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悦 刘 立 何玲玲 侯悦晨
甘肃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甘肃兰州 730020
随着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的迅速发展,人类基因组计划提供了丰富的生物学信息,近10 a 来科学家运用这些技术不断发现新的神经因子,包括Nesfatin-1、Spexin、Kisspeptin以及Phoenixin等。人们也越发关注神经因子与脑功能之间复杂的作用机制。神经肽Phoenixin(PNX)作为其中的一种新型神经肽,目前科学界的研究和运用仍处于初步阶段。神经肽Phoenixin(PNX)有两种亚型PNX-14和PNX-20,虽然序列结构有差异,但具有相似的生物学活性。
神经肽PNX首先是从大鼠下丘脑和牛心脏中被分离出的,现已确认存在于众多哺乳动物与非哺乳动物中,PNX 通过激活G-蛋白偶联受体(GPR173),表达于生物体多种中枢及外周组织中。PNX在中枢系统中的下丘脑区表达最显著,推测PNX 可能在下丘脑-垂体-性腺(hypothalamus-pituitary-gonad,HPG)轴的多个水平发挥作用,通过激活GnRH 受体,对HPG轴进行调控,从而起到促进生殖功能和食欲、减少焦虑行为,改善记忆与认知等生理功能。表达在中枢系统其他部位的PNC有助于提升小鼠的运动能力、记忆力、调节体液电解质平衡,并与皮肤的瘙痒、温度及内脏的痛觉相关,PNX还有广泛的抗氧化、抗炎、保护线粒体、保护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作用。在外周组织中,作用最显著的是表达在胰腺细胞中的PNX,可调控胰岛素的分泌,参与机体代谢,另外,在心脏、胸腺、胃、食道、脾脏、肺、小肠、空肠回肠、卵巢等组织中也检测到了该肽与其受体的表达,但其作用尚不完全明确。
本文综合关于神经肽PNX 的研究,阐明其在动物及人体内的表达分布与作用机制,发现PNX 在医学领域具备颇有价值的运用潜能,为今后的研究方向理清思路。
近10 a 来,随着神经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的快速发展,各种新技术被应用于发掘内源性神经肽[1],加之隐马尔科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HMM)的成功引入和人类基因组计划所提供的丰富信息[2],一些新的内源性神经肽的基因序列已被鉴定和识别[3],其在动物体内不仅有普遍的生理活性,并且发挥了各自独特的效能,其中包括Nesfatin-1、Spexin、Kisspeptin以及Phoenixin等[1]。
神经肽Phoenixin(PNX)是Smim20 蛋白的裂解产物[4],其前体蛋白为C4orf52。C4orf52 含有一个可以被酰胺化的C-末端甘氨酸残基[5]。 C4orf52 蛋白裂解产生最多的是一个含有14 个氨基酸残基的肽,序列为DVQPPGLKVWSDPF-NH2,这就是PNX 的亚型之一PNX-14[6]。PNX的另一种亚型是PNX-20,其氨基酸序列为AGIVQEDVQPPGLKVWSDPF-NH2,是在与PNX-14 共表达的N-末端延伸出6 个氨基酸肽[7-8],PNX-20 在不同物种中的氨基酸序列稍有差异[9]。虽然PNX-14和PNX-20的序列结构有差异,但具有相似的生物学活性[8]。
神经肽PNX首先从大鼠下丘脑和牛心脏中分离出[5],现已确认存在于众多哺乳动物与非哺乳动物中,包括人、鼠、犬、猪、鱼、虾等[2,8],PNX通过激活G-蛋白偶联受体(GPR173)[4],显著表达于生物体的各个组织中。科学家对鼠[10]、兔[1]等动物的多种器官采用了western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以探索PNX的表达分布。相比较之下,PNX在中枢系统中的下丘脑外侧(LH)、下丘脑腹内侧(VMH)、穹窿周围区[5,10]、大脑中央内侧、杏仁核、三叉神经脊束、脊髓小脑束[11]、孤束核[4-5]中为高密度表达,在终纹床核、终纹后区、背侧运动核以及背侧迷走神经[12-13]中为中密度表达,而在弓状核、视上核和中缝苍白球[14-15]中则为低密度表达。有研究报道,该肽也表达于黑质网状部、房室核、垂体前叶和垂体后叶[1,13]、海马体[16]中。另外,在多种外周组织[17]如心脏、胸腺[10]、胃、食道、脾脏[5]、肺、小肠、空肠回肠、胰腺[11,13]、卵巢[14]中也检测到了该肽与其受体的表达。
科学家们根据PNX及其受体的表达分布情况,进行了多种动物及临床实验,以明确其生物学作用。
近期实验表明,PNX在大鼠胰腺的α和β细胞[18]、胰岛外侧的朗格汉斯细胞中皆有所表达,并且PNX与胰高血糖素共定位[11]。推测胰高血糖素阳性细胞可产生PNX[11]。PNX 与胰腺相互作用,通过影响胰岛细胞的功能,调控胰岛素的产生和分泌,有助于脂质代谢[18]和能量平衡[4]。其次,PNX对心脏能产生保护作用[18-19],研究显示PNX可直接作用于心肌细胞,在对冠状动脉压和心率无影响的情况下改变其收缩和舒张能力[4,19]。另外,PNX是胃肠道功能的关键调控因子,是一种重要的脑肠肽[14-15]。
4.1 PNX 在非下丘脑的中枢部位在中枢神经系统中,phoenixin 的广泛分布提示其具有多效性[11]。动物的体外实验将PNX-14直接注入小鼠海马体,观察到小鼠的运动能力、记忆力均有所提升[12,16],且海马区内的PNX-14 被证实在持续癫痫样活动中起到了调节作用[20-21]。
视上核(SON)和室旁核(PVN)的PNX 受体信号提示PNX 可能有刺激精氨酸加压素(AVP)、催产素(OT)释放的作用[1,22],相关的动物体外实验将Phoenixin 注入脑室验证了此假设,推测Phoenixin 通过对AVP、OT 释放的影响,在控制体液和电解质稳态方面起到潜在的重要作用[22]。另外,PNX 在SON与PVN 中的表达与焦虑信号的调控相关[11],OT 与AVP是公认的压力调节素,作用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可影响室旁核细胞合成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F)[1],并能将室旁核的激活信号投射到大脑调节焦虑和压力的区域,如杏仁核[12]中。而在孤束核(NST)这一脑区中较高表达的PNX 也与HPA轴的压力调节相关[4],实验表明其能向弓状体发出广泛的肾上腺素能投射信号[23]。总之,PNX 经上述脑区的作用,影响了肾上腺素的合成和释放[1],对压力情绪进行调节。另外,科学家根据在中缝苍白球的Phoenixin-14免疫反应性,推测该肽也参与了抑郁症的调解[11]。
研究显示PNX在背根神经节、三叉神经节、结节状神经节、肌间神经等感觉神经中有所表达,并且在背角浅层的细胞突起和三叉神经脊束中有较高密度的表达,提示PNX可能是大脑-皮肤、大脑-肠道连接中的神经因子[1]。相关的动物实验结果证实了此推测:在动物皮肤中检测到了PNX 的表达,追踪鉴定PNX 发出的信号投射到了脊髓背角细胞,且皮下注射PNX-14 会导致小鼠进行抓挠行为[3]。提示PNX在感觉纤维中起作用,并将信号从皮肤传到脊髓。其次,PNX 与三叉神经脊核发出的温度信号以及内脏的痛觉相关[11]。
另外,近年来PNX被发现在大脑的多个区域中,有抗氧化、抗炎、保护线粒体的作用,具有治疗神经损伤的潜力[24]。首先,实验表明PNX-14能通过降低NO 从而减轻氧化应激;通过抑制OGD/R 诱导HMGB1 的表达,减轻急性炎症级联反应[25];通过显著降低ROS、维持SOD水平,抑制LPS诱导的神经损伤[24]。其次,PNX-20 可以刺激线粒体的表达基因,从而增加线粒体的DNA 含量和细胞内ATP 含量[26],并且减轻小胶质细胞的炎症损伤[27],对星形胶质细胞也能起到保护作用[4]。
4.2 PNX 在下丘脑内的作用机制在动物体内有着最高水平PNX 表达的组织是下丘脑[1,5]。同一物种中,与周围组织相比,PNX在下丘脑中的表达至少高出5倍[5,11]。近年来有科学家在垂体中检测到了该肽的表达,推测PNX可能是通过下丘脑-垂体的内分泌轴起作用[28]。PNX 被视为促性腺激素轴刺激物,可调节类固醇的活性[12],推测PNX可能在下丘脑-垂体-性腺(HPG)轴的多个水平发挥作用[3,28]。外源性研究证实[1],PNX与GPR173的结合可激活下丘脑内的特异性环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 通路[23],刺激GnRH受体的mRNA表达[6],调节GnRH分泌[16],进而控制垂体中促性腺激素LH、FSH 的释放[13-14]。体外研究证明,PNX也可能直接作用于垂体[29],上调垂体前叶细胞中促性腺激素的表达[30]。综合近几年的众多动物及临床实验,下丘脑内的PNX在调节生殖、抗焦虑[18]、调控体温[8]、影响进食[14]、形成记忆[16]和改善认知能力等方面都有潜在的作用。
4.2.1 对生殖系统的影响:雄性的GnRH分泌频率较为恒定[29],LH、FSH 可激活睾丸间质细胞合成睾酮素[17],PNX 的体外注射研究证明PNX 可增加雄性小鼠的血浆FSH、LH及睾酮素水平[17],有助于改善生育能力低下、青春期迟滞等生殖功能障碍[28]。
相较于雄性,PNX 对雌性生殖系统调节的研究更为丰富、成熟。雌性的GnRH分泌的频率和程度与生殖周期密切相关。通过实验检测到PNX与其受体在性腺轴中的表达与月经周期相关[29],结合对小鼠体外注射PNX[10]和体内siRNA敲除实验的结果—雌鼠的发情延迟和发情基因表达减少[1,5]、垂体GnRH受体表达降低[3]、LH分泌减少[30],推测PNX是调节生殖激素分泌的重要肽类[28]。其次,PNX 表达于卵巢和卵泡[18],可以促进雌二醇的生成[11]。PNX 也能刺激卵泡发育基因的表达,影响卵泡的成熟,从而增加卵母细胞的数量[4]。另外,研究发现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患者PNX 水平升高较明显[12,30]。PCOS患者存在神经内分泌的异常,包括GnRH脉冲式分泌频率过快[30]、血清中的LH、雄激素水平过高[13]等,这可能与PNX对GnRH的脉冲释放的调控有关。
需要指出的是,PNX 对HPG 轴的调节作用并不是单一的,而是与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如PNX 与神经肽Nesfatin-1 在下丘脑中共表达,推测可共同诱导各种性激素的分泌[17],并且弓状核含有一个可表达PNX的Kisspeptin核团神经元群,可将传出信号发送至下丘脑,参与调控GnRH 的分泌[3]。此外,性腺轴的功能会受肾上腺轴(HPA)功能的影响,且孤束核(NTS)作为后脑的自主神经整合中心,当机体承受一定水平的生理或心理压力时,NTS 会通过脑区的连通性激活HPA轴,改变下丘脑内PNX 的水平,从而影响HPG轴的激素分泌。
4.2.2 调节焦虑行为:PNX 在下丘脑内的抗焦虑作用是经过多项实验证实的。GnRH 激动剂可在大鼠体内产生抗焦虑作用[8],且选择性GnRH 受体治疗拮抗剂(Cetrorelix)能部分消除PNX-14 的抗焦虑作用[12],推测下丘脑中的PNX 是通过调节GnRH 的分泌起到抗焦虑作用的。
动物的体外实验将PNX-14 以不同剂量注射到小鼠的下丘脑前区,观测到小鼠出现剂量相关性的抗焦虑行为改变,表现为在旷场实验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的焦虑行为减少[8],而将PNX-14 注射到掌控情绪的中央杏仁核并未产生抗焦虑作用[3],进一步证实PNX 是在下丘脑中起到抗焦虑作用的。另外,行为学实验显示束缚应激影响了动物体内的PNX水平[20];而在临床实验中,报告显示受试者的焦虑程度与PNX的含量呈负相关[10]。
4.2.3 调节体温:有报道称GnRH是一个重要的体温调节因子[8],科学家推测下丘脑内的PNX 可以通过调控GnRH的分泌从而调节动物体温[6]。研究发现,体外注射PNX 的小鼠核心温度降低[8],并且运用GnRH受体拮抗剂Cetrorelix可完全拮抗PNX引起的体温降低[6],这两项实验结果证明了上述推测[3]。
4.2.4 调节食欲:PNX被认为是一种能调节食欲的神经肽[18]。实验将PNX-14注入小鼠侧脑室,发现小鼠的用餐时间和进餐量增加,且用餐间隔期间的饱腹感降低[14],证明PNX有促进进食行为的作用[11],并且这种促食欲作用与下丘脑所调节的昼夜节律相关[12]。4.2.5 参与记忆形成和认知功能:体外实验给小鼠中枢注射PNX-14后,观察到小鼠的位置识别能力增强、记忆维持时间增加[31]。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淀粉样斑块中存在α-突触核蛋白,可与细胞外β淀粉样蛋白共同促进沉淀,所以大脑中Aβ蛋白的沉积是引发AD 的关键因素,有动物实验给小鼠侧脑室中注射Aβ1-42,14 d 后会出现记忆损伤并形成痴呆,而在脑室注射PNX-14后能显著减少Aβ1-42 淀粉样蛋白的沉积和记忆损伤[6],并且PNX能改善由东莨菪碱引起的记忆损害[12]。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患者的记忆和其他认知域出现受损,但程度尚未达到痴呆的标准[31],在相关人体临床研究中,有MCI的老年患者血浆中的PNX 水平与主观记忆主诉及逻辑记忆能力呈负相关,此外,患有轻度认知障碍的成年女性和男性的Phoenixin 水平降低。有研究称HPG轴分泌的GnRH可能参与调节了学习和记忆功能[12],GnRH受体拮抗剂Cetrorelix可以降低PNX改善小鼠记忆力的效能[4],另外,由GnRH刺激分泌的FSH、LH和睾酮素等性激素也参与了学习、记忆等认知功能[6],并且LH可以调节Aβ的加工沉积[16]。上述研究证明,PNX-14可能是通过激活GnRH 受体,形成并延长记忆,改善认知功能[6]。尽管科学界在近几年对AD 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取得了较快发展,但对疾病的诊断、治疗仍然没有突破性进展[32],上述研究结果提示PNX-14 有望成为AD的诊断标志物或治疗有效药物[16]。
近年来,不断有新的神经肽被发现,Phoenixin(PNX)作为其中的一员,在动物下丘脑内的表达含量最显著,最初发现的生物学功能是与生殖相关,故又被称作神经生殖肽凤凰素。近期的多项研究在中枢系统的其他部位,以及各种外周组织中均发现了PNX的表达[11]。根据表达位点的不同,PNX表现出多效性[24]。如在外周组织中,作用最显著的是表达在胰腺细胞中的PNX,其可调控胰岛素的分泌[18],参与机体代谢[13]。而在中枢系统中,表达在海马体内的PNX 有助于提升小鼠的运动能力、记忆力;也能刺激AVP和OT 释放[1],在调节体液电解质平衡的同时[22],参与HPA轴的压力调节[31];表达在感觉神经中的PNX被认为是连接大脑与皮肤、大脑与肠道的重要神经因子[1],与皮肤的瘙痒、温度及内脏的痛觉相关[11];并且PNX有广泛的抗氧化、抗炎、保护线粒体、保护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作用[24]。最后,PNX在下丘脑中的作用最复杂和重要,其通过激活GnRH受体,对HPG轴进行调控[17],起到促进生殖功能[10]和食欲[18]、减少焦虑行为[12],改善记忆与认知等生理功能。
PNX 作为一种多效且高效的新型神经肽,被多项实验证明有正向调节动物多种生理功能的作用。目前的实验表明PNX 可以运用于治疗皮肤瘙痒、改善生殖功能障碍、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延缓AD的记忆力减退、修复脑卒中后的神经损伤。而对于心脏的保护、食欲和机体能量代谢以及体温的调节机制尚不完全明确,需要进一步研究。 望本文能为PNX 未来的研究方向理清思路,以期PNX 能够在不久后运用到临床工作中,成为某些疾病的诊断标志物或靶点治疗药物,这将会给多个医学学科带来有价值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