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公安局青浦分局课题组
(上海市公安局青浦分局,上海 201700)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经济、科技等硬实力,还要不断提升治理软实力①郭燕:《文化强国托起中国梦》,载于《中国文化报》理论评论版,2021年1月13日。。上海市公安局党委高度重视公安高质量发展和软实力建设,这是上海公安立足时代使命出发,实现上海这座超大型国际城市长治久安作出的长远战略布局。上海市青浦区既是上海的“西大门”,更是代表上海公安护航进博会主战场、辐射长三角区域警务一体化的战略前沿。面对层出不穷的“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如何通过提升软实力助推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是摆在青浦公安机关面前的一道现实考题。通过充分征求意见、建议,结合上海市公安局青浦分局(以下简称青浦分局)的实践探索,我们围绕“以软实力助推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这一重大课题进行了深入调研。
国家层面,软实力作为综合国力的核心竞争力,对国家发展的性质和方向具有决定性影响,对于公安工作更是如此。公安作为纪律部队,只有“刀把子”始终握在党和人民手中,思想才不会跑偏,才不会走歪路、邪路。因此,没有“正确的价值观”这一软实力之基,高质量发展就无从谈起。公安机关的核心价值观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将政治建警置于首要位置来抓,以党史学习和教育整顿为牵引,强化政治判断力、领悟力、执行力,确保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队伍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只有根正才能木直,高质量发展才能根基稳固。
软实力的本质是基于文化而生成的凝聚力与生命力,并由此产生内生动力,发挥强大的吸引力与影响力。公安文化具有双重属性,对外要厉行法治,善于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应对新形势、化解新矛盾。对内要严管厚爱,既要从严治警、令行禁止,对问题“零容忍”;也要打造活力警营,让民警始终保持荣誉感、归属感,自发投身到高质量发展的洪流中,以个人价值提升组织价值。
面对层出不穷的“黑天鹅”、“灰犀牛”事件,以往“经验管理”“事后处置”的思路已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必须要在“两张网”的框架下,依托“一平台三体系”新型警务机制加以统筹谋划,通过系统性、科学性的制度建设加以保障。新型警务机制的本质是以高度的责任意识为引领,通过制度建设来实施的,本质上都是“软实力”的综合应用。目的是通过清单式、流程化的制度,引导民警“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从而杜绝随意的、主观的、不可持续的工作状态,让民警时刻保持高度责任感,使公安工作始终运行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高素质人才是一切创新的缔造者。全球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犯罪形态也由传统接触式向新型非接触式转变,犯罪的隐蔽性、专业性、组织化程度不断提升。俗话说“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这就要求公安机关必须比犯罪分子更快、更强,才能守住人民群众的钱袋子、命根子。公安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时不我待、任重道远,特别是在科技强国的大背景下,更要准确把握规律,坚持“科技+人力”,不仅要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更要重视阶梯式的人才储备,坚持产学研用一体化建设,为公安高质量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智力资源。
部分领导对新形势下软实力助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在部署工作时,流于形式,既无长远规划,也无机制保障。当前,少数基层单位领导认为软实力相较于营房、车辆、监控等硬实力,只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口号,宁愿花大价钱增强“显而易见”的硬实力,也不愿花小成本提高“虚无缥缈”的软实力。与此同时,部分单位在制度、文化、人才等软实力建设上办法不多、思路不广,导致软实力建设始终处于低阶状态,没有为高质量发展注入灵魂,外化为战斗力。
在推进公安软实力建设的过程中,少数单位习惯于照搬照抄,没有结合地域、人文、管理特点。往往只是就事论事,没有充分融入基层治理、不善于“说好警察故事”,传递公平、公正的法治理念。部分单位软实力建设趋于一般化、娱乐化,简单地将软实力与“搞活动”划等号,简单地认为办办活动、搞搞团建就是提升软实力,往往是雁过无痕,没有形成品牌,导致无法形成长远的号召力、感召力。
公安软实力没有与业务工作、队伍建设实行同规划、同步走,在制度保障、激励奖惩措施等方面未能有效跟进。片面认为软实力是“无用功”,未给予必要的人财物保障,影响了软实力的整体发展。部分单位认为业务才是公安工作的根本,人为忽视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导致民警文化生活单一,单位缺乏制度氛围。同时,受警力紧张、执勤任务繁重等影响,部分领导和民警对于警营文化建设主观上不认同,参与度不高。
在公安意识形态、社会治理创新、为群众办实事等方面,不同程度存在与软实力脱钩的情况,没有发挥软实力助推公安高质量发展的源动力作用、创新社会管理实践的推动力作用、打造和谐警民关系的保障力作用。基层软实力建设存在主题不鲜明、内容不深刻、成效不明显等问题,相较于抖音、快手等新媒介,公安软实力流于形式,缺乏长远的吸引力、渗透力。
一是筑牢党支部堡垒作用。大力实施“基层党支部星级创建2018-2020三年行动计划”,通过“挂图式”作战、“菜单式”指导、数据化考核,大力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2018-2020年,青浦分局共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30家、优秀(社区)党务工作者38人、优秀共产党员340人。19个党支部、25名个人获区级、市局“两优一先”表彰。在回访调研中,95.6%、96.6%的被调查人员认为党支部发挥了攻坚堡垒作用,党员了发挥模范作用。二是塑造党员示范导向。树立“战时党建+”思维,充分发挥党支部统一思想、聚力攻坚的堡垒作用,组织开展“进博先锋行动”“战‘疫’先锋行动”。在进博会安保中成立41个临时党支部,切实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攻坚克难的强大动力,全力实现了三届进博会安保“零差错”目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在本区水、陆市境道口等关键工作岗位成立4个临时党支部、36支党(团)员突击队和2个党员先锋岗,参战党员亮出口号、亮出身份,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三是树牢过硬的纪律作风。从严从实,狠抓公安队伍教育整顿。成立教育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及“一室三专班”,制发实施方案和工作推进表。严格规范开展三项教育,落实整改180余项意见建议。深入开展“违规取保候审”顽瘴固疾“6+N”等专项整治,严格执行“防止干预司法公正三个规定”、组织开展全覆盖谈心谈话以及个人自查事项报告填报。对发现的问题不手软、瑕疵零漠视,共排查认定顽瘴痼疾问题152起,处理民警101人。其中,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理民警99人,第二种以上形态处理2人。
一是夯实基层基础,培育新动能。启动“1+18”执法办案管理中心体系建设(“1”即建设分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18”即全面推进派出所执法管理室建设应用),着力打造集办案、案件管理、涉案财物管理、合成作战、智能辅助等功能于一体的数字化执法办案中心“郊区样板”。同时,在18家派出所建设执法管理室,配备1警5辅实行集中办公。重点围绕强制措施超期、笔录复制粘贴等屡纠屡犯的“牛皮癣”问题,实行全覆盖、全过程的监督检查。青浦分局行政、刑事案件问题数环比下降50.6%、18.4%。二是注重建章立制,汇聚新动能。推动建立《青浦公安“软实力”建设二十项举措》,形成标准化、系统化“软实力”责任体系,推动软实力建设走深走实。围绕动态隐患清零,建立“四清一看”机制,“包干清”即由青浦分局党委表率、全局实职干部认领,对140个复杂隐患实行包干清零、挂图作战;“集中清”即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组织每次不少于200名警力的全区性清查行动,集中规模警力解决一批突出隐患;“协同清”即在“一网统管”框架下,搭建共建共治平台,形成多部门协同清零合力。“智慧清”即研发警情分析、人员比对、人口管理、交通管理应用场景预警模型和分析工具,依托智慧公安成果动态清零隐患;“回头看”是通过对重复警情、案情、信访的深入分析,总结内部规律,杜绝“类隐患”。三是规范民警行为,激发新动能。坚持以动态隐患清零为主线、以强化监督管理为载体,以科技信息化为支撑,印发《青浦分局关于建立“督察档案”的实施方案》。通过青浦分局专项检查、业务部门抽查,责任单位自查,有效整改动态隐患清零、窗口接待等8大类134类执法瑕疵特别是顽症痼疾,并从中发现、整改队伍在精神状态方面存在的不足。通过“大数据+网上督察”,着力构建职责明晰、失责必究的责任体系,累计对14名干部、15名民警予以“督察档案”扣分。
一是融入大战大考,彰显“主战场”使命担当。将“细致、精致、极致”的青浦公安精神融入建党100周年、进博会安保维稳工作中。在进博会安保中,创新形成了“圈层防护”智慧安保理念,探索形成了关注人员管控“拦截过滤线”等一批“青浦经验”。通过全体青浦公安人夙夜在公、不辱使命的责任感、使命感,践行了党中央“越办越好”的要求。在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建设的过程中,青浦分局始终秉持“主场、主力、主责”的态度,将区域党建融入综合治理,以警务协作助力高质量发展。深入贯彻“无锡会议”精神,推动建立了“28项措施”“16项举措”等一批警务合作机制,试点形成了陆路道口“一点两检”、水域“三长联动”等示范性项目,得到了公安部、长三角执委会的高度肯定。二是融入地区发展,打通发展“快车道”。将优化营商环境理念摆在突出位置,将“道路工程建设交通安全许可”等28个公安行政审批事项纳入“一网通办”,实施全流程网上办理或网上预审。深入开展“护企暖企服务月”活动,累计服务企业300余家,帮助企业解决法律问题16个。在奥特莱斯、青西郊野公园周边道路、厂区分别增设1300和1500个临时停车泊位,有效解决停车位不足的问题。通过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拓展服务领域,强化服务措施,青浦区居民安全感、满意度连续5年上升,营商环境满意度调查排名全市前列,为护航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公安“软实力”。三是融入民警身心,担起“顶梁柱”责任。为实现公安工作由繁到简、服务由粗到精、技能由低到高的根本性转变,2018年以来,青浦分局以民警获得感为出发点、立足点,坚持“刀刃向内、勇于革新”,制发《青浦分局内部“放管服”工作流程》,收集问题176个,征集意见建议240条,制定整改措施249项,整改问题120个,推出了一批简政放权、再造重构、赋能增效的举措,有力保障了三届进博会等重大任务,“青浦方案”在全市推广。不仅赢得了基层民警拥护支持,也形成了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
一是聚焦研究能力,提升风险应对能力。应对层出不穷的“黑天鹅”“灰犀牛”,青浦分局高度重视“产学研用一体化”建设。深入开展“大调研”,连续三年举办年度重点课题暨“警协杯”调研征文活动,累计形成前瞻性、实战性、队伍管理等调研文章327篇,推动形成区域党建联盟、反诈合成作战中心等制度、机制建设40余项。大力投入科研技术研发,会同公安部三所、上海交通大学等成立“视频图像综合应用研究室”等一批联合实验室、试验田。研发了超融合实景指挥系统、青浦区社会面智能安防系统,在全市范围得到推广,荣获公安部颁发的“全国基层社会治理金奖”。二是聚焦职业荣誉,提升队伍凝聚力。连续举行了首届中国人民警察节升旗仪式、“公安心向党 忠诚铸警魂”青浦公安庆祝建党100周年主题活动、首位“十佳”优秀社区民警光荣退休仪式等荣誉仪式;历时1年建成190平米的“局史馆”,通过生动鲜活、感人肺腑的警察故事,淋漓尽致地展现青浦公安维护社会稳定的信心和心声。激发全局民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从警本色和职业精神。同时,分局十分重视先进典型的选树培育,通过上级部门评选,分局战时表彰、双月表彰等梯次型表彰,以及即时表扬、通报表扬、局长嘉奖令等形式,潜移默化地引导队伍弘扬正气。陈学飞、朱永华等一批先进典型获评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等高规格荣誉,5人获评青浦区十大政法英模。三是聚焦全警练兵,提升全员综合素质。制发了《青浦分局全警实战大练兵实施方案》,坚持立足实际、服务实战、着眼实效,全面提升民警职业素养。线上,依托“警e学”“学院-e起学”等,开展网络培训3.6万人次。线下,固化集中培训、上门送教模式,累计开展48期警衔培训班。组织开展“智慧专家进警营”“文化育警大讲堂”讲座41场,民警综合“软实力”得到全面养成。2020年,青浦分局在市公安局10个条线大比武活动中荣获“十佳岗位标兵”称号,荣获标兵称号数量排名全市第二。特警支队中队长程某在处置“华新5.8劫持人质、故意杀人案”中,果断出击,展现了高超的职业素养。
对于地区公安机关而言,处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第一线,是直面“黑天鹅”“灰犀牛”的前沿阵地,必须高度重视党建引领作用,旗帜鲜明讲政治,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一是强化理论武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固化教育整顿成果,坚持不懈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聚警心、凝警魂、扬警威。不断加强党性锻炼,自觉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贯穿于党性锻炼全过程,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二是抓好关键少数。以新时代“枫桥式派出所(所长)”创建为契机,强化领导班子,特别是一线派出所班子建设。树立善管理、懂法律、会技术、有担当的“好干部”标准,完善选人用人机制,为干事者撑腰、让有为者有位,着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领头羊”队伍。三是强化组织建设。把党支部建设放在更加突出位置,通过健全党支部堡垒、发挥党员先锋作用、严明队伍纪律,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以组织力提升战斗力,以“规范、务实、活力”为标准,大力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四是以党建促业务。在服务大局上做文章、在促进中心工作上下功夫、在推进业务工作上见效果,使党建工作成为业务工作的引领,把为民办实事作为党建的出发点,把公安高质量发展作为党建工作的落脚点,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公安事业创新发展的实际成效。
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制度优势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建设更是深化软实力的主要途径、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保障。因此,要实现可持续、一体化的高质量发展,必须要牢牢抓住制度建设这一根本。一是坚持制度治警。努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管理制度,让工作可量化、绩效可评估、行为可追溯,把从严管党治警提升到新的高度。二是坚持制度管警。因地制宜开展警务改革,优化警务流程,通过指引式、清单化的方式,让民警掌握工作目标、工作要求、工作方法,进而发自内心地认可改革,推动改革落地。三是坚持制度惠警。对工作中影响民警执法、阻碍工作推进的障碍深入调研,通过“内部放管服”等惠警举措,纠正“唯指标论”“逐利执法”等不良的执法导向。通过优化顶层设计,健全落地措施,以高质量的目标牵引高质量的发展。四是坚持制度暖警。将远途通勤、爱心暑托班等爱警惠警措施固化为常态长效的制度,让“有困难找组织”作为民警的第一选择,让民警真正在思想上认同组织、政治上依靠组织、工作上服从组织、感情上信赖组织,形成干事创业的内在动力。
加强公安文化建设,对内要坚持以警为本、激发队伍活力,促进公安高质量发展;对外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说好警察故事、传递法治理念,推动基层治理创新的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保障。要实现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文化软实力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一是顶层设计,制定发展规划。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总体思路,通过三年为周期,把“文化育警、文化强警”的理念,制定包括人才培养、环境建设、阵地建设等各方面的公安文化软实力建设发展纲要,促进警营文化建设体系化发展,实现一年一进步,三年一跨越。二是内外兼修,传递公安理念。对内,将通过荣誉仪式、表彰奖励、队伍培训,旗帜鲜明地树立公安软实力体系,形成可操作、可记忆的文化标签。对外,将公安理念融入地区发展,多措并举、不遗余力地表达公安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鲜明态度。三是说好故事,强化品牌建设。立足警种、部门实际,善于讲好警察故事,以感人、真实的警察故事提升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载体,因地制宜地打造文化品牌,形成“一所一品牌”“一警种一特色”,切实增强服务基层群众的差异化能力,着力打造具有强烈公安特色的队伍,创建具有真实性、代表性、群众性、时代性的公安品牌工作。
高质量竞争本质是人才竞争,谁拥有更多的人才,就拥有更多的主动权。对于公安机关而言,拥有更多的人才,人民群众才会有更多的安全感。加强培育新时代四个“铁一般”的公安队伍,对地区分局而言,重点聚焦“三型能力建设”。一是聚焦知识型能力建设。重视智慧公安,更要发挥“公安智慧”,要通过“金点子”“头脑风暴”,经常性征集一线“首创经验”。动员民警立足岗位,为公安发展献一计。同时,要加强专业化的智库队伍建设,着重加强前瞻性、实用型调查研究,为辅助党委政府决策积蓄力量、储备知识。二是聚焦专业型能力建设。结合地区发展实际,建立多元化的“专业人才库”,着力培养谈判专家、狙击手、数据分析师、舆情引导员等“情指勤舆援”人才队伍,为应对“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储备人才。通过实战选拔岗位尖兵,鼓励民警立足岗位加强在职教育,形成多元化的专业人才队伍。三是聚焦通识型能力建设。通过全警大练兵大比武,树立精技术、善业务的用人育人导向,在“比学赶超”中营造“创优争先”的氛围。健全“传帮带”“轮岗锻炼”的制度,选拔有本领、善传授的人才担任带教民警,在复杂、急需岗位设置轮岗锻炼,让好的公安经验传承下去,普及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