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问题意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培养心得

2022-11-26 08:17山东省滨州市北海经济开发区马山子镇下泊头小学张玉鹏
天津教育 2022年28期
关键词:意识小学生探究

■山东省滨州市北海经济开发区马山子镇下泊头小学 张玉鹏

■山东省滨州市北海经济开发区马山子镇大梁王小学 孟令芳

语文是小学阶段的必学科目,课程的开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问题意识,使学生从小就形成良好的探究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作为教师,要深刻了解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探究意识的现状,并深入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身心发展规律、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等,进而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和有效方法。

一、探究问题意识的内涵

探究问题意识指的是“问题意识”的一种,它不仅能充分地体现学习者思维的活跃度,也是判断学习者思维是否具有独立性的主要依据。当学习者具备一定的探究问题意识后,便能实现对知识与客观事物规律的主动探索与积极探究,并在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有效生成与发展。从心理学的层面上看,一些具有创新性的科学发明都是在追求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但在实际生活中,绝大多数的人都会将思维的重点集中在问题的解决上,而忽视了探究问题、发现问题以及追求问题的过程。导致这种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探究意识不足。以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为例,几乎所有人都发现了苹果会从苹果树上掉落这一事实,但没有人像牛顿一样探究苹果为什么会从苹果树上掉落这一问题。因此,探究问题意识是推动学习者生成创新意识的主要思维动力,也是促使学习者产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随着素质教育与新课改的全面贯彻与持续深化,在当前的学校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最为重点与关键的教学任务。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若想从根本上落实素质教育,确保小学语文能在新时期下实现可持续性的教学改革与教学发展,就必须重视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问题意识,以此确保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在探究问题意识的带动与驱动下实现发展与提升。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强化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

语文一直都是小学教育阶段中的基础教学学科,它对学生的认知能力与文化素养的发展具有关键的促进与强化作用。但从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情况来看,大多数的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会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将教学重点过分集中在小学语文知识的传授与讲解上,教学目标仍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为主,在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的选用上也会过分依赖“教师一言堂”与“灌输式”教学,致使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在小学语文课堂也很难充分发挥的自身的学习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体验感与学习成就感会被削弱,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也会受到严重影响,进而限制了学生语文学习效率的有效提高。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探究问题意识的培养,意味着小学语文教师需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思想,充分意识到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形式也会发生相应的转化与创新,这对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强化学生语文知识的探索欲望与学习积极性具有极为现实的促进作用。在此过程中,小学生便会在兴趣这一内驱力下实现主动学习与深度学习,进而有效地提高语文学习效率和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有效性。

(二)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自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教学培育目标提出以来,在各学科教学中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已然成为我国现代学校教育教学中最为重点与关键的教学课题。而语文作为小学阶段中的基础教学学科,自然也要加快这一教学培育目标的落实。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主要是由语文理解能力、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审美能力四个维度构成的,这是学生通过小学语文教学逐渐形成和必须具备的关键能力与品格。而这些能力与品格的形成与发展都建立在学生具备良好思维能力与水平的基础上。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与强化学生的探究问题意识,是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生成条件,在此基础上,小学语文教师再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势必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有助于落实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与新课改是我国学校教育的核心教学导向。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与贯彻,现代学校教育的教学重点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与变革,逐渐从以往的知识本位转向到能力本位上;教学目标也从以往的关注学生学习成绩提高转向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师生地位与教学角色也发生了较大的转换,逐渐从教师中心转向到以学生为中心。这对小学语文教学而言,是一次具有较大挑战性的教学转型任务。而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探究问题意识的培养,则能帮助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师更好地适应这种教学转型,无论是在教学形式上还是在教学内容上,以培养学生探究问题意识为教学主线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都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与综合成长,进而更好地促使小学语文教学落实素质教育,实现有效的教学改革与创新。

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问题意识应遵循的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问题意识最为重要与关键的就是,教师必须时刻坚持主体性原则,将学生视为课堂教学中的中心、主体,以培养与发展学生的探究问题意识,把发散与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力视为教学的重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要及时摒弃传统、落后的教育教学理念,要树立起“以生为本”的人本化教育教学理念。并且在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的选择与应用上也要着重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尽可能减少对学生思维的干扰,以此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活跃创造更有利的时空条件。

(二)文本性原则

在培养小学生探究问题意识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除了要时刻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以外,也要始终坚持文本性的教学原则。小学语文教师在组织与开展一切教学活动时,要以小学语文教材为主要的教学依据,在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与提问的过程中也要充分结合教学内容,避免教学脱离实际、影响教学进度与效率。在有效强化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同时,确保学生的探究问题意识能通过小学语文教学得到有效强化,进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综合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

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问题意识的有效方法

(一)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强化教师问题教学意识

虽然新课改与素质教育的全面贯彻,使师生教学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从实际的教学情况上看,教师的教学组织与主导作用仍是不可撼动的。并且,由于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尚小,思维能力与认知能力尚未发展成熟,这就使绝大多数的小学生在实际的语文课堂学习过程中普遍会受到年龄特征的影响和制约,存在学习依赖性强的问题,并且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在学习过程中常会参考与模仿教师的行为与态度。因此,对小学生而言,小学语文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自身学习与发展的引导者和自身成长的管理者。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若想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培养与锻炼学生的探究问题意识,就必须充分意识到自身带给学生的影响,及时转变与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思想,并要持续不断地强化自身的问题教学意识,积极主动地采取现代化教学手段与技术,对小学语文教学形式进行合理化的创新,以此确保学生在教师正向引导中实现学习质量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一方面,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从始至终秉持着以学生为中心和主体的生本教育教学理念,并要为学生的思维发展与发散创建良好的教学条件,规避对学生的思维与学习产生干扰的因素,确保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现自主学习与主动学习;另一方面,在培养学生探究问题意识前,身为学生引导者的小学语文教师要做好教学表率与教学示范,不断强化探究问题的教学意识。并且,教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对教学内容与教学问题开展探究与分析,以此确保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萌生探究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探究小学语文教学问题的能力和学习小学语文知识内容的兴趣与欲望。

(二)创设宽松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较于其他学段的学生,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习问题以及不良学习行为的出现频率会更高,进而严重阻碍了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导致这种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好奇心较强、自控能力较差。因此,为了能在规避小学语文教学问题的同时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究问题意识,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要针对小学生的这一年龄特点与学习特征为学生营造更宽松与愉悦的教育教学氛围,从而在缓解学生学习的紧张情绪的基础上,确保学生的思维能在良好氛围与环境的作用下活跃起来,进而更好地激发与调动学生的探究问题意识,为学生探究问题能力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小学语文教师在为三年级小学生讲解《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时,就可结合文本内容,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小兴安岭的四季景象,以此深化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认识,并鼓励学生根据课文的表达手法与描写顺序对所处地区的景色进行描述。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便会得到充分的调动与激发。在此过程中,学生也会对文章内容形成更深刻的认识,探究问题的意识便得以产生。学生会向教师提出“为什么作者要写‘小兴安岭’的森林与树木?‘小兴安岭’为什么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等问题。当学生提出问题后,小学语文教师则要及时向学生投去鼓励和赞许的目光,以此更好地激发与调动学生探究热情,并在此基础上及时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或者可鼓励其他学生对这名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

(三)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

对年龄尚小的小学生来说,兴趣是促使学生实现主动学习与深度学习的重要内驱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探究问题意识的过程中,也要针对学生这一学习特点,精心设计小学语文教学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在教师教学问题的正向引导下产生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和语文知识探究兴趣,这不仅能很好地满足小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需求,还能促进学生探索知识心理的生成,进而更好地发展与培养学生的探究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蝙蝠与雷达》一文时,小学语文教师就可利用希沃白板分别为学生展示蝙蝠与雷达的图片,并向学生提出“同学们,你们认识它们吗?它们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吗?”等一系列具有引导性和启发性的教学问题,以此为学生创设问题教学情境。此时,学生的探索欲望与兴趣便会被充分地调动与激发,并会向教师提出自己的问题:“蝙蝠与雷达外形上没有什么相似的地方?为什么说它们相似?为什么要将蝙蝠与雷达进行比较?”借此机会,小学语文教师要及时导入课程内容,以此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认识,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

(四)传授有效设问方法,锻炼学生的提问能力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敢于提问、乐于提问是发展学生探究问题意识的基础条件,但这并不代表学生的提问方式就是正确的。由于小学生的想象能力天马行空,这就使大多数的小学生在实际的小学语文课堂中常会提出偏离教学内容的问题,这不仅会影响小学语文的教学进度与教学效率,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造成影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引导作用,引导学生结合教学内容寻找问题信息与线索,并以此为根据提出问题。并且,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在实际的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常会出现对知识理解不全面、不深入的情况,为了避免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出现偏差,小学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提问时,要结合学生反馈的信息与问题对学生进行正向引导,以此促使学生实现对小学语文知识的有效学习和深度学习。例如,在教学《少年闰土》一文时,小学生在阅读与理解文章后便会产生如下疑问:“‘我’和闰土身份差别这么大为什么会成为朋友?闰土为什么会知道这么多‘我’不了解的事情?‘我’和闰土关系这么好,为什么之后就没再联系过?”在此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以课文为主要依据,对课文内容进行理解分析,并一一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以此更好地帮助学生走出学习误区,从而在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效率的同时更好地强化学生的文字理解能力。

五、结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问题意识,能有效地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的生成,进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与综合成长。

猜你喜欢
意识小学生探究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