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涛 贾欣 江嫄嫄/文
防伪溯源在商品流通、品牌标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材料、电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技术发展,出现纳米防伪、DNA、同位素三种技术。其中包含材料学、纳米技术、物理、化学、通讯电子、自动化、信息化处理技术。为了应对商品标识管理、物理性大范围部署及平台电子商务等交叉应用的需求,结合目前广泛应用的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先进技术,使得纳米防伪溯源系统具有更宽广的适应性。在保持与前沿技术趋势同步的同时,也能确保低成本,几乎可以用在各种行业。纳米防伪、防盗、身份识别是整体产品实现的关键核心技术。
假冒伪劣商品在世界各地的大量流行是不争的事实,经常造成重大的损失,严重危害商家、人身安全和人体健康、社会伦理、诚信道德等。应着力进行商标保护、品牌保护,在正品的供应链过程中进行全程保护、抵制各种形式的不法造假活动,保护商品提供者的利益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基于行业或客户期望,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制定。根据行业、客户对应用模式的期望,应用场景特点,将在实际部署前给出具体实现方案、实现难易程度、成本、近远期部署等系列建议。
传统防伪技术比较容易被复制、使用环境受限等缺点,使用纳米防伪系列产品有从精选材料的光、电、磁、热等物理特性及纳米、DNA、微表面图形结构来体现理论高度上的编码唯一、不可复制、不可去除、隐形的防伪要求的本质特性。除用于产品唯一特征标志外,还可以用于生产过程的分类识别,辅助提高自动化程度。甚至可以保持到与产品寿命同长,为产品回收提供分类便利。结合现代有线、无线通讯技术和数字加密技术,可以提供从商品制造原地、物流和国际贸易过程、海关、批发零售环节到消费者手里的全程可核对、可验证防伪技术手段。杜绝仿冒、掺假、篡改、水货、走私、作弊等的可能性。
根据不同客户需要,定制为不同形式的个性产品。不仅可以作为防伪技术手段,同时也可以有商品出厂相关信息的载体,如出厂日期、生产批号、使用说明、性能指标等关键信息。为商品提供全程跟踪销售分布情况,增加用户体验,进行流通商品的市场分布、区域销售能力分析等可靠的统计手段。
组合商品内部防伪和包装防伪(包括标签、包装物、密封部等)进行综合防伪,从内部到外部综合防伪,强化防伪手段。
应用在固态、液态、纸张等不同材质的产品形态中,同时不影响原商品加工过程。
有着广泛的技术实现手段,指纹以纳米示踪粒子、纳米DNA编码、微表面成像技术多种方法来实现,甚至辅以密钥数字形式来保存、传送指纹信息。除防伪外,可以用于防盗、物产标识、失物追寻、禁入判别等广泛应用领域。
多种检测手段灵活预先选择、组合,如现场进行光、电、磁、热等特征的检验鉴别,或者进行联网检验。检测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紫红外光源或者专用手持设备。也可以凭借通讯网络,与设置在生产厂家、第三方权威机构、国家指定职能部门进行联网验证,数据安全储存等。
在提高材料技术、物理化学技术的发展基础上,如纳米技术、分子生物学DNA技术、微表面技术。选用不同的原材料,在高度保密、严格工艺条件下制成的具有100多亿次的不同编码,并可预设精确的物理特性。纳米颗粒极难逆向工程复制,选材的微小比例变化或者工艺条件的稍微不同,就会造成颗粒特性的不同或者丧失编码特征。纳米尺寸化后的材料可以预制具有不同光、电、热、磁、力学精确特征的微小粒子,再对颗粒进行耐酸碱、耐老化、耐热处理,以具有广泛环境的适应性和与不同基材的配伍性,从而可以加入到各种材料中或者结合到传统商品标识、防伪技术里。由于有上百亿次的编码方案,可以为不同客户定制完全不同的,具有世界唯一性编码的防伪纳米颗粒。发行后的纳米颗粒编码及对应特征全部备份到保密数据库中,以备查对或者避免任何重复。
纳米防伪喷涂方法技术上可以实现手动、半自动及全自动。全自动喷标压电驱动,可以达到40点每秒的速度,也容易与常见的印刷方式结合使用,如胶印、丝网漏印、热转印、凸印、凹印等。
纳米防伪颗粒的大小范围和喷涂技术这种技术使用时是用无色透明墨水、清漆等来分散纳米防伪颗粒,以及考虑在各种可能的基材上涂布。目前可以制作的颗粒大小范围(大致分类,以人眼最小90um识别能力为界)
适合于印刷范围8 to 15 μm 15 to 20 μm 20 to 25 μm 25 to 32 μm 32 to 45 μm 45 to 63 μm 63 to 90 μm
适合于工业用品范围90 to 125 μm 125 to 180 μm 180 to 250 μm 250 to 500 μm 0,5 to 1,0 mm 1,0 to 2,0 mm
纳米防伪技术作为当今经济社会最前沿的防伪技术之一,结合IT平台的全程覆盖能力,可以更好地实现防伪、溯源、全程定价监控、分销商管理、防串货等综合能力。并依其纳米指纹核心技术,结合现代科技先进思想,研究系列化、个性化防伪解决方案,实现各个行业、领域及各类企业不断快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