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彦周 龙岩市农业学校 福建龙岩 364000
位于闽粤赣三省交界的龙岩市, 所处地理位置相对偏远,但养殖业发展迅速,除生猪养殖外,面对越来越大的牛肉市场需求, 龙岩市的肉牛养殖逐渐兴盛。但由于当地肉牛数量少,难以满足市场供应需求, 因而养殖户需从外地分批次引进犊牛或架子牛进行育肥。 然而长途运输过程中易因饲料、饮水、气候改变、 车辆颠簸或惊吓等多种因素诱发应激综合征,会导致肉牛大量发病或出现死亡,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损失。因此,肉牛养殖中也要注意做好运输过程中应激综合征的防治[1-2]。
2021 年5 月,龙岩市武平县发生一起引种牛因运输导致应激综合征的病例, 当地一肉牛养殖场从吉林省长春市引进一批西门塔尔4 代小公牛, 均重约275 kg/头, 共计36 头。 长春市与龙岩市相距达2 800 km,经长达40 h 运输后,引种牛进入养殖场仅3 d 左右便相继出现运输应激综合征症状。
笔者受邀对养殖场引进的西门塔尔小公牛进行诊断。 据养殖场人员描述,入场后的前2 d,小公牛饮水、进食均无异常,第3 d 开始部分牛出现轻度发病症状,患牛进食量下降、体温不断升高,精神萎靡不振,反刍速度变慢,并存在呼吸障碍,鼻液呈脓性。笔者抵达养殖场时,为引种牛入场的第6 d,当时有7 头犊牛症状较为严重,体温高达42 ℃左右,拒绝进食, 鼻镜干燥, 并且患牛因关节肿胀而常趴伏于地。此外,还有8 头犊牛症状较轻,体温异常、有咳嗽现象,且采食量明显降低。
3.1 流行病学调查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引种区域属于牛烂肺病(支原体肺炎)流行区域,并且当地多发肢蹄病。 同时,武平县的猪养殖量较大,因而该地为猪牛共患类疾病高发区。
3.2 实验室诊断 取患牛口腔及鼻腔部病料,采集患牛粪便样品并制作牛舍地面刮片,而后采取PCR法检测支原体,结合染色镜检。 检测发现,患牛呼吸道刮片样本存在大量支原体, 其余样本检出链球菌及其它形状各异的细菌。
4.1 优选引种 该次引种品种为西门塔尔小公牛,是源产于瑞士的肉牛品种,相较于本地品种而言,该品种应激综合征的发病几率更高, 环境适应能力较差。因而为防止肉牛运输途中出现应激反应,应在引种时尽可能引进本地品种,其次为杂交牛,若必须引进进口品种,则需采取精心的运输养护管理。
4.2 引进年龄适合的牛只 除老龄牛外,引种牛的年龄与其环境适应能力成正比, 因而引种时尽可能引进六月龄以上的牛。若是运输路途长,引种牛月龄应相应提高,不可因价格差异而引进低龄犊牛,否则会增大运输途中牛只应激综合征的发病几率。
4.3 严格筛选引种地 不可将价格作为肉牛引进的唯一因素,要拒绝从疫区引进牛只,尽可能就近购买、避免从较远区域引进牛只,遵循市内-省内-邻省的肉牛采购原则。一方面是由于距离远,区域气候环境差异较大,引种牛不易适应本地环境,同时长途运输中诱发牛应激综合征的因素也较多。
4.4 把控好购牛时间 气温高低与肉牛应激综合征的发生存在直接关联, 因而采购牛肉时间尽可能选在春秋两季,夏季引进应做好降温工作,尽可能于夜间气温较低时运输。若冬季引种,则要重点加强防寒保暖。
4.5 做好运输前的准备
4.5.1 合理筛选购牛与押车人员 肉牛引种时,应筛选经验丰富、对牛的习性了解度高、责任意识强且不怕吃苦的人员负责购牛或押车。尽可能配备兽医,可避免采购到患牛或弱牛, 且运输途中可对引种牛给予精心管护,可及时对患牛进行诊断与救治,加强运输途中的科学管理,减少应激综合征的发生几率。
4.5.2 加强检疫与防疫 跨省引种肉牛时, 应加强引种地支原体病、 口蹄疫等各种流行性疾病的严格检疫。若在引种地注射疫苗,需经15~20 d 隔离期满后再运输。隔离过程中应淘汰弱牛,不可于装车前注射疫苗, 否则会诱发牛的应激反应, 使之抵抗力下降。
4.5.3 运输车辆准备 应结合肉牛养殖场的道路情况选择运输车辆,确保运输途中不换车,由相同车辆从引种地直接将牛只运输到养殖场。同时,运输前做好车厢内部防滑处理, 将细土、 干草铺于车厢底板上,避免因牛滑摔而引起应激。
4.5.4 做好运输前饲喂管理 应沿用引种地的饲料及饲喂方式,不可突然性更换饲料,且应降低多汁牧草等饲料饲喂量,避免引发牛只腹泻。运输前精料饲喂量要酌情降低, 装车前4 h 内饲料量按正常量的80%供应,避免牛进食过饱因运输颠簸而损伤肠胃。
4.5.5 全面消毒 运输前,应针对运输车辆、肉牛装卸台做好彻底消毒, 同时还要消毒处理牛舍及相关器具,消毒药剂可使用火碱或生石灰,也可应用消毒灵或新吉尔灭等其它药物, 确保消毒工作全面、彻底。
4.5.6 饲料及饮用水准备 运输途中应准备足量草料,且应从引种地购买草料。 以运输距离、引种数量按照每头牛每天5 kg 饲料消耗量计算出草料需求量, 尽可能多准备一些草料。 草料可存放于车厢顶部,且做好防雨措施。 还需准备塑料水桶及软水管,以便运输途中为牛只提供饮用水。
4.6 加强运输途中管理 运输过程中要求运输车辆的起停要慢且稳,保持均匀的行驶速度,行进速度应控制在80~100 km/h。 长途运输时,行驶2~4 h 应停车检查,且每7 h 左右要为牛只提供一次饮水,每日草料供应量应为5 kg 左右,通过精心饲喂,尽可能避免运输中发生牛只应激。
4.7 强化到场后管理 引种牛运抵养殖场后,应对卸牛场所进行全面消毒后再卸车, 并直接将牛只引至隔离牛舍。应在引种牛进场1~2 h 后,牛只得到充足休息的情况下让牛只口服补液盐,可让牛饮水,但要将饮水量控制在10 L 内。饲喂饲料应为质量良好的禾本科干草,每日饲喂量应为4~5 kg;约3 d 后牛只方可自由进食与饮水。 5 d 后可添加精料或增大青贮料饲喂量,精料供应时应从1 kg 起步,再逐步增至正常水平。 引种牛进场5~10 d, 经观测牛进食未下降、 无精神萎靡状态后, 再实施驱虫或注射疫苗。
引种牛出现运输应激综合征症状后, 应立即隔离,且每天对牛舍进行消毒,以防病情加重、扩散。同时, 由于应激综合征主要是因感染了支原体、 链球菌、沙 门氏菌等病原微生物而引发的,因而需要通过抗菌药物治疗。 应根据药物说明书选取适当给药方式对症治疗,可选用青链霉素作为治疗药物,采用肌注疗法, 注射剂量应为 3~6 g/头,1 次/d,5~7 d 为一疗程。 若肉牛体虚、拒绝进食,可同步注射维生素20 mg+15%葡萄糖混合药液50 mL,持续给药5 d 即可。 为降低复发率,需彻底治愈后再停药。 若病情较为严重,为降低治疗成本,防止出现交叉感染,可酌情淘汰患牛。
应激综合征的主要诱因是肉牛引种时的长时间运输, 养牛场引种时应重视应激综合征的预防与控制,了解其所产生的影响,建立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防治理念,应从购牛、运输、入场三个环节做好准备,以此减少应激综合征的发病几率。牛只运抵目的地后,应先隔离饲养,通过精心管护使牛适应新环境后再转入正常牛舍饲养。 应根据患牛症状表现选用适合的治疗药物,明确药性、控制好药量、保证治疗疗程,从而降低应激综合征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