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后记】“超低能耗”只是起点

2022-11-26 00:53:24
节能与环保 2022年9期
关键词:徐伟低能耗被动式

演讲中,徐伟指出了零能耗建筑、近零耗建筑、超低能耗建筑的关联与不同。

零能耗建筑——可再生能源产能大于等于建筑自身用能:综合节能率100%。零能耗建筑能是近零能耗建筑的高级表现形式,其室内环境参数与近零能耗建筑相同,充分利用建筑本体和周边的可再生能源资源。

近零能耗建筑——利用可再生能源:综合节能率60%到75%。适应气候特征和场地条件,通过被动式建筑设计最大幅度降低建筑供暖、空调、照明需求,通过主动技术措施最大幅度提高能源设备与系统效率,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以最少的能源消耗提供舒适室内环境。

超低能耗建筑——可不借助可再生能源能达到的水平:综合节能率50%。超低能耗建筑是近零能耗建筑的初级表现形式,其室内环境参数与近零能耗建筑相同,能效指标略低于近零能耗建筑。

超低能耗建筑是近零能耗建筑的初级表现形式。“欧美等发达国家相继提出了2020 、2030年近零、净零能耗建筑发展目标,并开展了技术集成专项研究与示范——推动建筑迈向近零能耗是全球的发展趋势,我国也在积极采取行动。”徐伟说。

如何从超低能耗建筑走向近零、零能耗建筑?徐伟给出如下技术路径实施要点。

1.目标为导向的性能化设计评价方法。室内环境和能效指标作为判定的唯一依据;推荐性的技术措施包括围护结构热工参数、设备性能参数,仅做参考,不是约束性指标;居住建筑能效指标适用于住宅,公寓,居住建筑中的非住宅建筑适用于公共建筑能效指标。

2.采用统一的性能化设计评价工具。配合标准开发,满足近零能耗建筑特殊要求;要快速、易用、准确。

3.建筑全过程、全专业的协同设计。

4. 居住建筑:被动式技术为主。

5.公共建筑:充分考虑建筑特性,以被动式技术为基础,突出主动式技术,运行控制与管理对建筑的最终用能表现至关重要。

6.精细化施工:无热桥、高气密性;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7.气密性要求:设计、施工、评价全过程控制。

8.近零能耗建筑建造完成后,应对其是否达到超低能耗、近零能耗、零能耗建筑的要求给予评价;设计与评价应采用同一软件进行。

9.重视运行管理,最终实现运行能耗的大幅下降。

10.超高超大、功能复杂、类型特殊的近零能耗建筑,应专项论证,确保其科学合理地实现近零能耗建筑。

近零、零能耗建筑渐成建筑潮流。我们已经在“超低能耗”基础上向近零、零能耗前进。

目标明确,路径明晰,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做为排放大户的建筑领域,一定会以更高质量、更快速度向近零、零能耗进军。

猜你喜欢
徐伟低能耗被动式
低能耗建筑和绿色,节能建材会再上层楼
节能与环保(2022年7期)2022-11-09 00:44:48
Most probable transition paths in eutrophicated lake ecosystem under Gaussian white noise and periodic force
低能耗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分析
An investigation on improving the homogeneity of plasma generated by linear microwave plasma source with a length of 1550 mm
被动式低能耗建造技术探析
江西建材(2018年2期)2018-04-14 08:00:21
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
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
简化供暖在被动式公寓的应用
制冷技术(2016年4期)2016-08-21 12:40:30
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
八钢烧结低能耗低排放低成本运营实践
新疆钢铁(2016年3期)2016-02-28 19:1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