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丹
(漯河市功能区畜牧服务中心,河南 漯河 462000)
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村畜牧业逐渐朝向规模化与集约化发展,农村规模养殖场数量显著增加,畜牧产品养殖及生产水平明显提升。但受制于农村地理位置、交通情况、现代养殖生产理念、养殖及疫病防治能力等多种客观条件,当农村暴发重大动物疫病时部分养殖场应对与控制疫病的能力较为薄弱,且一旦重大动物疫病蔓延便会对周边养殖场安全性造成巨大威胁。由此可见,农村重大动物疫病防治不仅关系到农户的切实利益,而且关乎农村畜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及农村社会的稳定性。为此,需立足农村畜牧业及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实际,采取科学有效、切实可行的防控措施遏制疫病暴发、蔓延,提升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效果。
农村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是一项系统性、复杂性与持续性的控制,在实施过程中会受到诸多因素影响,使得当前防控体系、防控机制等存在许多问题。(1)防空认知片面性,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重视程度不足,缺乏常态化、持续性的防控网络体系与防控制度;(2)防控技术及措施不完善,尤其是在疫苗注射等业务技术上存在明显的滞后性与局限性,制约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高效化开展;(3)监测及诊断工作难以开展,主要原因在于复合型防疫人才匮乏、部分防疫人员工作积极性不足,监测设施设备不健全;(4)经费紧缺,难以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提供支持与保障。导致防疫人员薪酬福利待遇较低,不能提升其工作热情;(5)防控工作流程及方法不够标准,在实际开展中随意性、满目性较强,难以及早发现、防控重大动物疫病。
2.1 改革乡村畜牧站管理体制,建立完善的动物防疫网络 乡村畜牧兽医站是承担农村重大疫病防控责任的重要职能部门,但由于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制不完善、基层防控人员匮乏,导致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开展面临着重重阻碍。为改此种现状,建议乡村畜牧兽医站从管理体制革新出发,建立重大疫病防控工作小组深入农村实际,优化防控队伍年龄、专业及技术结构,保证农村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专业化、科学性。
2.2 扎实开展动物防疫工作,贯彻落实因病设防工作原则 农村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要点在于因病设防,保证防控措施针对性与精准化。首先需要以乡镇为基本单位,以乡镇统一组织、技术人员协同行动为基本工作方式,以村社干部配合为着力点,进村入户开展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其次,实行常年及集中补免相结合的工作,在全区域开展重大动物疫病强化免疫工作。同时针对畜禽常见疫病增强防控力度,在集中免疫结束后对新补栏、漏免畜禽进行集中补针,以此提升动物免疫率。再次,注重驱虫工作,加大消耗性疫病防控强度,采用高效驱虫药剂提升畜禽抗病能力。最后,与养殖户保持密切、和谐的沟通,提升普通动物疫病防控水平,以此保证普通疫病与重大疫病两手抓、常年防控与集中防控协同推进。
2.3 强化动物疫病调查及监测,树立预防为主的防控理念 农村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需要以预防为主、控制为辅,为此需强动物疫病调查与监测。(1)开展普检工作,针对强制性免疫接种工作,采取抽样检测、乡村送样检测相结合的方式了解农村畜禽免疫抗体水平;(2)将免疫抗体水平检测结果纳入乡镇畜牧兽医站考核指标体系中,提升乡镇畜牧兽医站对本区域内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意识,要求乡镇畜牧兽医站密切关注家庭养殖场、规模养殖场的养殖环境、饲养方式、消杀设施、疫病防护条件等,以此发挥乡镇畜牧兽医站的监督检查、指导纠正作用,形成监测—整改—优化—监测的农村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
2.4 加强消毒灭源工作,切断动物疫病传播途径
防控农村重大动物疫病工作中,消毒灭源可以切断重大动物疫病传播途径,避免引发较为严重的动物疫情,从而保证畜牧业、养殖业的健康、安全发展。农村基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中加强消毒灭源工作:(1)以市区动物防疫相关部门为领导,以村为基本单位,在辖区内开展广泛、深入的消毒灭源工作,由市区相关部门在分析农村重大动物疫病发生规律、分布特点及危害程度的基础上制定全村消毒灭源工作方案及实施细则,成立专门小组负责监督消毒灭源工作的开展,以此保证消毒灭源工作的实效性;(2)将养殖场所消毒灭源工作程序化、标准化与规范化,结合养殖场所规模、动物存栏量、动物疫病隐患、现有的防疫体系等制定定期消毒灭源制度,对养殖场所及周边区域实施科学的消毒灭源程序,并发挥政府的领导与支持作用,为养殖户免费提供消毒药剂、消毒指导,以此净化养殖环境,避免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
2.5 完善动物疫病防控措施,狠抓动物疫病防控制度的落实 农村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任务重、涉及面广,稍有不慎便会形成防控“空白区”,加大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概率。因此需要充分发挥政府、业务部门、防疫人员、养殖户等防控主体的职能作用,逐步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措施,并将防控责任、防控任务等落实到个人,以此提升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制度的执行能力。(1)加强领导,适度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经费,通过适当提高防疫人员薪酬福利待遇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夯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主体力量。(2)要围绕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目标清晰划分防控责任,保证各方主体各司其职、群策群力、协同行动,以此形成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合力,扎实推进防控制度的落地、落实。(3)加强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相关工作的监督,及时发现防控过程中疫苗注射技术问问题及不足之处,并提出整改意见。(4)落实强制免疫制度,规范程序免疫方法,提升免疫密度,降低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难度。
2.6 积极进行兽医技术攻关,以科技创新赋能疫病防控 在农村畜牧业转型升级、养殖规模扩大、集约型发展背景下,农村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内容、方式及技术手段等发生了全面调整,原有兽医技术已经不能适应农村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新形势及工作需求,呈现出较大的局限性与滞后性。为此,需进一步加强兽医技术试验攻关,(1)研发高效、安全、绿色的动物疫苗,提升农村畜禽免疫质量水平;(2)开展标准化、规范化动物防疫试点工作,研究与动物疫病防治相配套的分点注射、疫病监测、规模化防疫等技术,试点试验成果验收合格后在全区域内进行推广,逐渐提升农村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水平;(3)加大宣传力度,指导畜牧产品生产、加工、运输及流通各个环节注重安全防护、隔离污染源,推广无公害、无污染养殖技术,以此为农村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提供保障。
2.7 树立生产无公害及绿色畜禽产品品牌的目标
当前农村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引发农村居民的担心与忧心,保障畜牧产品安全性的关键在于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而动物疫病防控又需要养殖户、消费者等的共同配合与支持。树立生产无公害及绿色畜禽产品品牌的目标,可以绿色养殖、绿色消费引领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从动物养殖环节开始生产绿色化、安全性的饲料,在屠宰加工中注重疫病的防范,并促使消费者自觉抵制无安全保障、未经检疫的动物制品,以此在农村中形成良好的重大动物疫病联合防控风气。因此,需要加大力度建设务公开与绿色养殖基地,实行无公害产品认证机制,推广绿色无公害动物制品,激发人们的绿色消费意识,以此为农村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农村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动态性与复杂性的工作,需要从乡镇畜牧兽医站管理体制革新为切入点,建立专业、高素质防控工作小组深入村户开展防控工作。同时,推行常年与集中补免相结合、重大动物疫病与普通动物疫病两手抓的防控工作形式,在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上常抓不怠。此外要加强动物疫病调查及监测,全面了解农村畜禽健康状态、疫病类型,保证防控工作及时响应、防控措施精准有效。最后需加强科技攻关,推广分点注射、绿色养殖、疫病监测新技术与新方法,以此有效提升农村中大动物疫病防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