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市自流井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

2022-11-28 08:54刘梦瑶王鹏雁
南方农业·下旬 2022年9期
关键词:乡村旅游乡村振兴规划

刘梦瑶 王鹏雁

摘 要 自贡市自流井区充分结合四川省鄉村振兴规划中对川南经济区的发展引导,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全力推动“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实施“六大行动”,因地制宜、分类推进乡村旅游建设。但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时代,自流井区乡村旅游在规划设计、政策扶持、生态环境、区域特色等方面的挖掘不够。为进一步加快自流井区乡村旅游建设发展,以乡村旅游规划建设、后期运营为切入点,分析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充分挖掘地区特色,统筹规划;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整合资源,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化发展和以生态友好方式开发旅游资源等建议。

关键词 巩固脱贫成果;乡村旅游;规划;乡村振兴;四川省自贡市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2.18.045

自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各地出台各项针对性措施积极推进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当前,我国进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时期。在整个脱贫工作中,乡村旅游的兴起和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而各地掀起的乡村旅游风潮,市场和产业强大的造血功能等也极大地推动了乡村振兴的落实[1]。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自贡市开始探索通过乡村旅游发展农村之路,通过破解乡村旅游荒漠式、同质化的发展瓶颈加快推进乡村振兴。

自流井区位于四川盆地南部,是自贡主城区之一,因盐卤自流而得名,总面积约153 km2,常住人口约40万人。自流井区自然、人文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城市发展历史悠久,经济社会发展有一定基础。近年来,依托自贡市“千年盐都”“恐龙之乡”“中国灯城”“盐帮美食”4张城市名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脱贫攻坚时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缓慢,因此,通过分析自流井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为加快自流井区乡村振兴提出合理建议。

1 发展优势

1.1 政策制度

《自贡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将旅游开发空间结构规划为“三区、两线、七点”,对自贡市城市进行了功能定位、分区等,同时为自流井区乡村振兴发展起引导作用。2018年,自贡市召开了乡村振兴大会,通过仔细研究全国、全省的乡村振兴会议精神,结合自贡市的具体实际,针对如何振兴乡村的问题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方案,通过积极发展产业、人才、生态、文化等,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探索适合自贡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自贡市自流井区域乡村建设规划(2018—2030)》提到,要立足区域产业发展,打造自流井区标准化、智能化、生态化的绿色农产品示范区;同时以尖山风景区与飞龙峡景区为载体,融合“景、林、山、水、田、文”资源要素,打造“绿色产业+生态旅游+休闲农业”一体化建设布局。

1.2 区位交通

作为自贡市行政中心的自流井区,位于北纬29°11′54″~29°22′25″、东经104°36′27″~104°48′34″,地理位置具有明显优势,自流井区内铁路、公路等多种交通方式便捷,与周边城市和经济区交通便利。2020年飞龙峡旅游快速通道通车,2021年自贡高铁通车,进一步加强了与成渝经济圈的联系,也形成了更加便捷的交通新格局,自流井区旅游形式随之发生巨大变化。

1.3 旅游资源

1.3.1 地势地貌

自流井区境内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呈现“一脊三岭九峰”地貌结构。一脊:尖山长脊;三岭:观音岭、云盘岭、凤凰岭等由尖山长脊向北发散的3条分水岭;九峰:帽壳山、观音山、尖尖山、尖山、营盘山、长山、猫山、大山、大凤凰山等坐落在一脊三岭的山峰。大部分地区地势相对平缓,适宜建设的生态低敏感区分布面积广泛,整体可开发建设土地资源较多。

1.3.2 农林资源

位于丘陵地带的自流井区,基本农田资源丰富。自流井区的土地以红壤和黄壤为主,水、肥、气、热等较协调,结构合理,易耕作,适宜大部分农作物生长,如水稻、柑橘、花椒、薯类、玉米、油菜、花生、大豆、蔬菜、甘蔗及药材等。区内森林覆盖率高,油茶、特色经果、花卉苗木、麻竹等林木产业蓬勃发展。

1.3.3 文化资源

在自流井区长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灿烂的历史古迹,文化资源主要包括红色文化、彩灯文化、美食文化。1)以革命烈士卢德铭故居为代表的红色文化。故居始建于清代,整个建筑遗址保留着川南民居典型的小青瓦单檐悬山顶结构,是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独具特色的乡村红色风景线。2)考古发现,自流井区仲权镇是最早发展自贡彩灯产业的地方。自唐宋以来,仲权镇便形成了关于彩灯的各种习俗,制作工艺不断更新,“制作—观赏—游玩”产业意识传统源远流长。3)自贡的各种习俗与盐息息相关,随着盐业的兴起和繁盛,形成了以“麻辣鲜香”为特色的自贡美食,吸引各地的游客。

2 现状及原因

2018年成功创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的尖山景区,位于自流井区荣边镇尖山村,面积广阔、交通便利,政府也着力将其打造为集生态旅游、休闲娱乐、亲水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旅游景区。但从景区目前开放的区域来看,道路系统无统一规划,部分区域是山路甚至无路供游玩;景区内除了大量的原始植被,无其他突出性或地方特色景观;游乐设施单一、狭小,对游客吸引不足;当地的农民主要依靠农家乐增加收入,但整体效益不高。位于自流井区飞龙峡镇的飞龙峡风景区尚处于规划阶段。

自流井区仲权彩灯小镇,着重打造彩灯文化特色的文旅产业,但由于缺少整体规划,未能与周边已建成的灯源广场相结合,使整个彩灯小镇的打造呈现碎片化。自流井区以“蜀南水乡·颐养小镇”为核心,以颐养小镇、养星湖湿地公园为依托,以健康、养老、养生为主题,拟建设特色水街、颐养功能区、生态公园,打造医养结合的康养休闲旅游综合体,也因长远规划不足、定位不准,导致项目建设停滞,未能带动乡村经济发展。

2.1 缺乏对区域特色的整体和长期规划

自流井區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但都不成气候,各个乡镇独立发展,整体缺少内在联动。同时,主要依靠政府政策来获取资金和宣传知名度,对本地的自然和人文资源的差异性探索和规划不足,缺乏对特色项目的远瞻性和特色建设性,游客反复游览的积极性不足,后续发展疲软,旅游人次日益下降,既不利于巩固脱贫成果,也不利于当地的可持续发展[2]。

2.2 乡村基础设施配置不足

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需以对应的配套设施和基础资源作为发展后盾[3]。交通便利、通信设备完善、环境卫生整洁、网络信息便捷等对发展旅游及农村经济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自流井区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匮乏,大部分村镇缺少吃、住、行、游、购、娱等相关服务设施;多数村庄缺乏公共活动空间,游客在整个旅游过程中没有良好的体验感,不利于旅游业的长足发展。

2.3 产业链尚未健全

目前自流井区的乡村旅游处于初级阶段,各类人文优势资源缺乏整合利用,各旅游点分布零散,未能形成具有强大发展动力的产业链;在旅游特色品牌打造、旅游商品生产及优质服务领域方面存在严重不足,致使景区承载力不强,旅游经济总量不大;政府层面还未形成成熟的管理体系,缺少旅游方面的引导与投入。

2.4 对地区生态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过于粗放

乡村旅游业是基于乡村特有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发展起来的,是对一个地方的地形地貌、水文条件等自然风貌及红色文化、历史文化等文化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但开发过程中,常常因为只顾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发展导致设计缺乏远瞻性、规划缺乏统筹性[4]。自流井区乡村旅游规划统筹不足,开发简单粗放,特别是设计规划中不注重保护生态,致使整个乡村旅游开发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景观破碎化进一步导致生态破碎化。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乡村出现了空心化、布局同质化、留守人员老龄化、农业边缘化等问题,乡村旅游的粗放式发展使这些问题更加突出。

3 路径建议

3.1 充分挖掘地区特色,统筹规划

乡村旅游要充分挖掘乡村特色,从优秀模式、优秀案例中汲取规划思路、总结成功经验,结合不同地域的优势特色,因地制宜地规划出符合当地的发展模式[5]。因此,要充分挖掘自流井区仲权镇的彩灯文化、红色文化,以仲权彩灯小镇为中心,串联周边的灯源广场、尖山风景区、卢德铭故居,形成“彩灯+红色”的乡村旅游模式。乡村旅游离不开乡村景观的规划设计,乡村景观设计是一项系统的设计,需要综合考察当地的地理环境、地域特色、生态环境、人文素养、民风民俗、产业支撑等诸多因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既能提升当地村民生活水平,又能提高乡村宜居率的方式和途径。自流井区需要将仲权镇彩灯文化、红色文化、盐文化融入到整个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中,结合自流井区丘陵地形发展乡村旅游。

3.2 完善基础配套设施

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发展乡村振兴中,政府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尤为重要,特别是有利于地方发展的交通、通信、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政府的大力推动[6]。“要致富,先修路”,自流井区要大力推进G247道路建设,特别是飞龙峡旅游快速通道段和景区附近的乡村道路建设,形成市区-景区15分钟旅游圈;大力推动自流井区各乡镇5G网络基站建设,打造互联网+乡村信息化发展模式,通过新媒体推广自流井区的“彩灯+红色”乡村旅游,宣传自流井区特色农副产品,提高知名度;加快自流井区狸狐洞水库大坝建设,解决乡村生产、生活缺水问题,改善库区小气候,进一步丰富乡村旅游资源。

3.3 整合资源,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化发展

因为自身等级和规模不足、乡村特色不明显、产业趋于同质、带动能力较差等问题,自流井区各乡村很难在周边地区中谋得区域特色和亮点地位[7]。因此,政府应统筹规划,从特色文化彩灯入手,立足彩灯发源地仲权镇,发展彩灯制造、赏玩、传承的核心产业,整合周边彩灯制造商户,吸收附近彩灯制作能手,发展龙头企业,联动自然风景区和红色风景区,形成特色产业链,既可以解决当地农民就业问题,又能解决自流井区乡村旅游资源特色不明显的问题。

3.4 以生态友好方式开发旅游资源

乡村旅游是在乡村自然环境保护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同时是对乡村人文风俗的“扬弃”。1)对古树名木、特色民居等构筑物和优秀的乡村传统文化遗址等应全力保护修复,在空间格局和景观塑造上力求展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的田园风光,形成处处有景观、村村有韵味的自然文化景观集群[8]。2)应从生态环境角度,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坚守耕地红线,在保护景区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上规划乡村景观,发展乡村旅游。3)统筹自流井区的乡村旅游资源,整合现有家庭式的种植、养殖,以形成规模化的绿色种植、绿色养殖,解决乡村生活、生产废弃物生态处理问题;改变乡村废弃物随处扔弃的陋习,构建良好的乡村环境;使用绿色环保材料打造乡村景观,打造符合自流井区丘陵地带条件的乡村景观,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曾迎霄.旅游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内在逻辑及政策选择[J].农业经济,2022(3):62-64.

[2] 武永成.乡村旅游对乡村扶贫工作的意义及具体提升路径[J].汉江师范学院学报,2021,41(2):41-46.

[3] 李锋.价值理性视阈下的乡村旅游扶贫伦理认知[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37(6):59-67.

[4] 熊雪姣.具有乡土特色的美丽乡村景观设计研究[J].乡村科技,2018(15):51-52.

[5] 张少军.浅析乡村景观建设分析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1,42(10):261-266.

[6] 陈明.后脱贫时代乡村旅游扶贫及其巩固脱贫成果的潜在优势研究[J].湖湘论坛,2020,33(6):125-133.

[7] 刘丽莎.浅谈乡村旅游对乡村经济发展的作用[J].魅力中国,2013(5):20.

[8] 王黎,童静,刘成.乡村旅游示范村助力精准扶贫路径研究[J].农村经济,2021(3):56-63.

(责任编辑:张春雨)

猜你喜欢
乡村旅游乡村振兴规划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范式
乡村旅游供应链优化探析
乡村旅游环境中不同污染源以及保护措施分析
迎接“十三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