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缺乏对儿童的脑与认知发展产生持续不利影响》
· (The Lancet Child & Adolescent Health)
·2022年7月29日
马里兰大学以美国1项纵向研究中的8300多名9~10岁儿童为研究对象,分析评估他们在入学后2年内一系列有关睡眠、脑发育和认知水平的随访数据。研究发现,与睡眠时长正常的儿童相比,9~10岁时睡眠不足9小时的儿童,大脑中负责注意力、记忆力和抑制控制区域的灰质体积较小,这些差异在2年后仍然存在。研究者建议,父母应将睡眠作为儿童成长中的优先事项,鼓励孩子白天锻炼,限制屏幕使用时间,在睡前1小时内不使用任何电子屏幕。
《中学生对科学的态度与性 别、成绩相关》
·《国际科学教育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上海交通大学的 1项研究基于香港地区参加TIMSS 2015 的数据,评估了 4 138 名 8 年级学生的科学态度状况。研究发现,学生的科学态度大致分为 5种:①消极,特别是对科学能力的感知;②消极,特别是对科学的工具价值和参与科学教学的态度;③温和;④积极;⑤高度积极。此外,男生对科学表现出更高的内在兴趣,对科学能力和科学工具价值的认知高于女生。科学态度水平较高的学生往往表现出更好的科学成绩,但这种关系并不是完全线性的。
《高中生的科学自我效能存在年级和性别差异》
·《国际 STEM 教育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EM Education)
·2022年7月16日
山東师范大学的1项研究基于 Rasch 模型开发了1个包含24个题目的科学自我效能感评估工具,并将学生的科学自我效能分为4个不同的水平。研究表明,高中生的科学自我效能呈现先递减再递增的复杂过程,多数女生的科学自我效能在水平1和水平4高于男生,但中间水平上多数低于男生。对233名高一学生为期1年的纵向研究发现,升入高二后,学生的科学自我效能显著提升,高中生科学自我效能发展存在性别和年级差异,该结果可用中国核心素养为导向的科学教学解释。
《论证式探究学习提升中学生的认识论信念和元认知水平》
·《国际科学与数学教育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Education)
·2022年7月16日
土耳其哈斯特帕大学的1项研究以2个完整班级共60名8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中1个班级采用论证式探究学习方法进行为期13周的教学,另1个班级则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研究发现,实验班级在认识论信念、元认知水平、科学成绩方面都显著优于对照班级;实验班学生在认知论信念的论证和发展维度,以及元认知的陈述性知识、计划、信息管理、调节、监控和评估维度等方面,随着论证式探究学习能力的提高得以提升,其他维度方面的得分没有显著差异。
《家长对孩子小学初期数学成绩的反应和信念影响其后续学习》
·《儿童发展》(Child Development)
·2022年6月30日
美国佐治亚大学的1项研究在2017—2020年对546名家长进行了1年2次的随访,考察他们对孩子数学成绩的反应及信念,并对这些孩子小学期间的数学成绩变化进行了评估。研究发现,如果父母在孩子刚开始学习数学时将数学成绩归因于个人因素(比如在数学方面是否有天赋、是否聪明),孩子之后的学习会出现更大的困难;如果父母将成绩归因于学习过程、方法或策略方面的因素,孩子的数学学习和成绩更有可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杨元魁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