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潇 孔维强
法学是一门关于法律的科学,是以法律、法律现象及其规律性为研究内容的科学。法律作为社会的强制性规范,其直接目的在于维持社会秩序,并通过秩序的构建与维护,实现社会公正。
法学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4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法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为与法律、法律现象、法律问题相关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涉及宪法、刑法、民商法、经济法、诉讼法等,还进行诉讼、法务的处理等。比如离婚、遗产纠纷等民事诉讼的辩护,谋杀、盗窃等刑事案件的检控,企业合同的拟定、审查、修改,劳务纠纷的协调处理等。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深厚的法学专业知识功底,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达到较高的外语水平,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国家立法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司法行政机关、仲裁机构、法律服务机构和涉外活动中从事法律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同时兼顾培养能够在各高等、中等学校从事法学教学的教师。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法学思维和法律实务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法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运用法律管理事务与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了解中国和相关国际法律、法学的理论前沿,把握法律实践的发展动态,具有从事法律工作和法学教学的基本能力。
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社会实践、司法部门实习等。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的战略目标,其核心要义是依据宪法及法律来治理国家。随着时代进步,依法治国理念也被不断深入推进,并成为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在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引领下,社会各界都形成“遵法、学法、守法、用法、护法”的法治理念,社会公民的法律素养整体上有很大提升。从长远来看,依法治国理念为高校法学专业教育和法学专业毕业生带来诸多机遇。
1. 一次就业率低。翻看最近几年的就业数据,很容易发现近十年间本科就业“红牌”专业中常常有法学专业的身影。其实,法学专业就业率低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内法学专业开设太多。在国外,法律相关专业只在研究生阶段才开设,且学费较高,因此能读法学专业的学生首先要经历本科阶段的学习,其次还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而在国内,无论是理工科院校还是文科院校几乎都开设了法学专业,其教育质量参差不齐,求职市场供大于求,因此就业率势必会受到影响。
需说明的是,法学专业曾一度被人们公认为是捧着“铁饭碗”的好专业,但是随着公检法单位人员的饱和、法学毕业生人数暴增等,法学就业的“寒冰期”已到来。相对于经济类、财经类等一些专业的就业来说,法学类就业出路较窄,甚至重点大学的毕业生也可能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进入法律系统,主要还是用人单位对法律人员素质要求非常高,再加上法院、律师事务所等用人单位无法接收大批学生涌入,不少学生毕业后只能转行。
2. 法学领域是薪酬增长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相关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逐年升高,因此法学专业是典型的“先苦后甜”专业。当然,要想获得好的回报,从业人员必须具备沉稳可靠的个人素质和长期积累的实务经验,需要经过时间的打磨。
3. 职业发展空间大。除了法律系统就业方向,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法律人才在其他领域也能如鱼得水。出于专业学习的需要,法学专业的学生大都博览群书,有极高的政治敏锐性,因此,法学专业学生进入新闻传播行业工作,尤其是党政和法制类的新闻传播节目,具有相当大的优势。此外,企业中的秘书、人力资源管理等岗位,对既有经济管理基本知识又具有法律专业知识的人才有一定的需求。
法学专业毕业生适合从事审判、检察、司法行政、律师、公安等工作,也可从事立法、法学教育、法学研究、行政管理以及公司、企业的法律顾问等工作。具体如下:
1. 律师。律师可分为商业律师和非商业律师、诉讼律师和非诉讼律师。商业律师一般薪酬较高,工作也更加辛苦,日常工作主要处理公司融资、并购、上市等相关法律业务。非商业律师即负责民事案件的律师,更多立足于社会生活,服务于社会弱势群体。诉讼律师即要参与庭审环节的律师。一般在纠纷已经激化到必须由法院进行裁决的情况下,诉讼律师参与其中,帮助客户撰写诉讼文书,并在开庭时代表客户与法官交流。非诉讼律师是指无须参与到诉讼活动中的律师,日常工作主要为撰写法律文件。
2. 企业法务。企业法务随着工作年限和经验的增长,又可以分为初阶、中阶、高阶三个阶段。初阶法务的工作内容以合同审核、案件处理和日常法律咨询等为主。中阶法务的业务将会扩展到合同管理、案件管理、法律风险管理、知识产权管理等。高阶法务需要承担更多的公司治理工作,包括商业模式设计、合规管理、全球化竞争等业务。
3. 司法工作人员。司法机关工作稳定,工作压力较小,但职业发展道路相对较窄,晋升空间相对较小。因此,名校法学院毕业生选择进入司法机关工作的相对较少。
4. 其他公务员或办事员。法学是最适合报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专业之一,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公务员招考,法学专业毕业生可以报考的职位相当多,除了司法机关,还有税务局、工商局等部门。此外,由于公务员考试内容包括法律常识,因此法学专业的学生复习备考起来也是得心应手。
该专业毕业生可通过推免或考试方式选择到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继续深造,攻读法学及相关学科硕士、博士学位。法学在本科期间并不区分专业方向,但研究生期间可以选择的方向是比较多的。这些专业方向的热度大致是:国际经济法 > 经济法 > 财税法 > 商法 > 民法 > 诉讼法 > 知识产权法 > 国际法 > 刑法 >行政法 > 宪法 > 法理学与法制史。
我国目前的法学专业设置根据院校的侧重点不同,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专门的法学院校,另一种是综合性大学里的法律系或法学院。
谈到我国开设法学类专业的知名院校,就不能不提到“五院四系”。所谓“五院”是指中国政法大学(原北京政法学院)、西南政法大学(原西南政法学院)、西北政法大学(原西北政法学院)、华东政法大学(原华东政法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原中南政法学院)。所谓“四系”指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曾经的法律系,现在改为法学院。这些院校开设的法学类专业堪称佼佼者,录取分数要求也是比较高的。报考这些学校的考生一定要具有相当的实力。
目前,全国开设法学类专业的高等院校有620多所,在选择时需要考虑院校法学类专业的教学方向和特色。比如,清华法学院最具实力的专业方向是民商法,大师云集,名师荟萃,形成了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三足鼎立的格局;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设有民商法学、经济法学、国际法学,包括海商法、海上保险法、海事国际私法等方向,是该校法学专业的特色。除此之外,像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云南大学、上海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湖南大学、黑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安徽大学、郑州大学等院校的法学类专业也各具特色。
报考法学类专业也有身体条件要求。填报志愿时,考生要对照体检意见和高等院校的招生章程中对身体条件的特殊要求,避开限报专业报考。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一眼失明,另一眼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400度的;两耳听力均在3米以内,或一耳听力在5米另一耳全聋的;嗅觉迟钝、口吃、步态异常、驼背,面部疤痕、血管瘤、黑色素痣、白癜风的考生不宜就读法学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