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地势变化多,山脉、高原、盆地走向多样,而不同的地形地势就形成了不同的气候。受地形影响,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集中在内蒙古中部、陕西北部、辽宁西部、宁夏南部等地区。辽西地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地形地势和气候较为特殊,降雨相对较少、阳光照射充足、昼夜温差较大,因此气候为半干旱。植树造林是现阶段改良生态环境,治理社会环境的重要手段,可以达到涵养水源、防风治沙、调节气候、维护生态平衡等效果。因此在辽西半干旱地区开展植树造林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但是在半干旱地区,开展植树造林工作有许多难题,受环境和气候的制约,种树的难度、树苗的存活率等都无法得到保证。半干旱地区主要的特点就是地形地势较为复杂,影响了造林工作的开展,首先是植树工作的进行受到制约,地形起伏较大,多山地和高原,给造林工作开展带来了阻挠,造林过程中,交通受到影响,树苗和造林工具很难运到植树地点,人工运输浪费时间和人力,降低了植树造林的效率,或部分地区人很难到达,给后期的管理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同时地形起伏影响了植树造林的面积,部分地区陡峭,不适合植树造林,因此植树造林面积大幅下降。半干旱地区降雨较少,人工造林后的树苗存活率难以得到保障,较大的温差和寒冷的天气也制约了树苗的生长和植树造林工作,严重影响了造林工作的开展。因此本文对辽西半干旱地区植树造林过程进行介绍。为辽西半干旱地区植树造林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半干旱地区的植树造林工作,首要的就是树种的选择,若树种选择没有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则树苗的存活率较低,植树造林的效率较低。树种选择中最先要考虑的因素就是树种抗旱抗寒的能力。辽西半干旱地区降雨较少,气候较为干燥寒冷,因此树种的选择应注意具有一定的抗寒性和抗旱性。在辽西半干旱地区植树造林应多选针叶树,降低树种对水资源的要求,同时还要根据植树区域的土壤条件、气候条件等因素,要求所选树种的根系较为发达,发芽能力较强,这样可以缩短苗木的生长周期,提高植树造林的效率,保证存活的前提下能够充分汲取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保证树的生命力。紫穗槐、柠条、山杏、侧柏、刺槐、油松等树种的根系较为发达,在干旱地区半干旱地区的存活率均相对较高,还要保证具有一定的抗寒性,综合条件较好的树种主要有紫穗槐、连翘、皂荚、沙棘、柠条、山杏、油松、侧柏、色木槭、蒙古栎、刺槐等树种。此外,半干旱地区受气候因素影响,情况多变,生态环境不稳定,土壤养分不够充足,因此还需要选择抗逆性较强、耐贫瘠的树种,也可根据种植区土壤的质量来选择树种,如油松、侧柏等,保证栽下树种的存活率。辽西半干旱地区气候较为干燥,树木的长势受到影响,而病虫害容易在长势较弱的树木上发生,同时干燥的气候也容易引起部分病虫害的发生,因此应选择抗病虫害的树种,如刺槐,避免因病虫害暴发导致树体死亡,植树造林工程效率降低,选择良种壮苗可保证前期栽植的存活率,也可保证后期的稳定生长,有效提高树木的存活率和成林率。最后为提高植树造林效率,节省人力物力,应选择育苗相对容易、造林成活率较高的树种,如大扁杏、山杏。辽西半干旱地区无霜期较短,普通树种育苗较为困难,成林周期较长,为避免上述情况发生,选择育苗容易的树种可提高树苗的存活率和植树造林的成功率,可以较容易达成大面积造林的目标。
辽西半干旱地区受气候因素影响,土壤环境较为恶劣,首先就是降雨量较少,土壤中水分较少,土壤板结现象比较严重,土质相对较硬,给植树造林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影响了植树造林工作的开展。其次土壤中水分含量较少,土壤中酸碱度不平衡,因此栽种下的树种存活率较低。为了提高栽种的存活率和植树造林的成功率,最首要的关节就是通过一定方式改善土壤环境,土壤改善后方可继续开展植树造林工作,改善的主要方式就是通过深翻土地进行松土,以水平沟和鱼鳞坑为主,松土后可以增大土壤中的缝隙,增加空气流通,降低土壤的板结程度。深翻前应先确定栽植树苗的面积,对确定面积内进行深翻,不宜大面积进行深翻操作,同时还应该注意整地的时间,一般选择在较为凉爽的秋季,若温度过高深翻土地会使土壤中的水分流失,导致土壤中水分更少,无法达到改善土壤环境的目的。
土壤改善后应进一步对土地进行修整,修整土壤主要改善土壤的水分、养分、酸碱度等条件,从而提高苗木的存活率。整地前应先对要种植的区域土壤进行调查,充分了解土壤中的水分、养分的情况,然后提出科学的整地方案,整地应遵循不破坏原有植被的原则进行,开展时间一般在植树造林前半年较为合适。可通过人工浇灌的方式增加土壤的含水量,也可通过深翻土壤,将土壤翻出后在阳光下暴晒,将土壤中的病毒细菌和一些地下害虫的虫卵晒死,防止栽种后的树苗受到病虫害的影响。还可以通过一定手段降低土壤的板结程度,提高土壤的蓄水能力。前期工作准备就绪的前提下才能保证树苗的存活率,有效提高植树造林的效率。
地膜覆盖技术可有效解决辽西半干旱地区植树造林过程中土壤水土流失的问题。地膜覆盖技术是在确定栽种范围并确定具体的栽植点后,先在要种植的土壤上覆盖一层地膜,在地膜上剪出一条缝隙,在缝隙处挖出栽植坑,树坑一般为浅锅底形为宜,将树苗在缝隙处栽进土壤,将土回填,覆土高度在坑上5~8 cm 为宜,再将地膜和土壤压实,确保地膜和土壤之间无缝隙。地膜的应用可明显保留住土壤中的水分,降低土壤中水分的蒸发,改善土壤环境,保证土壤中的温湿度,满足树木生长的基本需求,并有效提高树苗的抗逆性和树苗的存活率。地膜覆盖技术是一种较为常见且能够有效提高树苗存活率的方式。还可以选择套袋种植技术,套袋种植技术和覆膜种植技术原理相同,即在栽植时用塑料袋(膜)将根部与外部空气做进一步隔绝处理。套袋技术在针叶树和其他经济类苗木的栽种过程中较为常见,可有效减少树苗内水分的流失,利于树苗的存活,在辽西地区已经较为成熟并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发挥积极的作用。
容器育苗造林技术即将树苗所在容器放入营养液,待容器中的苗木成活后进行移栽,移栽前应先破坏掉外部的容器,然后将树苗轻轻放入土壤内,注意保证树苗的土坨的完整性,防止破坏树苗的根部,树苗的栽植深度要超过容器苗容器口上方2 cm 左右为宜,然后在侧面覆盖一层细土,最后将土壤踩实。此方法栽植容器苗可有效提高树苗的成活率,为树苗的生长提供水分和营养,此项技术在半干旱地区较为常见,土壤较为贫瘠的地区也可采用此方法为树苗提供营养。辽西地区地形地势较为复杂,有很多山地和坡沟,地势不平导致土壤蓄水能力差,土壤养分不足,因此可选择容器苗造林技术,能为树苗提供水分和养分,大大提高了树苗的抗逆性,提高抵抗病虫害的能力。植树造林过程中会有树苗死亡的情况,而通过容器育苗造林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补种树苗的存活率,水分缺失的问题也可以得到有效解决,为树苗根系的发育创造了条件。
混浆植苗袋造林技术可有效为树苗提供水分,防止后期树木因缺少水分无法存活。泥浆植苗袋通常采用聚乙烯材料包装,因为聚乙烯材料不透水,可有效防止水分的渗透和流失。浆液可根据栽植地区土壤的情况进行选择,主要是根据土壤中缺失的养分,对浆液中的营养进行补充,为树苗提供养分。在种植树苗时应保证树苗根系能够完全接触到浆液,浆液的维持时间一般在2 个月左右,2个月后应注意及时施肥浇水,同时还要做好树盘的修整工作,在浆液袋上进行扎孔。
固体水栽种技术也是一种干旱半干旱地区常见的植树造林技术。该技术就是将液态的水通过一定手段转化为固态水,然后将固态水深埋在土壤内,可有效解决水分流失较快的问题。固态水可缓慢释放到土壤深处,进而改善土壤中水分含量,满足树苗生长的基本需求,保证树苗生长过程中都有足够的水分。
使用保水剂是一种植树造林中常见的方法,保水剂可以在土壤中水分较多如降雨时,快速吸收土壤中多余的水分,起到储存水分的作用,而在土壤水分较少如干旱时,缓慢释放自身的水分,调节土壤的湿度,为树苗生长提供所需水分。保水剂可随树苗栽植一起放到土壤中,可吸附黏在树苗的根系上,随着树苗根系的生长逐渐释放水分,进而达到改善土壤湿度,为树苗提供水分的作用。树苗蘸根法、种子丸法、直施法是半干旱地区使用保水剂造林的常见方法,具体选择应根据当地土壤情况,同时保水剂的施用可和肥料同时使用,可以在提供水分的同时保证养分的供给。
植树造林过程中抚育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栽种后的树苗需要进行松土、除草、修剪、灌溉、施肥等多种管理措施,以保证树苗的存活率和成林率。在树苗刚栽种下就需要抚育管理,此阶段为地下根系快速生长的阶段,是生长的关键期,需要投入更多的关注,是抚育管理的关键时期,若忽视抚育管理则会影响树苗后续的正常生长,轻则导致树势渐弱,长势不佳,容易发生各种病虫害,严重时则直接导致树苗死亡,无法成林,影响植树造林工程的正常开展。辽西半干旱地区土壤含水量较少,养分也相对较少,因此可根据当地的降雨情况,在降雨量较少、气候相对干燥时及时对土壤进行灌溉,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造林地附近建造蓄水池,及时对栽种的树苗进行灌溉。同时要注意施肥,解决土壤贫瘠的问题,加快树苗的生长,提高造林的效率,但要注意施肥量和种类的选择,并应注意在施肥后及时灌溉,保证树苗的根部及时和肥料接触,提高施肥效果。还应注意病虫害的防治,若发现栽种后的树苗发生病虫害,需要及时采取化学防治等手段,避免病虫害扩散导致整片树林受影响而死亡、降低植树造林的效率。因此抚育管理是一项长期且重要的工作,保证植树造林工作的顺利进行。
辽西地区降雨量较少,光照较为充足,气候相对干旱,同时该地区地形相对复杂,山地和低沟相对交错,环境较为复杂,生态环境相对单一。植树造林工程能涵养水源,维持生态环境稳定,改善辽西地区生态环境。但受到辽西半干旱地区气候的制约,普通的植树造林技术很难保证栽种的成活率,因此植树造林工作需要选用特定的抗逆性树种和采用特定的栽培技术,才能保证栽种树苗的成活率,辽西地区应大力推广成熟完备的半干旱地区植树造林技术,对植树造林人员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保证辽西地区的植树造林工作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