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飞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中牟县供电公司 河南 郑州 451450
信息技术与电力系统相结合,使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快,在此条件下用户数量、用电需求等也不断攀升,企业迎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服务范围不断扩展。但在繁多的业务前配网线损管理难免出现疏漏,一些线损异常处理不够及时等现象也时有发生。而当前社会发展越来越依赖电力,供电需求与日俱增,要实现电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就必须解决好配网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升精细化管理效率[1]。
1.1.1 对于线路、台区、客户的最新建设或增加的信息资料录入存在不及时、不完整的情况。
1.1.2 因线路负荷标准改变、台区改造计划实施而引起的客户配网关系变化未能及时更新。
1.1.3 因客户新增用电业务、电能计量设备更换或出现故障等引起的用电信息变化存在不完整、不准确情况。
1.2.1 影响少计电量的人员工作差错发现滞后,如在电表抄录时的错抄、漏抄,或电表安装时的连线失误、计量装置错误配置等问题直至电费计算环节或现场稽查时才发现。
1.2.2 一些客户利用漏洞窃电,但供电企业未能对这类行为及时发现。
1.2.3 对配网线损相关数据的统计与分析结果维护不到位,出现错误、信息失真等情况,但供电企业未能及时发现,直至引起供用电量或线损率异常才发觉。
1.3.1 台区线损异常分析不到位,有的台区线损连续几个月偏高,却没有查清楚线损偏高的原因。
1.3.2 台区线损异常控制不到位,当异常出现后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
1.3.3 台区线损异常问题处理不到位,当台区线损高时没有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一些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比较薄弱,对所负责的工作认识不足,单纯地将线损管理划归为工作任务,态度不够端正,存在敷衍了事的现象,没有把自己的管理工作和自己的利益结合起来,也就难以实现有效的管理。
目前,配电网线损管理措施没有得到有效实施,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经营管理机构体制建设不健全,由于未能建立一套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机制,管理工作执行效率低,缺乏有效的管理标准使管理者工作内容不明确,职责分工不严密,工作质量得不到保证。
线损管理的监督评估体系不完善,监督评估工作的执行过程缺乏科学有力的统筹协调,评估体系也缺少客观性和真实准确性。在配电网的线损管理中存在许多问题,都需要及时对其进行跟踪和监控,因为有效跟踪可以防止事故发生,但是目前缺乏完善的安全监控系统,也就无法预防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未与管理、检查、验收系统配合,难以实现全面监控。考核评估体系不完善,不能满足实际需要,进而履行管理职责,目前一些企业还不能有效对其管理进行考核,对处罚力度不足,出现管理问题时难以明确相关责任[2]。
3.1.1 构建电力营销管理系统。构建电力营销管理系统,优化配网线损管理方式,以系统为平台对配网线损的信息数据实现实时采集,所采集的内容包括线损,测量线损异常情况,企业内部考核结果等。采集信息数据可以为配网线损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优化管理工作质量,使管理更加精确、有效,并朝着信息化与智能化方向发展。
3.1.2 重视数据处理工作。要重视数据处理工作,对数据资料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坚持准确、适时、实时更新的原则,对历史基础数据进行全面的清理和完善,确保记录的客观性与真实性,数据分析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新数据库,扩大数据覆盖面,管理人员要及时清理应用中所发现的错误数据,不断完善缺乏数据,保证数据内容的完整性。
3.1.3 维护系统安全性。制定切实可行的企业网络营销信息系统日常维护管理制度,确保企业网络系统正常运行。在制度当中明确地指出基础信息的维护标准,各项工作的职责界限,人员的具体分工,确保在出现配电设施的变更、轮换、改造等情况时,客户的配网关系可以得到及时的同步更新,重新计算。此外,还要对基础信息进行周期性的检查,确保维护到位,当出现问题时确保能够追责到人,以此激励有关人员以更加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工作,进而使信息完整、准确。定期检查并重视维护工作,也可以防止黑客入侵、木马病毒等网络安全问题的产生,维护内部数据安全。
应用信息采集技术对收集到的信息数据进行分析,有助于工作人员及时发现用电过程当中出现得异常。例如,工作人员可以从采集到的有关客户表数、应该抄录的电表总数、实际抄录的电表总数、应该抄录的户数、缺少抄录的户数等信息了解到抄表过程中是否遇到少抄或是电表计量故障等问题。并且可以从抄录的电量数据中清楚地看到每个客户在不同时段所用电量,从而预估出电能表计量是否正常,如一个客户连续多日出现在用电高峰时段所用电量与用电低谷时段一致,可以合理猜测表计运行出现故障。另外,也可以通过变电站、按线路、按台区所统计的供、售电数据以及线损率情况判断用户用电是否可能存在非正常情况,并依照线路是否异常可以查询到异常发生所在台区,再按照台区查询到具体的用户,通过现场稽查可以判断是否真的出现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又是什么。
应用信息采集技术加强电能信息采集,首先需要建立配套的管理机制,以实现电能量信息数据的采集功能正常运作,并能够符合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的标准。其次是要重视对这套管理机制的监控,确保电能量信息数据采集系统的正常运作,一旦发现数据采集不成功或是不准确的现象要及时分析原因并加以改进,同时要重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维护,确保信息数据真实有效。此外,要注意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特别培训,提升其精细化管理配网线损的观念,提升其解决配网线损中存在的问题的能力,让其能够应用信息采集技术改善工作质量。
目前,线损管理的监督能力不足且缺少一套健全的考核体系,这是造成配网线损监督存在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经济效益一直以来都是许多供电公司的追求和目标,致使许多供电公司对于线损管理的监督与考核体系的构建尚未能够引起应有的关注。因此,为了促使供配网线路损失的精细化管理得到快速发展,供电公司应进一步加大检查监督的力度,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估与考核体系,并辅以奖惩制度,激励工作人员认真对待工作,推动供电公司的可持续发展[3]。
一方面,引导供电企业充分认识到配网线损的潜在危害,了解它可能给供电企业所带来的社会与经济层面的增益、员工的经济收入以及企业员工个人价值的真正实现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从扭转思想观念开始,自上而下的引导企业全面重视配网线损管理工作的落实,提升各方重视度,也就有利于在工作过程中以更加勤勉认真的态度对待,认可并积极配合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加大监督的力度,完善考核机制,监督工作围绕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两个方面并行。针对内部的监督来说,即由供电公司线损管理部门负责监督、检测线损的精细化项目负责人的工作,确保配网线损的精细化管理观念能够深入每个工作环节。针对外部的监督,即分布式配网线受损管理者之间的相互制约、彼此监督。同时发挥内外部监督的作用,为有关工作人员发出重视配网线损工作质量的信号,提升监督意识。与此同时,完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将业务绩效考核活动成果始终作为公司薪酬福利待遇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激发公司工作人员的业务工作主动积极性,督促他们将重心放在做好本职工作、提升业务能力上来,更好地服务于供电企业。
基于建设有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的变电站或K型电站,通过引入一些新型微机安全数据保护装置,实线配网线损相关数据信息采集的效率与准确度,如输出电流能量资料和输出电压能量资料。
另一方面,若将自动化的设备直接嵌入安装在变电站内,则必须为其配置一个相应的电能数据资料采集终端,利用该终端设备的通信接口,可以使设备达到实时采集有效的电能数据资料以及信息的重要目的。例如,三相数字式电力表的三相电流测量数据与三相电压测量数据,可利用智能互联网延伸功能,将相关数据资料实时传递发送至各个主站中。
采用营销稽查监控系统对配网线损工作实现实时监控。当前所使用的营销稽查监控系统已配备完整监控配网线损的指令。在有关配网线损监控模块处包含“线损管理”和“售电量管理”以及“新装增容与变更用电、供电合同管理、抄表管理、核算管理、日线损监控”等功能。这些功能实现了对用户数据的实时监控,保证了数据质量。同时也可以做到对抄表电量的分析和查询,使得迅速发现异常情况不再困难,并能够迅速落实到具体的用户头上,同时也可以对没有分配抄表的用户情况进行查询,以及对显示用电量极低的用户进行查询,对他们的计费参数变化情况进行科学分析,排查计算失误等。
因为该系统具有强大的监控功能,故而可以对配网线损管理工作形成支持。而且该监控系统还有按照预定的阈值实施筛选的功能,可以非常快捷、准确地过滤掉低于阈值的数据,筛选出那些过高的数据。工作人员就可以将这些疑似异常数据形成一份稽查工作单发送至相关部门,部门人员负责对疑似异常情况进行现场稽查,并且系统工作人员可以全程跟进稽查过程,起到督促作用,也促使了营销工作质量的不断提升,及时发现和解决异常问题,减少供电企业经济损失[4]。
综上所述,在当前配网线损的管理工作中仍存在着监控与评估不到位、认识不足、机制不完善等情况,这也需要供电企业积极克服问题,完善管理章程,规范管理工作,实现精细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