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杰初
(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 广西桂林 541006)
2015年,党中央作出了启动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新文科建设是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关键环节。2018年教育部的“六卓越一拔尖”计划 2.0和2020年的《新文科建设宣言》也对新文科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支撑一流学科建设是高校图书馆落实“十四五”规划的核心,学科服务是高校图书馆主动对接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抓手[1]。以新文科建设理论创新学科服务,提升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为新文科人才培养提供支撑引领作用,是国内高校图书馆落实“十四五”规划需研究的关键措施。
当前,在新文科建设研究方面,有学者对新文科建设的内涵[2]、意义[3]4-8、路径[4]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研究。在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改革创新方面,研究者们主要从服务理念转变推动学科服务改革[5],[6]27-35、以技术理论介入提升学科服务水平[7-8]、以用户需求定位促进服务内容优化[9-10]和以学科馆员能力提高推动学科服务上台阶[11]97-101,[12]等要素创新方面进行了深入而富有成效的研究。新文科建设于2018年被提出并进行了全面部署,为了解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对新文科建设支撑作用的相关研究情况,笔者以 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样本库,选择专业检索,以“SU = ‘新文科’*(‘图书馆’+‘学科服务’+‘知识服务’+‘信息服务’)”为检索式,将时间范围限定在2018年1月至2021年9月,检索时间为2021年9月27日,共获得8篇文献,去除1篇会议综述,余下7篇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图书馆学学科建设[13-15]、图书馆信息学建设[16]、图书馆服务[17]与数据服务[18]77-83,[19]研究。综上可见,新文科人才培养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形成哪些新需求?学科服务实践是否适应新要求及如何支撑新文科人才培养?这些关涉新文科建设进程和学科服务职能发挥的关键问题还没有得到充分研究和阐发。文章扎根学术文献及政策文献理论,厘清新文科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分析学科服务对新文科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可行性,探索以新文科人才培养理念创新学科服务的实践路向。
《新文科建设宣言》指出,新文科建设在于构建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应用型复合型文科人才。加快建设我国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是新文科建设的使命所在[20]。新文科建设理念是教育理念之创新,关键在于构建新文科人才培养体系,最终目标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的落实上。因此,需要厘清新文科人才培养的理念,即新文科人才的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法的内涵。
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21]。《新文科建设宣言》指出,新文科建设在于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应用型、复合型文科人才。马费成等[22]1-15指出,新技术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当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人类社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法律、伦理和道德问题,这就需要人文精神提供价值尺度,需要回归到人文教育和素质教育。因此,新文科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应对新时代复杂社会问题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目的在于通过人文教育和素质教育,培养具有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完善人格的新文科人才。
新文科人才培养模式是以新文科人才教育理念为导向,以培养掌握新的技术、固守人文传统、能解决好中国问题的新文科人才为目标[18]77-83。一方面,以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道德品格。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强调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的人格完善,把理想信念教育和人格培养融入专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与完善人格。另一方面,以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能力素质。以文理科的基础知识、热点问题和案例为核心,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拓展教学内容、教学场景及教学工具,以提升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创新思维及综合能力。
人才培养方法是指高校为实现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而对人才进行教育、培训的方法。林文勋认为,新文科的显著特征就是交叉融合,融合就是互动、创新和突破。推进新文科建设,关键就是要打破院系专业之间、学科之间、学科与社会之间的壁垒,重点是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与新科技革命交叉融合,以融合化教育把教书和育人有机结合在一起,努力培养具有批判精神、高度社会责任感、跨学科知识和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人才[23]。因此,新文科人才培养方法就是人才培养方法的融合化,是以新时代社会需求为导向,将网络、信息等新技术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中,以学科与专业的融合、创新为手段来培养高质量新文科人才。
新文科人才的融合化培养主要从两方面入手。在学科融合方面,体现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内部融合以及与自然科学的交叉融合;学科与专业之间的互动融合;学科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有效融合;教学内容与学生对现实社会认识的有机融合,进而以学科、专业、课程的全方位融合增强新文科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作用。在技术融合方面,将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融入新文科人才培养体系中,体现为新技术在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中的有效应用,从整体上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为高质量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保障。
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等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它规定了高等学校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人才培养目标受特定社会领域和社会层次需求的影响,最终以学科、专业培养目标体现出来。林文勋认为,新文科建设就是努力培养具有批判精神、独立思考能力、高度社会责任感、跨学科知识和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人才。同时,孙正聿也认为,新文科教育必须突出能力培养[23]。能力就是个体依靠智力、技能和知识等认识与改造世界所表现出的身体及其心理的能量综合体[24],由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构成。因此,新文科人才培养目标就是人才培养目标的能力化,是以新时代问题为导向,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具有发现和解决新时代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水平文科人才。新文科人才的思维能力包含批判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新文科人才的实践能力是个体在当代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新文科人才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注重人才培养方案的落实。一是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形式、改革教法、强化实践,使学生系统掌握学科的基本理论,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二是要突出产出导向,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切实培养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三是要持续改进,把常态工作与定期评估有机结合起来,及时评价、反馈,持续改进,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3]4-8。
新文科建设的关键在于增强高校新文科人才培养的实效性,即贯彻新文科人才培养理念的导向作用,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增强新文科人才在学习、教学、科研、管理过程中的培育实效。
“学科服务是以用户为核心,主体通过学科馆员,依托图书馆和公共信息资源,面向特定机构和用户,建立基于科研与教学、多方协同、面向一线用户的一种新的服务模式和服务机制,向用户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知识化服务,提升用户的信息能力,为教学科研提供有力的信息保障与支撑。”[25]其“根本任务是针对学科建设和发展、教学研究的需求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服务,与学科同呼吸共命运”[6]27-35。可见,服务新文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是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职责所在,其作用的发挥取决于对新文科人才培养环境的适应和培养要求的落实上。然而,学科服务存在与新文科人才培养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学科服务普遍存在着“人文引领不足、交叉融合障碍、能力素质缺位”的现象。
学科服务的科学化在于实现服务方式精准化、服务内容专业化,并满足个性化的需求,具有评价流程化、评价措施易于执行的优点。其优点主要表现在:一是服务管理注重刚性执行力。以效率优先为原则,职责分明且目标明确,大大缩短了服务项目的执行时效。二是服务方式追求服务对象的精准化。能精准了解用户个性化需求,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三是服务评价以模式化的定性评价和书面考试的结果评价为主。
新文科强调人文价值引领,坚持以文化人、以文培元,培养青年人的自信心、自豪感、自主性,坚持立德树人,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26]。因此,以人文价值引领新文科人才培养,要求学科服务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豪感、自主性。然而,学科服务的科学化制约着人文价值引领作用的发挥,正如马费成教授所言,我国图书情报学科“在国内社会反而没能产生与其量能相匹配的影响力,究其根本,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图书情报学科更多发挥的是工具性、支持性作用”[22]1-15。首先,服务管理的科学化缺乏管理的柔性功能。服务管理的刚性化易忽视发挥制度的导向作用及文化传承等价值;过分强调制度的规范作用和执行效率,会限制服务主体和服务对象的自主性、创造性,缺乏双方积极参与的学科服务必然是不成功的。其次,服务方式科学化容易造成立德树人、教育悬空。新文科建设在于守正创新,守正的根本就是立德树人,可是这一点在图书馆学专业课程体系中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也没有被有机地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之中,其原因在于对德性的思考与培养,很难属于具体的工具性的专业知识[27]。也就是说,新文科人才的立德树人强调的是文化的认同、内化和践行,既是心理过程,也是实践过程,这不是精准了解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以及提供精准化的专业知识服务所能实现的。最后,服务评价科学化难以获得人文素养的真实评价。新时代教育评价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原则,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28]。新文科人才培养强调回归人文教育,注重可应对现实生活和国际社会环境的素养教育,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这种人文素养教育具有培养过程的渐进性,教育实效体现在对现实复杂社会问题的解决能力上,无法运用模式化的定性评价,也难以运用考试形式的结果评价。因此,必须要创新过程性评价办法,以提高新文科教育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学科服务的学科化是指以学科为单元的专业化知识服务。服务学科化强调以单一学科的专题化需求为导向,以满足某一学科、专业、课题、个人的个性化需求为宗旨;强调单一学科的共建共享,以学科为单元进行信息资源建设,进而实现知识的收集、整合和共享;强调单一学科参与教学科研过程,要求学科馆员具备服务学科相同或相关学科的专业背景,以便能更好地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服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新文科人才是指具备应对新时代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复杂社会问题能力的人才。可见,“应对新变化、解决复杂问题亟需跨学科专业的知识整合,……进一步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推动文科专业之间深度融通、文科与理工农医交叉融合”[26],要求学科服务打破以单一学科为单元的学科服务形式,实现培养具有扎实基础知识、独立思考与判断能力的新文科人才。然而,学科服务的学科化成为新文科人才培养的交叉融合壁垒,主要表现在:一是以单一学科的需求导向观念制约学科服务的交叉融合。 由于不同学科、研究方向之间天然存在区别,造成不同学科甚至同一学科不同方向之间的合作遇到困难[29],不同学科在学科、专业、课题、个人的服务需求和满足方式上也存在差异。所以,学科服务一直被定义为满足某一特定学科用户的信息需求而进行的一种主动的专业化服务[30],这些都是制约学科服务交叉融合的主因。二是学科建设的条块分割成为多学科共建共享的障碍。由于现阶段没有任何一种单一学科服务平台可以提供覆盖面广的深度学科资源服务,故打通数据壁垒以实现互联互通是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31]。然而,不同学科分属不同院系,支持学科平台、队伍建设的资源有限性以及资源配置矛盾成为多学科共建共享的障碍。三是学科馆员参与学科教学科研实践的能力素质不足。“新文科对教师多学科贯通的知识结构要求较高,而现有教师总体上学科素养相对单一,难以适应新要求”[29],正是长期单一学科化的服务实践导致学科馆员的学科素养也相对单一。可见,学科馆员参与跨学科的教学科研服务,应具备专兼结合、结构合理、文理交叉的知识结构。
学科服务的知识化是指采用知识化组织模式,以知识化服务内容满足用户的需求,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以知识服务定位学科服务,具有性质和内容的一致性。学科服务的性质就是服务内容知识化,以提高信息服务对用户的支持力度;学科服务“采用知识化组织模式采集、加工、重组、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11]97-101,从而使学科具有性质、内容与手段的一致性,这是学科服务获得成功的基础。第二,学科服务是以服务项目需求为导向的知识服务。“学科化服务,就是按照科学研究(例如学科、专业、项目)而不再按照文献工作流程来组织科技信息工作”[32],亦即按照学科、专业、项目等具体需求来制定服务方式,并确定信息、数据等知识化服务内容。第三,学科服务是嵌入课程的知识服务。“学科服务融入用户的教学、科研和学习活动过程中”[11]97-101,其中最主要的方式就是以服务课程或知识单元嵌入学生的课程体系中。
新文科人才培养目标是以新时代问题为导向,培养具有发现和解决新时代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水平文科人才。把新文科人才培养的能力化目标引入学科服务,需要学科服务以新时代问题为导向,在开展服务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洞察力、概括力和思辨力等基础思维能力,更要注重培养其解决当代复杂社会问题的实践能力。但是,学科服务的知识化服务模式并不利于新文科人才的能力培养,主要体现在:第一,学科服务的知识化造成能力化服务目标缺位。知识化学科服务是采用知识化组织模式,按照服务学科、专业、项目、个人等知识化需求来定位服务目标,易造成新文科人才培养的能力化服务目标缺位。第二,学科服务的知识化造成能力化服务内容缺失。强调服务内容的知识化,就是以知识化的课程或培训融入学生的教学、科研和学习中,从而造成能力化服务课程或培训缺失。第三,学科服务的知识化造成能力化实践教育缺乏。武汉大学于亭教授认为,美国高校之所以提出新文科建设,更多是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满足他们的心理预期。文科学生越来越脱离社会实践,缺乏人文学知识和文化素养,而以技术为中心的训练,会导致理工科学生在创新能力和批判思维方面出现问题。新文科人才解决复杂社会问题的实践能力必然要在真实的生活实践中进行培养和锻炼,这是嵌入课程的知识服务无法实现的,而且当前学科服务也缺乏能力化实践教育。
学科服务的根本任务是针对学科建设与发展、教学与研究的需求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服务。但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存在着“人文引领不足、交叉融合障碍、能力素质缺位”等不适应新文科人才培养的问题,因此,解决这些问题并提供适应新文科人才培养要求的服务是发挥学科服务支撑引领作用的前提。正如南开大学周志强教授所言:“‘新文科’是对一直以来文科知识精细化、专业化和学科化分布的一次反拨。”[33]因此,要以新文科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为导向,推动学科服务的改革创新,以提升学科服务对新文科人才培养的实效。
学科服务数据平台是持续使用学科服务数据,利用平台提供的工具、方法和运行机制将学科服务数据应用于跨学科研究和教学服务。学科间存在通用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算法,有利于构建学科普适性中台,营造一体化数字学术环境,提升图书馆跨学科的支撑与服务能力[34]。高校图书馆可以自建学科服务数据平台,也可以依托已建成的人文社科大数据平台构建学科服务数据模块。目前,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图书馆已依托人文社科大数据平台开展数据服务,并通过全球化的共享数据推动有价值的文科研究数据的存储、共享、创新和利用,以此服务于新文科建设。
学科服务数据平台应由资源、工具和方法三部分构成,以学科服务数据资源为基础,数据采集、分析、处理及利用工具为手段,技术及工具的使用方法为桥梁,共同为学科用户实现跨学科研究、教学与人才培育提供服务支撑。一方面,应为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提供跨学科的数据资源。图书馆作为学科交叉的交融点,应为各学科用户提供一个资源无缝链接、功能强大的一站式学科信息服务平台[35]。 因此,学科数据服务平台要聚集图书馆内外的数字化文献、信息、数据资源,拓展教育数据资源的学科边界,为用户提供开放、共享、可利用的跨学科数据资源。同时,服务平台需集参考咨询、科研查新、资源推送、信息素养、数据分析、数据决策等学科服务功能于一体,借助深度学习、知识图谱、智能推荐等数字技术,不仅提供定向文献推送、大数据分析、开放获取出版等定制化服务,还开展跨学科的知识服务。另一方面,帮助师生使用数字工具和方法以解决人文研究问题。新文科建设的逻辑是跨越学科专业壁垒,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实现新文科领域各学科的内在协同。因而,图书馆学科服务的目标不再是简单地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其核心在于以实际问题为导向整合学科,从而实现知识重构和思维革新[36]。学科数据服务平台整合数据工具和数字技术的应用教学,可帮助师生使用数字工具和方法来解决人文研究问题。例如,上海外国语大学图书馆构建了以学科资源、数字工具和技术方法为主体的“数据中台”,为学科建设、跨学科研究提供数据和知识的管理与服务,以全面支撑跨学科融合与协同创新。
数字人文是将计算化、数字化的手段应用于人文学科领域,为人文研究和教学提供新视角和解决问题的路径,为人文学者提出、重新定义和解答人文问题提供帮助[37]。数字人文是学科服务创新的动力和技术保障,运用可视化、机器学习、虚拟现实等数字人文相关技术,不仅可以提升数智时代满足多元用户需求的服务能力,而且可提高用户的参与度,增强和扩大用户的交互性体验,进而促进图书馆服务方式的转型发展[38]。因此,以数字人文创新学科服务为抓手,高校图书馆不仅成为数字人文服务的重要参与者,还成为新文科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如北京大学图书馆开设数字人文工作坊,为学校师生提供专题信息、培训讲座、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学术文本支持等一系列数字人文服务[39],成为培养新文科人才的良好典范。
人文素养的核心是追求人的价值,包括人文知识、人文能力和人文精神三个方面[40]。因此,数字人文创新学科服务可以通过课程、讲座、工作坊、研讨会、实验室项目等教学、科研及实践服务,培养新文科人才的人文知识、人文能力和人文精神,提升新文科人才的人文素养。第一,以数字人文课程教学提升学生的人文知识。通过数字人文方法、理论、相关工具和技术的教学参与,帮助老师利用新媒体技术创新教学模式,强化数字媒体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帮助学生切实体会和初步掌握数字人文技术的应用[41],为学生建构数字人文技术及方法的知识结构。例如,加拿大高校图书馆开展数字人文课程、数字学术工具、数字学术项目、体验学习等数字人文服务,促进学生利用数字人文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工具进行学习和研究[42]。第二,以数字人文项目研究增强学生的人文能力。人文能力是指学生运用人文研究工具和方法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能力,体现为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数字人文的价值在于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可重用于人文研究的数字技术及工具[43]。基于当代社会热点及前沿问题设立数字人文项目,在学生开展项目研究的过程中提供技术支持和方法指导,特别是提高对数据管理、数据分析、文本挖掘、多媒体出版、信息可视化、虚拟现实、机器学习等数字人文技术应用的支持,同时,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不断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而不断增强学生运用数字人文技术和方法解决当代复杂社会问题的人文能力。第三,以数字人文实践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数字人文是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通过技术手段的变革激发人文思想的更新。因此,不能将数字人文视为对新工具和方法的简单应用,而要借助数字人文技术和方法重塑新文科人才的思维体系和价值观念。以数字人文服务学生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数字技术观和正确的数字价值观,让其能正确处理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技术的关系,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社会主义核心人文价值观的数字公民。
新文科人才的实践能力是个体将自身的实践观念在社会中付诸实施的心理和生理特征的总和[44]。实践能力的形成过程包含实践动机的产生、知识结构的建立和实践任务的最终完成。因此,培养新文科人才的实践能力应当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优化实践过程服务,激发学生的实践动机,建立解决问题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创设真实情境以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技能。首先,以智慧服务场景激发学生的实践动机。实践的兴趣、成就和压力是实践动机形成的关键要素[45]。因此,学科服务可以利用5G、人工智能、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沉浸化、交互化、泛在化的智慧服务场景,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形成活动成就预期,进而吸引学生产生自觉参与学科服务的实践动机,这种动机将在整个实践过程中发挥定向、维持和调整的作用。其次,以虚拟仿真教学构建学生解决问题的知识结构。解决问题的知识结构是学生实践能力的核心基础,它包含了个体在解决真实问题过程中构建的若干个隐含于问题背后的问题图式以及相关的观念性理解[46],必须要在具体问题对应的实践活动中进行建构。因此,学科服务要开展融合虚拟现实技术和增强现实技术的虚拟仿真教学,搭建当代复杂现实问题的数字同态模型,让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辨别、分析、评价和解决,建构问题解决逻辑的知识结构。最后,以系统学术训练提升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最终环节就是在真实情境中提出适恰的解决问题的要求,引导他们利用自身和外界的信息与能量,最终完成实践任务。图书馆可依托工作坊、实践项目、数据竞赛等学术训练营形式开展学科服务,通过系统化、主题化、能力化的学术训练,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层次和水平。例如,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高校图书馆开办的数据服务主题学术训练营,有力提升了师生的数据素养以及利用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
新文科建设的目标是适应世界变革、中国发展及教育改革的需要,回应新时代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加快培养新时代文科人才。新文科建设的新理念、新任务、新方法为学科服务创新提供了理论前提和现实依据,以新文科人才培养理念对学科服务提出的新要求为导向,以构建学科服务数据平台及参与数字人文服务和优化实践过程服务为创新路径,可提高新文科人才的育人实效,为新时代高校图书馆充分发挥学科建设的引领支撑作用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
创新高校图书馆新文科学科服务,从方法论及认识论层面为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供给侧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可在一定程度上丰富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理论体系。文章以学科服务创新提高新文科人才培养实效,绘制了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进阶蓝图,可进一步激发和释放高校图书馆的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