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温度:中国美术馆藏路德维希夫妇捐赠作品走进清华大学

2022-11-28 03:14文图提供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编辑关月
艺术品鉴 2022年28期
关键词:路德维希油彩布面

文图提供=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编辑=关月

在中德建交50 周年之际,由中国美术馆、清华大学、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驻华大使馆联合主办的“永恒的温度——中国美术馆藏路德维希夫妇捐赠作品选展”开幕式于9 月14 日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行。原文化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赵少华出席并宣布展览开幕。德国驻华大使傅融,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协副主席吴为山,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邵大箴出席并致辞。

此次展览属于中国美术馆“典藏活化”系列展,展出中国美术馆藏路德维希夫妇捐赠作品61 件(套),分“消费文化”“建构社会”“拓展语言”“构成边界”“记叙生活”和“继承传统”六个部分,立体呈现了20 世纪60 至90 年代的欧洲和美洲的艺术面貌。

作为收藏家,路德维希夫妇始终试图在艺术作品中寻找永恒的情感。他们通过艺术认识世界、把握自己,这也是他们不断探索艺术世界的动力。路德维希夫妇的收藏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世界艺术的整体发展轨迹和面貌,观众可以从他们的收藏中了解当时、当地人们的文化生活和感受。

对页德国 格奥尔格·巴塞利茨《画作6 号》画布油画 285×457cm1991 年中国美术馆藏

永恒的温度——中国美术馆藏路德维希夫妇捐赠作品选展展览时间:2022.9.10 -2022.11.30主办单位:中国美术馆 清华大学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驻华大使馆展览地点: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四层7、8、14 号展厅承办单位: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中国美术馆典藏部特别鸣谢:彼得和艾琳·路德维希基金会学术总主持:吴为山展览统筹:安远远 杜鹏飞

本页左上:西班牙 巴勃罗·毕加索《带鸟的步兵》布面油彩 146×114cm 1972 年 中国美术馆藏

右上:德国 康拉德·克拉普赫克《恐惧》画布油彩 125×100cm 1971 年中国美术馆藏

中图:法国 罗伯特·孔巴《吞火者》纸面油彩 104×195cm 1981 年 中国美术馆藏

左下: 德国 安塞尔姆·基弗《亚拉里克的坟墓》布面油彩 221×300cm 1975 年 中国美术馆藏

右下:德国 格哈德·里希特《胡贝尔拉特附近的埃费尔风光》画布油画 150×200cm1969 年 中国美术馆藏

本页上图:德国 马库斯·吕佩茨《静物画:渔夫之死》布面油彩及综合材料190×245cm 1977-1978 年中国美术馆藏

左下:安迪·沃霍尔《彼得·路德维希肖像》105×105cm 亚麻布丝网印刷画1980 年

右下:英国 大卫·霍克尼《横渡大西洋》183×183cm 布面油彩1965 年中国美术馆藏

1996 年,路德维希夫妇向中国美术馆捐赠89件(套)作品,这些来自于欧美的作品均创作于上世纪60—80 年代。这批作品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囊括多个艺术流派,呈现出不同社会和历史背景下的文化多样性。

中国美术馆接受这批珍贵的捐赠已26 年,先后巡展11 个城市,14 个展览场地。值中德建交50周年之际,中国美术馆将这批作品送至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让更多的师生和艺术爱好者一睹丰姿。正如吴为山馆长所言,一件艺术品不仅会产生艺术效应,同时也能加深两国友谊。中国美术馆持续“活化”这批作品,就是为了再度激发中德之间“永恒的温度”。

对页左上:俄罗斯 娜塔丽亚·伊戈列夫娜·涅斯捷罗娃《鸟》布面油画 140×150cm 1988 年 中国美术馆藏

中上:美国 本·施恩采特《三只中国玩偶》布面丙烯 183×183cm 1971 年 中国美术馆藏

右上:德国 拉尔夫·温克勤《AB-图像 A.R.彭克》布面油彩 139×148cm 1965 年 中国美术馆藏

毕加索

“如果这些绘画能一再对我们产生影响的话,那就是一位艺术家的高超之处,它唤出了我们时代风格中的永恒人性……人在生活,在爱,在表演其角色,在演示其梦想,在绝望,也在期望。人在奋斗和坚持。人既是集体的又是孤单的。人戴着滑稽的帽子被出卖,虽是姿态各异扭曲变形,但终究还是人,人能经受屈辱而保持尊严。”

——《毕加索:最后的版画展》(路德维希基金会收藏)前言

消费文化——接纳与逆反

20 世纪60 年代起,彼得·路德维希经常逗留于纽约。在时代广场各种闪动的电子广告屏幕和不断滚动的股价面前,路德维希感受到了势不可挡的消费文化。这一时期,一些艺术家通过波普、照相写实、涂鸦等艺术形式表达出对消费主义热潮或接纳、或反思的态度。这些艺术家以大胆而新颖的艺术形式表现时代的变迁,并引领艺术的潮流。此时,欣赏作品的观众不再是那些少数的权贵,而是新中产阶级。流行的、魅惑的、低成本的、可消费的、可大量复制的,是消费文化和波普艺术之间的共性。社会和文化已开启了新的篇章,新中产阶级从这些艺术作品中感受到了自己的存在。

建构社会——介入与重构

20 世纪60 年代初,欧洲许多城市成为东西方思想和观念的交汇点。其中一些在文化上相对包容的城市,为新表现主义、自由具象、批判现实主义等各种各样的新具象艺术提供了适宜的发展环境。这些城市吸引了一群将“构建乌托邦社会”视为己任的艺术家。在这些地方,艺术家们试图以充满激情的艺术创作参与社会的建构,艺术作品成为他们介入与重构社会的一种载体,其中蕴含着他们对理想世界的美好想象。

拓展语言——转换与发展

后现代艺术的出现,颠覆了人们对传统艺术的认知。在受此影响较深的地区,新一代艺术家开始思考“艺术该走向何方”“什么是好的艺术”等问题。通过路德维希的收藏,我们可以窥见一些答案。这些作品的风格流派常常很难界定,有些倾向于新达达主义、抽象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等艺术风格。围绕鲜明的主题和态度,这些作品摆脱了沉重的传统束缚,为艺术语言的拓展提供了诸多可能。

构成边界——语境与隐喻

下图:俄罗斯 亚历山大·格里高利耶维奇·希特尼科夫《我的女儿有一位漂亮的母亲》布面油彩 100×100cm 1980 年 中国美术馆藏

20 世纪70 年代,消费文化已席卷大半个欧洲,但在莱比锡、德累斯顿、莫斯科等地,依然保留着未被异质文化淹没的本土文化以及这些宝贵文化的继承者们。这些艺术家坚守本土绘画技巧,并秉持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莱比锡画派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流派。画家们通过表现宗教故事、历史事件等传统题材,隐晦地表达对现实社会的态度。20 世纪90 年代后,正是这些延续和发展本土文化脉络的艺术家保存了文化的多元,他们也因此在世界画坛大放异彩。

记叙生活——现实与情感

20 世纪70 年代开始,东欧艺术家也受后现代艺术影响,艺术题材已从英雄颂歌转为个体情感生活,在表现手法上逐渐融入了超现实主义、立体主义等风格。对于一些杰出的东欧艺术家来说,无论他们表达何种情感,用怎样的艺术风格,都能得到艺术市场的青睐。这些现实题材作品,反映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呈现了真实且多面的社会生活。

继承传统——经典与重塑

在艺术经典中寻找灵感是艺术家们经常使用的创作方法。在古典艺术和民间艺术中,蕴含着人类共通的情感和文化价值。在不同时代,艺术家们吸收、借鉴属于自身的传统文化,或重塑历史、或借用经典形式进行新的艺术探索。这些作品在继承传统、借鉴经典的同时,也融入了个人色彩。在时空与情感的交织中,这些作品被赋予了鲜明的地域与时代特征。

猜你喜欢
路德维希油彩布面
王秋莲
塬(布面油画)
四月风(布面油画)
胡昌辉
曹海艇作品赏析
蓝剑作品
隐形男孩
路德维希二世:生活在童话中的悲情国王
隐形的男孩(下)
张方白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