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陌上青青
雪后初晴的冬日,我去医院探望一位朋友那刚做过脑动脉瘤手术的母亲。老人家85岁了,耳不聋、眼不花,一辈子生活在乡下,若不是患了大病,恐怕还不会来省城。
老人家特别喜欢说话,一见面便向我絮絮地讲述:她怎么被查出了病、医生怎么设计手术方案、儿女怎么悉心陪护……其间夹杂着不少惊喜的感慨——大医院查病的机器真神,藏得那么深的瘤都逃不掉;那位年轻的医生真了不起,开颅手术做得那么好;医保现在也挺贴心,不然真的看不起病……
朋友打趣她:“瞧您兴奋的样子,哪里像刚做过开颅手术的老人啊!”
老人家一脸知足:“上手术台前,我就告诉自己,享的福不少了,这回就算保不住命,也没啥可遗憾的。”
我也笑着逗她:“您这么乐观,肿瘤也害怕呢,所以乖乖地投降了。”
她认真地说:“人生一世,啥样的坎儿都可能遇见,愁眉苦脸啥都解决不了。就得自己学会找乐,哪怕一点点的小欢喜,也得珍惜。
接着,老人家又向我讲述了她日常生活里诸多的小欢喜:她移栽过一棵苹果树到菜园子里,因为总不开花,惹得全村人时常谈论,后来那棵树反成了大家心目中个性倔强的一个象征;
她养的芦花鸡上了年纪后不爱下蛋了,于是想送去给刚生了孩子的邻居,而母鸡像是看穿了她的心思似的,又继续勤快地下起蛋来;
还有前年秋时玉米歉收,她坚持晚点儿出售,结果减产却没减收,卖了个好价钱;
有一段时间她老是失眠,跟人讨了个偏方,喝了半年蒲公英泡水后,一挨枕头就酣然入睡……
琐琐屑屑的小事,韭菜一样,一茬一茬的,总也割不完,带给她的均是掩不住的喜悦。
我不禁感慨:“您是有大智慧的人哪,知道随时随地捕捉身边点滴的乐趣,给平淡的生活增添喜气。”
她谦虚道:“咱是普通人,本就过着俗常日子,不顺心的事儿时而有之,就得多找些小欢喜宽慰自己。”
一个春光明媚的周末,我翻阅旧信件。看着信封上一个个或熟悉或陌生的地址,以及信笺上或长或短的内容,一些远去的景致,以及一些人和一些事,便隔着长长的时空,带着光阴无法磨去的色泽,生动地再现眼前。
于是一颗已被沧桑浸渍的心,倏然间柔软起来,一份淡淡的喜悦,明亮而踏实地涌入心间,一如阳台上那盆平和的吊兰。
有位女编辑写在一张明信片上的三句短语言简意赅:“一稿拟发,一稿已被两家刊物转载,祝愿新的一年创作丰收。”那会儿的编辑认真的劲头实在叫人感动,即便稿子不适用,也会给作者写信鼓励一番。
那些勤奋写作、不时发表、几乎每周都有稿费单飞来的日子,那些与编辑们书信频递的好时光,虽然已是“曾经”,但如今想起心仍是暖的。
那些小小的欢喜,总是不断地从时间的缝隙里钻出来,像春天的原野里藏不住的青草。
我曾给一位爱好文学的高中生的书里寄语:愿你守着无数的小欢喜,一年又一年。
这也是写给更多朋友和我自己的生活愿景——愿我们能够时常看见身边的小欢喜。
如是,置身于滚滚红尘的我们,许多忧愁会剪断,烦恼会退却,因拥有更多的小欢喜从而拥有更加幸福的人生。
(摘自2022年第3期《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