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一线二线”制度再探*

2022-11-28 11:07张海燕许筱婷
关键词:接班人刘少奇主席

张海燕,许筱婷

(湘潭大学 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湖南 湘潭 411105)

“一线二线”制度是“文化大革命”前中共中央最高领导层即政治局常委中实际存在的工作分工制度。根据毛泽东的政治创意,所谓“一线二线”就是:政治局常委里头有一线、二线,一线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二线则不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毛泽东自己处在第二线,不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其他政治局常委处在第一线主持中央日常工作。[1]8-9这一制度于1953年底由毛泽东提出(1)这在邓小平等历史亲历者的回忆中得以印证。1980年,邓小平在对《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起草修改工作的意见中,谈到高岗、饶漱石的问题时说:“毛泽东同志在一九五三年底提出中央分一线、二线之后,高岗活动得非常积极。”《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93页。,在1966年八届十一中全会时实质上被废止(2)尽管有研究者认为“一线二线”制度在八届十一中全会之后还在继续运行,但毛泽东明确讲:“八届十一中全会对一线、二线问题就做了改变。”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6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9页。。目前关于“一线二线”制度的研究,主要涉及毛泽东提出“一线二线”的动机、“一线二线”的内涵、“一线二线”制度正式确立的时间、“一线二线”制度从确立到废止的历史过程及原因、“一线二线”制度所产生的实际影响等方面(3)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肖东坡:《毛泽东在中央最高领导层设立一线二线原因探析》,《党史研究与教学》1993年第6期;彭厚文:《“文革”前中共中央最高领导层分一线二线制度考》,《党史研究与教学》2007年第3期;陈明明:《“一线”“二线”体制的由来与变迁》,《复旦政治学评论》第六期/2008年;等等。。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学术界已就一些问题达成共识,但在一些关键性问题上仍存在分歧,如毛泽东提出“一线二线”的最初动机到底是什么?“一线二线”到底有没有形成具体的制度并发挥实际的作用?“一线二线”制度的废止是不是毛泽东的主观意图?回应好这些问题不仅能深刻认识这一制度的历史价值,认清中国共产党制度文明演进的历史脉络和内在规律,而且能为新时代加强制度建设推进治理现代化提供历史的资鉴,从而增强制度自信。因此,本文拟立足文献与史料,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些问题做出一些新的探讨和思考。

一、毛泽东提出“一线二线”的动因

关于毛泽东为什么要在1953年底提出“一线二线”,有研究者认为主要原因是考虑接班人问题。[2]事实上,此观点也是极具依据的。毛泽东后来也曾指出,搞一线、二线,就是想让一线的领导人在群众中树立威信,以便能顺利接他的班。[1]9可见毛泽东在设想“一线二线”的动因时,对培养接班人问题是有所考虑的,因为1953年苏联因斯大林的突然去世而造成党内关于接班人问题的混乱给了毛泽东一个警示。但这却并不是毛泽东最初提出“一线二线”的主要动因。因为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953年,选择接班人并非十分紧迫的问题,而且当时的党和国家领导人都还比较年轻,年龄层次也比较合理,即使是在三年之后的1956年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的中央政治局常委平均年龄只有60岁,年龄最大的朱德也不过70岁,年龄较小的陈云、邓小平只有50岁多一点,可以说,新中国初期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正值当年,毛泽东此时就主要考虑培养接班人问题于理不合。历史也表明毛泽东当时思考和关注的重点不在于此。毛泽东之所以提出“一线二线”,其动因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根据国内外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的。

(一)最初考量:摆脱日常工作束缚,集中精力处理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和从事理论研究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的领导下,国家经历了抗美援朝,和平解放了西藏,完成了土地改革,“三反”“五反”运动也取得了胜利,并大力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至1953年,政治趋于稳定,经济秩序恢复正常,社会秩序较为安定,正是一个较为和平稳定的时间点。国民经济恢复之后,国家的发展面临新的形势和许多新的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继续前进,需要提出新的任务和目标。这些都需要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从理论上作出回答并在实践中加以解决推进。而在此时,“负责全面工作”的毛泽东也力图使自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思考和处理一些事关中国走向的重大问题,但对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的毛泽东而言,除了身体、年龄所限,又有许多制度性的障碍和事务性的困难。据长期担任毛泽东机要秘书的叶子龙回忆道:“记得斯大林逝世前后,他曾当着我的面说过,斯大林太累了,高处不胜寒啊!我也不想当主席了。”[3]255-256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为建立新中国做出首要贡献且众望所归担任国家主席(在1954年9月前是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的毛泽东“不想当”主席显然是不适合的,但他自己又表示不想当主席,也就是说在他心中显然是有什么事情比做主席更为重要。而现实情况又使毛泽东不得不做主席。鉴于这种状况,1954年宪法第四十四条作了这样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协助主席工作。副主席受主席的委托,可以代行主席的部分职权。”[4]467其中“副主席受主席的委托,可以代行主席的部分职权”这点,毛泽东曾在宪法草案读稿上批示“此点必须加入”。[5]324可以看出,此时的毛泽东确实想要将国家主席的某些权力和国家主席的事务分摊给副主席,采取折中的办法,以便自己有更多的精力从事其他事务。那么毛泽东究竟要集中精力从事什么?1958年11月召开的中共八届六中全会对此给出了答案,会议通过的《同意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关于他不作下届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候选人的建议的决定》指出:几年以来,毛泽东同志曾经多次向中央提出,希望不再继续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职务。中央全会在经过了充分的、多方面的考虑以后,决定同意毛泽东同志这个提议,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不再提他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候选人。中央全会认为,这完全是一个积极的建议。因为毛泽东同志不担任国家主席的职务,专做党中央的主席,可以使他更能够集中精力来处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路线的问题,也有可能使他腾出较多的时间,从事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工作,而并不妨碍他对于国家工作继续发挥领导作用。[6]560由此可见,毛泽东提出“一线二线”的最初动因在于为有更多的时间对马克思列宁主义进行深度学习并结合中国国情作更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制度性的保障。从当时历史实际来看,1953年前后,毛泽东确实花费了大量精力去思考一系列关乎国计民生的战略性问题,如过渡时期总路线问题、农业合作化问题、统购统销政策问题、加强党的自身建设问题、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制定问题等等。同时,在当时国家急需发展经济的情况下,毛泽东也认为他需要更充裕的时间去研究他不是特别擅长的经济建设的相关知识,便于更深层次更全面地思考国家的发展问题,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启动、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奠定很好的理论基础。

(二)意图转换:建立接班人制度,培养和考察接班人

出于对国内外形势变化的深刻认识,到1956年,毛泽东对“一线二线”考量的重心发生了一些转变,他开始更多地思考培养接班人的问题。这当中对毛泽东影响较大的是苏联在斯大林去世后接班人的变迁及出现的问题,特别是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否定。1956年2月召开的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向大会作《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对斯大林进行全盘否定,引发了国际共产主义阵营的混乱。这引起毛泽东的警惕和担忧,从而深深影响并改变了毛泽东对“一线二线”的政治设计和制度安排。毛泽东的这种担忧一直延续并不时显露出来。1964年7月14日他在《人民日报》发表的九评苏共中央公开信《关于赫鲁晓夫的假共产主义及其在世界历史上的教训》一文中亲笔加了一段话,明确地强调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问题“是我们能不能胜利地防止赫鲁晓夫修正主义在中国重演的问题”,并语重心长地指出:“这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命运的生死存亡的极其重大的问题。这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百年大计,千年大计,万年大计。帝国主义的预言家们根据苏联发生的变化,也把‘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中国党的第三代或第四代身上。我们一定要使帝国主义的这种预言彻底破产。我们一定要从上到下地、普遍地、经常不断地注意培养和造就革命事业的接班人。”[7]1105-11061966年10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更是明确指出:“想要使国家安全,鉴于斯大林一死,马林科夫挡不住,发生了问题,出了修正主义,就搞了一个一线、二线。”[1]8可以看出,毛泽东正是吸取了斯大林的教训,对接班人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为了避免中国同苏联一样因接班人问题而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受变故,同时也为了避免没有制度约束而使得最高权力不能安全交接,所以才需要提前选定并培养好接班人,并且设立一套有关接班人的制度体系。“一线二线”制度恰好契合了毛泽东关于接班人问题的考量,它可以使接班人提前熟悉工作,在党内外树立威信,以便在党和国家的权力交接时减少震动,维护国家安全,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可以考察和识别接班人。正如毛泽东自己所言,八届十一中全会以前,“我处在第二线,不主持日常工作,有许多事情让别人去做,想让他们在群众中树立威信,以便我见马克思的时候国家不那么震动。”[1]9这就表明培养接班人越来越成为设立“一线二线”的主要用意所在。

二、毛泽东与“一线二线”制度的成型与运行

有研究者基于“中共中央从来没有对‘一线二线’制度作出过正式的成文的规定,对刘少奇从什么时候开始主持中央一线工作也从来没有明确地以成文的形式做出过决定”,认为“一线二线”始终是一种非正式的而且没有完全形成的制度。[8]但纵观“一线二线”从提出到废止的历史过程,中共中央最高领导层即政治局常委中确实形成了“一线”“二线”的分工,以是否主持中央日常工作这一标准来看,“一线二线”制度实际上已经成型并得以运行。

(一)“一线二线”制度的成型

自毛泽东提出中共中央最高领导层分“一线”“二线”的设想后,最初在中央书记处下设立了秘书长办公会议,1956年中共八大后又形成了党主席-总书记的二元体制,1959年毛泽东不再担任国家主席之后刘少奇等“一线”领导人实际上开始全面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并获得法理的依据,中共中央最高领导层的工作分工从体制上得以逐步落实。

1954年9月,中共中央决定建立秘书长会议制度,即在中央书记处下设立一个经常的秘书长办公会议,负责协助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研究和处理党和群众工作方面的日常事务,以及政治局和书记处交议或交办的其他事项。[9]175在此之前,中央书记处负责最高决策工作,同时处理中央日常工作,也就是说,此时的秘书长会议已经承担起处理中央日常工作的责任。毛泽东曾对时任中共中央秘书长的邓小平说:“工作你们去做,然后都统一用中央的名义,政治局也好,书记处也好,不用秘书长会议的名义。”[9]176秘书长办公会议的设立符合“一线”“二线”分工的本意,从一定意义而言是设立“一线”“二线”的一个初步试验,也为正式落实“一线二线”制度作好了铺垫。

1956年中共八大新的书记处的建立和总书记的设立使“一线二线”从体制上得以初步落实。为适应党和国家的繁重工作以及培养接班人的需要,在中共八大召开之际,毛泽东提议在中央领导机构中增设总书记。为此,毛泽东专门作解释说:“党章上现在准备修改,叫做‘设副主席若干人’。首先倡议设四位副主席的是少奇同志。一个主席、一个副主席,少奇同志感到孤单,我也感到孤单。一个主席,又有四个副主席,还有一个总书记,我这个‘防风林’就有几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样就比较好办。除非一个原子弹下来,我们几个恰恰在一堆,那就要另外选举了。如果只是个别受损害,或者因病,或者因故,要提前见马克思,那么总还有人顶着,我们这个国家也不会受影响,不像苏联那样斯大林一死就不得下地了。我们就是要预备那一手。同时,多几个人,工作上也有好处。设总书记完全有必要。”[10]110-111另毛泽东提出“把过去的书记处变成常委,只是比过去多了一个总书记。还要设一个书记处。”[10]112中共八大通过的党章规定:“党的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的常务委员会和中央书记处,并选举中央委员会主席一人、副主席若干人和总书记一人”,“中央书记处在中央政治局和它的常务委员会领导之下,处理中央日常工作”,“主席、副主席、总书记组成常委。常委是党的核心领导”。这样,新设立的中央书记处在中央政治局和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领导下,负责处理中央日常工作,决策机关与领导日常工作的机关适时分开了。对于新的中央书记处的职权,毛泽东曾强调:书记处是党中央的办事机构,什么事都要管,中央的事由你们做,发文用中央的名义。凡是党政军各方面送中央常委的报告、文件都要先送书记处。一般问题,书记处讨论决定,即可下达、执行。重大问题,书记处先拿意见再报中央常委讨论、决定。[11]可见,新的中央书记处承担了原先中央书记处处理中央日常工作的职能,是实际上的“一线”领导机构。新设立的总书记,分担了原先由党中央主席所拥有的职权,成为核心领导的一员。依据中共七大党章的规定,所谓“党中央主席”是指党的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书记处这三个机构的主席集于一身,主席有指导监督党的各个工作机关的权力。而中共八大党章修改后,取消了原来的中央书记处主席而代以总书记一职,同时新增了党中央副主席,原来的党中央主席的权力被分散到主席、副主席、总书记身上,而主席、副主席、总书记又构成一个核心领导集体,这样就从制度上适当分散了个人权力增强了集体权威。中央书记处和总书记制自中共八大设立起到“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在十年间证明是必要和有效的制度”。[12]3

中共八大的召开与之后中央政治局常委人员的调整对于“一线二线”制度来说是一个关键的节点。按照毛泽东的提议,邓小平在中共八大当选总书记。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当选中共中央副主席,除去朱德外,邓小平、刘少奇、周恩来、陈云都是后来活跃在中央“一线”的代表人物。中共八大形成了中央“一线”的基本领导格局:政治局会议主要由刘少奇主持,书记处会议主要由邓小平主持,国务院则由周恩来主持。

而与新的中央书记处的建立以及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人成为“一线”领导人相对应的是毛泽东退居“二线”。从领导国家事务而言,中共八大以后,毛泽东便开始着手准备辞去国家主席的事宜。1957年4月30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二次(扩大)会议表示道:“明年二届人大,一定辞去国家主席,减少一部分工作,以便集中精力研究一些问题。”[13]142之后在5月8日刘少奇主持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专门讨论了毛泽东是否连任下届国家主席的问题,会上绝大多数人都赞成毛泽东的提议。[5]6751958年1月,毛泽东在《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中再次提到辞去国家主席的事情,并且要求“在各级干部中间,然后在工厂和合作社中间,组织一次鸣放辩论,征求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取得多数人的同意。这是因为去掉共和国主席这个职务,专做党中央主席,可以节省许多时间做一些党所要求我做的事情。这样,对于我的身体状况也较为适宜。如果在辩论中群众发生抵触情绪,不赞成这个建议,可以向他们说明,在将来国家有紧急需要的时候,只要党有决定,我还是可以出任这种国家领导职务的。现在和平时期,以去掉一个主席职务较为有利。关于这个请求,已经得到中央政治局以及中央和地方许多同志的同意,认为这是一个好主意。所有这些,请向干部和群众解释清楚,免除误会。”[6]50-51这是毛泽东为辞去国家主席职务专门作的“解释”,其态度是很诚恳的,其退居“二线”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其用意也是很深刻的。1958年底的中共八届六中全会上通过决定,正式同意毛泽东在领导国家事务上退居“二线”。1959年4月召开的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刘少奇正式当选国家主席,在此之后,国家事务方面的领导工作就主要由刘少奇负责,“一线”“二线”的分工在体制上得以更加明确地宣示,“一线二线”制度在落实上更进一步。

从领导党内事务而言,在中共八大前后,毛泽东就为自己退居“二线”、不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作了制度性安排,甚至有适当时候不当党主席而作名誉主席的动议[10]111,中共八大党章中为此作出了相应的规定:中央委员会认为有必要的时候,可以设立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一人。[14]74中共八大设立总书记后,党主席、总书记的二元体制客观上得以形成,邓小平作为总书记确实获得了以前毛泽东作为党中央主席所拥有的一些权力,由于邓小平突出的领导工作能力,也确实减轻了毛泽东领导日常工作事务的许多压力,一度受到毛泽东的赞许。从1958年南宁会议之后,毛泽东就经常不参加政治局会议,往往是他在会前提出一些问题让其他成员讨论,会后向他(个人)汇报,他同意了才算数。[15]301959年辞去国家主席职务后,毛泽东虽然再未提及辞去党主席的事,但名义上已不再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了。随着“一线”领导人各方面才干及党内外声望的增长,1962 年七千人大会后,刘少奇实际上开始全面主持中央的党政领导工作,特别是1964年8月5日的中央书记处会议正式决定:中央成立“四清”“五反”指挥部,由刘少奇挂帅。[16]599在此之前,刘少奇虽然经常主持中共中央日常工作, 但中共中央从来没有正式作出过决定,应该在什么时候、什么问题上由刘少奇挂帅,这是中共中央的决定中第一次出现这样的说法。这意味着“一线二线”分工进一步明确,同时也说明了刘少奇等“一线”领导人的职权有了更加充分的法理依据。

(二)“一线二线”制度在曲折中运行

在“一线二线”格局基本定型的过程中,毛泽东的制度创见在于:“一线”处理日常事务,“二线”主持战略大计,但并不是“二线”什么具体事件都不管了,“一线”和“二线”领导人之间既分工又协作,既分权又集中。这一制度在运行中产生了实际的效能,尤其是对于培养“一线”领导人作为接班人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首先,“一线二线”制度树立了接班人的政治威望。在“一线”领导人中,刘少奇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和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对党和国家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和处理,“他的威望、能力、忠诚于人民革命事业,为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革命人民所敬仰,是一致赞同的。”[17]1708-1709邓小平主持中央书记处会议,对繁重的党、政、军日常工作进行决策和处理,在党内也有很高的政治威望。历史表明,邓小平在“文化大革命”后得以复出,能迅速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在担任“一线”领导时树立了政治威望。其次,“一线二线”制度也培养了接班人治国理政的能力。在毛泽东的有意安排下,“一线”领导人特别是作为总书记的邓小平在内政外交方面得到全方位的锻炼。“一线”领导人的工作和能力一度也得到退居“二线”的毛泽东的认可,甚至在与“一线”领导人产生明显分歧和冲突后,1965年8月5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由主席艾地率领的印度尼西亚共产党代表团时,毛泽东还说到,现在百分之七十和八十的工作是由刘少奇同志、周恩来同志、邓小平同志等做的,自己已经有几年没有参与政治局的会议,这些会议是由刘少奇同志主持的。邓小平是总书记,周恩来是总理,他们工作得更好。[18]518

在看到“一线二线”制度实际成效时,也应注意“一线二线”制度在运行中出现的波折和面临的危机。从具体历史实践来看,由于“一线”领导人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直面具体问题,他们更加务实,而处于“二线”的毛泽东主要关注政治方向、政治战略这样一些大计,因而不可避免地强调从战略和意识形态的角度出发去看待相关问题。 因此,“一线”“二线”领导人在工作方面难免发生分歧和冲突,这也注定了“一线二线”制度的未来走向和命运。

例如对于1959到1961三年困难时期及其原因的认识,刘少奇经农村实地调查后在七千人大会上公开认为这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全国有一部分地区可以说缺点和错误是主要的,成绩不是主要的。”[19]75而毛泽东与刘少奇的看法却有些不同,他从规律的客观性出发,认为“在社会主义建设上,我们还有很大的盲目性。社会主义经济,对于我们来说,还有许多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19]107,出现问题是在所难免的,所以,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建设“形势大好,缺点错误是部分的”[20]27。因此对刘少奇等人对形势的估计,毛泽东非常不满,并借此掀起了对以“黑暗风”“单干风”“翻案风”为主要目标的“三风”的批判。也正是从七千人大会开始,毛泽东对以刘少奇为代表的“一线”领导人产生了愈来愈深的疑虑。

而1962年关于“包产到户”问题的认识又使“一线”“二线”之间的分歧加剧。“包产到户”是当时中国一些农村就如何度过经济困难自发地搞起来的一种经营管理方式。在要不要搞“包产到户”问题上,刘少奇等“一线”领导人几乎都表示赞同“包产到户”。刘少奇认为,“搞社会主义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搞人民公社是一种试验,搞包产到户也可以是一种试验,发展集体经济也好,包产到户也好,无非看哪种形式更切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哪种形式更能充分发挥社员的积极性,哪种形式更能多收粮食,使经济发展再快一点。”[21]120邓小平也明确说,“农业本身的问题,现在看来,主要还得从生产关系解决”,“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22]323陈云更是主张要“分田到户”,在看了安徽搞责任田的材料后他对身边工作人员说:“这是非常时期的非常办法,叫‘分田到户’也好,做‘包产到户’也好,总之,国家遇到了如此大的天灾人祸,必须发动全体农民按照《国际歌》词中‘全靠我们自己’的话办,尽快恢复生产。”[23]130并认为,“分田到户不会产生两极分化,不会影响征购,恢复只要四年,否则需要八年。”[24]1230而毛泽东则从不主张到坚决反对“包产到户”并给予了公开批评。1962年北戴河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对“包产到户”进行了严厉批判。他说:“一搞包产到户,一搞单干,半年的时间就看出农村阶级分化很厉害。有的人很穷,没法生活。有卖地的,有买地的。有放高利贷的,有娶小老婆的。”[24]1238他还从两条道路斗争的高度批评“包产到户”。他说:现在有一部分农民闹单干,究竟有百分之几十?有的说 20%,安徽更多。就全国来讲,这时期比较突出。究竟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农村合作化还要不要?还是搞分田到户、包产到户,还是集体化?主要就是这样一个问题。现在有单干之风,越到上层越大。闹单干的是富裕阶层,中农阶层,地富残余,资产阶级争夺小资产阶级搞单干。如果无产阶级不注意领导,不做工作,就无法巩固集体经济,就可能搞资本主义。在社会主义阶段,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是长期存在的,包产到户,闹单干,就是搞资本主义。[25]362从双方分歧的焦点来看,“一线”领导人主要是从解决现实问题的角度认识“包产到户”,注重的是它的短期实用性,但在毛泽东看来,搞不搞“包产到户”已不是对如何救急克难的办法的讨论,而是事关生产关系方面的问题,一旦打开缺口,合作化就会瓦解,就会发生道路性的错误。

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期间,毛泽东和刘少奇之间更是发生了严重的分歧。分歧主要表现在两个问题上,一是当时的主要矛盾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性质,二是运动的搞法。特别是对于第一个问题,刘少奇提出,当前农村的主要矛盾是“四清与四不清的矛盾”,运动的性质就是“人民内部矛盾跟敌我矛盾交织在一起”。对此,毛泽东表示了强烈的不满,认为,说什么“四清”“四不清”,党内外矛盾交叉,这是非马克思主义的。[18]456这实际上是对刘少奇的严厉批评。随着矛盾与分歧的激烈化,毛泽东觉得一线在闹“独立王国”,出了修正主义,对刘少奇等“一线”领导人变得不再信任,下决心要对“一线二线”作出改变。

客观而言,“一线”“二线”领导人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使中国尽快摆脱贫困的状态,早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因而想在社会主义制度的框架内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但由于“一线”“二线”领导人工作重心上的不同,思想认识上的差异,双方对中国实际情况的掌握程度不尽一致,“一线”领导人更侧重具体事务的解决,注重的是当下,而在毛泽东看来,不注意思想和政治,成天忙于事务,就会成为迷失方向的经济家和技术家,是很危险的[6]40-41,这使得毛泽东往往把双方对于具体问题的分歧视作原则性的分歧,随着分歧的加深,又强化了他的这一认知,而这已不是调整“一线”“二线”的分工所能解决的。

三、毛泽东与“一线二线”制度的废止

“一线二线”制度的实际废止是在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毛泽东在1966年10月25日中央工作会议上明确讲,基于一线“出了相当多的独立王国”“八届十一中全会对一线、二线问题就做了改变。”[1]9确实,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补选了中央政治局委员六人、政治局候补委员三人,并重新选举了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全会没有重新选举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但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四个人的副主席职务以及邓小平的总书记职务以后不再提及。全会改选的中央领导机构,其实也没有能正常地行使职权。选出的十一名政治局常委中,刘少奇、邓小平因被指责犯了“路线错误”,已不再参与中央的日常领导工作;朱德、陈云也受到批判,常委职务有名无实;陶铸、李富春不久也被排斥。至此,历经十余年的“一线二线”制度也就在实质上不复存在了。目前学界有关 “一线二线”制度废止原因的研究,有些研究者认为是毛泽东感受到制约[26]、“一线二线”的建立并未达到毛泽东心中的目的[2]等,这些大多是从毛泽东本人的主观角度去探讨和分析,有一定的局限性。“一线二线”制度被废止,其制度本身存在的结构性缺陷也应充分注意,甚至可以说是这一制度被废止的关键所在。

(一)目标定位不太明确

“一线二线”制度是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的工作分工制度,而这一制度到底要实现什么目标,这是不太明确的。其中心目的最初并不是作为一个接班人制度提出的,而是毛泽东为了有更多时间和精力从事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研究和处理重大的方针、政策、路线问题而提出的,到1956年才主要将其作为接班人制度去考量,不过此时毛泽东仍然想让“一线二线”制度作为一个减轻他工作负担的制度去执行。在这一制度考量的重心转到培养接班人后,鉴于苏联接班人问题的教训,除了主要锻炼接班人外,还赋予了考察识别接班人的重任。从锻炼的角度,“二线”应充分相信和依靠“一线”,放手让“一线”领导人去工作,使其得到治国理政领导才干全面的锻炼。而从考察和识别的角度,处于“二线”的毛泽东又多抱怀疑的心态,总是担心党内会出修正主义,特别是与“一线”领导人出现分歧和冲突后更加重他的疑虑,因此当“一线”领导人频繁地与其意见相左时,毛泽东想要废止“一线二线”制度,重新制定一个新的接班人制度,也就不难理解了。

(二)运行机制不太规范

“一线二线”制度运行过程中,虽然中共中央采取了一些措施,但自始至终对于“一线二线”制度本身并没有正式的成文规定,对于“一线”“二线”也没有明确的权责划分。由于“一线二线”的执行没有既定的规则支撑,所以“一线二线”制度的实施大多是靠领导人之间的默契去执行的。但当双方之间存在不同意见特别是政治分歧时,这种默契就难以维系了。一个事关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方面的制度,仅靠心照不宣的默契去维系,显然是不够的。由于“一线二线”制度的不完善,它给了退居“二线”的毛泽东可转圜的余地,可以插手“一线”工作,甚至随时可以重新返回“一线”。正是制度的不规范、权限的不清晰,使“一线二线”在实际运行中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运行中出了问题后,也未能形成有效的纠错和修补机制,这就使得“一线二线”制度朝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

(三)信息传递不太对称

决策来源于信息,正确的决策来源于正确、真实、比较全面和及时的信息。但在组织机构中,其领导集体成员中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获得全面的决策信息,也不可能保证获得的信息都是真实的,更不可能保证根据所得信息作出的判断都是正确的。这就意味着在决策中实现信息的集成共享显得尤为重要。集体领导的合理分工可以发挥信息集成的优势,从信息渠道的多样化来弥补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滞后和失真。而在“一线二线”制度中,却没有形成决策信息共享机制。处在“二线”的毛泽东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一方面来自下面的书面报告,另一方面来自外出视察,不过由于身体等方面的原因,视察也无法进行深层次的调查。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接收到的信息有部分片面性,比如1960年贵州省委提交给他的关于农村食堂的报告显示了食堂的优越性与重要性,但却并不真实,毛泽东却似乎深信不疑;[27]246毛泽东外出视察时,负责的地方领导也多是让他听好听的,看好看的,这让他很难接触到全部真实的情况。相对的,刘少奇等“一线”领导由于处理日常事务,对实际情况有较全面的了解和认知。但“一线”领导不能清晰判断哪些信息是该让毛泽东知道的,哪些又是没必要让毛泽东知道的,往往根据自己的经验来作取舍。也就是说,“一线”和“二线”所接收到的信息是不对称的,这种接收信息的不对称性也直接导致了毛泽东与“一线”领导人在不少问题上存在意见分歧,以至于毛泽东觉得“一线”在搞“独立王国”,因而下决心对“一线”作出完全的改变,这无疑加速了“一线二线”制度的废止。

结语

毛泽东对于“一线二线”的设想不是简单的制度创新,更有着深谋远虑的政治考量。“一线二线”制度历时十余年,虽然最终没有延续下来,但它发挥的历史作用特别是对于培养接班人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不应忽视。刘少奇、邓小平等“一线”领导人得以在群众中树立政治威望、娴熟处理党和国家事务的能力与他们在“一线二线”制度下的锻炼是分不开的。“一线二线”制度虽然被废止,但是给后面中央集体领导体制创造了一定的思路和条件,提供了可贵经验。基于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后得出重要的论断: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共产党要有一个好的政治局,特别是好的政治局常委会。只要这个环节不发生问题,中国就稳如泰山。[28]365而毛泽东提出的“一线二线”制度正是对政治局常委会的制度安排。所以说,“一线二线”制度在新中国的集体领导体制变迁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猜你喜欢
接班人刘少奇主席
做中国“智”造接班人
刘少奇与中国共产党
刘少奇在安源过春节
“跟着”习主席去大阪
李主席的人大故事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我最想对习主席说的一句话
一张陪伴刘少奇半个世纪的珍贵画像
加油!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