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
程曦,女,河南安阳人,中共安阳市委党校统战理论教研部,教师,硕士,研究方向:党的理论、党的统一战线理论、网络舆情、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 摘要 ]
网络人士是新时代亟需团结和调动的“积极因素”,提升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需要借助网络人士的智慧和力量,发挥其特点和优势,以不同方式提升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通过加强网络人士的思想政治引领,把握网络人士的思想状况、心理动态、价值取向等,把握其特点和规律,开展有针对性的统战工作,提升网络人士自身媒介素养,从而有效调动广大网络人士积極性,进一步提升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
[ 关键词 ]
网络人士;政治引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2.15.024
在新时代,网络空间已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沿,网络人士成为增强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可以利用的积极因素,以网络人士的统战工作为抓手,有利于及时化解意识形态风险,争取话语斗争的胜利,从而牢牢占领新的意识形态阵地。
1 新时代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与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面临的挑战
1.1.1 “去中心化”问题对传统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
在新媒体时代,意识形态内容传播的方式和方法发生了巨大改变,不仅趋向丰富化,而且话语权被下放到群众手中,每个人都握有“麦克风”,每个人都是内容的制造者、传播者,同时也是接受者。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在对信息进行整合、重组和进一步扩散,信息被无数次地传递,因此生成了交织在一起的信息关系网。“去中心化”的话语表达方式作为新媒体时代的新特征,给意识形态工作增加了一定程度的困难和挑战。
1.1.2 个人化叙事方式对主流意识形态宏大叙事的冲击
信息的传播和表达越来越呈现出碎片化、交互化、裂变式的特征,这种传播方式带来的是“微言微语”的叙事方式,是一条弹幕、一则评论,甚至一个表情包,或者是去头去尾和只言片语的语言,都可以包含意识形态的内容。在“微言微语”的叙事方式下,广大群众的阅读方式和认知方式也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人们往往倾向于阅读那些感性的、图像化的、有趣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多数缺乏完整的语境,甚至带有片面性。
1.1.3 “把关人”角色弱化带来信息监管问题
“把关人”是存在在信息传播链中负责选择和过滤信息,把符合其规范标准和群体价值观的信息送入下一个传播环节的人。在新媒体时代,传播主体和受众之间的角色区分正在趋于模糊,信息传播中的“关卡”正在失去其把关功能,逐渐转换为信息发布之后的后补性把关。虽然政府部门在发布信息前会对敏感信息进行一定的筛查,但由于自媒体信息发布与政府信息规避之间的时间差,仍会导致许多谣言和煽动性言论利用时间间隙在网络空间蔓延泛滥。
1.2 新时代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建设存在的问题
1.2.1 对各类新媒体平台开发不足
主流意识形态在话语的载体选择上缺乏多样性,对各类新媒体平台开发不足。具体体现在线下宣传方式主要以新闻联播、杂志、党报为主,线上宣传方式主要以官方媒体如人民网、新华网以及各级政府官方客户端为主,而各类短视频平台以及微信、微博等娱乐性平台进驻较少,受众范围较小。
1.2.2 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不足
从人员构成上,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在专业设置上不够全面,尤其网络信息管控人员不足。网络主流意识形态工作最重要的是需要有一支来自各个行业的综合型队伍,他们不仅需要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还需要精通互联网的传播规律和网络语言的特征。意识形态工作需要培养专业人才,意识形态工作者不仅要具有政治方面的素养,还要具有较强的是非辨别力,在面对挑战时的应急处突能力,能够迅速适应网络环境下的新形势和新挑战。
1.2.3 话语阵地建设机制欠缺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亿万网民每天都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的海量信息,需要更多的信息监管人员。单纯依靠人力进行筛选,未免“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需要以大数据为技术基础进行信息监管。其次,当前舆情引导方式较为单一,比如针对消极言论以删帖、封杀为主,这种方式可能会引起网民负面情绪疏导不足,产生逆反情绪。
2 以网络人士为抓手提升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
如果把传统主流媒体守护的舆论场比作官方舆论场的话,那么新媒体为主要阵营所营造的舆论场就是民间舆论场。我们除要发挥传统媒体主力作用外,还要充分利用好来自民间的特种兵,他们就是“网络人士”。他们往往善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引领社会思潮,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舆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已将此类人群作为重要的统战工作对象,我们要做的就是将这群人纳入统战工作,充分发挥他们在增强意识形态引领力方面的优势。网络人士由网络意见人士和新媒体从业人员两类群体组成,即“搭台子的人”和“唱戏的人”,如今已经发展为更多类型的人群。根据中央统战部统战新语对网络人士的定义,具体包括以下几类:①负责内容的订阅与分发的新媒体资讯平台从业人员;②各个社交、文化、娱乐以及技术、交易等平台的从业人员;③网络作家、网络“大V”、网络主播等网络红人;④其他企业和组织人员。
2.1 多角度提升统战工作水平
2.1.1 掌握网络人士统战工作“主动权”
一要主动作为。要具备拓展新媒体使用的能力,可以通过“两微一端”以及直播平台等新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统战活动,筛选有专业学术背景的并且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网络统战干部开设自媒体平台账号,主动参与到互联网社会热点话题的讨论中,从事有关内容科普的工作,引导社会舆论正向发展,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
二是做好网络人士隐性教育。网络人士是一群个性较强、热爱自由的人群,统战工作者要懂得与他们的相处之道。统一战线各部门在进行政治指导时,要利用走访、学习、培训交流、沙龙研讨等方式,坚持积极引导、丰富内容,增强网络人士的政治意识,团结党内外的网络人士。
2.1.2 完善网络人士统战工作机制
一是明确职责和分工,完善组织领导机制。因为网络人士的统战工作涉及多个部门。部门间协同作战,做到各自效能最大化,构建“大网络、大统战”的工作格局,就需要加强党委统一领导,组织各方。其中需要重点突出的是发挥好统战部门在团结联谊网络人士方面的作用,发挥好公安部门在网络空间违法行为打击方面的作用,发挥好宣传部门在网络舆情监管、引导方面的职责,做到既有分工又相互配合,从而保障网络统战工作的高效有序运转。
二是建立有效的沟通联系机制。一方面统战部门要加强与宣传部、公安和网信办等部门的业务沟通。另一方面统战部门需创造更多与网络人士的交流机会,让网络人士积极参与热点社会问题的新闻发布会,从而提高网络人士参与公共事务的频率,在座谈会上广泛收集网络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将网络人士的参与情况及时通报到各级统战网站。
三是完善法律法规的保障机制。加强执法,抵制网络执法不严、不法分子逍遥法外的现象,从根本上遏制部分网民的侥幸心理;加强网络用户权益保障机制,保护网络用户的信息隐私,保障信息安全等。
2.1.3 优化网络人士线上统战平台
新时代网络人士统战工作要充分发挥线上、线下各大媒体平台的作用,增强网络统战平台的凝聚力。一方面,要优化网络人士统战线上平台。线上平台要采用图文并茂、影音结合的内容呈现方式,使网站内容丰富、主题突出、形式多样,并且要具有互动性,文风尽可能生动形象,贴近生活。这样才能增强对网络人士的吸引力,获得网络人士更多的关注和参与。
另一方面,营造氛围良好、工作创新、示范引领的网络人士统战品牌。比如,郑州市委统战部和郑州市委网信办联合指导打造的“中原网络达人联谊会”,是中央统战部批复的全国首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示范试点之一,致力于探索打造网络意见人士统战工作示范点。
2.1.4 组建网络人士队伍
摸清底细,掌握信息,加快建成动态、专业化的网络人士数据库。另一方面,要创新数据获取渠道。
从网络名人那里获取数据。统战工作者要把工作重点放在网络名人上。网络人士当中的有名人士,多数是来自各个领域的名人。传播面广、传播速度快的微博、微信、短视频等新媒体,是网络名人集聚的空间。近年来,随着网民数量的日渐增多,一些网络名人甚至拥有成百上千万“粉丝”。统战部门可重点关注这些网络名人,以獲取所需要的关键数据。
除个人开设的自媒体“大号”外,互联网上还有许多机构,如腾讯、新浪、搜狐等媒体机构。这些机构的负责人也是统战部门应该关注的网络人士。他们引领着各大媒体平台,他们的言行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其媒体平台背后的整体思想和价值观念。
近年来,随着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各行各业纷纷成立了党组织,为发挥好舆论阵地作用、引领和传播正能量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互联网党组织为建设网络强国,推动互联网健康发展,掌握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提供了坚强的战斗堡垒,因此,互联网企业的党组织也应该成为统战部门的重点关注对象。
通过技术手段,掌握网络人士的类型、文化背景、所关注的领域,以及他们影响受众的信息等情况和数据,对他们的发文、发帖内容进行分析,有所侧重地选出代表性网络人士。具体而言,是要构建由网络名人、新媒体从业代表人士为主的网络人士数据库,以便于在发生重大舆情时能及时与之建立联系,有效控制舆情的走向。
划分类型,区别对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舆论领域可划分类型,制定不同策略。按颜色分,红色是主阵地,是我们要牢牢守住,寸土不让的;黑色是负面的东西,是要勇于亮剑,坚决肃清的;灰色则是可以争取改造的,是需要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其转化为红色的。因此,对待网络人士,也要在广泛掌握数据的基础上,划分类别,精准施策。
要用好舆论引导,放大积极影响。发挥网络人士的优势作用,最重要的就是用好他们的舆论影响力,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统战部门要支持网络人士生产和传播积极向上的内容,通过各种渠道讲好中国故事、河南故事、安阳故事,及时转发权威信息,抵制网络谣言。
2.2 网络人士需提升自身媒介素养
一是增强“脚力”,不断践行密切联系群众的路线方针。意识形态的建设必须立足人民和实际,要不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人心、举民意,走进寻常百姓家,了解人民群体的实际状况和心理状态,用“百姓视角”去看民生问题,而不是坐观八万里,浮于形式、做漂亮的表面工作。
二是夯实“脑力”,持续学习党的理论思想武装头脑。既要学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原著,又要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成果创新,还要学党在斗争与建设中的历史经验教训。同时,结合新时代特点,应对国内外的变化,坚守意识形态高地。正确地把握国内国际发展大势,保持政治定力,坚定不移地贯彻党中央的指示。
三是提升“笔力”,敢于与各种社会思潮做斗争。“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多向老一辈革命家和历代领导人学习。写好文章,不仅要文章写得好,还要以一种人民群众所接受的方式去写,写进群众的心里。一方面要笔耕不辍,写事写实,不断丰富写作内容;另一方面要样式精彩,紧跟时代潮流,写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去。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握紧手中的剑,用好手中的剑。
四是锤炼“眼力”,把握舆论走向。宣传工作者要脚踏实地,立足事实,要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理论基础,把握舆论事件的本质、与之相关联的人物、环境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用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判断舆情的走向。
参考文献
[1]王磊. 论当代青年教师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逻辑演进[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4):121-123.
[2]洪丽哲. 我国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研究[D]. 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20.
[3]黄志高. 《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与延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学习运动[J]. 福建党史月刊,2011(18):39-42.
[4]李江静. 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国际挑战探微[J]. 思想教育研究,2018(1):47-51.
[5]王虹. 自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建[J].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6,7(16):105-108.
[6]路娅容. 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研究[D]. 重庆:西南大学,2019.
[7]陈永国. 视觉文化研究读本[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35.
[8]赵进,马革兰. 高校开展网络人士统战工作研究[J].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0(4):39-43.
[9]韦召兰. 地方高等师范院校辅导员的媒介素养研究[D]. 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9.
[10]童兵.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和新闻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J]. 新闻与写作,2017(14):41-45.
[11]冯时. 我国政府应对网络舆情问题研究[D]. 郑州:郑州大学,2018.
[12]张林. 自媒体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传播力”的提升策略[J]. 广西社会科学,2020(12):47-52.
[13]张改凤. 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网络话语权建设研究[D].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8.
[14]杨仁忠,卢晓勇. 当前我国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路径创新研究[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3(6):43-46.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17]中共中央黨校(国家行政学院).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问题[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18]杨昕. 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研究[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19]黄传新.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研究[M]. 北京:学习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