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洸, 曹高洋
(1.洛阳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南洛阳471023; 2.河南科技大学团委, 河南洛阳471023)
毛泽东,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不仅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而且是伟大的诗人和历史学家。刘备,字玄德,是后汉、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是蜀汉的开国皇帝,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毛泽东曾多次提及刘备,并对刘备进行了客观、公正和科学的评价。但当今学术界对于此问题的研究较少,仅有对“毛泽东眼中的刘备”进行简单的概述①。系统、深入地研究毛泽东对刘备的评价,不仅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深入了解毛泽东和刘备,还有利于我们明了研究历史人物的方法和目的。至于文中材料失检、论证不当之处,恳请方家批评和指正。
1957年3月20日,毛泽东乘机飞往上海,在经过镇江上空时,即兴手书了南宋诗人辛弃疾的诗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书写完毕后,毛泽东便向其英文秘书林克解释了这首词的含义与其中的历史典故,当提到“煮酒论英雄”的时候,认为“尽管刘备比曹操所见略逊,但刘备这个人会用人,能团结人,终成大事”[1]240。
毛泽东将刘备事业成功的因素归纳为会用人、团结人两个方面。刘备从织席贩履之徒到蜀汉的开国皇帝,其成功的秘诀就是“在选贤、任人、待人等方面发挥了卓越的才能”[2]。首先,刘备用真诚与礼仪招纳天下人才为己用。这方面最著名的例子就是“三顾茅庐”,刘备用诚恳的态度、执着的毅力成功招揽诸葛亮加入自己麾下。诸葛亮加入刘备集团,使其如鱼得水,迎来了事业的高峰。其次,刘备有知人之明,信赖部下。在长坂坡之战中,张飞、糜芳等人认为赵云见刘备兵败势穷,为图富贵,投降曹操。但刘备深知赵云为人,认为“子龙从我于患难,心如铁石,非富贵所能动摇也”[3]231,反驳了张、糜二人的观点。事实证明,刘备的判断是正确的。赵云不但没有投靠曹操,反而于百万军中救出了幼主阿斗。最后,刘备能够知错就改。庞统因其貌不扬为刘备所轻,被任为耒阳令。庞统不理政事,刘备派张飞前往问责。张飞经过考察,认为庞统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刘备遂下阶请罪,知错就改,重用庞统,与诸葛亮共赞方略。
毛泽东手书辛弃疾诗词和讲解其中典故的历史背景是波兰波兹南事件和匈牙利十月事件发生并波及中国本土,部分地区出现罢工、罢课、罢市、罢农等情况。此时,毛泽东辗转于天津、济南、徐州、南京、上海、杭州等地区,并于多地干部大会上作报告,分析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毛泽东于斯时强调会用人、会团结人与成就大事的关系,是与时局、与应对时局的方略相吻合的。毛泽东希冀广大党员干部像刘备一样,会用人,能团结人,“不摆老爷架子,不摆官僚架子,把架子收起来,跟人民见面,跟下级见面”,“上级跟下级还是要打成一片,干部跟士兵还是要打成一片,要准许下级批评上级,士兵批评干部”[4]287,在全国上下形成团结一心的良好氛围,从而消除波匈事件对中国的不利影响。
1958年9月,毛泽东在南方视察工作,与张治中等人谈话时涉及刘备入川时的干部情况和结构,“干部少而弱,南方干部多,北方干部少”[5]967。毛泽东客观分析了蜀汉集团的干部队伍情况与结构,尽管提到了刘备集团“干部少、弱以及南北比例不平衡”的弱点,但与他之前对刘备“会用人、团结人”的论断并不矛盾,正是由于“干部少”,因此就要“团结人”,与关羽、张飞、赵云成为莫逆之交,与糜竺、糜芳、吴懿、吴班结为姻亲;正是由于“干部弱”,所以就要“会用人”,让武艺高强、作战经验丰富的关羽、张飞、赵云等人带兵打仗、抵御外敌、攻城略地;让足智多谋、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担任军师、治国安邦;正是由于“南方干部多,北方干部少”,所以就要信任、善待、重用南方干部,妥善处理南北方干部之间的关系,让二者紧密团结在一起。
1960年12月,毛泽东和薄一波谈话,涉及刘备处理干部关系的问题:“看这本书,不但要看战争,看外交,而且要看组织。你们北方人——刘备、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组织了一个班子南下,到了四川,同‘地方干部’一起建立了一个很好的根据地。”[6]毛泽东认为:蜀汉政权的建立得益于“外来干部”和“地方干部”的精诚团结,当然这与刘备成功的人才政策是密不可分的。刘备在入主西蜀之前,其麾下人才主要来自三个地区:一是河北,如关羽、张飞、赵云等;二是徐州,如糜竺、糜芳、孙乾等;三是荆州,如诸葛亮、黄忠、魏延等。刘备占领益州后,又吸纳了很多益州土著人才,但遇到了一个比较难办的大问题,那就是如何使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等这些“外来干部”与法正、董和、严颜、李严等这些“地方干部”和谐相处,共同完成巩固益州、兴复汉室的大业。而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善待、重用益州地方干部。刘备入主成都后,对这些“新老干部”一碗水端平,不厚此薄彼,一方面对关羽、张飞、诸葛亮、黄忠等这些元老大加赏赐,加官晋爵;另一方面对益州所降文武也尽皆重赏,加以重用。无疑,刘备的干部政策是成功的。刘备信赖、重用益州本土士人,迅速稳定了益州的官心、军心与民心,从而“建立了一个很好的根据地”。
毛泽东独具慧眼,从“刘备入川”中认识到“外来干部”与“本地干部”紧密团结对于党和国家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将其应用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中去,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组织路线和干部思想[7]420。
1947年3月13日,胡宗南率14个旅,20多万人马兵分两路向延安发动进攻。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毛泽东、周恩来的处境相当危险,当彭德怀等催促党中央转移到黄河东面时,毛泽东说:“我们在延安住了十来年,一直处在和平环境中,现在一有战争就走,我无颜对陕北乡亲,日后也不好再见面。难道我们还不如刘备?刘备撤退还舍不得丢下新野的老百姓,我们共产党总比刘备强嘛。”[8]153月18日晚,军情紧急,毛泽东在彭德怀的再三催促下准备动身撤离延安。在出发前,毛泽东向身边的人问及延安群众的情况,在得知群众安然撤走后,才安心撤离。
毛泽东提到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携民渡江”的故事:曹操大军杀奔新野,刘备问计于诸葛亮,决定放弃新野,投奔襄阳。奈何百姓相随许久,不忍弃之。便发布告令,声称百姓愿随者,便同过江。新野百姓念及刘备往日恩德,皆愿誓死相随。及至襄阳,蔡瑁等人紧闭城门,刘备恐两军交战,百姓有损,遂采纳诸葛亮建议,放弃襄阳,取江陵为基地。刘备拥民众数十万,日行十余里,随时有被曹军追截的可能,部下建议放弃百姓,先行为上。但刘备却认为“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3]229。随行百姓闻此言,无不伤感。“临难仁心存百姓,登舟挥泪动三军。至今凭吊襄江口,父老犹然忆使君”[3]229。在敌人大军压境之际,刘备身处生死关头,将百姓安危置于首位,却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因此得到了荆襄百姓的爱戴与拥护。也正因得到荆襄人心归向,刘备才能组建起以荆襄人为主的队伍。后来刘备能夺取西川、建立蜀汉政权,皆离不开荆襄人的鼎力支持。如果刘备得不到荆襄人的支持,“先取荆州后取川,霸业图王在天府”[3]681的伟业将会成为空谈。由此可见,要创业,民心、人心是何等的重要。
民本思想是传统行政文化中最重要也是最有价值的治国理论。刘备败退新野不弃百姓,毛泽东撤离延安不忘人民,尽管二者所处时代不同,但却揭示了一个共同的真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如今依然闪耀着光芒,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反之,我们将一事无成,甚至走向衰败。”[9]
1957年,毛主席在上海干部会议上强调:“刘备得了孔明,说是‘如鱼得水’,确有其事,不仅小说上那么写,历史上也那么写,也象鱼跟水的关系一样。群众就是孔明,领导者就是刘备。一个领导,一个被领导。”[10]452
毛泽东把刘备得到诸葛亮,形容成“如鱼得水”,这个比喻非常恰当。众所周知,水是鱼生存的唯一环境,鱼一旦离开了水,就会死亡。毛泽东这里比喻刘备得到诸葛亮的辅佐,就像鱼得到了水一样,又“活”了起来。诸葛亮出山后,协助刘备联吴抗曹,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接着南下攻取零陵、武陵、桂阳、长沙等荆南四郡,使刘备有了安身之所;进而辅佐刘备占领益州、夺取汉中,并建立了蜀汉政权,与曹操、孙权鼎足而立。这与在诸葛亮出山之前,刘备过着辗转流离、寄人篱下的生活相比,的确有天渊之别,用“如鱼得水”来形容并不夸张。
接着,毛泽东将群众比作孔明,将刘备比作领导,这是对二人“鱼水关系”的一个全新诠释,明确刘备与诸葛亮“一个领导,一个被领导”,加入了现实的含义,这正是毛泽东引用“如鱼得水”这个历史典故的意图所在。毛泽东认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11]790,领导干部要紧密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诸葛亮对于刘备来说,是个被领导者,是个“群众”。而刘备这个领导,正是得到了诸葛亮这个“群众”,才能在群雄逐鹿中脱颖而出,建立蜀汉政权。毛主席通过这个典故,告诫各级领导者,要想把工作做好,就要像刘备信任和依靠诸葛亮那样,和群众搞好关系,建立和谐的党群关系。
1949年3月,毛泽东由西柏坡至北平,途径刘备家乡涿州时强调:“他(刘备)志大才疏学识浅,好感情用事,在许多问题上用感情代替了政策,因为想报二弟关羽被东吴杀害之仇,置江山社稷于不顾,不听诸葛亮等谋臣的劝阻,贸然负气出兵,结果被东吴打得大败而归。”[12]269
毛泽东批评刘备“感情用事,在许多问题上用感情代替了政策”,主要是指刘备错误发动夷陵之战,导致全军覆没的举动。关羽大意失荆州后,被东吴所擒杀,刘备听闻此噩耗后痛不欲生,欲兴大军扫荡江南为二弟关羽报仇。刘备先私后公、徇小义而忘大义的举措,遭到重臣赵云、秦宓、诸葛亮等人反对。赵云认为:“汉贼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也”,建议刘备“早图关中,以讨凶逆。”[3]451但刘备不听赵云劝谏,执意攻打东吴。从事祭酒秦宓劝谏,认为刘备“舍万乘之躯,而徇小义,古人所不取也”[3]452。刘备不但不听,反将秦宓囚禁。诸葛亮也劝谏刘备,认为“迁汉鼎者,罪由曹操;移刘祚者,过非孙权”[3]452,建议刘备采纳秦宓的谏言,厉兵秣马,别作良图。但被仇恨冲昏头脑的刘备此刻也听不进诸葛亮的金玉良言,甚至放出“朕意已决,无得再谏”[3]452的狠话。刘备断然拒绝一切进谏,表现出前所未有的专横,眼中只有对结拜兄弟的情谊和对东吴的仇恨,将万里江山和家国大义抛诸脑后,悍然发动夷陵之战,从而踏上了一条失败之路[13]658。
毛泽东对刘备的这一评断是在中国革命走向全国胜利,党的工作重心将从乡村转移到城市的历史背景下提及的。毛泽东借此故事,希望即将“进京赶考”的革命者“决不做李自成,将来也绝不可以学刘备”[8]359,面对各种糖衣炮弹的诱惑,应该保持清醒头脑,要守住底线,要坚持原则,绝不能以感情代替政策。
1941年1月,皖南事变爆发,新四军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突袭,损失惨重。共产党内就如何对待蒋介石的问题上产生了严重的分歧,很多共产党员主张应立即对国民党反动派做出反击。为此,毛泽东借用刘备兵败夷陵的典故来说明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强调“蜀军进攻东吴,被东吴将领火烧连营七百里,打得大败,其原因就在于刘备没有区分与处理好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14]236。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制定了“东联孙吴,北拒曹操”的基本国策,因此,曹刘矛盾是主要矛盾,起着主导作用;而孙刘矛盾是统一战线内部的矛盾,是为次要矛盾。而刘备根本没有看透这一点,派了“孤傲自大,不懂统一战线”的关羽镇守荆州,遂发生了“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的故事[15]。而当刘备听说关羽被孙权擒杀的消息后,又不顾赵云、秦宓、诸葛亮等人的劝谏,一方面撕毁了孙刘的同盟,另一方面,起倾国之兵进攻东吴,结果兵败、病逝于白帝城。毛泽东认为“抓住主要矛盾,分清主次与轻重缓急,先曹后孙,才是大局为重的上策”[14]236。
毛泽东借古讽今,通过总结刘备兵败夷陵的教训来给大家启示,很快统一党内同志对皖南事变的认识,即:在中日民族矛盾依然是主要矛盾的情况下,中共对国民党采取不妥协、不退让的斗争方针,同时处处以抗日大局为重,不放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
1958年3月,党中央在四川成都举行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成都会议”。毛泽东在会上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基本观点。为了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冲破党内的沉闷气氛,毛泽东通过批评刘备“还是老头子挂帅”[16]233这一缺点,号召全党同志发扬敢想、敢说、敢做的创造精神。
毛泽东提到刘备“老头子挂帅”,主要是指刘备御驾亲征,发动夷陵之战的典故。刘备亲率大军征讨东吴时,已经61岁了,岂不是“老头子挂帅”?而且在选将统兵方面,刘备的确不如孙权:孙权于赤壁之战时命周瑜为主将;在袭取荆州时命吕蒙为大都督;在夷陵之战时,力排众议,启用“年幼望轻”[3]464的陆逊为主帅,都是年轻人统领军事,结果都取得了胜利。反观刘备,既没有区分好主次矛盾,又是“老头子挂帅”,岂有不败之理。毛泽东的批评,可谓是鞭辟入里,一针见血。
毛泽东批评刘备“老头子挂帅”,旨在提倡一种朝气蓬勃、敢为人先的精神状态,来打破党内沉闷、保守的氛围。当然,毛泽东也并未全盘否定老年人,认为“年纪大的也还要,也要掌舵”[16]233,看到了老年人沉稳的优势,注意了辩证看问题。
毛泽东一生深受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影响,在评价刘备时能够从客观的角度出发,考察其成功与失败,总结其为人、为君、治国、理政的经验和教训,对其功过得失的评价不拘泥于纯粹的主观认识,能够实事求是、一分为二地认识和评价刘备:在赞扬刘备会用人、能团结人这一优点的同时,也贬斥了刘备因感情用事导致兵败身死的错误;在肯定刘备爱民如子、携民渡江这一壮举的同时,也批评了刘备不能区分主次矛盾的弱点;在欣赏刘备与诸葛亮融洽的上下级关系的同时,也批判了刘备年老挂帅、缺乏朝气、缺乏后劲的缺点。毛泽东评刘备,赞其所长,贬其所短,用其所长,舍其所短,其客观辩证、一分为二的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毛泽东非常喜爱研究中国历史,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和教训,以服务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18]。毛泽东研究、点评刘备,一方面,可以以史为鉴、指导政治,如毛泽东通过研究刘备事业成功的因素,认识了会用人、会团结人的重要性,并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组织路线和干部思想;通过解读刘备携民渡江这一典故,深刻认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民本思想。另一方面,毛泽东研究、点评刘备,可以以人为镜、以文育人,如:毛泽东通过举例刘备“感情用事”,告诫同志们要坚决抵制各种糖衣炮弹的诱惑,绝不能以感情代替政策;通过介绍刘备与诸葛亮融洽的上下级关系,告诫各级领导者,要像刘备信任和依靠诸葛亮那样,和群众搞好关系,建立和谐的干群关系。
毛泽东对刘备的研究,主要基于《三国演义》,并未纠缠于材料的真伪,以资政和育人为目的,使历史人物具有了鲜明的现实启发意义,超越了常人就小说而论小说、拘泥历史的窠臼,其研究历史人物的方法和目的,值得历史学家和文学研究者深思和借鉴。
注 释:
① 相关成果仅有胡尚元《毛泽东眼中的曹操、刘备和孙权》,载《党的建设》2010年第7期,第59-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