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猪场副嗜血杆菌病诊断与防治方法的研究

2022-11-29 09:17李先斌陈金山苗志国
河南畜牧兽医 2022年19期
关键词:嗜血跛行病猪

李先斌,陈金山,苗志国,徐 刚

(1.新乡县小冀镇政府农业农村办,河南 新乡 453003;2.河南科技学院;3.河南兴旺动物医院)

猪副嗜血杆菌病(HPS)是由猪副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以猪多发性纤维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为特征的接触性细菌传染病[1]。该疾病带有较强的传染性特点,由此带给养殖行业的威胁较大,对猪群的生长发育极其不利[2]。目前,该病呈世界性分布,其发生呈递增趋势,以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为特征,影响猪生产的各个阶段,给养猪业带来了严重损失[3]。该试验根据猪副嗜血杆菌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对新乡某猪场的病猪进行诊断和治疗,经过深入分析和研究,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猪副嗜血杆菌病的治愈率,为兽医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以期能够为广大养殖户提供更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案,从最大程度上减轻养殖户的经济损失。

1 材料与方法

1.1 药品和材料

1.1.1 试验药品

注射用氨苄西林钠、氟尼辛葡甲胺注射液、穿心莲注射液、恩诺沙星注射液、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

1.1.2 病例来源

新乡某猪场,建于2008年,现存栏1 500头,其中能繁母猪120头,后备母猪30头,哺乳猪400头,保育及育肥猪950 头,日常完成对猪瘟病毒、蓝耳病毒、圆环病毒、伪狂犬病毒、口蹄疫病毒等疫苗的常规化防疫,饲喂方式为全价颗粒饲料自由采食。2021 年2 月上旬有100 头猪出现临床异常现象,病猪主要表现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甚至厌食、喘气,有的病猪出现腹部发绀、关节肿大,跛行等现象。

1.1.3 试验器材及试剂

普通琼脂培养基、麦康凯培养基、巧克力琼脂培养基、SS培养基、TSA培养基、显微镜、恒温培养箱、接种环、金黄色葡萄球菌(河南科技学院实验室提供)、鲜猪血液。

各种细菌生化反应管:H2S、果糖、蔗糖、木糖、接触酶、氧化酶、脲酶、葡萄糖、精氨酸水解酶(河南科技学院实验室提供)。

染色试剂:亚甲基蓝染色液、革兰碘液、草酸铵结晶紫液、95%酒精、石碳酸复红、二甲苯、香柏油(河南科技学院实验室提供)。

1.2 方法

1.2.1 流行病学调查

调查场内病猪的整体活动情况、饲养管理情况、病猪年龄、发病率、死亡率、本场免疫程序、发病猪用药情况,并进行详细记录。

1.2.2 临床症状

采用临床基本检查法、整体检查法、一般检查法和系统检查法,详细记录发病猪的临床症状。

1.2.3 剖检病变

对死亡和治疗失败的5 头病死猪进行剖检,观察其心、肺、肝、脾、胸腔、腹腔、淋巴结等病理变化,并做详细剖检记录。

1.2.4 实验室检查

1.2.4.1 细菌的分离与纯化

采集明显的病变组织,心脏、肺脏、脾脏、肝脏及关节液。无菌条件下在病变典型处取样,接种于TSA 培养基上,37 ℃培养恒温48 h。再挑取灰白或透明、光滑呈露珠样的菌落接种于另一培养基(同上述),37 ℃培养48 h。将疑似致病菌的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然后进行镜检。镜检可见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有的单个存在,有的连在一起;亚甲基蓝染色呈两极浓染。

1.2.4.2 细菌培养特性

在无菌条件下将可疑致病菌接种于普通琼脂培养基、麦康凯培养基、巧克力琼脂培养基、SS 培养基、0.5%新生羔羊血清TSA培养基、鲜血培养基上,恒温箱中37 ℃培养48 h,查看结果。

1.2.4.3 卫星试验

取可疑菌分别接种于两个TSA培养基上,再取金黄色葡萄球菌平行划线于其中一个培养基,对照的不再做任何处理,均置于恒温箱中37 ℃培养,48 h后观察结果。

1.2.4.4 细菌的生化鉴定

无菌条件下,将分离到的可疑菌接种于各种生化反应管。接种好的生化管置于恒温箱中37 ℃培养,48 h 后取出观察生化反应情况。

1.2.5 治疗试验

1.2.5.1 分组及治疗方法

病猪实验室检测呈阳性,然后随机分为4组,其中有1组对照组。分组与治疗方法如下:

第1组:病猪10头,添加电解多维、葡萄糖自由饮水。之后注射用氨苄西林钠和氟尼辛葡甲胺注射液稀释混合后,0.1ml/kg颈部肌肉注射,1 d 1次,连续使用5 d。

第2组:病猪10头,添加电解多维、葡萄糖自由饮水。之后穿心莲注射液0.2 ml/kg,恩诺沙星注射液0.2 ml/kg,颈部肌肉注射,1 d 1次,连续使用5 d。

第3组:病猪10头,添加电解多维、葡萄糖自由饮水。之后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0.2 ml/kg,双黄连注射液0.2 ml/kg,颈部肌肉注射,1 d 1次,连续使用5 d。

第4组:病猪10头,添加电解多维、葡萄糖自由饮水,不做任何药物治疗,单独隔离饲喂。

1.2.5.2 判定标准

病猪判断标准:病猪精神沉郁,食欲下降甚至废绝,被毛粗乱无光泽。咳嗽,喘气,腹式呼吸,体温升高,关节肿大、跛行,有些病猪见腹围明显增大。

痊愈判断标准:用药后精神状态好转,跛行明显减轻,眼睛明亮有神。呼吸匀称,体温和食欲恢复正常,皮肤红润,排粪、排尿正常。

2 结果

2.1 流行病学调查

通过对新乡某猪场猪副嗜血杆菌病调查结果显示,自2021年2月12日至3月20日,猪场部分猪体温升高、食欲下降、行走缓慢、呼吸困难,有的猪无明显症状突然死亡。断奶猪发病48 头,以食欲下降、关节肿胀、跛行为主要特征;哺乳猪发病29 头,以眼睑皮下水肿、鼻腔脓状分泌物多为主要特征;育肥猪发病18头,以高热、腹式呼吸、共济失调为主要特征;成年母猪发病5头,以四肢无力、被毛粗乱、咳嗽为主要特征。该猪场卫生条件较差,防疫不规范,未能对母猪及4周龄仔猪进行疫苗接种。通风不良,饲养密度大,发病猪未进行及时隔离、消毒和治疗,期间共死亡8头,致死率为8.0%。

猪是天然宿主,病猪和带菌猪是主要的传染源,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呼吸道,也可以经消化道传播。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早春及深秋气温变化波动大时易诱发。猪副嗜血杆菌病可影响猪生长的各个阶段,该病菌一般多继发于其他呼吸道细菌病和病毒病,引起猪群呼吸道综合征,也被视为条件性致病菌。各年龄段发病率统计情况见表1。

表1 猪副嗜血杆菌病各年龄段发病率 单位:头、%

2.2 临床症状

该病的发生与环境变化、应激有密切联系,而且多为继发病和混合感染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最急性型、急性型、慢性型3种类型。

最急性型常不见明显症状,突然死亡。

急性型一般先发于体况良好的猪,精神不振,食欲下降,被毛粗乱,发热(40.5 ℃~42 ℃),反应迟钝,咳嗽,喘气,腹式呼吸明显。可视黏膜、腹部皮肤、耳梢发绀。个别猪鼻腔有脓性分泌物,发生关节炎时,多见跗关节、腕关节肿大,不愿行走,站立困难,强行驱赶时病猪尖叫、跛行。有些可见腹围明显变大(如图1),穿刺有大量淡黄色液体流出。临死前多侧卧或四肢呈划水样。公猪跛行,性行为减弱或消失;母猪生产力下降,妊娠母猪可发生流产。

慢性型多由急性型转化而来,主要表现食欲下降,被毛粗乱,皮肤发白,四肢无力或跛行,生长发育不良。个别咳嗽,喘气,呼吸困难(如图2)。

2.3 病理变化

病死猪通常体表可见大面积瘀血,严重时可见背部、耳部、四肢末梢发绀。胸腔、腹腔可见大量积液,并有大量纤维素性渗出物,出现粘连。心包液增多,早期淡黄色严重时呈现乳白色奶酪样甚至豆腐渣样渗出物,随着心脏的波动可以在外表形成一层白色绒毛,俗称“绒毛心”。心冠脂肪呈胶冻样,心肌有出血点。肺脏水肿、出血、瘀血、间质增宽、边缘变钝,肺表面覆盖有大量的纤维素性渗出物,严重时肺脏与胸腔发生粘连。肝脏瘀血肿大,质地变脆,切面外翻,表面常有纤维素性渗出物覆盖。肾被膜混浊,脾脏有时也覆盖有纤维素性渗出物。关节炎时可见关节肿大,触诊有波动感,多见于腕关节和跗关节,关节囊肿大,关节液增多。淋巴结肿大,切面出血。脑膜炎时可见软脑膜充血、出血、瘀血等。

2.4 实验室诊断结果

在麦康凯培养基、SS 培养基不生长;鲜血培养基、巧克力培养基生长不良;TSA培养基生长良好。金黄色葡萄球菌旁生长良好,菌株、菌落大,远离的则稀少,甚至不生长,出现明显“卫星现象”。生化结果见表2。

表2 分离出来的菌株生化鉴定结果

2.5 治疗结果

自由饮用电解多维及葡萄糖水支持疗法,以及其他药物分组治疗结果如表3。

表3 分组治疗结果统计 单位:头、%

由表3可以看出:选用不同药物对猪副嗜血杆菌病治疗效果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第1 组采用注射用氨苄西林钠和氟尼辛葡甲胺注射液的治疗效果最好,治愈率达到80.0%。用过药后病猪精神明显好转,皮毛光亮,采食量逐渐增多,体况开始变好,体温正常,呼吸匀称。

3 讨论

3.1 综合防控

猪副嗜血杆菌病在断奶仔猪、保育猪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阶段猪,主要由断奶应激和转群应激引起高发病率[4]。该病防治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特别是做好断奶和转群应激的预防工作。生产实践中,要因地制宜、分阶段采取针对性措施,来预防该病的发生。

3.2 消毒措施

猪舍地面经常保持清洁干燥,做好防寒保暖或防暑工作;食槽、饮水槽经常刷洗,保持清洁[5]。对猪舍内外彻底消毒;母猪产子前,应将产房、产床彻底大消毒,对母猪乳房、外阴部也应进行消毒处理;做好小猪断奶、转群应激的预防工作,减少不必要的刺激,是预防该病的一个重要环节,电解多维饮水5~7 d;猪群发生该病时,应立即隔离病猪,并用消毒液对猪舍、环境、用具、运输工具等进行彻底消毒[6]。尚未发病的猪应隔离饲养,并紧急注射疫苗。

3.3 免疫计划

做好疫苗预防工作,增强猪只特异性免疫力[7]。也可用该场猪副嗜血杆菌病例分离的毒株,经分离、鉴定后,制成菌苗用于预防该病,常可收到较好效果;禁止从发病猪场进猪,并且引进前要对引种场做必要调查;制定合理及时的用药计划,增强机体抵抗力。

通过临床检查、病理剖检、实验室检测,最后确诊为猪副嗜血杆菌病,进行分组药物治疗后,得知该病对氨苄西林钠和氟尼辛葡甲胺注射液敏感,治愈率达到80.0%。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要加强病猪的护理工作,改善饲养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使该病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8]。

猜你喜欢
嗜血跛行病猪
柳州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流感嗜血杆菌的流行病学特点及耐药性*
氟苯尼考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病猪喂药有办法
中药方剂治疗猪支原体肺炎的效果观察
间歇性跛行是怎么回事?
住口
基于高热性猪病诊疗和防制对策分析
花脚蚊
嗜血猎手
Liu limps off to a trail of tears刘翔腿伤退出比赛 众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