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素质测评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2022-11-26 08:17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附属初级中学
天津教育 2022年28期
关键词:素质音乐艺术

■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附属初级中学 李 莉

2015年教育部颁发了《中小学艺术素质测评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等三个文件,明确了素质教育在目前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将素质教育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随后,各地纷纷响应,江苏省教育厅于2019年2月发布消息,自2020年起全省初中毕业生的艺术素质测评结果计入中考成绩。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提升艺术素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了整个社会的共识。在此背景下,如何构建一个更有效的音乐课堂,切实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是每一位音乐教师都要思考的问题。

一、既往教育观念在音乐上的影响

(一)既往教育观念对学校音乐课程的影响

在既往的初中教学体系中,音乐学科的教学质量不影响学校的中考升学率。因此,音乐学科多是作为一种调剂和补充出现在初中教育体系中。义务教育阶段,部分学校对音乐课的开设比较随意,对音乐教师的要求较低,常常以学校的艺体活动能否出去参赛、能否获奖作为衡量音乐教学质量的准绳。这直接导致了很多音乐教师在面向少数学生开设的社团训练中投入的精力远远大于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音乐课堂,教学重心发生偏移。

(二)既往教育观念对学生音乐认知的影响

学习是累积的过程,学生经过六年的小学学习,走进初中校门时,已是充满个性、有鲜明特点的个体。小学阶段的学习认知、学习习惯,对初中阶段的学习产生明显影响。从小学起,家长对孩子的语文、数学、英语课的课堂表现、作业质量、学业完成情况等都会有明确要求,学生潜移默化地也会从内心重视这些学科,规范相关的学习行为。而对音乐学科,学生常常将其当成一门放松课、娱乐课,思维不够专注、创编不够活跃、知识点理解不够透彻,都是学生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会出现的问题。

(三)既往音乐学科评价观念和手段的桎梏

作为一门审美学科,音乐能给人美的感受,音乐课堂能给学生营造美、传递美、鉴赏美、感受美。长期以来,音乐教师认为能培养学生审美体验,激发审美情趣的音乐课堂就是有效的,但因个体存在差异,每个人对美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如何检验一学期的音乐课堂教学效果,音乐教师常常各自为战。有的抽查一首教学歌曲的演唱情况,有的以试卷的形式考查学生在本学期内掌握的乐理知识,有的直接以平时课堂表现为打分依据……这样的“度量”常常是不全面的。有的学生因为变声期、音准等问题,歌曲演唱不理想,但课堂表现优秀,乐于参与音乐活动;有的学生课外学习器乐,即便音乐课堂表现不佳,依然能凭借器乐技术获得漂亮的分数。但由于音乐学科这些评价观念和手段的桎梏,影响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音乐的热情。

二、理解艺术素质测评的意义和要求

教育的每一次变革都牵动着广大家长和学生的心,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实施者、引导者,应当吃透国家的相关文件精神,深入理解艺术素质测评的目的和意义,在艺术素质测评的角度下分析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基本措施,进一步强化学校艺术教育教学活动的效果。

(一)意义

建立中小学艺术教育测评制度,是检验学校艺术教育成果的重要手段,是改进和加强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据,是为了客观、真实地反映本地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和学生艺术素养发展状况制定的,以此为基础可以帮助教师及时发现问题,认真总结经验,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不断改进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艺术素质测评相关文件的出台,正显现了国家教育部引导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各级学校重视素质教育的决心,发挥了素质教育促使家庭和学校齐心合力,提升学生审美素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审美品位、更有审美创造力的新时代青少年的作用。

(二)要求

教育部颁布的《办法》明确指出,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由基础指标、学业指标和发展指标三部分构成。基础指标指的是中小学生在校内应参加的课程学习和课外活动;学业指标指的是中小学生通过校内学习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达到的目标;发展指标旨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发展指标的二级指标又进一步将测评维度细化为课程学习、课外活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校外学习、艺术特长(加分项),其中分值最大的三项都来自音乐课堂教学,分值总和占比75%。因此,要求音乐教师必须立足于音乐课堂,通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推进艺术素质测评工作的开展。同时,在新的形势下,学校音乐教育关注的不能只是少数有专业特长的学生,而是所有学生。“构建有效的音乐课堂教学活动,着眼于每个学生的审美发展”是艺术素质测评背景下,对一线教师提出的要求。如果教师不能紧紧跟上时代步伐,而以过往经验、老旧思维开展教学活动,必然会在测评中暴露出各种问题。所以,音乐教师必须遵循艺术测评的要求,及时总结调整,不断改进教育方法,丰富教育手段,真正让艺术测评落到实处,发挥指导作用。

三、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一)加强教学常规管理,重视过程性评价的公正客观

2021年9月,江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实施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音乐教师应重视过程性评价的作用,客观公正给予学生评价。应注意,过程性评价不是不评价、给所有学生满分,更不是盲目评价,无依据、随心所欲地评价。音乐教师应制定明细的评价标准,并让学生知晓,哪些行为可以得分,哪些则会失分。以过程性评价规范音乐课教学常规管理,有利于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笔者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明确了考勤、课堂纪律、循环教材使用、卫生等扣分项,以及具体扣分分值,也明确了参与课堂互动、精彩发言、参加社团活动、参加各级各类艺术展演等得分项的具体得分分值。学期结束的时候,计算每个学生得分,并在音乐教室进行公示,对自己的成绩有疑问的学生,可在规定时间内向教师提出。实践证明,教师公正客观地给予学生过程性评价,能正向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是音乐课堂活泼而有序进行、促进学生音乐课堂学习、正确认识素质教育的意义。

(二)钻研教材,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设置教学目标

音乐艺术测评不是空洞地考查学生音乐理论,所有考查内容都建立在音乐试听材料基础上而这些试听材料,基本都来自音乐教材。因此,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合理安排每课时教学内容,设置合适的教学目标,是提升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环节。依据艺术素质测评的考查要求,初中音乐每单元的教学内容可分为:一首一级演唱曲目、一首二级演唱曲目、一首一级欣赏曲目、一首二级欣赏曲目。一级演唱曲目要求学生了解作品的相关音乐知识,并能视唱歌谱,跟随伴奏完整演唱歌曲,每学期有1~2首要求能够背唱歌曲。二级演唱曲目要求能跟随范唱基本演唱出歌曲。一级欣赏曲目要求了解作品的相关音乐知识,并能视唱主题旋律。二级欣赏曲目要求能够听辨曲名、了解音乐家等。在课堂教学中,较为合理的安排是一首一级演唱曲目搭配一首二级欣赏曲目,或一首二级演唱曲目搭配一首一级欣赏曲目。这样,演唱与欣赏结合,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每节课的教学重点明确,课堂时间分配也会相对合理。

(三)合理安排当堂反馈,加强艺术素质测评在课堂教学环节的渗透

在相关文件精神的推动下,目前,社会、家庭、学校对艺术测评的重要性都有了清晰的认知。为了确保初中音乐课堂的稳定进行,初中音乐教师须严格按照大纲要求开展音乐教学活动,同时学校也应当积极督促音乐课程开展情况,督查音乐教师的实际教学态度和水平,充分了解学生的音乐学习状况。当前初中学校音乐教学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过往教学基础薄弱,使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所以在新课标教学改革思想的贯彻下,学校应当重视美育教育,根据国家艺术测评的实施标准,积极开辟初中音乐教育路线。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保证学生能够充分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内容,帮助学生提高音乐表现技能,培养音乐创作思维,让学生在有了一定的审美素养后,能够自主进行音乐欣赏与表现。初中生学习音乐知识的渠道大部分都来源于音乐课堂,课后几乎没有时间和精力系统学习和复习。对此,音乐教师要充分发挥音乐课堂的教学作用,做到一课一反馈,及时评价、充分总结、查漏补缺、快速调整。在每一课时最后,针对本节课学习内容,教师应合理安排当堂反馈。具体形式可以有视听音乐片段,判断乐器、演唱(奏)形式、民族属性、地区属性、体裁、曲式结构、作家作品等;也可以以选择、填空的形式,复习当堂课所学的乐理知识;更可以给学生提供一方舞台,请他们以小组或个人的形式上台表演一下当堂所学的作品,可以自己创编演唱形式演唱、可以伴乐起舞、可以配乐朗诵等。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测评时,要根据学生参加音乐课堂教学活动的态度及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整体评价。

(四)丰富教学手段,确保音乐课堂始终以学生为主体

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要明确音乐课程开展的目的,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通过音乐课堂学习,掌握基本学科技能,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增强音乐核心素养。就初中生的音乐基础和素养而言,目前城乡学生差异大;小学阶段艺术教育重视与不重视的学校所毕业的学生差异大;家庭培养音乐技能与不培养的学生差异大。所以初中生的音乐基础较为不平衡,在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就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开展教学课堂,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爱好,也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鼓励表现与创作,不断提高音乐素养,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为了进一步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推进贯彻艺术素质测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应丰富教学手段,通过情境展示、视听赏析、互动游戏、小舞台等教学手段来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氛围,从不同方面让学生感受音乐之美,积极主动学习音乐知识。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讨论、展示、探究、互评、自评,尊重学生的教育教学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例如,在《孤独的牧羊人》这一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音乐剧的相关知识及歌曲音乐特点,结合视频了解美国电影《音乐之声》,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关于约德尔调,除了讲解其真假声快速交替的特点之外,不妨鼓励学生大胆地尝试模仿一下,教师也可以加入模仿的队伍,和学生一起尝试。尝试过后,自评一下演唱表现,再彼此互评。通过亲自实践,课堂气氛变得非常活跃,学生也发现约德尔调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简单好唱,需要一定的演唱技巧,对约德尔调这个知识点更是牢牢掌握。同时,通过自评、互评,学生也逐渐产生了“悦纳自己、赏识伙伴”的意识。

四、坚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艺术素质测评

(一)艺术素质测评是一项长期不断发展的美育促进工作

作为一线初中音乐教师,必须明白:艺术测评的最终目的,不是以分数制衡学生,让学生在测评前听话、臣服,而是以此为抓手,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教师面对的是全体学生,他们存在鲜明的个体差异,教师的目光不能只停留在专业突出的学生身上,应给予所有学生舞台。也不应只停留在教材知识教学,而应帮助学生提升审美品位,使学生养成终生学习的良好习惯。因此,艺术测评除了课堂反馈,学生课外音乐实践或欣赏活动的开展,也应作为过程性评价的必要组成。同时,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专业比赛、观看各类问题表演等活动,都应受到肯定和鼓励。但要注意,鼓励课外艺术培养活动的开展,要务实,不能务虚。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写一写观看音乐会表演的心得感受,效果可能会更好。

(二)音乐教师应以自身的不断成长,推进艺术测评工作的发展完善

教师是教学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启发者。艺术测评工作的发展完善以及有效开展,需要一线教师身体力行地实践、勇于开拓地创新。在当前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学校及音乐教师都在积极探索音乐教学的新方法,转变旧观念、磨合新理念。一线音乐教师可以在摸索、探究中慢慢成长,但一定不能墨守成规,止步不前。教师应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大胆尝试,课后勤于反思,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推动艺术素质测评工作的发展,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五、结语

总而言之,一线教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引领者,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者。一线音乐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要以艺术素质测评为导向,深入领会相关文件精神和要求,勤于反思总结、勇于改革创新、乐于交流学习,注重教学的有效性,关注学生个体发展,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全面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四有”新人。

猜你喜欢
素质音乐艺术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纸的艺术
音乐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音乐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