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萍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广东顺德 528300)
在时代和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过程中,以互联网技术为主的各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如今,社会已经进入大数据技术、“互联网+” 技术的发展环境下,以此为基础的数字化技术也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和范围得到应用,其中数字化技术和红色文化资源的相互融合也成为很多地方红色文化产业建设关注的内容。那么在当前的大数据背景下,如何使得广东省红色文化数字化建设更上一层楼,更好的助力于广东省红色文化产业的建设,使其得到更好的传承、研究、展示和发展。基于此,该文对大数据背景下广东省红色文化数字化建设的相关问题做出了探讨。
在大数据背景下,传统文化服务内容和服务模式逐渐暴露出各种不足,如封闭性、滞后性严重,服务手段单一、陈旧等,服务内容覆盖面较小等问题,已经不能满足大数据发展下群众对文化的消费需求,这不仅会影响到传统文化服务的功能,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红色文化资源的继承和发展。因此,急需要做出转型,而在大数据背景下,红色文化数字化建设就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数字化建设将会极大的扩宽红色文化的传播空间、传播渠道,为日益增长的群众红色文化需求提供强大的数字化支撑。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也在逐步提升。特别是近几年,人们对于红色文化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参观红色遗址、红色文物、唱红歌等成为人们精神生活中的重要内容。现代社会,竞争压力很大,很多人虽然对红色文化很渴求,但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到红色文化场地去进行参观。为了满足更多人群,尤其是年轻人群体对红色文化的需求,对红色文化进行数字化建设已经成为必然。在当前的大数据背景下,红色文化的数字化建设将会为更多年轻人提供参观和感受红色文化的机会,使其不用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就可以实现对红色文化的参观与学习,并在数字化技术构建的场景中学到知识、感悟历史,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意识。
红色文化数字化建设是一种新型的思维理念、管理模式和服务形式,是在快速发展的大数据技术、互联网技术等的支持和广泛应用下,构建得更加科学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文化建设。在科技水平不断进步和时代不断发展的进程中,传统的文化服务形式和内容不仅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群众文化需求,更重要的是也影响了现代化文化建设的进程。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需要不断扩宽红色文化的空间和时间传播渠道,以适应正在改变的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特别是移动终端——智能手机的大范围普及,要求更加多元化的文化表达形式,从而让人们随时随地的可以享受现代文化生活,享受红色文化带来的影响力。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吸收中外优秀文化所创造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进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形式。
广东省地处我国开放沿海地带,从封建社会起就是我国重要的港口贸易地区,这造就了广东省既是我国近代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也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更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地。可以说,广东省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每一步,都和我国整体的局势紧密相关。正是如此,为广东省红色文化资源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土壤。再加上广东省优越的地理位置,也使得广东省在实践中形成了具有广东特色的红色文化资源。据统计,广东省大约有4 300 处革命遗址(包括313 处红色军事文化遗产),12 处被列为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3 处红色景区还入选了《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例如,大家所熟知的位于广州的中山纪念堂、广州起义纪念馆、黄埔军校、 三元里抗英遗址; 位于梅州的叶剑英元帅纪念馆、 红色交通线旧址等; 韶关著名的油山革命纪念碑、南雄革命烈士陵园纪念碑等;潮汕地区的海陆丰革命根据地、澎湃故居、莲花山红四师师部旧址等。每一处革命遗迹、每一件珍贵文物、每一段革命故事都闪耀着革命先辈们坚定的理想信念、 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怀、伟大的集体主义观念、坚毅的艰苦奋斗精神以及生生不息、勇于开拓的优秀品质。
如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广东省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让革命文物活起来、要建立革命文物大数据库”,在此指引下,广东省有关部门积极和企业、高校合作,并把红色文化资源和互联网进行对接,通过线下、线上相互结合的形式,以一些重要日子,如“七一”“八一”“十一”“抗战胜利纪念日”等为载体,更有针对性的策划红色主题活动,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红色文化建设在广东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与此同时,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也将会为广东省红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建设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
3.1.1 红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采集和保存
大数据背景下,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是一项伟大的发明。在进行广东省红色文化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二维、三维扫描、三维建模、数字摄影、图像处理等方式,来获取和保存有关的红色文化遗产图形结构与纹理等各类信息。通过建立相关的数字模型,为红色文化资源的信息共享、保护、修复、研究、参观、开发利用等提供准确的数字化原始材料。另外,通过录音、媒体存储技术等可以对民间一些散落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搜集、整理、整合等,从而形成数字化音频,实现对广东省红色文化资源的及时搜集和保护。比如,在2020年8月,广东五邑大学的实践团队在珠海四维时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支持下,用科技的力量对五邑地区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进行高精度数据采集和结构化存储,旨在逐步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五邑侨乡“红色基因库”,在更好地保护侨乡红色文化资源的同时,也有力助推五邑侨乡红色文化的薪火相传。
3.1.2 红色文物的数字化复制和修复
在时间的洗礼下,广东省不少红色文物存在褪色、损坏等现象,在现在的大数据背景下,可以实现红色文物的数字化复制和修复,使我们的子孙后代依然可以感受到其文化魅力和教育价值。比如,对于一些红色故事或者已经损坏消失的红色旧址、 红色文献资料、红色人物、红色建筑等红色文化资源,都可以利用虚拟和现实技术将这些空间、 场景再现出来,并在虚拟世界中对其演变进行模拟,形成“体验型”的文化展览。一些珍贵的、容易受损的红色文物,如一些战争遗物等,可以采用数字化3D 打印技术,对其进行复制、创新,再现其真容。另外,红色音乐、红色图像、 红色视频等也都可以在大数据技术下真实再现。
3.1.3 红色文化展览和场景的数字化建设
近些年,观众对红色文化的需求很旺盛。在大数据背景下,可以对广东省红色文化展览和场景进行数字化建设。在提高观众参展热情的同时,也使得观众获得更好的参展体验和效果。在大数据技术下,可以对一些场景进行模拟,使得静态的展览转化为动态的展览,用声光电等数字化技术给观众带来多重的感官体验,让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使得人们和红色历史、红色人物、红色文物等来一次更为“亲密的接触”,让观众有真实感,从而能够获得更好的教育。如广东智慧文化展厅的建设中,在党政建设展厅设置了3 处体感互动区域,观众在任意一个区域停留超过2 s,就可以看到呈现区域展现的党史发展画面。如果站在屏幕正前方,讲解员还可以指导观众通过iPad 调控播放伟人的声音,这不仅增强了和观众的互动,也能够产生更震撼的教育效果。
3.1.4 红色文化数字化文创产品的开发和利用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广东省形成了众多有教育意义、文化意义的独特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在大数据背景下,数字化建设将会进一步释放和提升广东省红色文化的资源价值。例如,可以以红色文物原始模型为基础,利用数字化3D 打印技术进行文物的仿真模型和创意设计; 还可以以革命故事为背景,设计和开发出一系列的文物衍生品,如创意的、有广东省红色文化元素的手工艺品等,这样既具有时代元素,又具有文化元素的产品,既可以促进文化消费,也能够推动广东省红色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建设,并且也符合当前时代的经济模式。
3.2.1 建设红色文化数字资源库
数字资源库的建立是保护广东省红色文化资源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也是促进红色文化传播、让红色文化“活起来”的重要手段。在《广东省关于进一步提升革命老区和原中央苏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的指导下,有关部门提出要继续强化战略思维,加强对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的组织领导,加大财政投入,扎实推进。并强调要切实做好“革命文物资源目录和大数据库”“适度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增强革命文物陈列展览的互动性体验性”等工作,真正让红色文化“活起来”。一方面,要对各地的红色文献、图片、纪录片、声音、文物等进行数据收集、挖掘、梳理与整合,建立基础数据库。同时,利用人工智能、3D 影像、VR 网络虚拟现实等技术,将红色文化转化为影像、文字和三维再现数据等数字模式。另一方面,要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内涵,开发各具特色的数字化创意产品,提升红色文化数字化资源库的利用率。
3.2.2 搭建红色文化数字化共享平台
数字化共享平台的建立既是推进红色文化数字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进行红色文化宣传的必要手段。第一,充分利用数字媒介传播范围广的优势,搭建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数字化平台、频道等,如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就将广东省的红色名人、 红色地标、革命史实、历史图片等进行整合,并提供搜索引擎,为在线享用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提供了极大便利。第二,推动国家和地方主流数字媒介之间的层级交流与合作共享。由国家整体规划,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整体性挖掘与结构性整合,在国家战略层面搭建起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共享平台。第三,建立红色文化数据库,建设过程中,一定要突出广东省的地域特色,避免千篇一律,借助大数据技术、精准定位,打造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品牌,使红色文化更具吸引力。比如,2021年7月1日“广东省红色文化地图”正式上线,采用“互联网+地理信息”技术以及数字化技术,空间化展示全省374 各个主要的红色地标,实现了通过“一张图”就可以走遍全省重要红色军事文化遗产和红色革命遗址等红色资源。720°全景影像,不仅丰富了数据资源,更可以让公众足不出户,就可以身临其境的学习和感受红色文化知识和革命精神。
3.2.3 建设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数字化体验平台
大数据技术背景下,可以把红色文化的演出、展览、活动、环境、阵地等各项服务内容都恰当的移植到互联网当中,通过数字化技术从多个方面来展现红色文化资源。观众在进入纪念馆、 博物馆等场所时,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等形式更深刻的体验所要参观的文物、事件、故事等。这样既能够满足群众的文化需要,也能够提升红色文化服务场所的服务质量。当前,广东省很多红色纪念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基本实现了二维码扫描自助参观服务,在广东省各级政府的大力努力下,正在全省红色文化旅游场所以及教育基地等进行大力普及。比如,在2022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之际,广东省博物馆承办举行了广东红色文旅护照和“万里红途”研学营项目,深度聚焦广东特色文旅资源,10 个线下打卡点和20个线上打卡点相互呼应,上下联动,形成贯穿全省的红色线路,传播红色文化,传递红色力量。广大网友和群众通过线上有奖答题、线上打卡红色景点听语音讲解等,不仅获得了知识,了解了红色历史,还有机会获得纪念徽章,极大调动了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对弘扬和发展广东省红色文化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3.2.4 构建红色文化数字化产业集群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于红色文化的利用和开发其实是一种更好的保护。广东省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数量众多,种类多元化,每一个、每一处都是珍贵不可复制的文化财富和精神财富。如果只单纯地进行保护,工作量是很大的,为此,应该在保护中科学合理运用,这既可以发挥出广东省红色文化资源的作用,也可以实现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建设。依托当前的大数据技术,可以构建广东省红色文化数字化产业集群,和出版、音像、电影、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多种媒体形态进行合作,如优秀的红色故事动画片、电影作品、红色歌曲、红色小说等,从而实现对广东省红色文化资源的再制造、再生产、储存、传播和开发利用等,在推动广东省红色文化数字化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助力于广东省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红色文化是我国革命先辈在艰苦斗争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先进文化,大数据背景下,进行红色文化数字化建设是为了更好的弘扬和发展红色文化,为此,需要我们深刻理解红色文化数字化建设的必要性,厘清广东省红色文化资源,通过建设红色文化数字资源库、搭建红色文化数字化共享平台、建设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数字化体验平台、 构建红色文化数字化产业集群来对红色文化进行更直观、全面、生动的展示,在增强红色文化传播效果的同时,使红色文化精神能够真正深入人心,进而更全面的推动广东省红色文化数字化建设进程,助力于我国的民族精神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挥一些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