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鲁湘
(新疆福海县阔克阿尕什乡寄宿制小学 新疆阿勒泰 836400)
道德与法治教学,对于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来说是最重要的发展基础,是在小学阶段必不可少的教学科目之一。核心素养是指小学生必备的品格和思想的关键能力,当前发展核心素养重点在于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学生”。情境教学是指以身边的环境引起学生学习情绪的一种教学方式,情境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他们有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是指当前时代发展下,学生应该具备,必须具备的能力。核心素养是小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和自身发展所需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小学生中贯彻落实核心素养是教书育人的重要前提,也是当前时代发展下,为适应教育改革发展趋势的必要前提。根据我国当前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可知,核心素养重点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为发展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参与、社会参与三个方面。根据材料分析可知,发展当前小学核心素养包含两个文化基础,针对人文发展来说,重点是发展学生学习、理解问题、科学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科学性来说,重点是培养学生在学习知识、理解问题、实际运用科学知识方面的能力[1]。
情境教学是指利用外界的环境,以实现学生学习心境与外界环境相融合的教学方法,根据材料分析可知,这种情境的搭建可以是人为的,也可以是客观理念中存在的,情境搭建得越具体越形象,实际教学的效果越显著。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搭建更加生动形象的学习环境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来当作教学手段,充分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丰富学习环境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和加强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从而进一步达到教学的目的。
小学生在没有养成好习惯之前,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并不容易,但是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于小学生来说并不是难事,也可以说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并不难,对于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就需要教师从小抓起,重点加强对于小学生思想道德品德的培养。基于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学习科学教学方式,根据本班学生性格特点进行德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在课堂中引入情境式教学,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根据材料分析可知,在当前阶段的科目知识性课程中,许多教师只注意相关科目书本内容的教学,并没有重视对学生德育方面的培养。
针对学期末学生优秀程度的评判标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以往评判一个学生的优秀程度,是以学生最后考试成绩而定的。根据新教学理念,我们知道评判一个学生的好坏不能单纯地通过考试成绩来作为评判标准。成绩的好坏只能体现学生学习态度的一个方面,而成绩的好不能体现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高低,更不能通过学习成绩来对学生批评教育。当前阶段的小学生,思想、心智、思维模式的发展等都存在一定不足,教师除了教学课本上死板的内容外,还应该重点培养学生思想、思维的能力。而传统的教科书中很少包含锻炼学生思想、思维模式、德育素质的教学例子,对于这种情况就需制定其他有关道德与法治之类的课程,开展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目的是针对学生核心素养的不足而必须开展的,通过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建设,可以轻松解决目前小学生德育法治教学不足的情况[2]。
根据教学材料分析得出,当前阶段的小学生,随着日复一日的成长,已经形成了一定自主意识,但是对于自我认知存在不足。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引导者,对于学生的引导就非常重要,通过正确的教导,使学生对于世界对于个人的认知有一些初步的体验。道德品质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小学生心智发育的重要时期,通过教师正确的道德引导,会使小学生受益一生。
学生对于学科本身不感兴趣,根据材料分析可知,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核心素养下情境教学模式还存在一定的问题(1)对于学科科目的不重视。(2)课程过于固定死板。(3)传授知识的方法过于落后。
当前阶段小学生的思想观念与心智发育不完全,对任何事物的认知都处在懵懂的阶段,对思想道德与法治的理解还处在一张白纸的状态,所以老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在传统的学习模式下,因为教学内容比较单一,对于知识的传授只是仅限于面对面的教,学生容易失去学习兴趣,而新型教学模式的出现,就像多媒体教室的出现,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播放音乐、视频、图片等一系列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的教学方式来进行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的学习,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听课率,在课堂上也能够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因此,教师们要努力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一个有趣的学习环境。小学阶段的学生思想观念还尚未成熟,单一的数字和文字,很难带动起他们对于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他们更愿意在比较有趣的教学环境下学习,因为爱玩、爱动手是小学阶段学生们的天性,所以通过有趣的情景教学正好可以适应学生们的接受能力,进而可以提高教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主动拒绝毒品”这一单元时,教师要充分创新教学模式,通过多媒体播放有关毒品危害的相关视频,通过直观的视频表达让学生知道毒品对社会对个人的危害,随后再由教师扮演被毒品侵蚀后的身体,通过教师逼真的表扬与真实内容的复刻,以引起学生对于毒品危害的重视,并做到远离毒品,随后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交流展示的平台,提问学生课本上常见的毒品品种,并提醒学生可以用互联网查询有关毒品的具体信息和危害等。这种引入情境的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枯燥的文字传输,更容易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增加学习兴趣以及相关知识点内容的加深,并间接提高获取知识的效率[3]。
根据教学案例分析可知,传统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当中,教学模式过于老套,单一死板,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做不了知识的主人,导致小学生最后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并对学科本身产生了厌烦情绪。所以,在当前时代发展教育现代化的要求下,有关于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的改革也顺应而生。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在当前教育的改革下,已经形成了多种学科,品德、心理、历史地理等多种科目融合的局面,成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模式,在实际的教学环境中,对于教师的专业业务能力要求比较高,需要教师准确地理解教材的核心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所以在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上也有进行知识点内容的有效提炼。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一单元之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校外活动,进行一次进养老院看望老人的活动,作为小学生,每天面对的不仅仅只是课堂当中的知识,而应该有更多的时间去接触社会,从活动中学到关于教育的意义,从课外实践的过程中让学生们知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真正意义,并且能够根据课本上面学到的内容,有针对性的实践到校外活动中来。通过此次活动不仅给养老院的老人送去了温暖,也锻炼了参与活动的每一位同学,让学生们能够通过课堂知识与实践活动进行有效的融合,进而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精神在小学生时期就被一代一代的影响下去。作为新时代发展下的小学生,也需发挥自身的能量,充分利用校外活动,教育小学生如何学习做人,如何做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尊老爱幼,锻炼组织、策划的能力。活动过后教师应该要求每位同学写一份活动总结,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敬老活动的理解以及在以后的学习与生活中你应该怎样去做等等。事后在课堂上选取一些优秀的敬老心得在班级班会中展示,通过这种实践活动与道德法治教学的互相融合,能够促进学生正确三观的养成,以及学习能力的提高。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尽管学生学习是需要感知的),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认为问题是学习的起点、方向、目标、催化剂、主线、目的地等。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的是提升小学生的道德涵养和法治意识,借此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小学教师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深入理解老师要讲的内容,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以此为小学生的未来成长与学业发展做好铺垫。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公民的基本权力和义务”这一单元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什么是公民,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是什么,需尽的义务又是什么,通过引导学习,帮助小学生研究公民基本权利对于自身成长发育的重要性,更进一步理解书中的内容,加深学生对于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理解。在学习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学会沟通交流”这一单元时,教师也可以让小学生独立思考,通过播放有关朋友、同学间因为讨论学习起了争执的视频,让学生自主思考谁对、谁错,随后,给学生一个交流展示的平台,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我们会发现,有的同学认为他对,有的认为另一方是对的,其实这就相当于出现了分歧,因为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心理发育尚不完全,所以看待问题的角度也不全面,这也是发生分歧的主要原因,如何锻炼学生正确对待不同看法,是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必不可少的阶段,也是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有效方法,通过学生们的独立思考,能够辨别出每个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生在班级、学校、社区中,很希望自己可以得到别人的认同和接纳。但是,不同的成长环境使人们在行为习惯、生活方式、看待问题的立场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对某些问题可能就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当学生之间出现矛盾时,教师需要及时地告诉学生如何正确地看待问题,再通过适当的引导让学生明白,当矛盾发生时,如何理性对待分歧。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深化学生对于自主学习时,如何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
传统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评价,主要是基于学生的考试成绩。通过教学评估,可以全面了解教学情况,判断教学质量与水平,教学效果与不足。全面客观的评价工作不仅能估计学生的成绩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教学目标,而且能解释成绩不良的原因,并找出主要原因。
例如:教师应该进一步完善教学评价内容,有关道德与法治教学情境课堂教学的评价,应该进一步加强评价力度,使之评价结果更具有合理性。在对于学生的评价内容上,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平常的综合表现,把平常的综合表现纳入教学评价范围之中,可以更加全面地体现学生学习的成果,是好是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对自身学习成果和日常表现有一个了解。对于综合评价良好的同学,教师应该适当地在精神物质层面进行奖励,这有助于优秀的人一直优秀下去。对于综合评价不是很好的同学,教师应该通过一定的激励策略进行教育,并帮助学生分析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不足,鼓励学生下次可以做到更好。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体验。它与学习的动机、认知的兴趣、意志品质以及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一样,对学生学习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前时代发展下学生都普遍具有探索、创造并且取得成就的需要,当孩子们通过努力,在某个方面取得哪怕一点点成就的时候,他们就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就会感到精神上的满足,就会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动力。如果这时候教师多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学生下一次说不定就会做得更好,通过一定的激励手段可以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不仅这样,全班同学的整体学习学习氛围也会加强,因为每个学生都想得到老师的激励与表扬。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从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情境教学的概念出发,并根据核心素养理念下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情境教学的意义和容易出现的问题,具体给出了核心素养理念下情境教学的五个策略,总结分析得出,在核心素养理念下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情境教学有助于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