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艳
2021年9月28日,中国电影资料馆迎来中国首部黑白转彩色4K修复故事片《永不消逝的电波》即将在院线重映的好消息。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王苹担任导演,孙道临主演的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是新中国第一部反映中国共产党地下谍战的黑白经典故事片。在对《永不消逝的电波》进行修复、上色和转制时,修复者在尊重原主创的基础上,借助技术力量对大量历史细节进行考证,充分还原了影片的历史原貌,为这部感动了数代中国人的经典影片赋予了新力量。
谍战题材红色故事片《永不消逝的电波》上映于1958年,以中国共产党地下工作者李白烈士的事迹为原型,讲述了红军通讯员李侠与何兰芬为了情报任务与党中央进行秘密通讯,最后不幸被国民党特务机关测出电台位置而被捕牺牲的故事。《永不消逝的电波》结合现实历史与革命浪漫,结合谍报工作者的艰巨任务与他们的生活环境,注重老上海风土人情的刻画,以及人物内心感情的抒写,在红色主题之外颇具可看性和趣味性。跌宕起伏、高潮迭起的故事安排,惊心动魄的革命斗争与温馨家庭生活的融合,使观众被革命先辈舍生忘死的精神所打动。李侠被捕前,用电报机发送给延安的最后一句台词成为无数中国观众心中难以磨灭的银幕记忆。性格不同但有相同理想的李侠与何兰芬“假戏真做”,以及李侠、何兰芬在地下谍战工作中与敌人周旋等经典桥段,被《潜伏》等影视作品借鉴,成为中国红色故事片中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2020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5G新媒体平台与中国电影资料馆历时7个月,在116分钟、16.5万帧画面的巨大工作量中精心修复了这部经典之作。
现代传播学理论的奠基人麦克卢汉(McLuhan)指出:“电瞬息万里的速度给今天普通的工业和社会行动赋予迷思的特点。我们生活在迷思之中,可是我们的思维依然是支离破碎的,依然仅仅是在一个平面上展开。”[1]依赖电气技术产生的电影是一门艺术,是当代工业最为重要的发明之一。依赖技术媒介产生的清晰度、分辨率、颜色与明暗、画面锐度既是技术参数,也是电影艺术的重要组成因素。不同的传播介质与信息流动的加快,可以使观众“看”到特定的世界,获得不同的审美体验。电影是一种不断创造新方式的媒介。同一部影片,其媒介是利用卤化银感光材料洗印的黑白胶片,还是多色冲晒的感光彩色胶片,都会影响影片质感的呈现与艺术生命的品质。
在彩色胶片与数码剪辑技术应用于中国的电影制作之前,《永不消逝的电波》等黑白胶片影片就在中国电影史上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留下诸多中国观众难以忘怀的情感记忆。由于黑白胶片没有色彩传达感情,图形形式上更加强调象征、抽象的表意方式,这批电影也奠定了中国电影依靠具体意象进行叙事的创作方式,从黑白电影时代延续至今。然而,一方面由于胶片介质本身的脆弱性,原电影拷贝的保存具有一定时间限制,《永不消逝的电波》等黑白胶片电影原片上的图形已经严重模糊失真,其中的造型意识与图形形式随着胶片的长期磨损与氧化,逐渐模糊难辨;另一方面,高清修复后的电影重映是特定时期下社会文化一种周期性的回返,成功者如《泰坦尼克号》(詹姆斯·卡梅隆,2012)、《侏罗纪公园》(史蒂文·斯皮尔伯格,2013)等电影的3D转制版,皆在修复以后具有广阔的市场发挥空间,以观众耳熟能详的内容重新掀起一波全球范围内的观影热潮。近年来,怎样保存和修复珍贵的胶片电影成为电影学界共同面对的课题,同时也是电影行业的热点话题。
《血色清晨》(李少红,1990)的4K修复版,《红高粱》(张艺谋,1987)的4K高帧率、48帧画面的修复版,《那山、那人、那狗》(霍建起,1999)的4K修复版纷纷亮相。通过现代技术的力量让破损、模糊的老胶片恢复原貌,或给黑白片上色,将噪点与磨痕在数字媒介中逐帧抹除,使经典影像在新时代重新焕发光彩,使一大批经典电影作品得以在数字时代重获“新生”。《永不消逝的电波》作为一部拥有重要历史文献价值、重大教育意义的影片,其中众多耐人寻味的桥段、演员精彩的表演、革命烈士坚定的革命信念都值得当下的观众再次观看。通过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对原片进行技术修复和转制,不仅能更好地了解那个时代最值得致敬与铭记的人物和事迹,而且能够让这部经典电影获得新的艺术生命。
在《永不消逝的电波》的转制与修复中,央视频和中国电影资料馆利用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AI上色,再结合传统修复方式,以整旧如旧为基本原则,对影片原有黑白影像进行逐帧修复与着色。在反复揣摩《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影片格调之后,彩色转制版在影片简单朴素基调的基础上运用“消色”法,在保证人物典型性与立体性的基础上,略微降低了画面的色彩饱和度,采用符合老上海弄堂日常生活的视觉呈现修复方案,整体色彩朴素沉着,带有旧电影海报般的淡彩复古风格。在美工设计、服装、道具方面,修复版《永不消逝的电波》进行大量的色彩考证,最大程度还原艺术风貌。男主角李侠被捕时所穿军服的颜色、20世纪40年代上海刊行的《红楼梦》颜色,都经过大量的历史资料佐证。最终,片尾李侠以生命为代价发出最后的电报时穿着的绿色军装,李侠领口被拆掉的红领章印记的细节被颜色团队还原了出来;《红楼梦》则在黄色与蓝色封面中选用较为经典的线装书蓝色封面。[2]在将充满噪点与刮擦的胶片转制到4K超清晰度数码拷贝的过程中时,技术人员需要将每一帧画面都放大4倍,逐帧查看损坏情况,修复霉斑、亮点、黑点、缺帧、跳帧、划痕、模糊、高反差、呼吸闪烁等问题。时隔60余年后,李侠再次以清晰生动的形象说出“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的台词时,既通过技术力量完成了对革命理想的继承,也通过超越电影故事的深情表白完成了对老一辈电影艺术家的致敬。尽管斯人已逝,但《永不消逝的电波》的艺术生命却随着技术进步获得了新生。
《永不消逝的电波》不仅是中国红色电影中的重要里程碑,而且在互文性与跨媒介关系上也作为中国最早的红色经典“IP”广为传播。从1959年的电影到同名电视剧(智磊,2010),再到同名高分舞剧(韩真、周莉亚,2020),《永不消逝的电波》被不同的创作者放置到不同媒介平台与艺术形式中,均得到良好的反响。除成熟的叙事外,极为重要的一环便是在不断更新的艺术形象中代代相承的革命情怀。就1958年的原版电影与2021年的4K彩色修复版比较,角色形象在故事层面上依然保留着乐观积极、顽强坚毅、勇于奉献和牺牲的基本形象,却在影像层面上由于色彩的介入而迥然不同。一个形象可以是一个非物质实体,或一个“幽灵般的”影像显现,或“依靠某种物质支持浮出地表或获得生命。但是我们不必假设任何形而上的非物质实体领域。一个影子的投射是一个形象的投射,就好比一片叶子在一页纸上留下的印记,或一棵树在水中映出的倒影,或一块化石在石头里的印象。形象是对一种相似或相像或类比关系的认知”[3]。此处的形象,既是李侠夫妇在一代又一代观众心里永远鲜活的经典形象——它联系着《永不消逝的电波》为后来的国产谍战片创作奠定的创作基调与革命情怀,又特指具体影片中的黑白影像与彩色影像。
在前者的意义上,李侠与何兰芬夫妇代表了一组无名革命者的群像。李侠是红军通讯员出身,曾在延安接受系统培训,他同时身负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温和儒雅与中国革命战士的勇敢无畏,后者包裹在前者的外表中,在孙道临的演绎下显得层次丰富;何兰芬则是接受了红色思想的嘉兴女工,她志在上前线报效祖国,在与李侠假扮“夫妻”的过程中一步步成长。影片中的主人公兼具家国意识和革命精神,他们面对敌人的恐吓和拷打矢志不渝,这份对革命事业的赤子之心感染和影响了几代中国观众。普通人在重要岗位上为革命事业奋斗终生乃至付出生命的叙事,鼓舞了无数观众;而经典电影的转制与再次被观看,伴随英雄形象的“再次”成长与牺牲,令观众在不经意间完成了一种历史与当下的认同与“社会主义新人”的内心认同过程。
《永不消逝的电波》对英雄主义的召唤,故事中凝铸的为理想和信念献身的精神代代相传、历久弥新,在新时代依然发挥着凝聚时代精神,感召国人为理想继续奋斗的作用。[4]当反动派敌人包抄而来时,李侠放弃了与家人平安撤离的机会,他在阁楼上抓紧最后的时间争分夺秒送出关于渡江战役的重要情报。面对反动派的枪口,李侠临危不惧,冷静吞下电报原稿,在战斗岗位上向远在延安的战友深情地发出最后的留言。在李侠坚毅的面部特写中,电影胶片叠化了渡江战役和上海战役的记录画面,留下一段英勇的英雄传奇。如今中国电影的技术条件与王苹导演拍摄原版电影的时代不可同日而语,但李侠与何兰芬夫妇等革命先辈留下的革命情怀却一直吸引着各个年龄段的观众走进电影院,令经典电影形象承载的精神与信仰在新时代重新彰显魅力。
而在后者的意义上,不同媒介介质呈现出的形象特征又是迥然不同的。在创作电影过程中,从选择特定的媒介就已经开始了创作。有的导演坚持使用胶片创作,便是因为胶片具有与数码媒介完全不同的色彩系统,在冲印时改变化学药剂的构成与浓淡就会使胶片介质受到影响。经由这些操作,导演可以掌握画面呈现的多样性。在胶片上呈现出的色彩便是一种掺入了主观意图、心灵化的物质。这样的色彩构成了艺术形象的物质基础,是电影作品的重要信息。而数码介质与胶片等传统物质材料不同,它不依赖物理介质存在,就如同电影内容本身一样是数字化的。因此,数码电影成为一种能够展示媒介特质的自反性媒体。这一内容和形式、信息和媒介的统一性有力支撑和影响了如今大多数数码电影的多元性。在《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原版影像中,黑白胶片上明暗的强烈对比凸显了黑夜里主人公在灯下工作的造型形式,面部轮廓在有照明的反射光线中,未能接触光线的一侧则陷入黑暗中,这种高对比的照明方式突出角色身处情景的危险性。谍战的黑白版本中,亮部与暗部的强烈对比也象征着人物的矛盾性,以及地下情报人员身处不同势力的激烈冲突中,而结局往往与崇高的牺牲有关。李侠在牺牲时,阁楼的黑夜与照明灯的对比明显突出了他的人物轮廓。在多年拷贝和放映之后,原胶片出现镜头失焦、画面模糊等问题,角色形象的黑白对比有所减弱。高清修复与彩色转制对模糊的画面进行高反差处理,又对角色面部的色彩等细节进行局部调整与补充,并加以少量冷暖色光对比的调整,令画面不仅清晰,而且有层次,在淡淡的光色彩对比中体现出朴素、简练、淡雅、含蓄的基本风格。
早在黑白电影时期,追求真实效果的电影工作者就利用“着色”与“调色”方法,试图将黑白底片拍摄的影片在事后冲洗时可以加上色彩,以这样的方式丰富影片的叙事情境信息,以便观众更投入地欣赏影片。美国在1935年拍摄的《浮华世界》便采用了胶片染色的方法,由出品公司雇用大量女工溶液染色制作而成。那时彩色胶片尚未发明,电影胶片需要在后期制作过程中逐格染色。另一种是拍摄“彩色电影”的方式,通过红、绿两种蒙版,根据视觉暂留原理模拟彩色电影效果。电影学者鲁道夫·爱因汉姆(Rudolf Arnheim)曾指出:“艺术家从不同寻常的和引人注目的角度来再现物象的结果,迫使观众更加集中注意,而不仅仅是观看或接受。”[5]当前各项新电影技术的日益发展,更加逼真的色彩与高清晰度已成为电影工业流水线普遍使用的表现手段,伴随着宏大场面与瑰丽视效的奇观堆叠嵌入电影视觉语言中,与观众的视觉、知觉共同完成对影片世界的感受和想象。在技术和逼真技术泛滥的当下,超出视觉承受强度的色彩堆叠与形象重复,反而容易造成观众的视觉疲劳,加重观众对银幕形象的审美抵触。在当代商业大片日趋类型化、奇观化的环境下,将经典影片加以技术转制重新上映的做法显得更具意义。在“大片扎堆”的国庆档期,《永不消逝的电波》在重制后重新上映,截止到2022年初已经进行了近130万次展映。①王彦.修复旧影像,让不朽经典在大银幕上焕新生[N].文汇报,2021-10-07(003).尽管在票房上与《长津湖》《我与我的父辈》还有所差距,但获得当下科技力量守护的经典走向了对电影自身固有媒介的超越,连接起不同的媒介与观众。
当媒介形式本身也构成另一种内容时,媒介本身携带的意义甚至正在超越表达内容本身。4K彩色重制版本作为一种技术与媒介相结合的形式,不仅令经典影片获得了新的艺术生命力,而且体现了现实主义电影人从古至今的美学追求与审美理想。从技术视角来看,通过电影技术再现另一个世界的“完美电影的神话”[6],每一项新的技术发明都在促使影像世界更接近对物质世界的复现,也就更加接近“完整电影”的神话与人类谋求不朽的古老梦想。优秀共产党员不屈的革命精神是新中国建立的精神动力,也是当下无数革命事业的继承者不懈奋斗的重要精神源泉。依据巴赞的电影语言进化观,《永不消逝的电波》重制的出发点正是再现不朽革命精神的心理追求,这种追求决定了观众希望看到更具真实感的银幕形象与更加完善的电影技术,使永恒的红色经典始终与时代同在。
电影的色彩与清晰度系统是一种明确的表现手段和意指符号。在影片《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相同的谍战故事在黑白胶片与彩色4K数字的不同媒介形式中呈现出不同的艺术效果。重新修复老故事和老电影,赋予其新的色彩与清晰度,不仅是一种技术和存储上的修复手段,而且作为一种有意识的文化生产活动传达了创作者的美学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