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富 闫万玉
(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党校,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党性教育是指党组织以增强党员党性意识,提高党员党性修养水平,增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目的,对党员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的“心学”,是党员思想教育的核心,是党的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党员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党员的管理要求越来越严格。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从理想信念、革命传统、反腐倡廉、法治思维等多渠道入手,先后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对党员党性建设目标、党员作用发挥等同步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和标准。然而,党员党性意识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简单事情,需要各级党组织根据基层党组织情况和党员特点,长期谋划,做在经常,找准方法,持续发力。
1.理想信念是党性教育的内在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这些针对党员干部信仰的深刻阐释,反映了当前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理论武装是党性教育的根本途径。科学的理论是强大的武器,善于运用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制胜法宝。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内政与外交等领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要求,系列讲话精神等,是党的理论创新的成果贡献,形成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这些必定是党性教育主体内容。
3.群众路线是党性教育的主旨核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这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群众路线的重要论述,明确了对党员干部群众路线教育的三个层面要求:一是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群众立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二是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当好人民公仆,坚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三是要掌握群众工作方法,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真心实意地纾民困、排民忧、解民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一刻不能放松。
4.转变作风是党性教育的第一要务。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成为百年大党,与其对作风建设的长久坚持和科学规划密不可分。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每名党员的言行举止,不仅仅代表其个人,也代表了中国共产党的形象。人民眼中的中国共产党的具体表象,是从46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和9000多万名党员身上获取的。人民群众如何看待中国共产党、如何评价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共产党是否具有威信的关键。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党面临的四大风险和四大考验,决定了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抓作风建设一刻不能停顿。
5.严格党内生活是党性教育的必要保障。严格党内生活是党的纪律法宝,也是加强党性教育的基本保障和优良传统。事实和经验揭示了一个道理:党内生活状况直接影响党员的行为方式。党员干部作风好不好、形象好不好,取决于党组织的教育和监督力度。党员党性意识缺失、“四风”问题滋生等问题的发生,很大程度上与党员自我审视、批评与自我批评、党员民主评议和群众监督机制的低效化相关;与党组织在日常党内活动和党员教育中,不重视警示教育、不重视创新工作方法、不重视分析引导思想动态等方面相关;也与党内生活开展的不规范、不严谨甚至不严肃相关。严格党内政治生活,要从组织生活等具体事情抓起,从工作作风和生活小节等细微处严起,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要认真抓好党内集中学习,开展好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主题党日活动,把党内生活打造成锤炼党员党性、改进党的作风的重要载体和主要途径。
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只有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党员作用充分发挥,党的根基才能牢固,党才能有战斗力。总结各基层党组织党员教育工作好的经验做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有效途径:
1.重视理论修为,“学”出党性。理论修养是党性修养的基础。基层党组织要坚持“三会一课”学习制度,组织党员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通过学习明真理、立三观、强觉悟、增本领。
2.定期党性分析,“评”出党性。党性分析是过程,锤炼党性是目的。要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找差距找不足,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成为彼此的镜子,照出各自身上的问题。党组织负责人要经常与党员交流思想、交换意见,通过谈心谈话找根源,帮助党员疏导思想、提高认识、明确方向,不断改进提高。
3.加强作风建设,“带”出党性。作风的核心是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本质是党性强不强问题。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对党员的日常监督管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多管齐下、标本兼治,让好作风内化为信念、外化为习惯、固化为制度,持续积累风清气正的强大正能量。
4.严格党规党纪,“管”出党性。要通过党规党纪的正反典型案例教育,引导党员摆正个人与组织的关系,摆正民主与集中的关系,摆正自由与纪律的关系,摆正局部与全局的关系。要着眼落细落小,多积尺寸之功,经常防微杜渐,坚决做到令行禁止,促进良好组织性、纪律性行为习惯的养成。
5.组织党内攻关,“炼”出党性。要把党内攻关活动作为展现党员作用作为的有效载体,通过党内攻关与工作实际相结合,鼓励党员重担之下勇于担当,危难关头冲锋在前,不畏艰苦乐于奉献,从而营造真抓实干、爱岗敬业的工作氛围,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和争先创优的表率作用。
6.开展主题党日,“悟”出党性。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是规范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从严教育管理党员的有效途径。各级党组织要重视主题党日活动的开展,通过对活动内容精心设计,突出主题和效果,让党日活动有“力度”;要注重思想交流,突出党性教育,让党日活动有“深度”;要贴近党员实际,让主题党日活动接地气、有“温度”;要借助党日活动开展,拉近与党员距离,提升党员对党的纲领与任务的认同,激发党员对党组织的从属感、信任度和向心力。
7.学树典型模范,“做”出党性。要挖掘、整理和宣传党员身边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为党员树标杆、指方向。通过典型的感染作用,使党员思想上受教育、精神上受鼓舞、心灵上受净化、感情上引共鸣。要让典型带出更多“典型”,使学先进、赶先进、争先进成为全体党员的自觉行动。
总之,各级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到党员党性教育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认识到意识形态工作的长期性和复杂性,遵循和落实党性教育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基本作法,并在实践中做好传承和发扬。以提高党员党性意识、增强党性观念、提升全体党员干部政治素养为目标,为党的政治建设做出新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