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青
扬子江空调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 靖江 214500
医院中央空调系统信息化应用与管理主要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全方位开展大量中央空调系统设备的运维管理工作,能够细化管理目标。通常情况下,对于中央空调系统的管理,使用的是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这是一种以台账资料为基础,围绕日常运行值班管理建立的系统化管理体系。所以,可以将信息化技术和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结合起来,以完善的基础信息建立设备资料库,通过运用信息化技术加强设备运维过程中的标准化管理工作,通过详细评估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有利于提高医院中央空调的应用效率。
中央空调系统的工作方式因季节不同而不同,冬夏两季“非电空调主机—水系统”主要担负着外科综合楼和门诊楼的制冷、制热以及整个医院的热水供应工作。而春秋两季“电空调主机—水系统”则主要负责ICU 、手术室等科室的制冷和制热,整个医院卫生热水供应由“非电空调主机—水系统”负责。
医院中央空调系统中的冷冻水系统控制,主要是借助预期模糊算法模型,对未来时间空间系统总输出的制冷量和制热量以及空调设备的相关运行参数进行准确计算,在确保系统各项参数与末端环境舒适度相适应的前提下,保障空调系统的使用效率,实现节能效果。一旦空调末端负荷以及室内环境温度发生变化,冷冻水流量、供回水温差和水泵压力也将发生相应的改变。温度、流量计和压差传感器中得到的数据将传入到模糊控制器中,再结合历史性运行数据和实际测量值将末端空调负荷运行所需的最优参数值计算出来,借助变频器对冷冻水泵的运行转速进行调整,通过改变冷冻水流速,是冷冻水系统的供回水温差、系统流量和压产都达到最佳值[1]。
冷却水系统的控制原理和冷冻水系统相似,一旦房间中的温度和空调末端负荷发生变化时,中央空调制冷主机中的输出负荷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最终影响主机冷凝器的冷凝效果。冷却水系统控制可根据历史运行数据以及实时运行数据准确计算出冷却水进出口最佳温度和冷凝器的最佳冷凝温度,通过和实际测量得到的进出口水温进行对比,如果存在偏差,就需要借助空调变频技术调整冷却塔风机的转速,确保冷凝器的冷却水进出口温度与模糊控制器的最佳直接进,这样一来才能够保障冷凝器或者空调主机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在冷却水系统中确保冷凝器处于最佳控制效率,能够尽可能降低能源消耗[2]。
在医院中央空调系统中建立一体化的能源控制平台,需要基于系统功能角度,从运维服务和管理水平等层面入手,建造一体化的智能化管理平台。并且将该平台和机房中的模糊能效柜进行有效连接,以便能够对空调冷热源中的所有设备进行远程管控。一体化能源控制主要是由基础设备层、后台系统管理层和中坚通讯层组成的,从而为信息数据等交流共享提供了便利。其中,基础设备层主要用来全方位监测末端能耗设备,通过运用智能控制器以及智能传感器等设备,全方位收集末端设备的状态信息,以便为实现信息化管控提供可靠的依据;中间通讯层主要具有整合中间设备所采集的数据信息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将各类数据信息传递到后台管理层,同时,通过深入分析上层下达的指令之后,再将其传达给下一层,以便能够对系统的使用情况实现信息化监测[3]。
3.2.1 机组主机智能节能。在整个空调系统的能源消耗总量中,空调主机能源消耗占到了40%左右,通常情况下,主机都是严格按照医院建筑需要的最大负荷值进行设计的,与每一种工况相对应的最佳特性曲线和性能参数只有一个,在此前提下,空调主机的运行能效比最高。然而,由于医院中央空调系统设备的数量众多、种类繁杂,要想实现预期的节能效果,仅仅使用水泵变频以及调节中央空调主机的方法是很难实现的,需要借助信息化技术详细计算设备的运行参数和能耗,通过进行智能化计算,确保设备运行参数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再运用智能控制器进行有效控制,确保医院中央空调系统处于最佳运行状态[4]。
3.2.2 水泵变频调速节能。组成中央空调系统的构件主要包含了多台冷却水泵和冷冻水泵,由其组成了管路并联的空调冷却水循环系统,该系统只需将一台变频调速器分别配置在冷却水和冷冻水系统中,就能够为系统调节创建良好的条件。通过改变水泵电机转速,改变冷冻水以及冷却水流速,能够使水泵电机在很宽的范围之内平滑调速,即使将所有的节流阀调整至最大,也不存在截流损耗。不仅保障了空调系统末端的舒适度,还能够满足制冷机组的正常运作。
3.2.3 无人值守自动运行。医院中对冷负荷的需求,可运用负荷预测模型准确测算出来,这样一来就能够有效保障运维人员对末端所需冷负荷进行实时监控,某医院使用了先进的冷冻水负荷模糊预判断控制技术,通过全方位监测冷冻水系统的回水温度、供水温度、压差以及流量等相关参数,在数据库的支撑下就能够将空调系统末端未来某一时刻的冷负荷量准确计算出来,从而根据计算结果提前调节冷冻水流量,确保系统提供的能量和负荷满足实际需求。由于动态冷负荷与多个自变量之间有着直接的关系,通过运用智能化平台,结合医院门诊以及住院部的人员流量情况,可得出各时段的人员密度值。在此基础之上,严格按照相关参数变化确定需要开启的机组以及基础的运行时长,通过进行自动化调控,能够确保中央空调系统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实现自动运行。
3.2.4 运维管理绿色节能。为保障医院中央空调系统的节能效果,就需要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确定系统各项参数,尤其是对于末端控制元件的选用,在温度的设置上严格遵循夏季不低于26℃,冬季不高于20℃的原则,通过合理应用新风系统,并且装设电动平衡阀,以此来最大限度保障系统的平衡水量,确保其处于良好的节能状态。
基于医院中央空调系统的实际运行特点,持续优化各服务环节,制定一套完善的服务管理流程。医院后勤部门担负着落实医院中央空调系统运维管理工作的职责,应该对医院后勤部门建立一站式服务报修平台,以便将故障逐级推送至相关人员,对于普通的故障维修,可通过报销系统直接推送给外包公司或者运维人员,在由线上系统报告维修人员名单及材料省钱,以便对线下问题进行及时处理,这样一来就可以随时在线上了解维修进度,有利于管理人员及相关科室明确具体情况。在维修人员完成相关工作之后,可将其上报给系统,系统将向故障报修人员反馈维修结果,最后进行结案处理,实现闭环式管理[5]。
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中央空调系统运行管理工作中,有利于实现确保中央空调系统标准化运行的目标,因此,从管理人员层面而言,需要重视以下方面内容:①全方位开展专业化教育培训工作,在信息化技术的支撑下,确保管理人员掌握更多的新知识、新技能。严格按照中央空调班组的岗位要求,基于班组人员当前的综合素质,由技术人员定期做好全体员工的理论知识培训或者实操培训工作,将理论和实践有效结合起来,同时,以月为单位组织班组内人员参与经验交流活动,互相介绍,互相切磋,创建学习型班组。②不断强化人员的服务沟通能力,提升服务水平。以日常工作为基础,深入分析工作人员在日常服务沟通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具体场景制定沟通模板,并且以交流经验或者组织班组例会的方式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建立一套完善的标准化沟通模式,确保管理人员的综合水平得到全面提升。③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应急预案演练,以便能够提升相关工作人员处理应急事务的能力。首先,要求工作人员明确日常工作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故障,对此制定针对性的应急预案流程,常见的有《循环水泵故障应急预案》、《空调机组故障应急预案》以及《管网系统故障应急预案》等。对于每一种类的应急预案,都需要使用统一的格式对其进行描述,以便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规范指导各项操作[6]。其次,针对可能出现在中央空调系统中的突发事件,建立领导小组,并且,结合故障类型详细划分工作人员的职责。其三,定期为所有人员组织参与最新应急预案学习的机会,确保人人都参与到应急预案培训中,以便能够提升全体成员的应急预案能力。其四,以季度为单位组织应急演练活动,全面落实预案人员可操作性的检验工作,一旦发现不足之处,就需要持续进行改进,直至满足标准要求为止。
①每月定期落实设备运行状况检查工作,对故障进行逐步梳理以及排查,并且做好风险点的评估工作,以便能够及时排出隐患,并且要重视隐患处理效果,持续跟进故障改进结果,做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现对故障问题的闭环管理。基于建立的中央空调设备电子档案库,需要严格落实PM计划标准,科学开展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工作,最大限度降低出现故障的概率。②设立全天候“一站式”报修服务中心,为故障提供方和服务需求方反馈故障和需求创建良好的平台,在此基础上,建立标准化的报修服务模式,以便能够将服务需求快速传递给后勤服务部门,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③重视能源管理。医院中央空调的能源管理是积极顺应绿色节能理念的一项重要措施,该项工作的进行应该严格按照《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规范》要求,在多个部门的联合下开展多种形式的节能宣传活动,结合医院的用电高峰时期以及每天的环境温度,由专业人员提前调整空调设备的使用状态,确保中央空调设备处于经济、高效、节能的运行状态。
医院中央空调系统管理,应该积极摒弃传统的后勤服务管理模式,做到超前计划,服务前置,改进被动式服务管理为主动管理,确保中央空调系统为临床以及一线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同时,还需要制订中央空调组日巡查服务机制,由专人每天做好科室及病区的巡查服务工作,以便能够熟练掌握临床一线的具体建议和服务需求,严格按照实际需要提供针对性的服务,保障需求的解决效率,确保服务管理常态化。
总而言之,中央空调系统运维信息化应用作为后勤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确保医院安全生产的关键举措。全方位开展医院中央空调系统的运维管理工作,需要从空调的实际运行情况、优化维护策略以及故障解决结果等方面入手,实现闭环管理,确保设备处于高效运行的状态。这样一来,不仅为医院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创建了良好的环境,同时还提升了医院后勤管理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