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林兰(常宁市卫生健康局)
财务资金管理极大影响着事业单位的运营与发展,为此要认真分析和总结当下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开展高质量的资金管理和财务预算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以加快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水平的提升。
事业单位作为社会上的非营利性机构,主要职能在于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营造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目标打下一个良好基础。对于事业单位来说,想要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充分发挥出自身的职能和作用,应该积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以及适应社会形势变化为前提,其中单位内部财务资金的管理直接影响着行政事业单位经济经营活动的开展,同时也是新时期下事业单位在推动升级改革的过程中所需要侧重的一方面。通过加强资金管理,能够有效改善单位内部隐藏的资金漏洞,针对单位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类资金问题给出科学的解决办法,由此为事业单位决策人员在联系实际财务数据来制定和调整单位总体运营方案,这样便能极大提高事业单位在如今社会上的发展能力,为我国医疗卫生、教育教学等领域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促使事业单位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
从根本意义上分析,事业单位加强财务资金管理,主要是通过全面掌握单位资金运行和使用情况,制定合理的资金风险防范措施,严格控制单位内部出现的国有资产私有化现象,最大程度规避资金闲置、资金利用率低下等问题,提高事业单位各项资金的利用率。从实际情况来看,不少事业单位资金规划不合理的问题都比较突出,对此,近几年的时间里国家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作为引导,督促事业单位进一步加强财务资金管理标准化建设。从实践成效上来看,随着财务资金管理被事业单位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单位内部财务控制体系逐渐趋向于程序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单位资金利用率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实现了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目标,这对于加快国有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支持我国不断实现经济新突破的重要途径。
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资金管理工作,需要我们深入分析基于财务管的角度,如何将单位内部控制工作做好、做到位,以促进事业单位内控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实现对单位内部环境的有效改造,同时尽可能地控制和防范外部宏观因素对单位资金情况造成的影响,全面提高事业单位风险防范能力。在实际工作阶段,往往需要依靠成熟完善的财务内控管理体系支持各项财务措施的设计与落实,如通过全面落实责任制,督促财务工作人员保持充分的责任心与使命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将维护单位和人民利益当作自己工作的第一准则,同时借助科学的奖惩机制约束单位领导人员、决策人员的政治立场不动摇,这样便能极大避免单位内部出现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的行为,进一步加强事业单位廉政建设,从而提高单位财务内控管理水平,助推单位稳健发展。
通过对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现状和资金使用情况展开详细的调研分析,总结出其财务资金管理呈现这样的显著特点:首先,事业单位的财务资金管理逐渐走向复杂化。众所周知,事业单位的性质不同于社会上的大部分常规企业,这种“特殊”尤其体现在行政事业单位主要是由国家财政部门进行拨款,还有一部分运营经费则来自社会捐助等渠道。近年来,社会体制不断发生变革,相应地事业单位的定位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其中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单位内部资金的用途变得更加广泛,资金使用面进一步拓宽。这种情况下,传统单一的资金管理模式难以适应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要求,受制于日渐复杂的业务活动,事业单位迫切需要探索新的更科学的管理路径来提高财务资金管理水平,以更好应对新形势下的诸多困境与变化。再者,随着持续深化改革,事业单位的社会公益性服务性质被进一步放大。事业单位以向社会、向人民提供公益性服务为职责和宗旨,全国事业单位唯一的奋斗目标就是极力推动国家医疗卫生、教育、行政等各个领域的协调健康发展,从而为全国人民营造一个安全有序的生产生活环境,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氛围。一言以蔽之,事业单位的运营与发展不以盈利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财务资金管理同样体现出了突出的公益性质,与常规企业的资金管理存在较大的差异,这是我们在探索强化事业单位财务资金管理新路径和新方法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从某种程度上讲,事业单位是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纽带”,其在市场体系中通常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方面我们经上文初步了解到事业单位大多是由国家财政拨款的,由于经济来源比较特殊,因而很多体制内的工作人员对财务资金管理并不十分重视,财务管理意识薄弱,他们认为无论是否将这项工作做好、能否利用好单位各项资金,总归有国家财政部门“兜底”。一方面,从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角度着手分析,由于领导者并未形成端正的态度和正确的认知,更多地侧重于眼下的建设而忽略了长期的发展,没有引领单位及各部门人员尽快完成思想上的转变,未能与时俱进,导致单位财务资金管理工作的开展面临诸多阻碍,很多潜在资金风险未能得到及时发现与处理。另一方面,在单位业务发展与财务部门工作目标不一致的情况下,大部分单位都会妥协于前者,导致资金管理长时间被搁置。
固定资产管理是事业单位财务资金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但实际上财务部门在这项工作中的执行力普遍较差,没有从严管理单位固定资产,继而导致了很多不良问题的出现,如账实不符、计价不合理等。显而易见,这种情况下事业单位将会产生比较严重的资产损失,不利于单位正常运营和稳定发展,为此,我们更需要深入分析当下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实际问题。经实际调查发现,现阶段不少事业单位不重视票据管理,或者票据管理的规范性不足,因而单位内部经常出现坏账死账等问题,加剧事业单位资产流失,最终造成了重大财务风险。另外,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事业单位开始积极着手于办公自动化设备的建设,而这些自动化设备现今也正式被纳入固定资产的范畴。从这一方面来讲,事业单位的账面价值其实要远远高于实际价值,但很多财务人员在管理单位固定资产的时候都忽略了这一点。
预算管理可以说是事业单位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的核心环节,其深刻影响着财务管理整体效果,同样是值得单位财务部门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根据大量实践证明,依托于完善成熟的预算管理体系,事业单位开展各项业务活动将更有保障,财务部门在识别、评估和防范风险时也会更有依据,有助于决策人员基于单位实际发展情况制定出正确的决策。但实际上,眼下仍有不少事业单位没有成形的预算编制和管理体系,财务管理形式化的现象非常突出,一来没有体现对单位固定资产的定期核算,二来降低了财务信息的实效性。进一步分析,部分事业单位对财务资金的预算和审核不够科学,不重视细节的审核,如票证审核过于随意和草率,再加上一些财务人员的工作态度不够端正,在实际工作阶段可能会做出随意更改预算资金等行为,继而进一步降低了单位资金利用率,造成大量固定资产流失,加重了事业单位财务危机。
目前事业单位普遍存在资金利用率低下的问题,财务部门在开展资金预算编制工作时,基于预算项目的不同,对应的金额大小也有所不同,相应地后续参照的审批标准也要发生一定的变化。在这一过程中,不少财务管理人员没有立足于单位的实际发展需求,而是一味地根据资金申请的难易程度进行预算编制,这种情况下极有可能产生预算失控的问题,为事业单位带来较大的资金损失。除此之外,如今仍有不少财务人员对财务资金管理的认识停留于一个比较滞后的阶段,管理观念不科学,在规划项目投资之前并未对投资风险展开全面的分析与评估,在未充分了解项目可行性的前提下就盲目进行项目投资,最终造成资产闲置、资产大量流失等诸多不良问题,影响单位健康发展。
为满足新形势下事业单位高效运转的要求,财务资金管理方式的创新与调整也是不容忽视的一项工作,其目的在于改善当前财务部门工作效率低下的现状,同时加快财务信息在单位内部的流通与共享,以便单位领导者和决策人员得到更具有时效性的财务数据,为进行重大决策的制定与落实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但结合眼下的情况来看,虽然我国不少事业单位都积极引入了办公自动化系统,该模式下财务部门的工作量大大减轻,财务工作人员有了更便利的财务数据处理工具,但从整体上讲,事业单位财务资金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仍然不足,包括信息系统的建设滞后、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不顺畅等问题。另外,要想推进管理模式的革新,就需要事业单位在新设备、新技术的引进和维护方面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然而目前仍有一部分事业单位过于注重短期效益,而忽略了管理创新所能为单位长期发展、为服务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的宝贵价值,导致单位内部信息化建设严重受阻,这是未来工作中亟待突破和解决的问题。
为提高单位各部门人员在财务资金管理工作中的配合度和参与度,强化财务部门风险防范意识,务必要做好相关方面的知识普及和宣传工作,向全体人员正确传达新时期下的新思想、新政策和新方法,为实现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水平的提升打好基础。作为事业单位的领导者,一定要时刻保持思想的前瞻性,通过多元化的文化建设活动向单位员工强调全面财务资金管理对于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性,为全体人员做好表率。一方面,要组织财务工作人员深入学习新会计制度以及国家最新发布的政策内容,以便后续开展标准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财务管理工作。另一方面,除了依托于单位内部的实质化媒介进行传播,还可积极开发新媒体平台,以此向单位员工传达加强财务风险防范的必要性及一些常见方法,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完善事业单位财务资金管理计划。
结合上文初步了解到事业单位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为此要联系单位发展实际和财务管理要求探究具体可行的工作方案。首先,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应该严格实行账、表、卡的管理模式,要处理好固定资产明细,以便后续发生问题的可追溯。其次,事业单位内的办公用品以及其他一些设备设施均属于单位的固定资产,根据这一点,财务部门要建立规范清晰的物品使用登记表,针对单位各项物资的使用情况做好详细的记录,据此定期清查单位固定资产,进一步确保账实相符。最后,一旦发现资产流失问题,财务人员要深入挖掘原因,避免出现严重的资源浪费,为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无论是资金的规划与使用还是实施财务预算管理,均要求事业单位以法律法规和明确的内部管理制度为约束与引导,督促财务工作人员始终坚守道德底线和法律防线,做到不拖沓、不敷衍、不失误、不以权谋私、不贪污腐败,以严格的监管执法保障事业单位财务资金管理的全面推进。
想要做好财务资金管理工作,事业单位要建立一个完善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以更好适应单位开展各项业务活动,帮助单位顺利完成新形势下的新突破和新转变。首先,要分离岗位职责,明确各部门工作人员的权限和职责,尤其要对财务工作人员的职责进行细化,避免出现岗位职责交叉、岗位工作轮空等现象。其次,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陆续调整现阶段单位内部的资产清查、财务状况审核、资金安全管理等相关制度,要确保管理制度与实际工作措施的有效统一,以协同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将财务资金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再次,为实现对单位资金情况的动态化监管,要加快预算支出授权审批制度在单位内部的全面实施,对单位资金进行从严管控,包括资金的支出情况、实际用途、限额、支付方式等等,都要做出明确的要求,只有经审批通过的资金项目方可得到正式的落实。最后,对于事业单位的财务出纳人员而言,同样应该充分履行自己的出纳岗位职责,要认真学习网络支付系统的操作及使用,做好日常记账工作,同时要善于根据工作要求灵活调整记账方法。
在进行资金预算管理的过程中,财务部门要思考如何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实现预算考核严格化、预算执行有力度,以促进单位预算控制水平的全面提升。在具体实施阶段,财务部门要认真分析单位整体在上一年度出现的预算执行困难等问题,深入探寻原因,再联系调查和分析结果进行下一年度预算指标的编制,不能盲目地引用其他企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方案,更好配合单位自身经营业务和实际发展需求。另外,要适当调整单位当下的预算执行考核体系,目的在于提高财务人员在处理这方面问题时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逐步解决工作执行力差的问题。具体要将财务预算人员的工作态度、预算执行效果、职业素养等当作重要考核指标,同时匹配科学的激励机制,由此调动相关人员全面参与到预算控制工作当中。
近年来,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融入当代人的生产生活中,对于事业单位而言,积极推进财务资金管理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同样是当今时代背景下所需要尽快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对提高财务部门工作效率、强化单位整体运作能力有着突出的作用。在这方面,事业单位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积极引入现代化的财务分析系统和先进办公设备,加快财务数据在各部门之间的流通,既能确保财务信息的时效性,也能实现对财务信息高效安全的传输。与此同时,事业单位要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手段构建一个功能强大的财务云信息管理系统,方便财务人员通过该系统进行财务数据的收集、筛选、分析和整理,提高财务数据处理的精细化程度,始终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为后续开展资金核算和财务风险防范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当然,要想提高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要求单位内部有更多懂现代化技术、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等先进设备的人才,所以,单位要注重信息技术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以科学先进的财务资金管理模式引领事业单位的高质量发展。
财务资金管理在事业单位运营与发展中发挥着极其关键的作用,然而现阶段这项工作仍体现出了诸多的不足,对此我们需要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加大预算控制力度、优化内部控制环境等方式逐渐解决问题,优化事业单位资金配置,消除单位内部隐藏的财务风险,为单位长期稳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