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体质学基本原理解读大健康养生概念*

2022-11-27 05:36赵海虹卢秀霞叶燕彬宗玉涵周玉美王济
天津中医药 2022年1期
关键词:禀赋基本原理气虚

赵海虹,卢秀霞,叶燕彬,宗玉涵,周玉美,王济

(1.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体质与治未病研究院,北京 100029;2.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广州 511400)

2016年10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把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核心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将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列为“十四五”重大任务,这就要求迈进健康治理现代化,中西医并重,大力普及中医药知识,提高中医药现代化水平,更好发挥中医药“治未病”的独特优势[1]。健康中国,不仅包括全体人民健康身体、健康环境、健康经济、健康社会,也包括服务于全体人民(男女老少和各民族)、服务于每个人的全面健康(身体、心理、道德、社交)、服务于人的生命全周期(婴幼儿到老年)、服务于健康全过程(健康、亚健康、疾病、康复、强壮、健美)的全面健康[2]。在人类健康领域,健康中国的涵盖内容与大健康内涵密切联系。

1 大健康

大健康一词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由1996年第一次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中逐渐发展而来,近四、五年得到广泛应用。在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第18次学术年会上,王琦院士指出在当前生态环境变化、疾病谱复杂化、人口老龄化、健康需求多样化、疫情常态化“五个化”的情况下更应注重大健康,并将大健康的概念阐述为:大健康是在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前提下,注重不同群体、不同个体的健康水平、健康状态及所处环境与健康关系的总和。其中包括生命全周期、生活全方位、健康全过程“三个全”,涵盖生命、生产、生活3 个“生”,连接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三个链”,形成大健康、大数据、大产业“三个大”的综合效应,所构建的人类健康领域新的科学认知体系。在大健康的概念中,“三个全”与体质学的内涵特别是基本原理联系紧密,可从养生角度进行阐释。

2 从体质学基本原理解读大健康概念

“生命过程论”“禀赋遗传论”“形神构成论”“环境制约论”是王琦院士在中医体质研究过程中首先明确的4个基本原理,奠定了中医体质学的基石。“生命过程论”认为体质是一种按时相展开的,与机体发育同步的生命过程,具体表现为幼年时期“稚阴稚阳”,青年时期“气血渐充”,壮年阶段“阴阳充盛”,老年阶段“五脏衰弱”。在个体体质发展过程中,受到“禀赋遗传论”影响而表现出较大的个体差异,先天禀赋的不同是造成体质差异的主要内在因素。“形神构成论”指出体质不仅关注特定躯体素质(形态和功能),也关注相关心理因素,如性格特征、处事态度等,两者既存在稳定性,又存在变异性。“环境制约论”强调环境对体质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包括生活条件、饮食构成、地理环境、社会习俗等,在日常生活中潜在持久地制约着体质的形成和发展[3]。4个基本原理是体质学的关键理论体系,在大健康领域与“三个全”有密切联系,下面从“三个全”入手,运用体质学基本原理对大健康概念进行详细解读。

2.1 “生命过程论”和“禀赋遗传论” 在大健康的概念中,“三个全”从生命周期、健康过程、生活方位各个方面概括出大健康的涵盖范围。其中“生命全周期”指的是全体人口从胎儿到生命终点的整个生命周期,这与体质学“生命过程论”和“禀赋遗传论”原理相对应。

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由于脏腑功能活动盛衰变化以及气血津液变化,人体表现出明显的体质差异。《灵枢·天年》以十岁为周期,《素问·上古天真论》以女七男八为周期,分别论述各个阶段的体质生理特点。“生命过程论”认为同一个体在生命不同年龄阶段表现为不同体质类型,这一原理在对国内数据库进行体质检索时得到证实。小儿时期阳气阴精尚未充盛,处在精血津液和元气均不足的状态,体质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复杂性。此时为“纯阳之体”,生长发育旺盛,得病易化热,偏颇体质多为实热质和阴虚质;成年阶段气血充沛,脏腑功能强盛。现代社会节奏紧张,人们生活压力大,经常熬夜,喜食冷饮、肥甘厚味,爱好烟酒,又缺乏运动,偏颇体质以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和湿热质居多;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阴阳气血失调,脏腑功能减退,以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居多[4]。

此外,处于相同年龄阶段的不同个体受到禀赋遗传影响而表现出明显的体质差异,禀赋遗传是决定体质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内在因素,其中影响较大的因素有性别差异、某些生理缺陷与遗传性特禀体质。《灵枢·寿夭刚柔》有相关记载:“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即说明了人体体质与遗传差异之间的关系。《轮衡》一书也记载了汉代王充对禀赋和体质关系的认识:“夫禀赋渥则其体强,禀赋薄则其体弱。”说明先天禀赋的不同造就体质差异。禀赋遗传对体质类型差异的作用主要通过阴阳气血的差异表现出来。如先天禀赋阴阳充足,则为健康无病的平和质;如禀赋阳不足,易发展为阳虚质,阳气虚无力温运水湿,又可能发展为痰湿质。胎儿禀赋强弱与父母之精强弱、婚育密切相关。《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言:“男子聚精在寡欲,交接乘时不可失,须待絪氲时候至,乐育难忍是真机。”合适的婚育年龄、怀孕时机以及孕后养胎、护胎都属于造就先天禀赋的重要环节。

2.2 “形神构成论”和“环境制约论” 大健康不仅包括为全民提供“从胎儿到生命终结”的全人口、全过程健康保障,还要打造“知(健康知识普及)、防(预防为主)、医(医疗服务)、护(养护康复)、养(健身养生)”的全方位健康服务网络和平台[5]。《纲要》强调提供全方位的健康促进服务,通过对饮食、营养、运动、睡眠、心理、体质量、起居、环境等生活因素的干预进而促进健康。从体质学基本原理出发,“生活全方位”要求“形神构成论”和“环境制约论”相统一。

体质是特定躯体素质与相关心理素质的综合体,随着国家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的心理问题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形神构成论”是中医“形神统一”思想在中医体质学说中的具体体现,体质分型或人群个体差异性的研究应当注意到躯体-心理的相关性,具体表现为不同体质的人群具有不同性格。如阴虚质人群,《素问·痹论》曰:“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故阴虚质性格外向而喜动[6]。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文版也证实了这一性格特点[7],通过代谢组学发现这可能与阴虚质人群尿液中抑制性神经递质增多而血液中减少有关[8]。

不同地域的人体质分布不同,主要受环境影响。“环境制约论”强调生活条件、饮食构成、地理环境、季节变化及社会文化因素都对体质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以地理环境和饮食而言,在中国东北地区,阳虚质比例较高,可能与当地天气寒冷、人们少户外运动、喜食冷饮、夜生活频繁等阳气受损或不足有关;西部地区阴虚质较多,可能与当地多风、干燥、强紫外线辐射等特殊气候环境以及人们多食牛羊肉等饮食习惯相关;南部地区湿热质较多,与当地天气高温多雨,人们生活条件改善,多食肥甘厚味,少运动相关[9]。

根据体质具有稳定性、趋同性和可调性的生理特点,人人通过了解自身体质,采取相应的调养方案,根据具体情况加以调整,真正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从健康全过程保证身体健康。健康全过程不仅包括健康期和疾病期,还包括高危因素期、疾病前期、疾病临床期、疾病恢复期等。“健康全过程”与“生命全周期”“生活全方位”相比,对应4个基本原理,除包括健康状态外,更多的关注疾病状态。如九体医学中,气虚质模块占比较大。气虚质人群可根据身体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中药进行调养:卫外不足选用玉屏风散,气虚下陷选用补中益气颗粒,气虚肌消选用四君子汤,气虚及血选用归脾汤,气虚虚损选用小建中汤等。

3 体质学基本原理在大健康养生中的应用

体质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生命现象,是个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出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以及心理状态等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6]。本团队发现并总结出中国人的9种体质类型,编制《中医9种基本体质分类量表》,制定《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该标准已成为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利用该标准,从个人的体质因素入手,可改善亚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下人群的症状,并能对健康人群提供生活调养参考[10]。王琦院士指出中医体质学在大健康中具有独特作用与优势,主要包括治未病、防控慢病、服务公共卫生以及实施“九体医学健康计划”,其中“九体医学健康计划”的理论体系即包括体质学4个基本原理。由于人群具有“个体差异性”和“群体趋同性”,运用模块化思想将人群分成九大类,进行九体健康评估,每个模块涵盖相应体质类型的外在宏观特征、内在分子生物学特征、心理特征和自然社会适应能力,表现为对疾病的倾向性不同,从而可进行生活行为指导、养生保健、医疗干预和个体化健康管理服务,通过改善体质土壤为防控疾病发生发展提供新途径,实现大健康层次的养生[11-12]。

笔者团队利用一年多时间在江苏、福建、北京、青海等9省市对21 948例人群进行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约1/3人群为平和体质,约2/3人群为偏颇体质,偏颇体质中气虚质占据首位[9]。以气虚质为例说明体质学基本原理在大健康养生方面的应用。影响气虚质形成的内在因素是先天禀赋,明代万全曾说:“子与父母,一体而分,如受肺之气为皮毛,肺气不足,则皮脆薄祛寒,毛发不生……受肝之气为筋,肝气不足,则骨软。”说明子女的生理性气虚质根本上是由父母体质造成的。因此,宜从孕前调体、科学胎教、优生优育等禀赋遗传方面进行调养以改善先天性气虚质。不同年龄阶段的气虚质人群调养方案不同,南宋名医杨士瀛在《仁斋直指方论·总论》中指出:“少壮新邪专攻是则,老衰久病兼补为规。”即是说年轻力壮之人气血充盛,驱邪有力,邪气侵犯时,可专攻邪气;而年老之人、久病之人气虚不足以抗敌,外邪入侵时,需攻补兼施。“老年慎泄,少年慎补”也说明老年人体质的基本特点为五脏气虚,尤其是肾阴肾阳的亏虚,故用泄法需谨慎;而小儿体质为“纯阳之体”,阳气充盛,即使为气虚质,用补法也不宜太过。气虚质者性格内向,胆小,不喜冒险。针对这一心理特点,宜创造虚拟人群环境,大胆表述自己,如在公园、护栏等无人区将花草树木看作听众,放声歌唱或演讲,随着练习次数增多,胆识便可增加。此外,可运用七情传变以调节脏腑气机,避免七情过极造成气机不畅[13]。环境对体质的形成与发展始终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在个体体质的发展过程中,生活条件、饮食构成、地理环境、季节变化以及社会文化因素都可产生一定的制约性影响,有时甚至可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如在饮食调养方面,气虚者多脾胃虚弱,饮食不宜过于滋腻,应选择营养丰富且易于消化的食物。可多食用具有健脾益气的食物,如小米、粳米、扁豆、菜花、香菇等。气虚重者可食用补气药膳,或应用针灸、中药进行调理。有研究证实采用心理护理,饮食调养和针灸按摩等干预手段调理气虚质,可有效提高治愈率[13]。

4 基于中医体质学的大健康养生思路及展望

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人们对生活水平和健康的要求不断提高,大健康是医学发展的趋势,更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抓手。从九体医学入手,运用体质学4个基本原理对王琦院士提出的大健康特别是“三个全”概念进行解读,在生命全周期开展中医养生保健,有利于全民使用中医药知识、掌握养生保健技术,真正做到生活全方位健康。以预防疾病为主,从治疗1种病转为治疗一类病,强化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实现全过程健康。运用体质学说推进大健康养生,在治未病与防控慢病(未病先防、欲病早治、既病防变)、服务公共卫生、实施九体医学计划方面大有可为。若惠及全国人民,将对国民健康素质的提升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又可降低门诊均次费用,极大减轻国家财政负担,有利于加快推进建设健康中国的重大任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禀赋基本原理气虚
自拟芪龙头痛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胃痛的临床疗效探讨
压缩空气动力汽车的基本原理及可行性分析
从《黄帝内经》“治病必求于本”探讨禀赋与病机关系
要素禀赋论的局限:个体与企业家才能缺位
一种改善学生学习品质的价值取向新模型
康德论根本恶和心灵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