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丹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山东枣庄 277100
肉牛放线菌病通常被称之为“大颌病”,是一种在牛养殖场内具有较高发病率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虽然该病发生后死亡率较低,但其能够阻碍病牛的生长发育,可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要注重对该病的预防。
能够引发该病的病原体分为3 种,即牛放线菌、伊氏放线菌和林氏放线菌[1]。这3 种放线菌不能运动,也不能形成芽孢,外观常呈杆状,有时还可见其长有菌丝[2]。该菌经过革兰氏染色呈紫色,为一种兼性厌氧菌,对环境的抵抗力较强,能够对干燥和日光有一定的抵抗力,在这种环境中存活较长时间。但其对高温环境抵抗力较弱,通常在60 ℃的环境温度中存活不超过10 min,应用常规消毒剂可以轻松将其杀死。病原在发病牛的组织中会形成肉眼可见的灰黄色颗粒。
带菌牛及发病牛是重要的传染源,病原菌通过牛的分泌物或者排泄物向外界传播,尤其是粪便和唾液中含有大量的病原菌。当健康牛接触到被病原菌污染的环境后,就容易引起健康牛发病,特别是健康牛的皮肤和黏膜处有破损时更容易感染而发病。通常在牛换牙、采食过于粗硬的饲料以及食槽不光滑等均可以引起皮肤和黏膜出现破溃,有可能引起发病。牛是主要的易感动物,同时其它动物如猪、马也容易感染牛放线菌病,甚至还可以感染人。该病的易感牛群不分品种、年龄和性别,但以处于2~5 岁的青年牛的易感性最高,具有地方流行或散发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是发病率在秋冬季节会明显增加。
通常根据病牛发病后的情况,可以将该病的临床症状分为3 个类型,即木舌型、肿瘤型和破溃型。
病牛多发生本型,主要表现为在发病初期口腔内出现黏膜的病变,而且病牛的舌出现肿大和变硬,严重时可见口腔全部被舌所填满,病牛不仅不能够采食和饮水,还会导致病牛出现口流黏液的状况。有的病牛在腮部和下颌等处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肿胀,甚至还会波及到病牛的喉头,从而导致出现气喘和咳嗽等症状。
有的病牛在颌骨和颈部皮肤等部位出现肿胀,这些部位有明显的波动感,温度升高,对其进行触碰时,病牛躲闪,有痛感;有的病牛还表现为咽喉等部位出现肿胀,导致病牛呼吸不畅,出现气喘和咳嗽。对肿胀部位观察可见其与健康部位之间界限清晰明显。
本型病牛多是由肿瘤型转变而来,可见病牛出现渐进性消瘦,在肿胀部位出现破溃和化脓,外观可见从破溃处流出脓汁,呈乳黄色。
病牛受到感染的部位出现结节,约为豌豆粒大小,这些结节还会不断融合,最后形成脓肿。受到病原菌侵袭的骨骼表现为不断增大,并且外观呈蜂窝状,切面光滑,呈白色或灰白色,切开后可见内部有大量的小脓肿。一些钙化的肿块,往往出现在发病周期较长的病牛上。
初步诊断该病,一般通过临床症状,并结合剖检病理学变化。在实验室往往通过分离和鉴定病原,从而对本病进行确诊。无菌采集病料,并挑取病料接种于LB 肉汤和LB 琼脂上,置于37 ℃环境中进行恒温培养,由于放线菌属于厌氧菌,需要在培养时加入10%二氧化碳,培养24 h 后,可见培养基上生长有灰色圆形的菌落,边缘透明,光滑湿润;肉汤变浑浊,且可见有大量絮状物沉积在管底。通过染色镜检,可以确定为放线菌感染,由此可以确诊牛放线菌病。也可以对脓汁进行涂片镜检,将脓汁稀释后置于载玻片上,并滴加氢氧化钾溶液1~2滴,含量为20%。盖上盖玻片后挤压,镜检观察,可见视野中出现特征性菌丝,可以确诊该病。
加强饲养管理可以很好地防控牛放线菌病的发生。在饲养中,避免到潮湿低洼地带进行放牧,并防止病牛饮用污水,还要减少其对坚硬的针叶或其他物质的采食,避免因采食而导致皮肤和口腔黏膜出现破溃导致病原感染。在日常的生产管理中,要勤出粪,勤打扫牛舍,做到牛舍的卫生干净和清洁。同时,对牛舍制定科学合理的消毒措施,在消毒过程中,要全面和彻底消毒,不能留下死角。经常更换消毒液的品种,避免病原菌对同一种消毒药产生耐药性。如果有牛出现皮肤和黏膜的损伤,要及时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也可以有效防止本病发生。
在养牛场,一旦发现有牛发生疑似病例,要及时隔离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治疗多采用抗生素结合碘制剂的方式,在病牛的患部,注射100 IU 链霉素和200 IU 青霉素,1 次/d,连续使用5 d;同时配合内服碘化钾,成年牛每天用量为5~10 g[3]。对发病严重的病牛,可以将碘化钾改为10%的碘化钠,通过静脉注射;也可以采用封闭的方法进行治疗,在对病变部位消毒后注射青霉素G、氢化可的松和盐酸普鲁卡因,每天用药1 次,连续用药3 d 后可以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如果病牛在软组织等部位出现病变,且病变部位和健康部位界限清晰,可以采用手术方法进行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