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分析下的景观设计可达性分析
——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秋岭公园为例

2022-11-29 11:37武玥张秀卿
佛山陶瓷 2022年11期
关键词:公园研究

武玥,张秀卿

(内蒙古农业大学,呼和浩特 010019)

1 前言

伴随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各行各业也出现了巨大变革,城市化建设比重增加,演变成为人类进步必经过程。但随之而来的生态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城市化发展速度过快,前期对生态问题的忽略导致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结构受到了一定程度破坏,这种破坏不单是某个城市,国家要面对的问题,它的影响是全球化的生态问题。与人类活动轨迹密切联系的同时也作为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绿地系统。其中公园可达性是绿地系统不能忽视的重要指标之一,聚焦于可达性能力,就是用来界定居民接受环境绿化带来的服务领域充足的能力,落实到具体,可通过交通布局是否便捷,探讨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以此创造研究体系达成评价当前服务设施与接下来的改进方向提供理论意义和现实依据。对其细致的研究有多种方式,其中依托GIS技术的发展,为公园绿地的可达性研究提供给了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

2 研究区域及研究对象

2.1 研究区域

设计地块位于呼和浩特市区东南部的赛罕区,赛罕区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地形有山区、丘陵、平原。气候干燥,温差大,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地理坐标为北纬40°36′-40°57′、东经110°40′-112°10′,东边毗邻卓资县、凉城县;南靠和林县与土左旗接壤;玉泉区、新

城区分别位于西,北两方;东西长43㎞,南北宽41㎞。大

黑河、小黑河穿越境内。

2.2 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的对象位于呼和浩特市南部,兴安南路与南二环高架桥相交点出,总面积约135000平方米。园内结构包含"8"字型游步道,与岭下环形彩色自行车赛道交相呼应。整体通行路线自行车赛道与步道大致分隔明确不会相互影响,但视觉上过渡处理得当,使岭上岭下风景环环相扣,彼此兼容相通。园内突出特色主题,使人重温流光溢彩的文化特色云图,体现本土文化。使路面不仅有样式的变化并且增加趣味互动体验,为大家带来交互感更强的观赏体验。随布局变化依道路走向两边设置规格不同且造型各异的十余马鞍,组成了乱中有序的马鞍阵,将人带到野马奔腾的感受中体会纵野草场的宏大场景。园外沿路边有现代风格的构筑物,凉亭,座凳等服务设施,还有供儿童玩乐的娱乐设施,基本辐射了各年龄段的需求。探索其内部空间,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很好地融合并展现出来,令人行走其中惬意徜徉。如此,秋岭公园人影攒动,时可看到健身,休息,观赏人群活动于园内。

3 秋岭公园可达性评价

3.1 可达性含义

人们为达目的地展开休闲娱乐活动而使用各类交通方式、通行消耗的时间、两地的距离、交通成本等成本消耗量与通行的便利程度定义为公园可达性。简单来说指出行到达目的地的交通成本与便捷程度。本次研究将其视为规划评价的重要数据来源之一,聚焦研究覆盖面,可达性的研究存在部分节点的疏漏,这也是研究选择了地形地块较为规整的秋岭公园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之一。可达性常用的度量方法主要包括:缓冲分析法、成本距离法、网络分析法、引力模型法等[1]。其中数据采集的距离算法精准度要求较高,结合研究对象,想到交叠多变的道路走向和高差起伏的地形以及因车流量而建造的架桥对出行造成的影响,各项数据的采集将会有不同程度的困难。

3.2 目标对象的可达性分析

本次研究为反映客体到达秋岭公园克服实际地形地貌以及复杂多变的道路形式而形成的人流走向,将两点距离,各类通行工具产生时间、费用等作为研究数据来源,同时将地形地貌与道路交通并举,全面进行数据采集。并且注意地物造成的影响,基于此以费用加权法作为主要度量方法。基于GIS平台成本栅格底图,拿到城市土地利用现状图的矢量数据,在此基础上建成本阻力 模 型。借ARC MAP中Spatial Analyst模 块 的Distance/Cost Weighted对研究区域内的公园可达性进行分析,如图1。呼和浩特市公园可达性呈“圈层分布”,整体来看各区域可达性关系相对良好,相对来说外围区域可达性较差。通过GIS收集数据显示,秋岭公园四周居民区环绕,交通发达,人流较为密集,为避免复杂交通影像空间可达性,接下来的设计中设置天桥或者地下通道,处理好车流与人流的关系。

4 GIS技术

4.1 GIS技术含义

GIS是一种对地理空间分布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制图以及提供决策的空间信息系统。本研究利用GIS技术,收集秋岭公园地形情况、用地类型和交通情况,统筹分析现有资源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地理信息管理系统,方便进行信息检索,数据更新,运算分析,制图输出等基本操作,最大化保证分析数据精确,做到信息覆盖全面,最终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4.2 GIS的运用

在本次景观设计发展中,有关于绿环环境的调查规划以及绿地资源管理由GIS技术处理,与过去的人工现场测量手工绘制地形图纸相比,其在空间数据分析、可视化表达、区域划分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2]。矢量化的自然地形数据,为本研究的功能分区,交通分析,用地分析提供了科学依据,形成一个科学的数据资源库。

5 GIS技术对秋岭公园景观设计前期的应用

5.1 数据分析

利用GIS技术将秋岭公园空间分布以矢量图形式,通过数据化表达形成信息管理系统,如此可以划分出各用地性能。如绿地,洼谷、坡地、硬化、建筑用地等。其园内现有构筑物也有了精细的位置坐标。同时各分区的所占面积也一目了然,有利于对整个空间的利用进行把控,合理布置景观节点,避免造成空间感失衡的问题,为后续公园设计规避对整体把控不当的失误以及为设计提供现实科学依据。例如园中的土方问题,内部堆土尽可能做到园内自洽,合理科学地进行挖、运、填、压。

5.2 动态监测

目前GIS技术更多被应用于大环境生态动态监测工作,其优势在于根据矢量底图,可以观测到大面积的自然绿地,免去人工测绘的弊端,利用高清拍照仪器获得观测目标的及周边的全部环境并加以整理分析。所以运用广泛,可研究各险峻、荒凉、危险环境的动态变化,收集数据建造监测体系借助现如今的遥感技术(RS),可以更加精确,及时的监测生态变化或者地质变化。

5.3 可视化表达

利用GIS技术和遥感技术,将收集到的数据整合,绘制矢量图完成初步工作。之后的图例分析都会以矢量图作为依据加以分析得出结论。设计过程主要要求关于设计地块即秋岭公园的现状图,包含交通分析图、外环境分析图、功能分区图、节点布置图等。GIS同时可以提供设计地块的动态资料,准确表现秋岭公园的地理特征以及自然资源分布情况。辅助构建明确的管理体系,为下一步的深化设计提供可行性的设计引导以及提供技术支撑。

6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6.1 数据来源

地图数据2022 GS(2011)6020 Imagery 2022CNES/Airbus Maxar Technologies生活中影响公园绿地可达性的因素有很多,此次研究主要考虑道路交通网络、公园绿地本身情况、目标人群出行方式、集中居住用地分布四大影响因素。因此利用GIS构建现状绿化情况和交通网络,如图1~3所示。

图1 地形图

6.2 研究方法

6.2.1 高差分析法

图2 绿化情况图

图3 交通网络图

研究过程中会发现模型高程质量会受到现有数据的影响,所以利用这一特点进行研究的第一步分析——高差分析法。它是一切数据分析的前提,因此它也在某些程度上也影响着其它地形地貌数据的结果。对于只有相对点的标高数据这种区域型变量来说,就只能利用空间插值的方法,借助现有点的标高来预测周边其它区域的高程值。

6.2.2 交通分析法

通过借助GIS中网络分析模块,在最初建立的基础矢量图片的基础上进行周边道路交通网的叠加,直观地对交通情况进行数字化表达,同时可以模拟出行阻力,提供多种交通出行方式来达到最佳可达性范围,对到达秋岭公园的可达性有明显优势。

7 结论

秋岭公园的设计过程相较于其它公园有很大的高差问题需要解决,对比起来它的设计地块内有堆积的土堆且土堆外围等高线较为密集,并且内部原生植物多样以及西北角高架桥下的景观处理等现实问题需要合理处理,同时秉持满足大众的观赏需求和游憩需要而建设公共活动空间。所以,秋岭公园在实际建设中要求符合现实条件并筹谋多方面可能造成的阻碍,全面收集公园周边概况及地基现状数据,以带来生态效益以和社会效益为基础,开展景观设计工作并为山地公园建造、规划及工程监管提供数据支持。

研究中,借助GIS技术开展的视觉景观评价体系,科学利用GIS相关软件和评价体系,再对公园的地貌,效果呈现等进行等级划分,通过GIS对整体布局的分析功能,对土坡的高度、斜坡、坡脊,通过Auto CAD建立DEM数字高程模型,在空间数据库中进行详细景观规划[3]。在现实运用中,为建成城市公园可达性评价体系,借助GIS软件也是一种新的形式,这样形式的可达性评价技术,对城市公园整体规划,不仅有助于将秋岭公园的可达性评价更加系统的表述,也能通过软件与建造模型,对秋岭公园整体进行景观规划,目标为今后城市公园可达性评价体系提供技术支持。因此,基于GIS进行城市公园可达性评价,能加快公园规划建设并优化建设效果,减少对原生山地资源的破坏,并为优化人们的可达性为设计条件进行景观设计。

猜你喜欢
公园研究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夏日公园
在公园里玩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秋天的公园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