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泉
(兰州大学 经济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区域经济研究是大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区域经济学是在经济地理、区域规划、空间科学等理论和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经济学分支学科[1][2]。从新中国成立70 多年来的实践来看,为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更好平衡生产力布局和应对国民经济恢复中的难点问题,党中央在1956 年就注意到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等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布局问题。作为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经济发展和宏观政策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有关区域经济的理论研究大概兴起于1980 年代中后期对关于“两个大局”战略构想的讨论。1990 年代以后,我国在部分高校先后设立了区域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授权点,大量区域经济学教材相继出版(包括国外教材的逐步引介),区域经济教学科研实践不断深入,中国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体系日趋完善。21 世纪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发生历史性变化,这就为新时代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以及全面推进事关区域经济其他关键领域改革发展提供了重要物质条件,也为中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党的十九大以来,根据内外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及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也步入新时代的基本特征,2017 年12 月18 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对党中央在实践中形成的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进行了全面阐释,为中国区域经济学教材编写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和根本行动指南。但是,由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西方世界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在不断拓展,各类原版教材、著作被逐步更多地引荐到国内,也被直接引入大学课堂教学和科研活动,特别是大量区域经济研究成果呈现出用西方的理论解释中国区域发展的现实似乎成为流行的做法,这就使得渗透于各类原版教材、文献资料、网络中的西方社会价值观难免或多或少会对我国的区域经济学教育文化生态特别是高等教育实践产生一定的影响。习近平指出,培养出好的哲学社会科学有用之才,就要有好的教材。经过努力,我们在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马工程”)①“马工程”是我国自2004 年4 月起正式启动的教材建设重要项目,就是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编写140 种左右基本覆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经济学、文学、历史学、新闻学、教育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哲学社会科学主要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教材,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其中中宣部编写43 种,教育部编写96 种)。的过程中,教材建设取得了重要成果,但总体看这方面还是一个短板②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5/18/c_1118891128_4.htm,2016 年 05 月 18 日。。显然,没有好的教材,学生就无法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实进行系统性学习。为了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中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管理,特别是加强教材建设和课堂讲坛管理,有效避免让那些传播西方价值观念的一些教材进入我国高校课堂,教育部于2018 年初全面修订了96 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以便及时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到教材中、落实到育人实践中。正是在这种背景下,2018 年4 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由编写组共同完成的首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区域经济学》教材。为突破用原有“黑板经济学”理论解释中国经济问题或“原有课程+ 中国案例(数据)”的编写形式,立足新时代系统总结新中国成立70 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 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丰富实践,由我国学者共同努力推动形成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并用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使中国经济学教材体系具备显著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质,2021 年6 月教育部在自主申报、经资格审查、书面审核、会议答辩和面向社会公示及异议复核基础上公示并在同年11 月5 日确定了首批9 种中国经济学教材①2020 年12 月24 日国家教材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关于开展首批中国经济学教材申报工作的通知中提出,首批重点建设的9 种中国经济学教材分别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宏观经济学》《中国微观经济学》《中国发展经济学》《中国开放型经济学》《中国金融学》《中国财政学》《中国区域经济学》《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1978 年)》。2021 年6 月9 日教育部印发通知公示了首批中国经济学教材编写拟入选的13 所学校和25 个团队(2021 年11 月5 日正式公布了最终名单)。其中,《中国区域经济学》由中国科学院大学(魏后凯)、浙江大学(史晋川)和北京大学(李国平)共同组建团队完成编写任务。之一的中国区域经济学编写高校及团队名单。2015 年11 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题为《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的重要讲话中提出,我们要立足我国国情和我们的发展实践,深入研究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揭示新特点新规律,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面向未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必然会遇到前所未有的艰辛和挑战,这就需要我们在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和传播中国经验的征程中,更加坚定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增强我国对探索社会主义大国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的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构建对更多发展中国家实现转型跨越具有实际借鉴价值和广泛世界意义的有中国气派的中国区域经济学。由此观之,在此次最新版中国区域经济学教材尚未出版之际,系统讨论中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内容体系的建构框架,必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实践证明,只有清晰厘定具有专业性、系统性的概念、范畴和命题,才能不断推进区域经济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创新。笔者认为,中国区域经济学不仅需要聚焦总结我国区域经济系统运行中的一系列规律,例如生产要素区域区际转移规律、区域系统均衡与非均衡形成演化机制、区域经济空间布局结构演进及区际经济结构差异、区域差距形成机理及其变化趋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体制机制与区域经济制度设计和政策体系②《区域经济学》编写组:《区域经济学》(内容简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年4 月。,还要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实践问题为导向,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不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经济思想精华和吸收借鉴现代经济学的有益成果,体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更好解释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伟大成就与关键性问题,系统梳理中国区域经济理论的独创性贡献,增强中国区域经济学教材对于区域现实问题的解释力和生命力。因此,围绕对“什么是中国区域经济学”这一基本问题的回答,中国区域经济学教材首先必须明确界定新时代中国区域经济学的独特研究对象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事实、特征及其规律性,提出该学科所要理解的重要概念及其内涵和外延收[3],例如经济特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城乡统筹试验区、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东部率先现代化、边疆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县域经济、自贸区(港)、特殊监管区、“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城市新区、城市群(都市圈)、乡村振兴、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区域开放开发、“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及区域协同、区域一体化等,从而为形成中国区域经济学内容体系提供基本范畴。在此基础上,通过全面回顾和梳理近百年来中国区域经济思想理论的历史演变,例如可考虑将该过程分为区域经济学兴起初创阶段、发展繁荣阶段、成熟完善阶段等几个阶段,对每个阶段面临的区域经济实践问题、为破解现实问题提出的历史背景、主要观点、政策实践及其效果等进行简要概括和客观评价,并在反思基础上提出新时代中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新趋势、需要解答的热点和前沿问题[4]。同时,作为基本问题的导引部分,需要对教材使用者如何学习中国区域经济学提出相关建议,主要包括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经济思想,紧密结合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经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在科学解释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伟大成就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中国区域经济理论与实践的规律性、独创性贡献。在主要学习和研究方法上,主要包括经济学实证方法、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多学科交叉分析方法等不同方法的综合应用。同时,从学习视角、研究范式、内容体系及模式总结等方面,还要就如何立足新时代,坚持问题导向,体现中国特色,讲好“中国故事”,增强中国区域经济学教材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发展实践的解释力和生命力等方面应注意的问题进行补充说明。这一部分内容构成中国区域经济学内容体系构建的逻辑起点。
习近平在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时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应该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加强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加强对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研究阐释,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①习近平:《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选自《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年,第338-348 页。。在这里,中国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创新就是要求我们要立足中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历史和实践探索,通过对曾经面对和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科学分析和理性解答,概括形成有别于其他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本质性、规律性和趋势性理论。为此,有必要从新中国成立前的区域经济思想和实践进行梳理。例如,为更好了解各地发展现状、摸清家底,我国一些经济工作者和地理学界立足旧中国积贫积弱的历史现实,先后开展了对西藏、黑龙江流域、新疆、云南和华南等地区的资源综合考察,这为厘清区域经济格局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作出了原创新贡献。接下来,根据新中国成立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现实,中国区域经济学教材需要针对1949 年至改革开放前学者们对社会主义生产力布局理论、产业布局和区划以及“三线建设”理论等的区域经济理论进行系统梳理。其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所提出的论十大关系,可以视为指导全国进行适当分工和各地区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经济的区域生产力布局理论的代表性思想。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城乡区域经济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其中,1978 年至1992 年期间,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实践紧密相关的区域经济理论创新,主要反映在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生产布局中的国土整治与规划理论,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进程中的梯度推移、点—轴开发、一个半重点、东西结合、优区位开发、“四沿”开发、发展极—增长点、西部跳跃等区域发展理论或模式。1992 年之后,根据我国逐步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环境变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学者以及政府部门决策者对推进地区协调发展的区域规划理论、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和交叉学科下的经济地理理论进行了广泛探讨,为我国这一时期的区域经济发展实践提供了重要理论借鉴。进入21 世纪以来,我国区域经济理论演变的外向性、包容性进一步增强,特别是中国学者就我国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智慧城市建设、县域经济(“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发展、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竞争合作与区域管治、新发展理念与区域协同等问题进行了重点阐释。这些根植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实践所进行的不同视角、不同层面的区域经济理论创新,构成新时代中国区域经济学内容体系的丰富源泉[5]。
中国是全球范围内最为典型的后发展型大国,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始终面临着巨大生存压力和发展困难。近百年来历经重大变革和经济波动的事实表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始终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把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和福祉高度统一起来的伟大实践过程。因此,中国区域经济学有必要基于中国经济增长奇迹及其区域经济增长一般问题的分析,系统回顾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工农业发展、不同区域的资源开发、国土整治、城镇建设等区域经济发展实践,突出关照新民主主义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所进行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发展探索。这一实践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社会基础,更有中国现代化实践的重要历史继承性。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对如何发展我国区域经济作出了开创性贡献,如根据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变化,我国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始终注意统筹兼顾、注意综合平衡,并且逐步构建起了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农轻重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体系。同时,中国区域经济学还要对关于新中国成立后内向型赶超式发展战略的实施效果与影响,关于改革开放前的全国“一盘棋”的生产力平衡布局、有计划按比例的产业布局、“小、散、全”的产业布局等区域经济发展实践进行概括,说明这一时期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与历史教训。这些伟大实践都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造性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党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实践紧密结合,开创了以人为本、统筹协调推进区域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境界。在这里,中国区域经济学需要就邓小平“两个大局”构想、沿海与内地的非平衡发展实践、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调整过程中的产业结构调整、投资环境和竞争力评价、区域经济合作、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发展差异、老工业基地改造等区域经济改革创新实践进行概括;需要就关于习近平新时代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实践、区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区域金融深化、区域治理和社区管理、新时期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长江经济带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践进行概括;需要就我国关于区域经济发展中各地如何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及其实践,关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及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实践,关于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背景下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推动自由贸易区(港)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关于主体功能区建设中根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治理的实践,关于不同地区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实践,关于在坚持土地公有制前提下推动农村“三变”改革和在“三权分置”改革中推进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改革的实践,关于在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中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实践,关于“一带一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关于立足大国发展比较优势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实践,关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以浙江先行先试为全国实现共同富裕探路等等一系列伟大实践进行全面总结和概括。显而易见,这些立足中国国情的区域经济实践及其创新探索,无不蕴含着重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区域经济发展思想,需要我们在中国区域经济学的内容体系建构中全面贯彻落实和加以充分体现[6]。
结构分析在区域经济研究中有悠久的传统,也是区域经济学的重要内容。区域经济结构会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而发生改变,它反映的是不同经济主体之间在要素、组织、制度等方面的互动联系和数量类型。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 年《求是》杂志上发表的重要文章《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中提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我们必须适应新形势,谋划区域协调发展新思路。因此,中国区域经济学在涉及我国区域经济结构变迁的内容构建中,应该根据对区位、集聚、产业、集群等核心概念的解读,就我国不同时期经济主体的区位选择、产业的区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区域经济投入—产出、收入分配、需求结构对社会环境的影响等问题进行解释,并结合劳动力、技术、信息、企业家才能等要素的集聚趋势,对中国区域经济空间结构中的投资区位、区域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企业成长与空间扩张、产业地理集中、产业集聚现象和全球化时代支撑城市区域发生变化的关键结构问题进行解释。在此基础上,结合对中国特色城市化空间结构与布局的变迁过程,说明城市规模与规模经济、区域开发的空间模式、区域空间作用的基本原理与城市空间组织及其演变规律。同时,由于区域经济结构包括了区域要素结构、产业结构、企业组织结构、所有制结构、技术结构等诸多既有区别又存在复杂联系的结构类型,因此中国区域经济学还要围绕我国区域产业结构问题,重点解释产业结构与区域产业布局的一般原理、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地区专业化与多样化、产业集群的形成原理、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创新的空间扩散等事实性特征及其规律性,并就新时代我国区域经济结构变迁的趋势进行概括,突出不同地区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培育主导产业与配套关联产业等方面的结构性差异。不仅如此,围绕新时代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详细论述自然资源禀赋、文化历史传统、科学技术进步、社会需求结构、法律制度结构等主客观因素对区域经济结构变迁的影响,阐明我国区域经济结构变迁与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区域分工合作联系、区域投入—产出结构、区际利益分配机制、区域生产要素市场创新、区域金融发展、区域产业转移以及产业政策体系等之间的关系,也是中国区域经济学建构区域经济结构变迁内容的应有之义。
区域经济关系演变与区域一体化发展是区域经济自发演进和区域内各利益相关者积极性能动性主动发挥的历史过程[7]。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相互影响、相互推动发展的过程中,如何统筹协调区域经济关系和促进区域协同发展,构成不同国家和区域在迈向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有必要耐心对待的关键历史性课题。实践表明,由于城乡关系几乎能够囊括我国区域经济关系演变的方方面面,因此为适应新型城乡关系重构和区域融合发展的新要求,中国区域经济学需要重点关注我国新型城乡关系的构建问题,说明各区域如何根据城乡间本来就长期存在的多种联系力量,逐步实现了基于发展中大国特殊国情基础上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积极探索出了一条能够保持城乡区域在较长时期内实现帕累托改善的特色发展之路。在这里,中国区域经济学要突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有利于区域要素高效配置和合理流动的区域一体化发展关系形成的必然性,解释新时代我国区域经济关系的演变态势、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同时,为深入了解区域经济关系的本质,中国区域经济学要以区域经济差异为主题,通过对区域经济增长中的要素流动、居民收入、区域分工与区际贸易分析,解释我国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关键是形成包括城乡基础设施、生态文明、产业融合、区域金融、财政税收等各个方面的协同发展机制,并用这些机制来推动资本、技术、产权、劳动力、信息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这对最终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至关重要。考虑到区域经济关系的复杂性和多元性,我们还需要结合区域差异、趋同与区域治理等区域创新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支持体系,解释我国在积极推动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协调方面的主要内容,例如强调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严格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主体功能定位,构建科学合理的新型城镇化推进格局、现代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等问题。特别地,在经济系统开放发展条件下,不断强化区域间和区域内经济联系[8],已经构成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中国区域经济学也非常有必要对各区域如何更好建立经济金融发展关系和畅通“双循环”问题进行充分表达。
战略问题是事关区域经济发展的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问题,根据不同发展阶段制定不同领域的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计划)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基本经验。中国区域经济学在关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策略的内容构建上,可以分很多方面为学习者进行精密组织。例如,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时间线索入手,就70 多年来的十三个五年规划进行概括,总结其主线、主题、发展重点和主要任务,从中发现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变的基本脉络。从国家东中西部区域发展战略入手,分别介绍中国在不同历史阶段先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战略、东北振兴战略、东部率先现代化等“四大区域板块”战略的背景、意义与主要举措,并在突出主要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解释新时期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以及西部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等方面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同时,主要围绕流域开发发展战略[9],分别解释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建设幸福河以及加快其他重要流域开发开放的重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围绕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与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等19 个国家级城市新区建设的必然性、开发条件、功能定位、发展成效等,突出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重点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以构建上海为龙头的国际金融中心的长三角都市圈战略,以更大范围推动改革创新实现突破的珠三角都市圈战略以及成(都)渝(重庆)城市群、兰(州)—西(宁)国家级城市群和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辽(宁)中南城市群、中原(郑州)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新疆)天山北坡城市群等城市群发展战略。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乡村振兴标准化建设,解释在中央“一号文件”指导下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旨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战略、乡村建设行动和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问题。结合国家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意义,解释如何通过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向,扭住扩大内需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通过强化科技创新、全方位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动力变革、效率变革和质量变革,最终全面推动我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战略问题。结合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各类自贸区、产业园区、技术开发区、总部经济、飞地经济、大学城、绿色金融试验区等建设,解释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的“一带一路”建设倡议的背景与意义、主要内容和建设途径等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为推动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根本目标的实现,中国区域经济学还需要强调我国如何在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共同奋斗,发挥比较优势和发展普惠金融,加快平台建设和“走出去”步伐,统筹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等战略与策略问题。
区域经济政策是属于制度体系设计及其人为对区域经济进行主动干预和实施的范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70 多年以来的实践充分证明,制度创新是区域创新的前提,制度创新的核心内容是社会政治、经济和管理等制度的系统性革新,这些恰恰具体体现在区域经济政策的设计与实施及其效果等方面。基于此认识,中国区域经济学在有关区域发展政策体系的梳理上,可以对区域经济政策和制度进行内涵界定,说明区域经济政策的类型、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及实施,需要经过问题的提出、目标确定、政策设计、效应评价、实施政策再到效应反馈、政策调整等多个阶段,这是一个实事求是、从发现区域问题到制定及实施区域政策来解决区域问题的过程。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新中国成立前的区域经济政策及其主要特征,概括改革开放前的区域工业建设和城乡发展政策体系,并就当时背景下的区域经济政策进行归类分析。同时,中国区域经济学要根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巨大变迁,分阶段概括说明不同时期的区域经济政策出台的背景、主要内容和政策实施效果。在这里,特别是要突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区域经济政策集上的多角度创新,说明中国步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区域经济政策的完善与发展,特别是解释政策作用单元日益精准,跨区域、次区域政策更加强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应用效果。面对互联网时代发展的新趋势,大数据、云计算、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数字信息成为新的生产要素,正在成为重组要素资源、重塑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因此,中国区域经济学还需要根据2021 年10 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进行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精神,就数字经济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与意义、数字经济发展的规律与趋势、数字经济如何与区域经济发展实际结合、如何规范数字经济发展和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等前沿性问题进行探讨。同时,围绕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等,就区域产业、投资、科技、劳动、环境、生态、风险防范等方面的政策体系进行系统化阐释,并对区域经济政策创新和区域治理应遵循全国经济整体发展需要、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需要、服从国际形势新变化和国家总体安全战略需要、必须有效化解和防范各类风险的需要等方面进行系统阐释。
区域经济发展一定有其共性,不同国家的区域经济发展也一定存在差异[10]。所以,在面对区域经济发展中这些既有一般性又有特殊性的问题时,通过比较和相互借鉴会对所有区域发展都产生正的外部性。我国改革开放40 多年来,通过自己的创新探索(例如经济特区、招商引资、温州模式和苏南模式、脱贫攻坚、国家公园体制等)走出了一条适于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道路,为人类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根本性难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18 年 12 月 18 日在庆祝改革开放 4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40 年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发展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成功经验、展现了光明前景,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强大力量,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做出的重大贡献。”①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ggkf40/,2018 年12 月18 日。毋容置疑,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及其蕴含其中的秘密,完全可以成为一种制度性的公共产品供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共享。因此,中国区域经济学通过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的系统总结和知识传播,还需要发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实践对于世界的借鉴价值。在这里,我们既需要对西方区域经济学理论演进进行客观简要回顾,更需要就中国区域发展实践对西方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地域分工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和廖什的市场区位论等的修正和完善进行充分解释。事实证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就是我们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突破西方学说的窠臼而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探索独立自主发展道路的过程。作为一种发展中大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我国区域经济探索创新的道路有效破解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也在一定意义上回答和解决了其他经济文化仍处于转型发展中的国家和地区如何实现现代化、如何谋求发展的共性问题。未来时期,积极吸收国外优秀理论成果,主动跟踪微观主体异质性、区域政策设计与评价、空间数据分析、大数据应用、智能制造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及时将有关理论成果充实到我国区域经济理论体系中,进一步根据实践的发展梳理中国区域经济学的独特贡献与普遍性价值特征,突出中国区域经济学的原创性、科学性和适用性,在更大范围和更广程度上更好服务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应该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学的努力和发展方向。
从实践发展与理论需求分析,构建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的关键在于如何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发展道路、发展制度、发展理论上的优越性②蔡之兵:《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的构建依据、指导思想与具体路径》,《理论研究》2020 年第6 期,第58-66 页。。中国区域经济学教材建设和学科发展至今,仍然是处于发展中需要不断完善的一门学科。为推动区域经济学发展,教育部在2002 年确立了以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和兰州大学为代表的区域经济学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点。20 多年来,这3 所高校和其他更多高校及其学者们,为中国区域经济学的创立、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逐步形成了中国区域经济学的不同学派③根据国内区域经济学教学科研发展的成果,笔者认为(有待商榷)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和兰州大学这三所高校的区域经济学目前已经表现出明显的学派特征,即分别对应于区域政策学派、区域空间学派和区域能力学派。。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在我国教育系统特别是高等学校深入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的过程中,必须更加明确中国区域经济学应该以全球视野谋划发展中国区域经济教学科研的话语系统[11],加快构建适应新发展格局的中国区域经济理论框架,更好指导我国的区域经济建设和经济社会长远发展。本文立足中国经济学教材编写视角,对中国区域经济学内容体系构建所作的论述,是基于这样一种思考,那就是当今世界发展变得日益复杂,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在不断加剧,很多区域经济问题,例如区域融合创新、未来城市和未来乡村、碳达峰和碳中和、区域精细治理、区域公共卫生和安全、虚拟智慧社区与信息社会政治互动等,紧紧依靠区域经济学传统理论已经无法洞悉其本质和趋势。在我国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进程中所面临的区域经济新现象、新问题,需要我国不同领域学科的学者们进行跨学科交叉研究和互相对话。2016 年5 月1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解决好民族性问题,就有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把中国实践总结好,就有更强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这是由特殊性到普遍性的发展规律。这为我们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的能力不断增进和自由程度不断提升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我们在立足自身的同时放眼更广阔的外部世界,增强学者们、企业、企业家、民众和政府间的相互理解、信任与合作,发展多元主体间充分沟通和互相理解的能力。随着人们对政府行为的关注度、敏感性不断提升,不同区域需要明确自身在国家总体发展格局中的准确定位,把分工合作的重点领域聚焦在更好对接国家战略、满足国家长远需求上来,把不同领域的发展问题联系起来,凝聚共识,营造不同区域和不同阶层群体间的互信合作的良好社会氛围,形成稳定预期和区域经济发展合力,在充分理解信任的基础上建立容错纠错机制,这对在特殊时期发挥不同区域比较优势和形成全国一盘棋发展,有效应对和破解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等发展困境,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至关重要。2021 年8月,国家教材委员会印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指南》,明确要求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系统纳入各级各类学校课程教材。毋庸置疑,教材(教科书),是学生系统了解学习特定学科知识体系所依赖的基础材料,也是广大教师开展相关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一本好的教材,可以影响本学科领域的几代人。本文所列以上相互关联的八个部分,至少是本次教育部教材局推动的中国区域经济学教材编写应该涵盖的内容。我们坚信,根据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精神,把党的历史经验作为正确判断形势、科学预见未来、把握历史主动的重要思想武器,作为观察世界的望远镜和显微镜,更好认识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受托的高校和团队定能很快为中国区域经济学建设发展编写出令人期待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