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穷穷集——古代文物与历史文化研究》
作者:后晓荣
出版社:中国书籍出版社
ISBN:978-7-5068-8406-8
出版时间:2021 年6 月
定价:72 元
文物是历史和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于我国来说,古代文物的形象、性能、用途乃至名称和归属等一系列特征,不仅从不同方面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还反映着古人的生产生活状况与实践活动,汇聚着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与审美精神,这便是古代文物的史学价值。历经千百年而沉淀下的古代文物,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囊括经济、政治、宗教、医学等各个方面。因此,对古代文物进行充分研究并发掘其史学价值,将有助于当代人了解相关文化遗存,并且将文物放在当时特定时空背景下进行正确解读,还有助于还原一段历史,恢复历史文化面貌,最终丰富我国史学内容并深化史学研究。基于文物的突出价值,新时代文物工作者仍需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强对文物的保护工作。
由后晓荣教授编著的《穷穷集——古代文物与历史文化研究》一书,是一部围绕古代文化与历史文化研究方向的专业论文集,主要收录了作者在不同时期对考古文物的研究见解与认识。该书共分为四个专题,其中第一专题主要围绕西汉御史大夫张汤墓考古和出土文物展开研究,内容包括墓室发掘简报、张汤文物考古等。第二专题的主题为中国古代印章文化,作者以历史发展为序,对秦以来各朝代的印章文化展开系统研究,梳理出不同朝代印章规制及各类印章的功能和作用,同时也进一步论述了印章文化特征与分区、分期、年代之间的相互关系,基本构建出我国古代印章文化全貌。第三专题围绕“二十四孝”展开研究,主要对相关墓室壁画以及文物上的孝义图饰展开研究。第四专题为历史文物研究,从商周青铜器、到汉代金币、再到宋元瓷器,作者通过对各朝代文物进行综合研究,具体梳理了我国古代文物的史学价值,并结合历史研究与文学解读,对文物背后所蕴藏的历史文化元素进行剖析。
文化的价值是多元的,在人文研究层面,其具备着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其中,文物的核心价值便是其对特定历史时空的观照与映射,即让后人能够见证到一段历史,比如研究新石器时期的遗迹和文物便可以了解到这个时期背景下的人类生产生活特征,可以说,文物是最能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样貌的载体。因此,在史学研究过程中,文物通常发挥着重要作用。结合本书作者对墓室遗迹以及各朝代文物的研究记录可以发现,文物的史学价值实际上就是将文物作为一种区别于文献史料系统的区域性史料系统,考古学家通过将该史料系统应用到史学研究中,并通过各类史料元素的比较与分析,从而得出一定的史学研究结论,这就是文物史学价值发挥的机理。正如书中指出,由于历史文献在记录当时社会文化活动和生产样貌时,可能会出现各种难以避免的缺陷甚至错误,因此单纯地依靠文献进行历史研究,在部分情况下可能会造成片面的研究结论,这时文物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物质遗存,便可以充分发挥出史学价值。参考书中的文物研究观点并结合文物史学研究案例,可以总结得出古代文物的史学价值体现在以下四个具体方面:
其一是文物的证史价值。证史的关键在于“证”,即史学家通过对文物史料进行系统的发掘与研究,构建出文物与其他史料的联系,以“文物”证“文献”,从而更加真实且可靠地剖析出历史真相。文物证史价值的最典型案例便是夏朝遗迹的发掘。《左传》《史记》等众多史料文献中都记载着夏、商、周的历史,但其成书时间均为战国至西汉,与夏、商、周时期相距千年,因此不少人对这类史料中的记载持怀疑态度,甚至西方学界对此大肆进攻,认为中国在殷商之前不存在国家。而随着1953 年至1983 年“二里头文化遗址”的发掘,众多遗迹与文物证实了夏朝的存在,尤其是在偃师商城遗址发掘后,“二里头为夏都”的结论也基本被坐实。众多遗迹与文物充分证实了历史文献中的记载。
其二是文物的正史价值。受诸多因素影响,古代一些历史文献的记录本身存在一定错误,或者在流传过程中出现传抄错误等情况,这就对当代考古研究造成了一定困扰。此时,文物的正史价值便得到了发挥。“正史”是指通过对文物进行分析研究来获取特定历史时期的真实样貌,然后再与文献资料进行对比,从而纠正文献中的错误之处,以此来达成勘误效果,再现真实历史。以龙山石窟考古工作为例,1995 年,工作人员通过对龙山石窟进行全面的考古发掘工作,成功发现了第9 窟,自此推翻了自明代以来龙山石窟仅有8 窟的历史记载,并且在持续的文物研究过程中对龙山元代石窟的修建时间、雕像的数目与洞窟的名称以及石窟艺术分析等文献资料进行了勘误与纠正,让龙山石窟真实面貌呈现了出来。
其三是文物的补史价值。并非所有历史事迹都有具体文献记载,因此在面对一些没有文字可考的史学项目时,研究人员便可以充分运用文物史料系统来恢复历史面貌,甚至提供比文字记载更加真实与可靠的研究结论。如我国许多地方志中都有对一些古迹的记载,但碍于年代限制以及相关专业人员的缺乏,许多记载都没有经过实地调查和证实,这些记载便逐渐成为一种“传说”,致使地方志的纪实效果被严重削弱。而随着我国文物考古工作的开展,文物史料系统的应用得到重视,不少地方志中的“传闻”得以澄清。例如,河北省磁县地方志中的“曹操七十二疑”,经过墓室发掘和文物调查后发现此地墓群主人为东魏、北齐的皇室及王公贵族,并非曹操。另外,一些文物出土后还有效补充了相关史料,如河南伊川王庄发现的空心画像砖上有女子长袖对舞图案,说明汉代对舞并非只是男女对舞,这为我国乐舞史补充了新资料。再比如,在信阳楚墓发掘的编钟、楚瑟、鼓等众多乐器文物,有效地补充了我国音乐史的研究资料。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古代文物的史学价值较为突出,其对于真实反映我国历史、重现中华民族历史样貌来说具有重大意义。基于此,如何充分保护文物并为后续史学研究提供帮助,便成了一项重要课题。而作者在书中通过对一系列文物的考察和研究表达出对古代文物的积极保护与应用态度。依据古代文物性质以及相关文物保护案例,笔者总结以下四点文物保护路径:
其一,严格做好文物的日常保护工作。经过长期历史演进与自然变化,许多文物具有脆弱性的特点,空气、温度、湿度甚至光照等众多因素都会对文物的自然损耗造成影响。因此,为了尽可能保持文物原貌,相关单位必须要做好文物的日常保护工作,具体措施包括:首先,改善文物储藏的空气环境。比如,对于纸质文物来说,其所处环境温度需要保持在15 ℃到18 ℃之间,湿度则需要保持在 55% 到 65% 之间。其次,需要定期对储房进行通风来避免纸张变脆、变酥。此外,还需要做好防霉、防虫等工作,比如定期实施灭虫、杀菌工作,通过加装细密的防护网来避免文物受到虫害,同时需要定期用软毛刷来清扫文物表面浮灰。最后,工作人员还需要做好文物日常保护的记录工作,每日对文物储存环境进行监测记录和留存记档,为后续对文物实施保护和抢救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其二,结合地方政策打造文物保护与推广馆舍。各地需深度结合文物出土的地域性特征以及文物史料系统的区域性特征,积极搭建文物保护设施。其中,典型措施为建设文物博物馆。一方面,博物馆可以为文物保护工作提供科学规范的平台。地方政府可以充分利用GIS 空间分析技术以及区域文化格局分析等手段,规划出完整且具有实用价值的文物保护区域,并在该区域内建设文物博物馆,然后再依据博物馆建设相关章程以及《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等文物保护与管理规定,实现文物藏品的科学化保护与管理。另一方面,博物馆作为知识传播中心,可以鼓励全民参与到文物保护工作之中。博物馆依托文物展览等信息传播方式,可以让民众宣传文物保护工作的相关信息,增强民众对文物的保护意识。
其三,利用现代技术激发文物活力。要达成“以物识史”的效果并推动群众自觉重视文物保护,就需要结合时代背景充分挖掘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搭建文物与大众的情感链接,从而激发大众对文物的保护意识。而要做到这点,博物馆等相关单元除了要积极做好文物的实物展览宣传之外,还需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将文物背后隐藏的文化底蕴展现给观众。以虚拟现实技术为例,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文物保护工作中,可以将文物更为立体化地展示给群众。比如通过三维数据文物精品展示,群众可以360 度无死角地观察文物,甚至可以通过放大或缩小的方式来观察文物的细节;还可以通过特效拍摄、场景恢复、3D 交互、影视制作等VR 技术操作手段,向群众展现该文物所处的时代背景、形成过程、使用方式、被发掘过程等,从而引起大众共鸣。
其四,强化对文物领域人才的培养力度。文物保护是一项专业性要求较高的系统性工作,而就当前来看,我国文物保护工作方面的专业人才数量还较为不足,而且部分从业人士是由单位进行培训的。因此,为了保障我国文物保护工作后继有人,我国需积极加强高等教育视域下的文物保护教育工作,为文物保护工作建立更为专业、更为系统的人才培养机制。各地文物保护单位也可以选择与地方高校合作,将文物保护系统知识纳入高校考古学专业、古典文献学专业、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文化遗产学专业等相关专业教学体系中,实现对文物保护人才培养的全局把握,进一步培养文物保护领域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综上所述,文物具有无法替代的史学价值,其在见证历史、补全历史和以史鉴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文物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其不仅属于当代人民,还属于后世子孙。为此,保护历史文物实际上是每个公民的应尽责任,而各地部门也需要积极践行系统的文物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