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莹莹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广西 南宁,530000)
血液净化专职护士在患者治疗期间,确保其中心静脉置管处于通畅状态、维持良好的血液循环通路是临床血液净化技术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1]。经皮深静脉(即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属于血液净化技术常用的一种临时血管通路建立方式,其具有操作简便、对外周静脉损伤小等特点,但是长期应用发现其置管后容易出现穿刺点出血现象,严重可导致堵管、需要重新置管,从而加剧患者的痛苦[2]。故临床需积极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以预防及改善穿刺点出血。本文对近年来临床开展于血液净化患者治疗期间穿刺点出血的护理措施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今后护理人员选择规范合理的干预措施提供一定参考。
(1)患者因素:①患者自身病痛折磨,导致其头颈部及腿部活动幅度过大或者身体代谢油脂分泌旺盛、出汗多,容易造成穿刺点局部敷贴出现卷边、松散等情况;严重者甚至可能因缝线断开而出现局部出血、导管移位或脱落等不良事件,使患者必须重新进行置管,增加其医疗成本支出[3]。②压迫位置不合理、消毒棉球在穿刺进针的血管壁位置错误按压,极易引发起皮下渗血;此外,部分患者及家属未能对穿刺部位局部压迫予以重视,过早将加压绷带解除也会增加穿刺点出血的风险[4]。(2)医护人员因素:部分低年资护士存在穿刺技术不熟练的情况,未能全面掌握患者的血管走向及深浅,导致一次性穿刺未成功,反复穿刺容易引发血管破裂。
2.1 出血风险评估 护理人员对血液净化患者出血倾向实施评估,针对高危群体,在其每次开展治疗后准确评估管路的凝血情况并做好相关记录,交接班时全面讲解患者当前病情及出血风险,并做好穿刺点周围的皮肤护理;定期检查其凝血功能指标,若患者出血风险较高,则治疗期间尽可能减少低分子肝素或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5]。
2.2 固定保护套 导管固定牢靠是保障患者顺利完成血液净化的重要前提,其直接影响临床整体护理质量。固定保护套设计中采用的魔术贴能够依据患者体型差异合理调整松紧度,并采用双固定带方式进行加固,使固定更加牢靠,可显著减轻患者因自主活动所引发的皮肤牵拉痛,并有效降低其穿刺点出血、感染及管道移位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6]。李阿敏、赵云飞、刘玉洁[7]等人对血液净化中心用临时经皮中心静脉置管的56 例患者分别使用传统固定方法(对照组)与固定保护套(试验组),结果发现,试验组患者干预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量表评分、穿刺点感染(10.0%)、出血(10.0%)、管道移位(6.7%)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3.1%、38.5%、30.8%)。
3.1 常规护理 护士将一块小纱布覆盖于穿刺点部位,并采用收缩性良好、黏弹且柔软的绷带进行加压包扎。置管结束,将敷料对折放置于穿刺部位;注意对患者肢体进行制动并及时予以换药;必要情况下可采用冰袋对血管进行冷敷,以刺激其快速收缩,或者将对折海绵覆盖于穿刺部位上方,有利于渗血部位快速止血[8]。
3.2 循证护理模式 循证护理模式通过不断总结临床经验,并将数据库各种科学证据作为理论基础,使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能够保证临床护理的科学性、可行性以及可靠性,从而有效避免护士在既往开展常规护理过程中出现的主观性判断。针对血液净化穿刺点出血患者开展循证护理,能够有效制定科学护理方案,确保临床医护工作顺利开展。徐小玲[9]等学者报道显示,观察组(循证护理)患者1h 之内止血成功率高达100.00%,明显优于对照组80.95%(常规护理),其感染发生率(4.76%)及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评分也显著低于对照组(28.57%),有助于护理满意度各项评分提高。
3.3 止血敷料 止血敷料属于新一代快速止血产品,其主要原理为电化学反应,敷料自带正电荷,而血液红细胞带有负电荷,止血敷料吸引红细胞透过穿刺隧道在穿刺点发生聚集并逐渐形成血凝块,从而封堵住穿刺隧道[10]。马艳玲、岳同云、张景兰[11]等人研究,对肝癌股动脉穿刺行栓塞术的患者应用壳聚糖止血海绵,其相比常规纱布及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方式,对穿刺点的止血效果更为显著,患者肢体制动时间以及护士劳动时间均更短,有效节省人力。宛小芹[12]的研究中也指出,患者使用气囊贴加压止血可获得良好的止血效果,有超过1/2 的患者渗血可合理控制在0 级,具体表现为24h 内敷料仅有少量渗血;其置管后观察组患者穿刺点渗血发生率(57.14%)明显低于采用自粘胶带加压止血的对照组(71.14%)。
综上所述,穿刺点出血与患者自身护理不当及护士穿刺技术水平低等因素有关,通过积极开展出血风险评估、固定保护套的应用等预见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出血的发生率,并在出血后积极开展循证护理、应用止血敷料,可达到快速止血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