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兴 涛
(沈阳大学 国际教育交流中心, 辽宁 沈阳 110044)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我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并与沿线多个国家建立了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教育部于2016年发布了《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通知,提出实施“丝绸之路”留学推进计划,培养大批共建“一带一路”急需的人才。在明确来华留学教育对国家重大政策发挥促进作用的同时,教育部组织相关单位采取相应措施来提升教学质量。到2017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到2018年,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已达到492 185 名,总人数与2008年的20万[1]相比增加了近1.5倍,而且国别也增加到196个[2]。
由以上数据的变化可见一系列显在和潜在的外延效益。①来华留学政策服务于我国国际教育交流。与中国政府签订教育交流协议的国家将会对等地划拨给中国学生一定的奖学金名额,因此我国大批学子有机会免费出国留学。②来华留学生繁荣了中国市场。一方面,他们形成了自己的生态体系,包括民族食品制作、物流、商品代购等;另一方面,许多生活费充裕或具有超前消费习惯的来华留学生具有强大购买力。③反哺“一带一路”建设。许多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学生毕业回国后,将凭借流利的汉语及专业知识找到合适的工作,并在自身岗位上为本国与中国的合作交流贡献力量。
这些外延效益形成的“留学生红利”将在多大程度上发挥其功效还有待进一步的考察。但从目前看,由于相关工作有待完善,一些研究还不够全面深入,或是尚未在大数据中找出关键的资料,至今外界对这一领域的认识和理解还很有限。与庞大的留学人数和效益相比,来华留学生的就业状况并不乐观,毕业回国后,他们难以成为中资企业在海外的人才资源。一方面,中资企业出于专业或语言因素,很难在“走出去”进程中实现本地化,甚至当地员工聘用率不足三成(理想比例应该到七成)[3]。另一方面,留学生们反映自己留学中国的经历和优势在毕业后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在就业市场难有斩获。这固然有学生中文水平较低的原因,但关键还在于他们的留学目标不够明确。虽然经过几年的语言培训或学历教育,但是他们仍不了解中国概况、中国发展方向、本国与中国的重要合作领域,甚至对本国国情与就业形势了解甚少。全面提高培养人才能力,提升来华留学生的综合能力,使之具备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成为有用的人才,是我国高校留学生教育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
今天的中国正在迅速融入世界,并承担起了更多大国责任。中国参与世界合作的步伐逐渐加快,并在多个国际组织中逐步显现出领导力。基于此,有必要让来华留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治理的“中国观”。
2018年,教育部印发了《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规范》指出,“来华留学生应当熟悉中国历史、地理、社会、经济等中国国情和文化基本知识,了解中国政治制度和外交政策,理解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和公共道德观念”,还对留学生的语言能力提出了要求。对此,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刘利解读为:要充分利用好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尝试运用中国的理论、中国的视角去诠释国际问题、世界趋势[4]。
虽然许多高校积极贯彻《规范》,并逐步强化了中国国情概况课程在教学体系中的地位,但由于缺乏相关教材、师资力量薄弱等原因,目前这类课程多集中在中国的文化、历史、地理、社会等内部概况。而就“中国与世界”这一重要课题,即如何从中国的视角去诠释国际合作,如何正面认识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相关研究、教材及教学体系还尚显薄弱。2020年,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要求,《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印发,其中提出积极向国际社会贡献教育治理中国方案,建立中国特色国际课程开发推广体系。相应地,如何向世界介绍中国及中国的世界发展观,势必成为中国特色国际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在教育部大力倡导提升来华留学教育质量的背景下,在中国深入参与国际治理的今天,研究如何培养全面人才,特别是培养既了解中国发展理念和对外政策,也了解中国与国际组织、区域组织及各主要经济体合作情况的国外人才很有必要。鉴于来华留学教育中这类课程还鲜有设置,故而这种研究有其必要性和独特性。
“中国与世界”课程是要表述中国发展理念、世界发展态势及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这门课程不仅有其教育意义,还将是对多个学科的有效补充。
来华留学教育工作是发挥大国影响、传播中国文化、树立中国形象、推动世界认同的奠基工程[5]。具体到课堂教育而言,它既具有一般的教育规律,又具有自身的独特性。由于许多来华留学生从小不在中国接受教育,对中国缺乏认知;那么“中国与世界”课程的思想教育功能就有其发挥空间,即通过课堂将真正的中国与更具包容性的“全球秩序”浸润到学生的认知体系里。目前许多高校都很重视留学生的文化教学和文化体验,但也往往局限于文化本身,较少将德育教育融入到教学中[6]。而中国留学生在海外则被要求学习西方哲学,事实上,处于道德养成阶段的青年学子需要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所以“中国与世界”课程恰好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它有助于青年人更全面地了解世界,认识到人类命运休戚与共。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的对外政策包括“一带一路”倡议给世界带来哪些贡献?和而不同的东方哲学对国际合作有哪些好处?究竟是多元包容地看待世界,还是实施单边主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与解读,使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得到塑造。
在语言培训或预科班中,“中国与世界”课程的初级版可以并入中国概况课程,并成为介绍中国的有效补充。在学习初级汉语的来华留学生中,多数为高中刚毕业的青少年,掌握汉语的基本用法有利于他们适应中国的生活及未来的学习与工作。但在全球化的当下,国际视野与国际移动力已经成为未来人才所需具备的两项重要特质。在预科班学习的时间里,学生们通过学习这门课程不仅会补充这些特质,还将学习到有关政治、经济、国际关系、贸易、科技、环保等多领域的词汇,为下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在学历教育中, “中国与世界”课程的深化版可以和中文、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新闻、物流等专业建立有效衔接。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 学生不仅要了解与国际商务、金融、财务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知识, 更要了解中国的对外贸易状况。教材无法面面俱到, 因此学生有必要从自身出发进行一些补充研究, 包括其母国与中国的经贸合作状况。因此“中国与世界”课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了解更全面的知识, 同时,学生通过调研所获得的第一手信息还会成为教师科研工作的一种补充, 进而为高校教育国际化提供智力资源。
目前,“中国与世界”课程仅在小范围内进行试验,尚未成熟,并且由于师资、教材等多种因素制约而无法在全国高校普及。尽管如此,仍可以借助现有的学科资源找到它的支点,也可以借助国家外事机构、相关科研机构、对外合作的民间团体来扩充其基础,更可以借助各国来华留学生发掘、补充相关资源。同时,教师还要积极学习相关外事法律、法规,做好自我规范。在此基础上,这门课程才会展现其现实意义。
“中国与世界”课程根据不同专业的实际需要可设为选修课或必修课,课程形式由讲座、调研、讨论三个环节组成。讲座的内容涵盖中国发展理念、对外政策、中国与国际组织、国际关系、区域国别等领域的知识。调研环节将带领学生参观有国际业务的中国知名企业或相关对外合作机构。还可以安排学生通过网络或假期回国时,自行考察本国与中国的合作情况,讨论环节需要将理论与学生的调研相结合,并需要教师进行有效引导。
课程要注重中国与世界的衔接。以国际组织为例,不仅要分析该组织对世界各国或某个区域内国家的引领作用,还要展示中国在该组织内的角色。就中国参与的区域经贸协定而言,不仅要分析该协定给中国带来的好处,还要分析给学生所在国、地区所带来的好处。具体而言,涉及的中国部分,除了大纲规定的内容外,课程还可以结合各高校所在省(市、自治区)的区位优势来构建,以服务地方发展。比如,广西高校在开展该课程的教学时可以结合泛北部湾合作理念,让学生们了解到广西在“中国-东盟”开放合作中的优势和潜力;特别是对于东南亚留学生,要让他们通过课程了解到中资企业参与东南亚建设给其未来就业带来的机遇。对于在对外经贸合作中区位优势并不明显的省(市、自治区),当地高校可以借助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等机构的资源,以及本省(市、自治区)所举办的重大国际展会来统筹展示本地区在对外合作中的相关合作成果及潜力。
涉及的世界部分,在讲授相关区域国别知识的同时,还要有效对接与我国开展密切合作的国家自身的发展。如中越“两廊一圈”合作构想、哈萨克斯坦“光明大道”新经济计划、蒙古国的“草原之路”倡议等。这些合作内容也许是留学生在本国耳熟能详的,但尚不知如何用汉语表达。通过学习,他们不仅会了解到本国与中国合作的前景,还会了解到临近地区与国家的发展机遇。
讨论环节是重要的部分。一方面,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教师结合调研材料和相关热点新闻,帮助留学生扩充词汇量,同时,还能培养学生陈述观点的表达能力[7]。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调研本国与中国的经济合作,会得到更加翔实和直观的信息。这样的方式既避免课堂讲授、视频播放等传统教学方法给学生带来的灌输感与单调感[8],也避免了传统教学带来的互动性、参与性不足和吸引力、感染力欠缺等问题[9]。
该课程在广度与深度上具有很大的研究潜力,讲授时要注意如下三点。①在对来华留学生开设课程时要注意深入浅出,从大纲中挑选通俗易懂的内容。而对不同类别(语言生、学历生)、不同专业的学生,也要注意课程内容的弹性。②勿以大国之姿现骄傲自满之态。随着大国崛起、大国外交等名词、概念、书籍的出现,部分国人开始浮躁起来,这样的心态如果呈现在课堂上,效果将会适得其反。③课程内容不要涉及宗教、国家间利益冲突、战乱等方面的内容,如果无法回避,也要保持中立,并以联合国宪章及相关决议为依据,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纷争。
鉴于课程涉及面较广,教师应具备以下至少一方面的学科背景,如国际关系、历史、政治、经济和外语。因此,负责来华留学教育的部门需要在全校各院系延揽人才。不仅如此,还建议将更多的智库人才投入到来华留学教育、教学工作中。智库科研人员本身对中国国情、全球发展大势等重大议题有长期、专业的研究,有很强的科研与学术影响力。很多智库人才长期活跃在中外人文交流的第一线,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而且熟悉外国国情、民情。因此,他们可以灵活自如地将中国故事和世界发展趋势讲给来华留学生。
毋庸讳言,这类人才的紧缺是此门课程的发展瓶颈。以沈阳市为例,除了辽宁省社会科学院和辽宁大学等个别教学、研究机构拥有区域国别研究基地之类的智库与专家,绝大多数高校在这方面的人才储备仍为空白。对此,相关高校可以采取自我挖掘和开门引进的方式来弥补不足。此外,当前世界各国高校都在积极研发并使用线上教学技术,客观上促进了教师授课的机动性,即不必拘束于一个地点工作。同时,出于国际形势和我国现实需求的考量,可以尝试借调相关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在线上为学生进行讲座,通过对教育资源的整合来解决师资、人才不足的问题。事实上,该领域师资的贡献绝不仅限于来华留学教育一个平台。随着教育国际化的推进,国内许多师生在科研与学习的过程中都有出国交流的经历或与国外学者、同学合作的机会。
长期以来,一些专业特别是英文授课类的专业照搬国外教育思想与教材。这种全英文教材对满足来华留学专业的发展需求(扩充专业、增加学苗)来说,可作为一时之举。但从长远来看,来华留学教育需要植根中华文明的沃土,需要展示中国的特色,所以“中国与世界”这门课程的教材不仅需要以中国的视角来编撰,还要遵循来华留学教育的特点。包括在内容上,在参考国际关系、区域国别等课程的同时,也要照顾到留学生的接受能力,用词造句向汉语水平考试(HSK)的相应级别靠拢,减少过于复杂的词汇和外来词。针对课程内容多元化特点,可以集合相关领域的教师与专家,各自编写所擅长的部分,进而形成一个全面的知识库。教材可以分为基础版和中高级版,既要让预科生或语言生看得懂,也要满足本科生的需求。
在国家级教材尚未问世之前,教育部可以鼓励各高校自行编写。一方面,这在政策上会给有计划开设此门课程的高校注入信心;另一方面,各个地方高校贴近教学前沿,而且更了解本地区对外经贸合作的特色。为不脱离时代,教师每学年都要集中备课,对世界的热点、中国发展态势进行梳理,并将新内容补充到课程中。至于练习题,可以借鉴“中国概况”课程的亮点,如配合这门课程近年出版的教材更多注重引发跨文化思考,引导学生研究中国文化的特点,对比中外文明的差异[10]。“中国与世界”课程教材同样要以主观思考题为主,以学习者为中心,给学生们留出思考、发挥与调研的空间。
“中国与世界”课程将是现有“中国概况”课程的强化版,它不仅讲述中国的发展与对外合作,还有效地将来华留学生所在国家、地区,乃至学生的未来与中国加以衔接。课程将从正面展示中国在参与国际治理与地区发展方面所做的努力,更具体地诠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进而讲好“中国故事”。具体而言,本文对此门课程的意义与效果阐述四点。
(1)开拓学生国际视野。来华留学生通过这门课程不仅能了解中国的对外政策,还可以从地球村的视角认知人类相互依存、开展合作的意义。通过中国与世界各经济体的平等合作,学习尊重多元文化的差异。尤其对于学历生而言,无论学习哪门专业,都离不开与世界的联系,借助这门课程,他们将有机会成为全球化时代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2)树立真实的中国形象。由于种种原因,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还存在偏颇,这不免会让生长在西方国家或受到相关媒体舆论严重影响的来华留学生心存芥蒂。因此,此课程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人权议题为例,让学生系统了解中国的人权发展逻辑,更加全面了解中国,以及中国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为世界发展所付诸的努力。因此,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要注重引导和培养留学生客观、全面地认识、理解和评价当今中国发展的能力。
(3)有利于留学生就业。“中国与世界”课程的一个特点是鼓励留学生调研本国或本地区与中国在各领域的交流,包括同中国开展合作的本国企业与机构。留学生在学习期间通过网络调查与实地走访还可以直观地了解中国对外贸易的合作方向,海外中资企业的发展情况等。留学生在获得第一手资料的同时,也为自己未来的就业拓宽了渠道。如2014年沈阳大学曾组织部分欧洲留学生到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沈阳市分会实地交流,协会相关领导介绍了会员企业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开展合作的情况,这给学生们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其中一名MBA专业的俄罗斯籍留学生毕业后回家乡便从事了与中国有关的物流工作。可见,来华留学生的就业岗位并不一定与专业对口,通过研究本国与中国的合作,他们也有机会成为相关行业所需的人才。
(4)服务于中国的对外交流。今天,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与世界融合也不断加深,作为留学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让世界全面地认识中国,认识中国所选择的现代化道路,同时也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思想资源。从留学教育工作者的角度看,不仅要推广中国教育,培养国际人才,也要承担起促进民间交流,培养知华、友华的力量,从而服务于国家战略大局的重要任务[11]。来华留学生接受中国高校的培养,是中国形象传播的国际受众,未来他们也将是中国公共外交的民间使者。
这里还有必要强调校友的作用,以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为例,该校自1960年成立以来,为世界特别是亚非地区培养了众多人才。许多外国政府首脑、著名议员和外交官都毕业于该校,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制定着重大决策,为深化俄罗斯与世界各地合作发挥着重要作用[12]。而我国大规模开放留学始于20世纪90年代,甚至可以说是2010年后(1)国家教委于1989年发布《关于招收自费外国来华留学生的有关规定》,下放自费留学生审批权,赋予高校自主招生权;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留学中国计划》相继发布实施,有效扩大外国留学生规模,促进了来华留学工作稳步发展。,也许类似的效果还未有体现。但当这批来华留学生成长起来后,他们所能发挥的作用将不可估量,届时,校友为中外交流所能作的贡献将会更加明显。当然,这既需要业内工作者共同努力,也需要各界人士对来华留学教育事业给予理解与支持。
总体而言,“中国与世界”课程有其理论基础及现实意义。构建在中国发展理念、中国对外政策、区域国别、国际关系等知识体系上的课程特质使之拥有庞大资源。同时,基于中国对外发展的视角,可以在庞杂的资源中找到清晰的脉络。无论是“一带一路”建设还是亚太经贸合作,中国都在为国际合作、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注入信心。因此,无论是讲授还是学习这门课程都将是积极且充满希望的。当然,从师资构成和教材现状来看,该课程规划任重而道远。建议从已具备相关学科资源的高校开始试点操作,再将优秀教法及教材作为示范,推广至其他高校。作为教学的主体,各国留学生不仅可以正面、直观地认识到一个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展起来的中国,还可以看到新型国际关系下中国给世界带来的机遇,并从机遇中找到自己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