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张晓华
图1 龙泉窑大窑遗址在龙泉市西南小梅镇东北10里的大窑村一带,西起高际头村,北迄坳头村
龙泉青瓷始烧于三国两晋,唐中期至五代开始规模化生产,鼎盛于宋元,延续于明清,中兴于当代。
在1700余年的传承过程中,龙泉青瓷形成了青釉配置、多次施釉、厚釉烧成和开片控制等独特的传统烧制技艺,可视为中国历代青瓷工艺发展的总成,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陶瓷史上烧制年代最长、窑址分布最广、产品质量最高、生产规模和外销范围最大的历史名窑。迄今为止,全国发现属于龙泉窑系的窑址达600余处,龙泉境内有390处,若以城区为中心,其西南方向有145处,向东方向有221处(近期文物晋查又发现24处,窑址总数达390处)。
图2 龙泉窑大窑青瓷原材料遗址
图3 残存的窑址,尽显沧桑
图4 龙泉窑大窑遗址
图5 “一部中国陶瓷史,半部在浙江;一部浙江陶瓷史,半部在龙泉。”
图6 紧水滩库区龙泉窑大窑遗址, 沿溪10里的山坡共发现窑址53处
图7 龙泉青瓷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贸易商品之一
图8 金村是一个因瓷而得名的千年古村落,村里的码头曾是古代青瓷海上丝绸之路起始站之一
图9 龙泉窑大窑金村窑
图10 龙窑的窑室分窑头、窑床、窑尾三部分
图11 龙泉窑大窑——宝溪龙窑
图12 龙窑窑身
图13 龙窑窑口
图14 工匠们研究烧制技艺
图15 龙泉市古窑瓷厂陈华和师兄弟在溪口瓦窑垟窑烧窑
图16 龙泉同源青瓷厂杨盛龙从窑里捧出烧制的作品
图17 喝水不忘挖井人
龙泉窑大窑多依山坡或土堆倾斜建造成一长隧道形窑炉,约与地平线构成10~20°角。窑头角度较大,约20°,中部约15°,后部约11°。窑长约20~80米,龙窑可达100米,宽约1.5~2.5米,高约1.6~2米。横断面积以窑头最小,便于烧窑开始时热量集中,利于燃烧,中部最大,窑尾大于窑头而小于中部,拱顶成弧形。
2009年9月30日,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成功通过审议并被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全球首个入选的陶瓷类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