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舟
近些年来,书籍似乎也成了濒危“物种”,随着信息传播的电子化,尤其是在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兴起之后,不时有人哀叹现在很多人都不读书了,在这个时代,阅读本身已成了一种需要“坚守”的行为。我们还需要读书吗?如果需要,那读书在当下又意味着什么?
让我们重新思考一下,人类当初为什么要发明书籍?在文字被创造出来之前,大多数知识和信息都只能依靠口耳相传,而口头传播最明显的特点之一就是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双重限制:在现代电波媒体和留声机问世之前,一个人的语音只能在极为有限的范围内被人听到,更不可能让几年、几十年后的人们听到。在这一意义上,是书籍第一次使知识的传播突破了时空阻隔,自此我们才能和不同地方、不同时代的人进行精神交流,想象一个知识共同体的存在。
仅仅这样还不够,因为书籍要能流传,还得需要特殊的载体:它最好使用轻便、廉价、易于获得又不易毁坏的材料,否则还是行之不远。石刻倒是很难磨灭,但极为笨重,谁能想象如何携带一本“石头书”?两河流域文明的泥板、先秦时代的龟甲和竹木简也是类似,丝帛和羊皮纸倒是轻便,但材料本身的成本太高,埃及的纸莎草从几方面来衡量都是更好的选择,但最终也不敌中国发明的造纸术、印刷术带来的革命。
正如我们在历史上反复见证的,人类的发明往往最终反过来改变了人类自己,书籍的出现恐怕也才催生了知识人。西班牙作家伊莲内·巴列霍这部《书籍秘史》书名原文是El infinito en un junco,西班牙语直译是“一根芦苇的无限”,因为在欧洲语言中,“正典”(canon)一词的词源本意是指东方芦竹,引申指行为的准绳,而对人们来说,那些经典著作就是通向一个浩瀚无垠世界的入口,甚至本身就构成了一个小宇宙。
套用“一沙一世界”的说法,我们也可以说“一书一世界”,而图书馆这样书籍的集合则意味着无数个世界:“拥有图书相当于在钢丝上走平衡步;相当于努力捡起宇宙散落的碎片,拼成有意义的图案;相当于面对混乱,搭建出和谐的建筑物;相当于将聚沙成塔;相当于将我们害怕遗忘的一切找个地方守护起来;相当于拥有世界的记忆;相当于筑一道堤坝,抵挡时间的海啸。”
由此或许可以理解阿根廷作家豪尔赫·博尔赫斯的那句名言:“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这不仅是知识分子对书籍的热爱,也隐含着另一层深意:相比起吃喝玩乐的世俗日常,阅读带来的精神生活是更接近神性和永恒的,当一个人沉浸在其中时,至少可以暂时摆脱肉身的沉重,获得某种超越性。
这恐怕也是为什么这本书要从亚历山大港的图书馆开始讲起书籍的故事,因为这座图书馆本身就象征着一种跨越边界的世界主义(cosmopolitanism),它将亚历山大大帝“梦想中最好的那一部分——世界性、对知识的渴求、难能可贵的文化融合的愿望——变成了现实”。在这个图书馆被毁灭之前的数百年里,这里是西方古典世界中多元文化和自由知识生活的中心,容纳着五个种族、五种语言、十几种宗教,以及数以万计的书籍,国与国之间、族群与族群之间的边界在此消失了,这片精神的疆域向所有人开放。
正如人们第一次上网的经历那样,一个人在置身于打破阻隔的时空、面对这样无边无际的信息时,最初的反应很可能是震惊、晕眩乃至不适。那的确可以让人摆脱个体的有限性,在知识的沉浸中感受到自我解放和自由,因为他会发现这个世界上有着无限可能,然而,对狭隘的心灵来说,那首先是对固有信念的冲击,意味着自己的生活方式并不是唯一可取和绝对正确的了——正是在阅读活动中,知识分子群体培养出了批判精神和自我反思。
在识字率极低的年代里,阅读是只有少数精英人士才能获得和体会的认知活动,只有在伴随印刷术而来的书籍被大规模普及的时代,才能催生出一个大众知识社会。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印刷术在近现代欧洲带来的是各国语言的兴起,到头来,出现在世人面前的不是一个边界消失的世界,而是巴别塔故事的回归。这大概也是为什么这部《书籍秘史》要重新挖掘那个失落的世界,那代表着对当下狭隘知识生活的含蓄批评。
书籍史不可否认的另一面是:书籍虽然通往一种超越性的可能,通往无限,但也促成了语言和知识的标准化,口头文化时代存在的无数异文可能就此消失,甚至催生了一种对经典文本的崇拜。尤为值得注意的是,相比起亚历山大港图书馆那种注重跨文化交流的知识共同体,中国古代皇室藏书的石渠阁通常都秘不示人,更注重知识的保存而非传播,但任何知识只有在传播中才能获得生命力。
我们今天很难想象,古代的书籍有多么脆弱,很多书只有极其有限的抄本,而遭遇的威胁却有无数:火灾、战争、丢失、虫蛀都可能让它们消失。正如本书所言:“书很不结实,原材料容易变质、破损或碎裂。书籍发展的历史是一部与时间做斗争的历史,目的是为了改善书的手感和实用性,使之更耐用、便宜、结实、轻便。每一个进步,不管它多么微小,都会延长文字的寿命。”书籍的脆弱性,实际上就是知识生活的脆弱性,甚至就是人类本身的脆弱性。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库切曾说,所谓经典,正是“那些从最糟糕的野蛮状态中幸存下来的作品,是一代代人不允许自己漠视它们,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拼命保留下来的作品”。伊莲内·巴列霍也特别点明了这一点:“在古希腊罗马时期,欧洲诞生了一个永恒的群体,他们像火苗一样,即便微弱,也永不熄灭;人数不多,却始终存在。从那时起,在历史的长河中,无名读者们的热情保住了脆弱的文字遗产。在亚历山大港,我们学会了如何从蠹虫、腐蚀、霉变,以及攥着火柴的野蛮人手中保护书。”
在此,“书籍”已经并不仅仅是书籍本身了,而是文明的载体,乃至“文明”本身——但文明又是什么?那是一个消除了族群、阶层等差别的世界,通过全新的政治形式,为所有人提供更好的生活可能,也意味着每个人从自身的局限性中得到解放。
《21世纪货币政策》
作者:[美]本·伯南克
译者:冯毅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2022年11月
定价:89元
作者是202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联储前主席。本书是一本全面了解美联储内部运作与21世纪货币政策的著作,梳理了从战后早期到现在美联储的运作与演变,总结美联储应对历次金融危机的经验与教训,审视当前的争议,并前瞻性地思考未来美联储的作用。
《雪萊传:追求》
作者:[英]理查德·霍姆斯
译者:李凯平 周佩珩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9月
定价:198元
被大学开除,被贵族父亲赶出家门,被逐出英格兰,雪莱短短一生几乎处处遭遇社会的拒斥,他选择了反叛与越界,不论付出多少代价。作者打破雪莱在维多利亚时代树立的“美丽而无力天使”的形象,塑造了一个“更暗沉、更世俗、更冷酷、更有才干的人物”,他因这部传记一举成名。
《迦利时代:南亚次大陆游记》
作者:[英]威廉·达尔林普尔
译者:杨沁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甲骨文
出版时间:2022年10月
定价:89元
达尔林普尔是沃尔夫森历史奖获奖作家。本书是作者在南亚次大陆旅行十年后的文字结晶,他多次涉险,既采访了布托家族、从国民偶像变身为政治新星的伊姆兰·汗等政要,也记录了种姓冲突和印度教的奇闻逸事,以及在斯里兰卡与泰米尔猛虎组织的非凡遭遇等。
《汇率的逻辑》
作者:管涛 刘立品
出版社:中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10月
定价:78元
汇率是影响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因此,对汇率走势的研判分析始终是市场关注的热点。本书收录了作者2020年下半年以来对汇率市场的观察和思考,探讨了对“汇率新周期”说的质疑、人民币非典型的避险货币特征、人民币国际化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