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的现实模样

2022-11-27 01:07杨天水
群众 2022年20期
关键词:农业农村建设

□ 杨天水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阶段,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仍然是社会主要矛盾的集中体现。近年来,江苏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工业和农业一起抓、城市和农村同步发展,着力解决城乡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乡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8 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2.16∶1,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突出重中之重,强化“三农”基础性地位。江苏坚持把“三农”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扎实推进乡村振兴,“三农”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发挥、基础性地位进一步夯实。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保障。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制定出台贯彻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规定的实施办法及配套政策文件,加强种业“卡脖子”技术攻关,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高起点谋划推进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吨粮田”建设,粮食总产连续8年稳定在700亿斤以上,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稳的基础、进的支撑。坚守农业农村安全发展底线,深化海洋渔业、农机、农村道路和自建房屋等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推进百日攻坚行动,确保农业农村本质安全。深入开展以农村为重点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做好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全力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农村居民安全感达98.2%。

突出产业融合,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江苏坚持将产业兴旺摆在突出位置,加快构建“产业结构优、质量效益高、经营主体强、技术装备精、路径模式新”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农业全产业链,打造优质粮油、规模畜禽、特色水产、绿色果蔬等超千亿元级全产业链重点链和一批市域、县域特色链,布局建设省级农产品加工区60 家,产业链前伸后延、质态不断提升。加快培育新产业新业态,纵向整合贯通产加销、横向拓展融合农文旅,打造“苏韵乡情”乡村休闲旅游农业品牌,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加快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在有条件的地区发展高科技现代农业、精致精细“微农业”、社区体验农业等都市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绿色化、园艺化、设施化、工厂化、智能化。加快繁荣县域富民产业,推动村级发展“一村一品”、镇级建设产业强镇、跨区域打造产业集群,全省10 亿元以上县域优势特色产业199 个,国家产业集群3 个、国家产业强镇64 个、“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86 个。出台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稳步推进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新增90万吨农产品冷藏保鲜能力。

突出乡村建设,努力让广大农村具备更好生活条件。江苏坚持“四化”同步发展,把握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重点,统筹抓好农房改善、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特色田园乡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各项重点任务,推动美丽乡村覆盖各地,成为美丽江苏靓丽底色。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圆满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启动新一轮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加快建设生态美、环境美、人文美、管护水平高的“三美一高”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编制下达“十四五”农村户厕改造目标任务159.75 万户,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率已超过99%,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盖率达到81.9%。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水平上升至5A 等级,行政村双车道四级公路、规划发展村庄等级公路通、农村区域供水、农村地区4G网络全覆盖,县级农村物流中心覆盖率、乡镇快递网点覆盖率、建制村快递服务通达率实现“三个100%”。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水平提升,义务教育巩固率100%,基本做到每个建制乡镇1所公办卫生院、每个行政村1个村卫生室,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省定最低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92 元,以设区市为单位实现城乡低保标准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实现度90%。推进农村住房条件持续改善,同步配套产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全面完成苏北三年30 万户任务,鼓励苏中苏南结合实际推进,农民满意率达93.3%。启动实施新一轮农房改善专项行动,今后5 年再集中改善50 万户以上。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由试点示范转向面上创建,建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540 个,实现涉农县(市、区)全覆盖,成为探索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和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的鲜活样本,在全国形成了有影响力的“品牌效应”。

突出共治共享,提升乡村善治水平。江苏探索建立党建引领、自治法治德治智治融合、村级集体经济充分发展的乡村治理路径,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共建共治共享,新型乡村治理体系不断健全。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实施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基层党建“五聚焦五落实”深化提升行动,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模式,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稳步提升。强化乡村治理典型经验推广运用,规范村级组织“一套表”“两本账”“三张清单”,因地制宜推广运用公共空间治理等做法,以及“清单制”、三个“一张图”等典型方式,总结推广疫情防控“网格化+大数据+铁脚板”治理模式,乡村网格化治理实现全覆盖。强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建好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平台阵地,持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总结推广“马庄经验”,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创建,加强移风易俗宣传引导,推动文明单位与乡村振兴重点帮促村“城乡结对、文明共建”,创新“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走基层“面对面”宣讲,乡村文明焕发新气象。强化新型集体经济发展,实施“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行动,常态化开展富民强村帮促。

突出改革创新,激活乡村振兴发展新动能。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关键靠深化改革。江苏一向重视改革,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持续深化农村重点领域改革,开展农村承包地到期后再延长30 年试点,全面推进农村产权线上交易,扎实做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后半篇文章。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宅基地管理改革,研究出台“宅九条”支持政策。深化29 个县(市、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先后开展四轮省级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全国和省农村改革试验区累计推进155 项改革任务。持续强化乡村振兴要素保障,制定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优先支持乡村振兴若干政策措施,出台财政金融支农16条,成立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联盟,近年来省级财政预算安排“农林水”支出增幅保持在10%左右。探索以“点状供地”等形式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市县每年单列不低于5%的建设用地指标。开展乡土人才“三带”行动,优化提升“定制村干”,创新基层专技人员“定向设岗、定向评价、定向使用”政策,培育乡村产业人才、特色乡土人才、乡村治理人才、乡村公共服务人才、农业农村科技人才等。持续开展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建设,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抓好项目,推动更多资源要素向农业农村集聚,连续三年累计开工项目3580个,撬动社会资本投入3692亿元。持续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制定宁锡常接合片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和5 个市(区)细化落实的具体措施,出台省级重大支持事项清单。高质量建设14家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6家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8 家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以及73 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3 家省级农业现代化先行区,打造农业农村现代化示范标杆。

猜你喜欢
农业农村建设
国内农业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