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君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
从2011年6月1日起,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在国内正式施行。伴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启动,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的理念,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应仅仅停留在静态保存上, 而应强调理念与文化方面的深层保护, 如保护传承人, 培养人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情感与价值意识, 唤醒文化主体保护本民族文化, 让人们建立起自觉保护意识, 继而更好地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可持续发展等。由此可见, 如何对非遗工艺进行传播与传承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怎样才能使青年一代深化对非遗工艺的了解, 进而更好地传播和传承非遗, 这一问题一直困扰着各界学者。但近年来, 动漫衍生品新兴行业仿佛又给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解决途径。动漫衍生品指的是以现有的动漫形象或动漫场景为设计基础, 经过相关专业人士的再创造, 所开发制造出的一切可供售卖的产品或服务, 有关动漫衍生的产品跨度广、品种多, 小到图书音像、模型玩具、衣服、食物等日常用品, 大到主题公园、主题餐厅或者咖啡馆等生活服务行业均包含在内。由此可见, 在种类如此广泛的动漫衍生品当中融入非遗工艺元素, 对非遗工艺的发展一定有很多益处。
动漫衍生品具有亲和力、感染力, 是一种形象的艺术符号, 并且通过动漫衍生品还能够诠释出非遗的特征。非遗与动漫衍生品相融合, 相互转换, 并非两者的简单相加, 而是艺术的原创。以艺术为表现形式, 使动漫衍生品和非遗之间相互共生, 双向共赢, 协调发展。在动漫衍生品设计中加入非遗工艺元素, 其价值体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 社会价值。用动漫衍生品的独特功效, 展现了我们古人的精神风貌与生活习俗, 给人们带来一场视觉盛宴, 使人们认识了许多传统文化, 从而使非遗得到了保护与传承。第二, 商业价值。优秀的动漫衍生品具有丰厚的经济效益, 可以拉动经济增长。
随着文化产业的兴起, 人们对非遗的传承和传播提出了新的要求。动漫衍生品能够带给人视觉上的享受, 并且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更迅速。因此对于非遗的传播来说, 在动漫衍生品中加入非遗工艺元素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动漫衍生品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 可以使非遗工艺拥有多维度的展现效果。以往, 非遗工艺在我国的传播范围非常有限, 随着时间的流逝, 相当一部分非遗工艺将会变得不为人知。但在其进入动漫行业后, 非遗工艺会为许多人所认知、所理解, 这样能够提高非遗工艺的普及度。动漫衍生品具有商业价值和观赏价值, 会被购买者一直保存且欣赏。若在动漫衍生品中融入从非遗中提取的特有的文化元素, 那也可以使该非遗被人们保留、欣赏。在互联网时代, 动漫衍生品的传播不仅能让非遗工艺传播得更快、更广, 还能把非遗工艺永久保留在互联网中, 让各地区非遗工艺都能得到广泛普及。
近年来, 动漫产业在中国发展十分迅速, 是新兴的现代产业之一, 更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在这样的环境下, 更应当培养合格的动漫衍生品设计人才, 促进动漫产业的蓬勃发展。但目前高校专业人才培养主要集中在动漫加工与制作上, 缺乏对创作人才的重视, 尤其是动漫衍生品设计专业人才。
当前, 国内大部分艺术类高校都开设了动漫相关的课程, 但近年来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市场的快速发展, 一些高校的教学模式开始滞后。这种滞后会导致人才与社会需求失衡, 进而限制动漫产业的发展。大部分学校只开设动漫课程, 衍生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课程很少。当然也有学校开设动漫衍生品设计课程, 但缺乏专业师资。大部分教师都曾从事绘画和设计行业, 对动漫行业不够了解。因此, 在动漫衍生产品的设计教学中, 缺乏对动漫专业知识的整合, 导致设计产品与动漫的衔接出现问题。
综上所述, 动漫衍生品设计融入非遗工艺元素有诸多益处, 但目前动漫衍生品设计教学情况并不是十分理想。为了制作出含有非遗工艺元素的动漫衍生品, 各大院校势必要在动漫衍生品设计课程中融入非遗工艺元素。通过在动漫衍生品设计课程中融入非遗工艺元素, 加强学习此类课程的学生对非遗的认知, 提高学生在自身作品中对非遗的运用频率, 继而拓展非遗传播面, 增强民众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在设计动漫衍生品时, 往往需要运用很多的图形和图案, 而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有着各种各样的图文样式。例如,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庆阳剪纸, 该剪纸继承了原始图腾的装饰图案, 将最初的汉字艺术符号和阴阳哲学思想留存下来。这些剪纸上的图案也包含丰富的内容和寓意, 有些象征着趋吉避邪, 有些代表祈祥纳福。因此, 在动画衍生品的设计过程中, 教师不仅要充分考虑设计风格, 还要充分考虑这些图样背后的象征意义, 进而丰富作品的深层含义。将这些传统图式融入动漫衍生产品的设计中, 可以促进我国优秀文化内涵的表达, 也是传承非遗的重要途径。在实际应用中, 教师要考虑对传统图样的创新, 把握要点, 结合动漫设计理念和方法, 将美好的寓意与现代动漫衍生品结合起来。这种创新的应用方式, 既能传播非遗工艺, 又能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要。
我国非遗工艺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 这种民族色彩为动漫衍生品设计课程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如果能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发掘丰富的地域文化和传奇色彩, 便可以为动漫衍生品的设计提供无数素材。例如, 迪士尼将动漫形象引入中国市场时, 就采用地域文化重新设计动漫形象。例如, 北京的米老鼠带着旗头, 穿着红色清朝服饰;广东的米老鼠站在舞狮旁边, 身后是人们熟悉的广式建筑。在地域文化的结合之下, 人们自然而然把所看到的动漫角色形象与中国元素相关联, 产生各种文化联想, 让米老鼠这类海外动漫角色变得更有亲和力。迪士尼也发布了以“米奇”为主题的系列餐具, 餐具将米奇三圈头像和中国传统花窗相结合, 配以汉字“米”和“奇”, 点缀于中国式茶壶和瓷盘上, 构成充满中国特色的动漫衍生产品。
因此, 在当前高校动画衍生品设计教学中, 教师可以把这些非遗工艺的因素作为基础, 进一步结合实际进行创作, 达到促进我国非遗工艺发展的目的。
非遗工艺中有着很多神话故事, 这些故事是人类社会发展初期的重要产物。非遗传说的传播形式大多是口耳相传, 同时伴随着传统节庆、祭祀仪式等存在并不断发展。如以蛙为神祀奉的壮族蚂拐节“龙王宝”传说, 广西蒲庙壮族“花婆施粥”传说演变为盛大的蒲庙花婆节, 壮族芒那节源于壮族“娅王崇拜”传说, 娅王为开创壮族的原始农业始祖神, 是壮族芒那节的开端。这些神话充满了想象和艺术魅力, 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这些故事中的许多文化元素都可以纳入动漫衍生品课程当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向学生播放准备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神话故事,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感觉提取非遗工艺元素。然后将这些文化元素融入自己的动画衍生创作中, 形成自己的设计作品。
动漫衍生品设计是一个独立的产业, 它需要从动漫的制作和动漫衍生品的设计特性等多方面进行全面的思考, 以达到更好的创作效果。每个动漫都有专属的特点, 可以为衍生品设计师提供明确的创作亮点。在明确设计亮点之后, 设计师还应尽可能采用更好的材料和工艺技术进行创作。例如,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出现的翡翠、黏土、青铜等材料, 以及刺绣、雕刻等制作工艺。这样的方法不仅可以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的原始美, 还可以满足时代的要求。因此, 在进行动漫衍生品设计教学时, 教师可指导学生充分运用这些传统工艺方法, 如通过雕刻和抛光制作动画的衍生物。这种方式既能展现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艺术的原始美, 又能适应现代工艺品的时代需求。
在实践教学中, 教师要拓展教学场地, 鼓励学生走出去上课, 引导学生去非遗博物馆和其他地方写生, 开拓教学新领域。在图形设计教学中,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设计出图像图案, 并且把这些图案运用到苏绣、桃花坞木刻年画、檀香等作品中, 抑或者在扇面、陶瓷、剪纸、风筝等工艺品中使用。同时, 教师还可以开展大量的活动和展览, 借此扩大非遗的传承范围, 更新非遗的图案样式, 为非遗的传承添砖加瓦。
订单班教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人才培养模式, 是企业和学校联合授课, 校企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进行订单班教学时, 学校教师和企业导师应一起给学生讲课, 结合企业岗位需求, 培养学生的素养。与需要订单班的企业进行洽谈时, 学校可以为订单班找到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传播的企业。通过订单班课堂教学模式, 提高企业参与度, 让学生到企业培训及练习实践等, 使学生熟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渠道, 全面了解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现状和传承模式。通过订单班教学, 学生可以将创新思维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中, 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注入新动力。
苏州市职业大学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该学校将非物质文化与动漫产业教育相结合, 与苏州象山街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建设雕刻文化工作室, 联合培养各种优势优质人才。该校动漫专业引进非遗工艺并成立订单班, 在订单班授课期间, 带着学生实地考察苏州舟山刻雕村艺术馆, 体验刻雕方寸间的恢宏大气, 聆听刻雕传承人的事迹及精神, 引导学生传播推广, 同时, 通过摄制纪录片、网上直播等形式, 加大对苏州丝绸、传统小吃的宣传。通过两个学期的教学实践, 该课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深受学生欢迎。学生投入真感情拍摄的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匠的视频, 还获得2019年全国大学生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一等奖。
目前, 我国动漫衍生品设计产业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但其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现如今, 为更好地继承与传播中国非遗工艺, 更好地发展中国动漫产业, 教师势必要在动漫衍生品设计课程中融入非遗工艺元素。同时, 教师也要根据实际和未来发展的需要进行教育调整, 培养更符合动漫产业需求的人才, 为动漫衍生产品的设计提供无限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