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力重构的高职院校基层教研室组织建设

2022-11-26 12:24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吉林吉林132021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教研室重构基层

杨 莹,张 昊 (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吉林 吉林 132021)

高职院校基层教研室组织能力重构是根据高职教育发展新要求,以能力提升为目的重新构建的教研室组织形式。目前高职院校基层教研室组织存在严重的组织虚化、功能固化、职能行政化的问题,这使基层教研室组织理应具有的学术权力受到了遏制,严重地影响了基层教研室组织在新形势下的应有作为[1]。

1 基层教研室组织能力重构的新内涵

1.1 基层教研室组织能力重构的“五新”

①新形态。基层教研室组织能力重构后的形态转换,一是由传统基层教研室组织被动适应型向主动创新型教研室组织转变;二是扩大了组织空间,增容了组织工作内涵,适应了新时期高职教育的发展。②新使命。在实践教学、情境教学、跨界教学中,以解决高职教育课程与教学的现实问题为主要职责,以培养适于未来职业岗位需求人才为主要目标。③新理念。基层教研室组织以创新理念激发发展活力,引领发展方向,拓展发展空间,提高发展水平。④新指向。从发展上指向于可持续发展,指向于在教育实践中发现真问题,解决真问题。⑤新角色。能力重构后的基层教研室组织要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践行者,新课程模式、新教学模式的建构者,新时期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者,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者。

1.2 基层教研室组织能力重构的“三入”

①“注入”新动能。高职教育基层教研室组织的新动能体现为基层教研室组织能力重构基础上的新形态、新理念、新使命、新指向、新角色的“五新”内涵。基层教研室组织从特定角度承载着高职教育使命、价值观和发展战略,所有的工作都必须以动能为引领,以保持基层教研室组织的强大创新力。

②“赋入”新权能。一是教研室组织有权参与课程开发,不仅要思考“如何教”的问题,还要思考“教什么”和“为什么教”的问题。二是教研室组织有权结合专业建构新的课程模式与教学模式。在课程模式建构中,要避开已有课程模式的“惯性”思维,建构个性化的课程模式,实现课程模式在学校的适切性与适应性。

③“融入”新思维。新思维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内聚性,以权威的学术带头人为组织内核,吸引与凝聚教研组织所有成员;二是强化学术发展自主性。将教学团队、学术共同体、双师工作室等特定的内涵融入到教研室组织,提升教研室的品质、焕发其新的生机与活力。

2 能力重构基础上基层教研室组织的使命

2.1 深入开展课程开发与有效教学的研究

①探索本土的课程开发模式。高职院校应在已有课程模式研究基础上,以专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根据自身办学性质、功能和具体专业特性,对以能力为本的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不断地探索,并根据产业需求,建立分门别类的发展框架。教研室组织的责任,就是组织成员在不断总结经验基础上进行本土课程模式的开发与研究。

②在实践中进行有效教学研究。一是创设学生“适学课堂”,让课堂“活”起来。“通过和企业督导共同听课评课,让企业督导创建教育通向职业岗位的‘能力链’,搭建职业能力的‘课程链’,打造核心课程的‘项目链’,实现课堂教学的校企融合。” 二是在“三教”改革中持续发力[2]。鼓励一线教师编写职业教材,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创新教学形态,建设一批校企“双元”合作开发的“新型”活页。

2.2 实践中注重“双元”教师的课程与教学能力发展

通过校企“双元”培养专业教师,校企“双元”教师团队实施“双元结构教师小组”模式,对接职业标准和工作过程,以分工协作的模块化教学组织方式,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这是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的关键环节”。在职业教育发展中,课程开发与有效教学是高职教师课程与教学能力发展的基本途径[3]。课程能力具体体现为教师的课程意识、课程开发能力、课程决策能力等;有效教学是大学人才培养的关键,也是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教学能力与教学水平主要体现为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有效教学的方法与策略等[1]。在教师发展提高上,教研室要采取“集中培训”与“自主发展”相耦合的原则,让教师在实践性知识自我建构的基础上不断地超越自己。

2.3 工作中着力学生职业素养与未来能力的培养

教育实践中,除了重视培养学生技术技能教育外,还要重视学生的职业素养与未来发展能力的培养,这是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的必然要求。根据高职人才培养逻辑,在专业设置上,要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要求,通过工匠精神培育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创业素质。在课程体系上,要将思政课程融入专业教学、情境教学中去,真正体现其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实效性。要以能力培养为主线,通过课程内容的改革与项目化课程模块的搭建,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这是高职院校基层教研室的重要使命。

3 高职院校基层教研室组织的建设机制

一是协调机制。基层教研室组织的内部协调机制对保证基层教研室工作的有效开展至关重要。能力重构后的教研室组织既是一个教师团队,又是一个兼具校企双师双能培养工作室、课程与教学研究课题组、技术技能攻关项目小组等不同使命的教师群体。从某种意义上说,以专业为单元设教研室,以专业群为基点设立院(系),乃是规范化的基层教学组织体系的基础。协调一致的教研室组织是新时期新使命完成的重要前提[4]。

二是监督机制。要构建以“旁观者”身份为主要方式的监督机制来确保基层教研室既定的工作目标的实现。针对重构后的教研室组织动态性、自主性、不确定性的特点,院系相关部门应对其建设内容、建设目标进行经常性地监督,特别是学院教师发展中心要从教师发展独特的视角对其进行客观、公正评估。这种评估对促进基层教研室组织工作创新与发展、开拓性的开展工作非常必要。

三是创新性机制。高职基层教研室组织要围绕“发展”这个主题开展各项工作,以保证其发展的可持续性。第一,要创新工作制度,要求教研室人员树立创新意识,以创新姿态开展各项工作。第二,建立创新激励制度。对教师提出有价值的建议要予以奖励与鼓励,对学术创新、项目研究创新做出较大贡献的要予以重奖,并在职称晋升等方面予以倾斜。第三,创新教研室管理与建设制度。以基层教研室主任为核心的学术带头人,要经常思考教研室管理与建设的创新问题,这是保证其活力的重要环节。

猜你喜欢
教研室重构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双减”能否重构教育生态?
长城叙事的重构
浅探碳酸镁的生成问题
基于干扰重构和盲源分离的混合极化抗SMSP干扰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走进大山里》
用四维的理念重构当代诗歌
走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