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和粟裕是人民军队史上两个有着特殊传奇色彩的将帅。众所周知,解放战争时期,有一段时间,任职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的陈毅,被毛泽东调离华东,华野的指挥权全部交给华野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粟裕。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陈不离粟,粟不离陈
陈毅和粟裕相识于南昌起义余部转战途中。1927年10月,朱德指挥仅剩的800多名南昌起义官兵,在大余进行整编。陈毅半路赶上起义部队,被任命为团指导员。大余整编时,粟裕被朱德直接从班长提升为五连指导员。由此,陈毅认识了粟裕,彼此往来也较多。
随后,陈毅和粟裕一道随朱德走上井冈山,与毛泽东的秋收起义余部会师。陈毅从军后起点较高,又因机缘所至,井冈山会师两军合编为红四军后,担任的职务较高,粟裕依然属于基层干部,两人已很难直接见面,罕有来往。
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国共和谈成功,南方红军游击队被改编为新四军。陈毅担任新四军1支队司令,粟裕是2支队副司令(不久即代司令)。
一年后,项英报请毛泽东同意,将这两个支队合编为江南指挥部,北渡长江后又改称苏北指挥部,陈毅为指挥,粟裕为副指挥兼参谋长,两人一个锅里吃饭的搭档生涯从此才真正开始。
陈毅长于政治,主要负责统战工作,粟裕则主管作战、训练等工作,两人优势互补,“陈不离粟,粟不离陈”的说法由此而来。
但不久,两人又长期分开了。抗战胜利后的1945年10月,陈毅重返华东前线,出任新四军军长兼山东军区司令员,实际负责指挥山东野战军,与出任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的粟裕一北一南,与前来进攻的国民党军作战。
不过,在此之后,陈毅与粟裕两人产生过前所未有的分歧与争论。后来的事实证明,几次分歧,粟裕的意见都是正确的。也是在分歧与争论中,陈毅认识了粟裕的军事才能。
军政联手战鲁南
1946年12月,粟裕只身赶赴山东野战军司令部负责战役指挥,取得了宿北战役大捷。山东野战军长久以来第一次打胜仗,士气大振。随后,粟裕和陈毅军政联手,一鼓作气,战鲁南,夺莱芜,威震天下。华中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也正式合编为华东野战军。
陈毅对粟裕的战役指挥已完全折服与信任,他不仅对粟裕说“我们一如既往,军事上主要由你考虑,我给你出出题目”,还每战之后必兴奋地写诗庆祝。
粟裕打仗最喜欢看地图,是对着地图在脑海里调兵遣将,为保证粟裕专心考虑作战,陈毅特别规定:“粟总在地图前构思歼敌方案时,任何人不准打扰。”战役发起后,陈毅常常离开指挥室,说:“我离开这里很必要,免得粟司令事事向我报告,延误时间。”
陈毅还特别关注粟裕的身体,战前粟裕“闭门谢客”对着地图紧张构思战役方案时,他偶尔“强拉”粟裕陪他下棋,换换脑子,有一次还亲自“强拉”粟裕外出打猎,以放松紧绷的神经。
粟裕緊接着又创造了孟良崮战役的奇迹。战役中,陈毅以司令员兼政委身份,给予仅为副司令员却负责战役指挥的粟裕很大支持。
华野的代司令员兼代政委
1948年初,毛泽东打算让粟裕率华野3个纵队组成东南野战军南渡长江,调动蒋介石江北的主力回防江南。
而粟裕此时却已酝酿了一个集中江北陈粟、刘邓和陈谢三路大军打大仗,改变中原战局的构想。他三次斗胆直陈,向毛泽东力陈暂不渡江南进,而是留在江北打大仗——正是此建议,后来被毛泽东纵横捭阖运作成了著名的淮海战役。
当面了解粟裕的设想后,毛泽东被说服了,但开出了一个条件:少则4个月,多则8个月内,必须“歼灭五军等部五六个至十一二个正规旅”“完成准备渡江之任务”。
为给粟裕顺利完成“军令状”提供便利,毛泽东决定将陈毅调离华野,前往中原军区和中原野战军担任副司令员,由粟裕接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一职。出于对陈毅的尊重,粟裕请求“陈毅同志在华野的司令员兼政委职务继续保留”,毛泽东想了想,同意了。粟裕随即成为华野的代司令员兼代政委。
其实,早在华中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合并为华东野战军之前,陈粟之间发生争论与山东野战军连战失利,正在延安兼任中共中央副秘书长、组织部部长的饶漱石便向毛泽东提出“以粟代陈”。这时,毛泽东已为即将合并的华东野战军指定了“在陈领导下,大政方针共同决定,战役指挥交粟负责”的特殊指挥体制,因而当面告诉饶漱石:“陈粟不可分,陈粟合则胜,分则败。”
这时,华野全军已达到30多万人马,辖有4个兵团16个纵队,指挥责任都由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粟裕一肩挑。
不久,规模更大的淮海战役即将开始,粟裕和毛泽东文电往来,敲定了淮海战役方案。于是,淮海战役可以说是毛泽东“直接指挥”华野和粟裕完成的。
(摘自《同舟共进》张雄文/文)