排地下水:由于大型地下工程基础施工抽排水,诱发地面塌陷、地面沉降;
(3)工程荷载:在工程建设中,如房屋建筑荷载、地下工程施工、地面汽车运输等人为活动都可能引起地面沉降。
南沙区濒临南海,在汛期常遭受台风、特大暴雨等强对流天气袭击,深入推进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治理、数智科技支撑、基层防灾能力提升及综合防治体制建设等各项工作,未因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圆满完成各项地质灾害防治任务,地灾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基本构建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作、分级管控”的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体系。成立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自然资源与气象、应急管理、住建、交通、水务等部门会商研判、协同联动机制进一步完善;健全地质灾害防控“三本台账”和以镇(街)负责人担任责任人、村(居)干部担任管理员、群测群防员担任专管员构建“三员共管”网格化管护责任体系,建立汛期应急指挥系统;组织实施《广州市南沙区地质灾害防治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出台了《南沙区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南沙区地质灾害调查排查等10项制度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建立灾害速报制度,险情巡查制度,汛期值班制度等工作制度,初步制定和落实了全区地质灾害的监测、调查、预防、治理、监督等责任、措施和制度,部署实施地质灾害预防、治理等工作。
建立健全各类地质灾害风险隐患动态调查评估和核销制度,严格落实“汛前(雨前)排查、汛中(雨中)检查、汛后(雨后)核查”的隐患三查制度;每年3月、6月、10月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检查。上一个规划期间,南沙区共巡查排查隐患点2792处次。推进风险隐患拉网式排查,2020年6月利用高精度卫星影像图制作了南沙区《地质灾害潜在危险区域分布示意图》,同年8月,对384个山边潜在地质灾害风险图斑,逐一实地核实,查明新增各类地质灾害风险隐患,分类建立台账,纳入监测预警范围,推进落实责任单位和整治措施。
全区建成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点3处,实现24 h自动化监测预警。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联合区气象局建立了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信息制度和业务流程,通过电视台、手机短信、微博、微信等媒介形式向公众发布地质灾害气象相关信息,区级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报预警水平进一步提高。
南沙区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工作,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将地质灾害隐患治理项目逐年纳入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十三五”期间,通过工程治理累计核销地质灾害隐患点20处,为296人解除地质灾害威胁,避免经济损失1 245万元。对于特大暴雨引发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区政府迅速响应,率先落实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资金和灾后重建工作,确保灾后群众安全。
为了从源头上进一步控制地质灾害隐患增量,采取规避地质灾害危险区防范措施。区自然资源部门组织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山体边坡等危险区域划定地质灾害隐患危险避让区。根据公布划定的红线范围,在项目规划前期选址过程中,主动规避临近山体边坡这类存在潜在安全隐患的地块,加强对建设用地报建的审查力度,源头上控制地质灾害隐患增量。
南沙区与专业地勘单位建立技术支撑关系,为全区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提供支持。区政府每年组织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演练活动,成立应急指挥部,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的分工和责任,各镇(街)积极开展隐患点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演练;通过张贴地质灾害防治宣传画、发放地质灾害防治明白卡、现场咨询讲解、新闻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宣传力度;邀请行业知名专家进行地质灾害法律法规、地质灾害应急避险、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培训,切实增强基层地质灾害防治人员防灾减灾救灾意识,提高基层防治能力。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开启高水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南沙高水平建设“三区一中心”,塑造发展新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五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面临新形势和更高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提出的“两个坚持、三个转变”和“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为南沙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自然资源部提出围绕新时期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区”双控管理,聚焦“三个关键”“三个重点”,突出解决“隐患在哪里”的问题,提高“灾害什么时候发生”的预警能力;省、市政府部署落实国家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九大工程、自然灾害风险普查等任务目标,开展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区域地质灾害评估等工作,满足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要求,强调科技赋能,最大限度保障人居安全,不断推进地质灾害治理体系和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党中央、自然资源部、省、市重大决策部署,既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明了方向,又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南沙区通过工程治理、搬迁避让等综合治理措施不断地消除地质灾害隐患,但是全区软土发育,中部局部残丘分布,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的基础背景没有改变。汛期持续降雨、台风季强降雨等极端天气对地质灾害的不利影响也将长期存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各类工程建设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将不断加剧,如轨道交通等地下空间开发活动可能导致地面沉降风险上升,山区交通基础设施、削坡建房等导致崩塌、滑坡、泥石流等风险点增多。此外,南沙区旧采石场众多,局部陡峭,仍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崩塌、滑坡。受地质条件、极端天气、降水时空分布不均衡、人类工程活动等影响,全区突发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的风险依然存在,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依然严峻。
(1)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水平亟待提高。基层监测人员主要依靠简易工具,监测手段相对落后;专业监测网络建设刚起步,仍有部分未完成治理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未实现专业监测,预警预报精准度也还不够。(2)科技防治支撑能力亟待提升。地质灾害防治队伍现代化应急调查装备配置有待提升;基于实战的地质灾害防治应急信息化综合管控水平有待提升。(3)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工作机制有待优化。现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手续繁杂,耗时长,且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管理办法不完善,治理工期整治相对缓慢。(4)部分地质灾害防治责任难以认定。地质灾害(隐患)成因复杂,往往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加上基层地质灾害防治部门的职责边界仍不清晰,管理权限复杂,有些地质灾害的责任难于认定,防治工作难以开展。(5)基层群众防灾意识仍待提高。基层群众防灾减灾意识仍然比较淡薄,崩塌、滑坡等突发地质灾害多发的地区群众多为留守老人和小孩,防灾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较差,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还有待加强。
(1)南沙区地貌属于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区。整体地势低洼,平坦开阔,河网如织,主要地质灾害有崩塌、滑坡和地面沉降。
(2)南沙区深入推进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治理、数智科技支撑、基层防灾能力提升及综合防治体制建设等各项工作,未因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地灾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3)南沙区大力推进地质灾害隐患点综合治理工作,但是全区软土发育,中部局部残丘分布,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的基础背景没有改变,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依然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