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云南省智能终端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2022-11-26 11:43:02刘燕
科学与信息化 2022年18期
关键词:云南省终端智能

刘燕

云南省信息技术发展中心 云南 昆明 650228

引言

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智能终端产业作为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迅猛。云南省抢抓5G商用和产业转移机遇,通过招商引资积极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实现了智能终端产业从无到有的突破[1]。但与发达省市相比,仍存在产业规模较小、高层次人才缺乏等问题,现就加快推进云南省智能终端产业发展进行了一些粗浅的研究和思考。

智能终端产业包括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计算机制造、通信设备制造、非专业视听设备制造、智能消费设备制造4项中类10项小类,涵盖了智能手机、个人电脑、平板、VR/AR、智能车机、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家电以及泛AIoT终端产品,产业链包含前端研发设计、上下游元器件生产、终端整机制造、应用服务等多个环节。

1 我国智能终端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

1.1 产业规模保持领先

近十余年来,伴随着国际手机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制造基地和最大的出口基地,2012年至2021年,中国智能终端产业在全球取得了绝对领先的优势,智能手机、计算机等产品产量位居全球首位。2021年全年出货量排行前五的品牌中中国手机品牌占据3席,且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国产手机销量占比高达40%,国有品牌在全球的影响力已经日渐增强,并呈现崛起势头[2]。

1.2 产业集群发展效果突显

随着中国智能手机产业规模的成长壮大,手机生产配套产业也大量落地中国,造就了世界级的产业集群。目前,全国智能终端产业已形成以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原都市群等为核心的多个产业集聚带。深圳、重庆、河南、南昌已陆续成为国内智能手机行业基地,各地通过出台相关产业政策,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采用招商引资等方式,深入推进智能终端产业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智能终端产业集聚区,例如深圳、东莞形成“代工+配套+品牌”产业生态模式,自主创新研发能力强,占全球出货量1/5;重庆手机和其他智能终端产品关联发展,已有规上智能终端整机企业70家,电子口径规上配套企业639家,已形成集运营商、品牌商和配套商于一体的智能终端产业链[3]。

1.3 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随着智能终端产品功能的完善和5G技术的快速普及,智能终端向上下游渗透,与互联网、物联网紧密结合,衍生出新的细分领域和行业模式,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方向,及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例如作为手机配件的TWS耳机、智能手表/手环等智能穿戴产品随着智能手机市场的增长,带来消费者需求增长;智能传感器作为数字经济、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支撑点,发展前景看好;智能终端产品在智慧城市、智慧家居、大数据产业、分享经济等领域用途越来越广、关联越来越紧密,市场前景广阔。

2 云南省智能终端产业发展现状和潜力

2.1 云南省智能终端产业发展现状

2021年,云南省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5.3%,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6.1个百分点,这主要得益于光伏光电子和智能终端领域的大幅增长。尤其是在智能终端产业方面,云南省通过技术合作、产业引进与培育,先后引进红河以晴和闻泰科技两家重点企业,实现了移动终端、平板电脑、液晶电视、柔性显示器、机器人等产品的云南造,2021年智能终端设备制造产值达350多亿元,约占电子信息制造业总产值的35%[4]。云南省智能终端产业发展特点主要表现为:

2.1.1 产品类型主要以手机等整机制造为主。云南省智能终端产业产品类型包括:手机、台式微型机整机、平板计算机、彩色电视机等10余种类,目前,主要以手机、台式微型机整机、平板计算机等为主。据统计局数据,2016年以晴红河科技产业园建成投产后,云南省首次进入21个生产手机的省份之列,生产手机37.02万台,位列20名。2021年,云南首个产能超千万级5G制造园区-闻泰科技昆明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一期建成投产,云南省实现5G智能手机云南造,手机产量达到1483.86万台,全国排名上升到17名[5]。

2.1.2 行业集聚发展效果初显。目前云南省智能终端产业已形成以晴集团红河产业园和昆明高新区闻泰科技昆明智能制造产业园两个智能终端产业集聚区。其中,以晴集团红河产业园聚集了红河凯立特、红河云超及其相关配套企业,主要从事手机、平板电脑等产品及液晶盖板、液晶显示模组等主要部件的研发和生产。闻泰科技昆明智能制造产业园一期项目2021年7月投产后,当年出货量达500万台,实现工业总产值154亿元,跻身云南民营经济前三,产品包括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等智能终端产品,服务的客户均为全球排名前五的消费电子品牌。二期项目预计2022年第三季度投产,届时,该产业园将成为国内西部最大的智能制造产业中心,全球重要的5G终端智能制造高地之一。

2.2 云南省智能终端产业发展潜力

2.2.1 多重战略叠加为云南省发展智能终端产业创造良好机遇。当前,我国智能终端产业经历了由沿海到内地、中西部地区分散扩张后,目前呈现出部分产能向边疆地区及新兴市场区域转移趋势。云南是我国连接南亚东南亚的重要大通道,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交汇点。随着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加速对接,中老铁路通车运营,未来云南有望成为我国和东盟地区电子信息产业主要集散地和物流大通道,助力电子信息产业链供应链的有机衔接和产业要素的跨区域流动,为云南省智能终端产业大发展创造良好机遇。

2.2.2 电子材料、光学光电子产业的快速发展,为云南省发展智能终端产业奠定良好产业发展基础。近年来,得益于云南省丰富的硅、锗等材料资源,在国家大力推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战略引领下,云南省电子材料行业保持快速发展,集成电路材料生产替代进口,电子浆料和元器件生产快速增长,锂离子电池材料生产增速达535.4%;光学光电子重点企业高质量发展,创视界光电科技8英寸OLED微型显示器已实现规模化生产,戊电靶材公司ITO、AZO靶材实现量产,锦鼎光电显示屏偏光片成为华为等头部企业的供应商,蓝晶科技(LED半导体照明衬底片)、奥雷德光电股份(OLED微型显示器)、云南锗业(锗单晶片)成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依托快速发展的电子材料行业和创视界光电科技(京东方)等领军企业,云南在智能终端产业链上游电子材料、集成电路制造和中游显示器件、显示模组研发和生产方面具有一定产业发展基础。

3 云南省智能终端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3.1 智能终端产业发展处于初期,发展水平有待提升

一是产业层次不高,龙头骨干企业少,规模不足以支撑沿线国家市场拓展。二是高端品牌和产品缺乏,目前落户的整机项目中,均为ODM、OEM企业,缺乏知名的品牌整机,而且已落户的整机项目产品中销往东南亚等地区的手机品牌多为低价位产品,产业中利润较高的高端产品和品牌亟待丰富。三是产业链还需完善,目前云南省智能终端产业主要集中在中游整机生产环节,与之关联的上下游零部件配套企业数量稀少,没有充分利用云南省在电子材料、光学光电子及新型显示等产业方面的优势,形成产业链集聚效应。

3.2 支撑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及营商环境亟待优化

一是政策体系有待细化完善。针对智能终端产业发展的专项规划、优惠政策、产业配套及产业融合联动效应有待加强。二是配套服务平台基础薄弱。目前云南省在智能终端前期研发测试验证、前沿技术开发、公共服务等国家、行业认可的配套服务平台建设方面相对落后。三是物流体系有待完善,辐射全国的物流中枢尚未形成,与接壤国家(如缅甸)和相邻省市的运输存在“通而不畅”,云南物流体系与深圳、东莞等沿海城市差距较大。

3.3 创新能力不强,行业人才队伍力量薄弱

一是创新基础能力不强,创新投入不足。省内高校、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数量少,凝聚创新型人才能力较弱。二是关键技术研究、产品开发、项目孵化与产业服务等专业人才紧缺,急需从外地大量引进,加大行业成本,影响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三是用工成本较高,企业反应在云南缴纳“五险”比例高于东莞、深圳,例如,云南五险一金为1260元/人,而深圳为480元/人。

4 推进云南省智能终端产业发展几点建议

4.1 加强统筹合作,聚力推进全产业链发展

一是顺应产业发展趋势,围绕市场需求,强化统筹合作,依托产业基础,以红河以晴和闻泰昆明为“链主企业”强化发展布局,积极引进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和关联企业,加快构建智能终端全产业链。二是采取引进合作+本地培育方式,不断壮大整机产能。支持闻泰、以晴等企业进一步扩大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扩大代工产业规模。三是在当前智能手机和笔记本市场已趋饱和的形势下,瞄准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传感器、智能家居和汽车电子等领域,拓展丰富产品种类,大力引进显示组件等关键零部件和物联网等关联领域的头部企业,加快构建泛智能终端产业体系,增强产业竞争实力和影响力。

4.2 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扶持,优化产业发展环境[6]

一是聚焦智能终端产业发展趋势及云南省智能终端产业发展的优劣势,加快研究出台指导智能终端产业发展的专项规划和优惠政策,强化政策引导和扶持,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二是加大财政、金融扶持,对智能终端企业创新发展、扩大产能、贷款贴息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三是完善配套服务平台和物流等相关配套设施,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企业发展。

4.3 强化创新驱动,加强人才引培

一是按照“市场引导、政府推动、企业化运作”的模式,建立政府、产业、教育、科研和应用紧密结合的运行机制,加大创新主体培育,鼓励科研成果在本地产业化,推动产品和技术在本地的应用。二是制定出台支持智能终端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专项政策,吸引产业领军人才、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鼓励省内高校与企业通过联合办学、委托培养、订单培养等方式,为企业提供可用人才。

5 结束语

本文基于对我国智能终端产业发展形势和云南省智能终端产业发展现状及优劣势的初步分析和研究,从加强政策引导、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推进云南省智能终端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建议。由于时间和笔者能力有限,思考的深度和广度,提出建议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方面还有待加强,这也是笔者后期进一步研究和努力的方向。

猜你喜欢
云南省终端智能
云南省安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民国初期云南省议会述论
X美术馆首届三年展:“终端〉_How Do We Begin?”
现代装饰(2020年8期)2020-08-24 08:22:58
通信控制服务器(CCS)维护终端的设计与实现
智能前沿
文苑(2018年23期)2018-12-14 01:06:06
智能前沿
文苑(2018年19期)2018-11-09 01:30:14
智能前沿
文苑(2018年17期)2018-11-09 01:29:26
智能前沿
文苑(2018年21期)2018-11-09 01:22:32
云南省瑞丽市老年大学之歌
多功能北斗船载终端的开发应用
电子制作(2016年15期)2017-01-15 13:3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