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长稳,王习胜
(安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讲好中国故事最主要的是讲好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鲜明体现,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故事就抓住了讲好中国故事的重心。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伟大故事的基础在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发展的历史有清晰地把握,在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演进历史的基础上需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内蕴的事实逻辑、事理逻辑、情感逻辑和价值逻辑进行透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伟大故事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和发展所面对的一些人和事,这些人和事经过必要的语言和逻辑加工形成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讲述这些故事就是要讲清楚蕴藏在这些人和事之中及其背后的事实、事理、情感和价值。
2019年9月24日,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新中国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形成和发展”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强制度宣传教育,特别是要加强对青少年的制度教育,讲好中国制度故事,引导人们充分认识我们已经走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成功之路,只要我们沿着这条道路继续前进,就一定能够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中国之制”是建立在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制度之上的,而国家治理体系与国家制度建设又互为表里,都是关系国家政治的主要和根本的问题。讲好“中国之制”伟大故事就是向中国人民及世界人民阐释清楚中国走的是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资本主义道路,以有效应对国内、国际上流传的“中国是资本主义的变种形式”的歪曲言论,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鲜明的制度优势,以增强人民的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
“中国之制”伟大故事不是离现实很远或完全脱离现实的纯粹虚构的故事,当然纯粹虚构的故事在现实中也总能找到或多或少的痕迹,有的应用了特殊手法超越了现实可能,但几乎没有完全脱离现实的纯粹的虚构故事。因此,“中国之制”伟大故事的现实性或真实性是基于事实的,是无限接近真实发生事件的。讲好“中国之制”伟大故事就需要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从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伟大成就中探寻“中国之制”伟大故事之事实。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特殊的社会性质使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面临复杂的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这种复杂的矛盾决定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从十九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中叶的近百年时间,人们所经历的“事件”是经过必要的逻辑抽象而体现的具象的历史。1840年鸦片战争叩开了清王朝的大门,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无数志士仁人先后进行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奋起救亡、锐意变法的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矢志推翻清王朝封建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2],这些力图救民族于危亡之中的运动或革命都以失败而告终。绵延的历史在一次次革命斗争中产生变化,为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浙江嘉兴南湖小船上的正式成立奠定了思想和阶级基础,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又为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共产党自成立时就非常重视自身制度建设,中共一大确立了党的最高纲领及一些属于党章性质的条文:明确规定党员发展的条件、程序;规定全党建立统一的组织、严明的纪律;规定地方党组织与中央党组织的关系等。中共二大明确了党的最低纲领,即现阶段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策略、任务和目标,为中国革命的前途指明了方向。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党组织建设是在马列主义指导下不断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从早期的党组织建设到后来的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经济纲领和文化纲领,以及相对比较成熟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等制度建设,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结束了近代以来倍受压迫、剥削和侮辱的历史,从此站起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面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和压迫,如何巩固新兴政权,完成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以及加强社会主义建设是摆在党的第一代领导人面前的头等大事。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一五计划”期间,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遗留问题的同时健全各级人民政权,加强国家政治制度建设。1952年全国生产力发展达到新高度,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得以全面恢复,这为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启社会主义改造做好了条件准备。在党的带领下,全国人民仅用三年时间就完成了“三大改造”,加强了民主与法治建设,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制定并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我国基本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这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制度前提。
《春天的故事》里有句歌词“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市,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描画了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凝聚了人们对改革开放的情感,展现了人们逐渐富裕起来的欣喜景象。另一首《走进新时代》也写到“改革开放富起来”,事实确实如此,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人们站了起来,改革开放使人们逐渐摆脱“吃不饱,穿不暖”的贫苦困境,逐渐富了起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标志着改革开放拉开了帷幕,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生产力、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建设取得了“奇迹”般的成就。经济上,经济总量快速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 645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81元,到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518 942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8 420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近143倍,人均生产总值增长近101倍。政治上,“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走向完善。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相互结合,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不断扩大”[3]。文化上,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空前繁荣等都展现了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渐走上了富裕之路的美好景象。改革开放为中国带来的变化是空前的,尤其是改革开放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同时又对各种体制进行了深刻变革,开启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的新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本身就包含着广泛的“故事”,制度的运行、运行产生的效果也都有着无数的“故事”,这些“故事”之原型值得我们深入挖掘。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需求的多样性与层次性要求不断变革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的平衡性与协调性。深化改革是改变部分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加强制度建设是强化先进制度对保障经济基础健康发展的选择,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审议和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为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科学的制度体系,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制度展开,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需要,也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新时代需要进一步向现代转型,以理性的方式进行制度建设与制度执行,当前复杂的世情、国情、党情使制度建设艰难且迫切,这就要用制度建设理顺、理清、规范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每一个制度建设的背后都有无数的“勇士”为之奋斗,不仅以个人的故事形式存在,也以集体或国家的故事形式存在,如《我不是药神》就以影片的形式揭示了医药制度的不完善,也因此推动了医疗制度改革。
“中国之制”伟大故事是写于一系列事实基础之上的特殊故事,故事之事实相当于故事之原材料,通过对原材料进行语言、技巧等的加工形成生动的故事,故事内蕴着事实之事理,对事理的揭示展示着故事背后“中国之制”的道理。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构、运行、监督、发展和完善的领导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端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奠基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于改革开放时期,在新时代继续不断完善和发展。在以上的各个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构、运行、监督、发展和完善的领导者。肖贵清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就提出了关于未来国家制度的主张,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构建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改革开放以后的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5]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党学说、国家学说组建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理论中闪现着对未来国家制度构建的设想,从早期的无产阶级专政、民主集中制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到后来的各阶级联合专政,再到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共产党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新理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国家制度建设打下了理论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逐步确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政体、基本经济体制、基本政治制度、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制度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根据国内外形式决定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在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中逐渐体系化。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构、运行、监督、发展和完善也是在党的领导下完成的,继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完善的必然之举。
一个好的制度必定是人民拥护的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执行、监督、完善和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参与、认同和拥护。在长期实践经验总结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凝结着党的智慧和人民的智慧,是国家意志和人民心愿的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从根本上确保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是人民参与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保障人民权利的有效制度形式。在人民广泛参与制度制定、执行、监督、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中,人民的声音得以倾听、利益得以保障、愿望得以实现,让人民从心理、情感、认知和行为上接受、理解、认同和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广泛接受、理解、认同和拥护说明“中国之制”具有旺盛的人气,这种人气的来源并不是非理性的情绪和情感反应,而是建立在人民对“中国之制”理性思考基础之上深思熟虑的结果。合理的引导可以让“中国之制”爆发出磅礴的力量,如中国力量、中国速度、中国奇迹正是这种人气的生动体现。要继续维持、发挥、利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人气,就必须继续深化制度改革,广开言路、倾听人民的心声、了解人民疾苦、用制度汲取人民智慧、化解民生问题、发挥人民优势。
实事求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同时也是“中国之制”发展和完善的现实活力之源。实事求是,就是要按照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去探索和研究事物本来的面貌以进行实践活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上层建筑,是中国共产党人根据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产品分配方式、生产中人们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等所建立的规范体系。对经济基础的充分了解和把握,尤其是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各自发展规律及其互动规律的研究和把握是建立科学制度的必要条件,除此之外还应研究各国人民的心理特点、人口状况、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等。发端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基与社会主义建设、形成于改革开放,继续坚持完善和发展于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凸显了实事求是的品质。中国共产党在坚持马列主义指导思想指导地位不动摇的前提下,切实结合中国国情、世情、党情等特殊条件,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走出一条与俄国十月革命不同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与苏联经济建设不同的工业化道路,与西方现代化不同的现代化道路等。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都能始终围绕当时特殊的社会矛盾、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状况建立、调整、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适应社会发展中保持持久活力。
情感是人们认识活动开启和保持的催化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一种制度规范体系是使人们日常生活轶序化的规则设置,作为一种制度规范体系所承载的价值取向和理想想象,它所包含的并不仅仅是“不近人情”的、“冷冰冰”的规则体系,还凝聚着数代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个体情、家国情和人类情。
有智者曾把“情感”作为人区别于动物和其他物种的准则,认为人之所以为人在于其情感性,随着实践的深化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其自身属性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对人之所以为人的理解也在不断变化,但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即人是有情感的动物。近代中国处在一个民不聊生、生灵涂炭和战火纷飞的境况中,同时也处在一个岁月峥嵘、誓死反抗外来侵略,希冀建立新社会和铸就伟大民族精神的奋斗历程中。翻看历史的扉页,映入眼帘的是无数的志士仁人在与自己作斗争的画面,他们在斗什么?是在与自己的情感做斗争? 害怕、恐惧、畏惧、畏缩等真情实感的流露在战争的渲染中留下的只是灰白色,丰富多样的情感淹没在令人窒息的战火之中。每一个参加战斗的士兵,作为真实存在的个体,他们的情感是我们所忽略的,我们往往把其当作“神”来塑造,使其丰满的人物形象留下的只是没有个体情感的“神”的存在。挖掘和讲述人民大众、平凡士兵、高级干部、伟大领袖等个体在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过程中体现的具有真情实感的故事,对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古代政治的突出特点就是家国同构,其“皇令”虽不下县,但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族制保证了家国同构的一统性。特殊的经济形式、政治形式塑造了中国人民深厚的家国情怀,从儒家的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文人士大夫的理想追求便可窥见一斑。悠久的家国情怀传统在中国近代社会被进一步传承和创新,以新的社会背景、社会境况、社会使命展现新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使中国社会轶序化的制度安排,是中国人民近代以来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人民幸福等价值目标的制度追求,其包含着对近代中国陷入国家危亡,民族倾覆的担忧与愤恨,包含着无数志士仁人们想要解救四万万劳苦大众于水深火热的强烈决心。看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党和人民的家国情怀毫无关联,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无法体现党和人民的家国情怀,事实确实如此吗?答案不证自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有无数的人为之奋斗、牺牲,他们愿意奋斗、牺牲的目的就是想要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主义得以巩固和发展的制度基础,没有制度的保障社会主义就无法实现稳定发展。无数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深知,没有国就没有家,国之不国,家之何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过程是家国情怀的体现,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执行、监督、完善和发展巩固和深化了中国人民的家国情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既是中国人民个体、集体情感的生动体现,也是中国人民对人类前途命运的关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典型形式,是社会主义制度这个普遍性里的特殊性,它既包含着社会主义制度的一般形式,又体现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特殊形式。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主义实践的制度安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的制度安排,体现者着人们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和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蕴含着中国人民对公平、正义、自由等的不懈追求与向往,是中国人民想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追求自身解放过程的逐步探索,在探索的道路上中国人民不仅注重对本民族利益的关照,同时也将人类的共同利益纳入考量的范围。“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日内瓦万国宫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人类命运共同的提出让世人感到,中国共产党不仅仅在考虑中国问题,追求中国人民的福祉,也为全世界、全人类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方略。”[6]人类民运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践行和不断理论化、实践化和现实化,是对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和各种共同体理念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大同世界、马克思主义者的人类解放和各共同体理念里的类情感关怀的生动体现,展现着中国产党人在高科技时代对人类未来积极行动的类情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逐渐总结形成的科学的理论体系,是党和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反映着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象征着人民对美好社会的期盼。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为了人民而构建、依靠人民而完善和发展、由人民共享制度执行带来的治理效能的价值旨趣的理解,有助于解决讲好“中国之制”伟大故事的价值导向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为了人民。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的发端时期,勘察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的社会背景,即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经历了农民运动、封建地主阶级维新、新兴资产阶级变法及革命等救国运动都未能给中国人民带来光明前景,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中国人民继续处在“三座大山”压迫下的民不聊生的境况中,无数志士仁人想救人民于水深火热、挽民族于生死危亡。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自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使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想通过马克思经典作家描绘的社会主义图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用先进的制度确保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经过艰苦的探索我国于1956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面对崭新的制度形式,中国共产党在后来的探索中出现了偏差,在一系列的反思和总结后,于1978年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实,不再局限于书斋里的“社会主义”,而是着眼于人民的现实生活,开启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新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形成到发展和完善的每一步变化,都不是固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描绘的现成图景,而是在满足人民对物质、精神等需求的发展中实现突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治理效能的发挥与实现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带领人民群众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在不断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科学的制度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大兴调查之风,广泛听取人民意见,坚持“问计于民”“问策于民”和“问政于民”,坚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等多种方式汲取人民智慧,始终坚持依靠人民的智慧构建条例、规章制度、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等。制度的生命力不在于将其束之高阁在书斋里,而在于依靠制度进行国家治理的实践中,一种制度好不好主要看依靠其治理的国家运行是否有序,人民是否安居乐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能够确保国家有序运行、人民生活安居乐业,一方面在于制度设计本身是科学合理的,另一方面在于人民愿意遵守科学合理的制度。中国特色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能够广泛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于制度本身设计的科学合理性,但制度要想实现其优势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广泛参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为人民拥有有序生活、依靠人民实现制度效能和由人民共享制度优势及其带来的社会效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于2014年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评价国家政治制度优劣的标准是“八个能否”。此论断是对邓小平在1987年会见喀麦隆总统比亚时指出的“我们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看三条:第一是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第二是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是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7]观点的继承和发展。从邓小平和习近平对国家政治制度优劣的评价标准来看,都可以看到他们对国家政局稳定、人民生活改善的关注,换而言之,不管是国家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等都属于国家制度的一部分,其目的都是维护国家政局稳定和改善人民生活。国家政局稳定与人民生活改善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以政局稳定保障人民生活改善,以人民生活改善维护政局稳定,当然二者只有在特殊条件下才会出现对立。一言以蔽之,制度的完善和发展需要人民的支持和参与,而完善和发展的制度带来的治理效能也是由人民所享用的,即一个政局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多彩、社会公平的社会必定需要一个科学的制度,也正是这种科学的制度在好的国家治理下塑造了这样一个美好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